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亨七的賽馬「殉葬」與「動物權利」

2021-01-08 搜狐網

  本屆亞運會上,韓國賽馬師金亨七在比賽中不幸墜馬身亡,他的愛馬「黑色班達堡」隨後被實施安樂死。對此有人認為是用動物作殉葬,因而是多哈亞運會上「最無恥的一幕」。是否殉葬?是否無恥?就需要了解為什麼要對賽馬進行安樂死。

  出事後,黑色班達堡同時受傷,後腿(有的報導是前腿)骨折,而且是一匹12歲的老馬,不能再參加比賽。一匹賽馬老病傷殘不能參加比賽而對其進行安樂死,符合國際上的慣例和通用做法。對賽馬施以安樂死之所以引起爭議,就在於它牽涉到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概念、區分和不同的理解與做法。

  動物福利者認為可以利用、使用動物,但卻應當善待動物,反對虐待和殘害動物。在利用動物為人類服務(提供肉奶蛋皮毛等)之時的各個環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動物不必要的痛苦和應激反應,保證動物不受虐待。而動物權利(又稱動物解放運動)者則與動物福利者不同,反對利用動物,主張禁止動物實驗,廢除對動物集約化飼養制度。認為動物最大的自由和益處就是讓它自由生長在自然環境中。

  無論是從人類的歷史、現實和未來來看,人們大多贊同動物福利。世界一些國家已相應地有了《動物福利法》,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對動物福利立法。

  動物福利主要有5項:不應受饑渴;不應生活在不舒適環境下;不能遭受疼痛、損傷和疾病;不能受驚嚇和精神打擊;不能被剝奪自然生活習性。按照這些內容,在賽馬不能比賽後就實施安樂死的確有比較符合的一面,也有不完全符合的一面。正如一般人的理解,賽馬不能比賽了,但它還是一條生命,當然有權利好好地活著。

  而賽馬行業有多種理由,概括起來有:賽馬退役後不能轉讓和再上賽場,因為這樣會更加傷害賽馬;傷殘賽馬不能再養下去,因為成本太高。所有這些理由再歸結起來便是,賽馬是高成本投入,如果賽馬不中用了,只能處死。應當說這是目前對待賽馬較為認可的做法,也不太違背動物福利。但是,這樣處死賽馬,當然也顯得並不人道,更沒有講獸道。所以,如何處理賽馬,確實是人類面臨的一道難題。

  最好也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禁止和取消賽馬,賽馬的所有苦難和厄運也就會結束,也不會讓人有殉葬的感覺。但是以人類的利益而言,似乎不可能做到。

相關焦點

  • 亞運會馬術賽場再出意外 頸椎斷裂賽馬被安樂死
    【萬幸】  運動員「生命體徵平穩」  昨天下午14點40分,女子現代五項的馬術場地障礙賽激戰正酣,29歲的哈薩克斯坦姑娘多爾古申娜跨上了她的賽馬,說是「她的賽馬」,這馬其實不是她的,在專門的馬術比賽裡,騎手與自己的愛駒並肩作戰,而現代五項馬術比賽的馬匹是抽籤確定的,騎手根本不熟悉,多爾古申娜抽到的
  • 活人祭,殉葬...!膽小慎入!
    殉葬是印度一種葬禮習俗。但是在如今的印度殉葬是十分稀少的,並且認為殉葬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人們猜測殉葬的做法是殉葬者心甘情願的,根據現有的資料證實她們大多數人都是十分自願的。第三決鬥人們通常用殺死人類來乞求超自然力量和權利。這種習俗常常出現在古代文化中,並且在多個文化領域中發揚,如因殺人儀式而惡名昭彰的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一些人將這兩種文明視為這種恐怖習俗的本源.第六妻妾制度
  • 普遍權利——動物權利宣言
    關於人權,可以從任何報紙上讀到,關於動物權利則可以從下面讀到:序有鑑於所有動物都有權利。有鑑於對動物權利的忽視和踐踏已經使並將繼續導致人類做出危害自然和傷害動物的行為。有鑑於人類對其它動物權利的認可是所有地球生物共同生存的基礎。
  • 所謂動物權利
    關於動物權利及其保護的必要性,從邏輯上講,似乎有如下三種論證思路:第一,保護動物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以及物種多樣性,進而更好地保護人類;第二,保護動物是人的惻隱之心的必然要求,並且也有利於提升人類社會的道德水準;第三,保護動物就是為了保護動物本身,因為動物與人類一樣,都為天地所化育因而也有同樣的生存、發展之權利。
  • 承認動物權利
    「承認動物成為權利的主體,這就斷難接受了,假如這世上有什麼事情可稱作『大是大非』的話,這就是。」對於見證了近年來許多論戰的我來說,這個論調並不陌生。每當涉及弱勢群體的爭論出現時,總有人會站出來說:「他們只適合關心,不適合擁有權利,我們不應該越過這個邊界。」然而,我們真的有理由設定這個邊界嗎?事實上,近年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給無權利者以權利。
  • 動物權利的問題
    趙南元 清華大學教授1.您反對動物權利的立法,您表示動物權利立法是荒謬的,違反科學的態度,您能為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您的觀點背景麼?趙:「權利」只有屬於有能力主張其權利的主體或其合法代理人才是有意義的,動物並不具有權利主體資格,動物權利論者也沒有動物權利的合法代理資格,所以談論「動物權利」是荒謬的。此外,任何權利都意味著保障他人同等權利的義務,不能履行義務的個體沒有資格被賦予權利。
  • 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時間:2019-05-26