數百老人慾立遺囑 10人昨拿遺囑證 「幸福留言」中九成以上與房產...

2021-01-09 大眾網

  本報訊(記者徐菊)去年11月16日,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啟動。而來自重慶中華遺囑庫的數據顯示,兩個月來,已有數百位老人前來預約諮詢,目前預約登記時間已經排到4月份。昨日,10位老人拿到了首批發放的遺囑證。

  據介紹,中華遺囑庫主要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遺囑服務,用「幸福留言」維護老年人權益,解後顧之憂,傳和諧家風。兩個月來,他們經手的遺囑中,九成以上都涉及房產。

  記者現場看到,立遺囑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整個過程除了第三方機構進行精神評估的480元外(老人也可以選擇有資質的機構評估),沒有任何其他費用。

  立遺囑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是老人預約,然後填寫預約卡,填好後就等待中華遺囑庫的通知然後是通知到現場辦理。現場辦理時,先取號牌,工作人員核實信息,然後工作人員會一對一的與老人進行遺囑諮詢,老人可以先起草遺囑,確定遺囑內容後,現場由第三方機構進行精神評估,在證明完全具有清晰認識和行為能力後,老人由工作人員引領到密室進行遺囑登記。

  為了保密遺囑內容,密室裡只有工作人員和專業見證人,老人的家人朋友一律不能陪同。通過身份證識別,指紋採集,全程錄音錄像,以確保遺囑內容完全是老人自己的真實意願。

  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遺囑的形式有公證、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等,公證遺囑法律效力最高,但比較繁瑣。

  ■相關連結

  中華遺囑庫免費公益服務範圍:1.中國大陸地區房產:大產權房本、監製版合同或天津市正規公產房承租合同,2套以內;2.銀行卡、銀行存摺,2張以內;3.證券帳戶卡,2張以內;4.60歲以上老人。

  如遺囑所處分的財產超出以上範圍,中華遺囑庫無法提供免費服務。

  78歲老父親立遺囑房產留給殘疾女兒

  今年78歲的劉大爺,精神矍鑠,思維清楚。他告訴記者,之所以去立遺囑,主要是他們家庭情況太特殊了。

  記者了解到,劉大爺家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是老大,家庭條件也都不太寬裕。而他自己的一家三口全是殘疾人,老婆和女兒是二、三級聽力障礙,他是視力障礙(都有殘疾證),他們一家住在一套80多平方米的還建房內。40歲的女兒在一家私企做網絡工作,也很孝順。

  「我想我們走後,孩子能夠有居住的地方,而不至於出現一些預料不到的麻煩。」劉大爺說,將這個房產給孩子留下來,也是給了孩子一個保障,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安慰。

  擔心走在父親前面重病的她立下遺囑

  家住渝中區的李奶奶告訴記者,她已經67歲,有兄弟姊妹五人,97歲父親仍健在。去年,李奶奶被診斷出了癌症。

  李奶奶說,她和丈夫名下有三套房子(其中一套房是父母過戶給了她的)。「如果我的父母還健在,那麼我的父母和我的孩子、配偶一樣具有第一繼承權。」李奶奶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只有一個女兒。她擔心走在了老父親的前面,結局就有可能出現「獨生子女無法全額繼承父母遺產」的情況。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立下遺囑:將個人名下的兩套房留給女兒;另一套夫妻共同名下的房產,由孩子父親決定繼承人。

  ■對話

  老人:解決了思想包袱

  記者:對於立遺囑,有的老人比較避諱,你們如何看待?

  老人甲:人都有要走的一天,就是要趁身體好的時候立遺囑,把事情說清楚。

  記者:你們立遺囑,主要是出於什麼想法?

  老人乙:通過立遺囑,主要是把身後事交代清楚,避免給孩子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避免親人之間因財產分割而反目成仇。

  老人丙:給孩子一個保障的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保障。在自己走之前,這些財產屬於老人,在老人生老病死時,有一定的保障。

  老人丁:立下遺囑,就是希望家人和睦,解決了老人一個大大的思想包袱。以後,我們就可以更好的活,更好的享受人生了。

  子女:支持父母立遺囑

  記者:對於父母立遺囑,作為子女如何看待?

  子女甲:我們的父母都非常知書識禮,非常開朗,我們和父母的兄弟姐妹之間感情也比較好,父母願意立遺囑,我們當然是支持,避免以後親人之間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影響感情。

  子女乙: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無法預料。父母願意立下遺囑,說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子女,我們覺得很正常。

  記者:是否支持父母立遺囑?

  子女丙:父母立不立遺囑,是父母自願,作為子女,肯定不能強迫父母立遺囑。當然,父母願意將財產留給誰,都是父母的意願,作為子女,都要百分百尊重父母的決定。

  本報記者徐菊

相關焦點

  • 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啟動 「幸福留言」不再迴避
    中華遺囑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與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於2013年在北京啟動的公益項目,旨在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辦理遺囑的諮詢、登記和保管服務,以協助他們處理好身後事,建設和諧家庭。  截至目前,中華遺囑庫已經為10萬餘名老年人提供了遺囑服務,登記保管著7萬多份遺囑。
  • ​媽媽立下「微信遺囑」,要把父親留給她的話傳給孩子
    ​媽媽立下「微信遺囑」,要把父親留給她的話傳給孩子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  2020-03-21 珍惜當下,關愛家人,即日起到清明節中華遺囑庫免費開放微信幸福留言
  • 中華遺囑庫推「幸福留言」服務 超95%內容涉子女
    老人寫下「幸福留言」。 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 中華遺囑庫推出「幸福留言」情感服務一年多以來,共收到全國近4000份「幸福留言」,其中「幸福留言卡」的內容與子女有關的高達95.17%。這是記者今天從中華遺囑庫管委會獲悉的。據介紹,該項目是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於2013年共同發起主辦的公益項目。
  • 不談"囑"色變:市民法律意識提高 提早訂立遺囑或可避免糾紛
    即使他們生前立下了遺囑,也會有一些訂立得不規範導致繼承人糾紛或遺囑被判定為無效:比如有的在緊急情況下立了口頭遺囑,但緊急情況消失後沒有再次進行安排,口頭遺囑失效;代書遺囑的見證人都是繼承人;立遺囑人本身患了老年痴呆,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等。當然更多問題的就是自書遺囑,關鍵的財產分配部分出現歧義或漏洞。」
  • 陳逸飛去世未立遺囑 遺產分配成為懸念
    陳逸飛去世未立遺囑04月12日 09:07   成都商報 宋德萍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陳逸飛更多地活躍在文化和商業的交界地帶,逸飛集團也發展成為一個集服裝、廣告、雜誌、模特、環境藝術、網絡等為一體的視覺產業集團公司,加上陳逸飛的畫作和各處房產等
  • 老人去世後六份遺囑, 到底哪份是有效的?
    庭審中,原告老二提供了第四份遺囑,是老吳夫婦於2008年訂立的一份自書遺囑。這份遺囑上有明顯的撕裂痕跡,是撕裂後拼湊而成。同年沒過多久,老吳親筆書寫了第五份遺囑,遺產分配和第一份遺囑的內容一致。他和妻子均在遺囑上簽了姓名,並加蓋了私章。
  • 親筆遺囑無效依法分割財產是什麼意思,為何親筆遺囑被判無效?
    「親筆書寫」是自書遺囑的形式要件,自書遺囑應當由遺囑人親筆書寫,否則無效,自書遺囑筆跡鑑定存在一定困難。一方面,一般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書寫習慣或是晚年書寫困難,遺留的對比樣本材料有限,另一方面,鑑定機構對於遺囑的對比樣本要求較高,一般需要與立遺囑時間相差不大的時間跨度內的遺囑人筆跡作為對比檢驗材料。
  • 八旬夫婦立遺囑要水葬:骨灰合一起伴玫瑰花撒河裡
    (原標題:西安82歲老夫妻立遺囑踐行生態安葬)華商報訊 不煩擾領導,不做遺體告別,將來要水葬。西安一對82歲的老夫妻日前立下遺囑:不買墓地,把骨灰撒到渭河。王老先生昨日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笑著說:「今年8月我生了一場病,當時就和老伴兒商量,得立個遺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安葬,商量後我們決定死後水葬,誰先死就先把誰的骨灰放置到殯儀館,等老伴兒死後,一同把骨灰撒到渭河,再撒些玫瑰花瓣,讓其向東流入黃河,注入渤海……」面對記者的疑問,王老先生說,「因為渭河是西安人的母親河,向東流入黃河,而黃河是中國北方人的母親河,人死後可以再回到母親的懷抱
  • 遺囑字跡潦草 「長、么」難分引子女二上法庭
    在巨大的房產利益面前,一家人原本的和睦被打破了,在舊房安置協議籤訂後,大家才發現,小妹沒有按照之前說好的去做,動遷並沒有他們的份。  因此父親去世後,在小妹對遺囑的表述提出異議後,哥哥姐姐們才格外的氣憤,雙方為此還鬧上了法庭,要求對父親的遺產進行確權。  「我父親是蘇北人 ,他的講話帶有蘇北口音的,所以說我們從來他在書寫和他講話當中,從來沒有什麼『么女』這樣的說法。」楊家大哥解釋。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有房子的請速...
    立遺囑在我國並不普及,因為在常人的觀念中,遺囑就等同於「將要去世」,有種不安的感覺。如果親戚朋友或者鄰居聽到了誰家要「立遺囑」,第一想法就是這個人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或者精神錯亂了?沒事兒立什麼遺囑。所以說,即便是很多老年人有立遺囑的想法,但是除非必要,他們是不願意公開立遺囑的。
  • 上海律師┃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這給當事人訂立遺囑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那麼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一、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的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而以錄音錄像形式訂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 民法典:哪些人可以做遺囑見證人
    讀者朋友們在訂立遺囑時,除了自書遺囑和公證遺囑外,其他遺囑形式,按照法律規定是需要有見證人在場見證的。對見證人的資格法律也是有具體規定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遺囑見證人的,我們先看一下法律規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條規定:「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二)繼承人、受遺贈人;(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係的人。」根據本條規定,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顯然是不可以做見證人的,還有就是存在精神障礙,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也不能做見證人。
  • 你知道諾貝爾獎,卻不知道諾貝爾的遺囑糾紛
    諾貝爾,化學家,是一位在學術生涯中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出生於1833年10月21日瑞典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在義大利聖雷莫的米歐尼德莊去世,他是諾貝爾獎的創始人。在1895年11月27日立的第三份遺囑中說:「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用以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換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投資;用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 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時間:2019-05-26 13: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據英國《衛報》於5月23日報導,美國一隻狗今年3月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被執行安樂死後與女主同葬一事引發了強烈的社會輿論。
  • 公證遺囑不再是效力最高了?司法廳權威回復
    明年刪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訴訟時公證遺囑證明力更高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處長翟潔君回應,目前根據《繼承法》規定,所有的遺囑是按照先後順序的,後面的取代前面的,如果有公證遺囑的話,公證遺囑的效力更高。《公證法》也明確規定代書、口述、列印的遺囑不可以撤銷或者修改公證遺囑。
  • 上海老人將300萬房產贈予水果攤主,親戚看完新聞急了:他有老年痴呆...
    據媒體11月24日報導,近日,"上海88歲獨居老人將300萬房產贈予水果攤主"事件中,老人的家屬發聲了:親戚們看新聞才得知老人贈予房產的事,"這是一種背叛"。八旬老人喪子,只有水果攤主操辦喪事今年88歲的馬老現居上海某小區,與他住在一起的5口人和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2017年,他還做了一個看似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將自己價值300萬的房產以及一些其他財產贈予樓下水果攤的攤主小遊。
  • 很多人不知道
    廣州人楊女士只有一個兒子,她立遺囑是為了簡化兒子之後的過戶手續。楊女士的丈夫在她公公之前去世,她去辦理丈夫的財產過戶手續時要提供很多證明,還要丈夫的兄弟姐妹到場,經過一年時間才辦好過戶,為了不想自己的小孩面臨這樣的麻煩,所以早早立了遺囑。
  • 老人急症過世,房產證如何更名,哪種方式最划算又最簡便?
    如今房產的繼承成為許多家庭都要面臨的問題,而房產在遺產中佔據著不小的分量。一些有多個子女的家庭中,為了爭奪房產,親戚姐妹明爭暗鬥的事時有發生。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老人生前沒有對房產立好遺囑,以至於去世後,房產過戶成了爭議的焦點。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房產證持有者過世後,如何辦理過戶手續?
  • 諾貝爾遺囑(中英對照)(Excerpts)
    Paris, 27 November,1895Alfred Bernhard Nobel 我,籤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換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
  • 諾貝爾遺囑全文:設立五大獎項
    以下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諾貝爾的遺囑全文。我,籤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換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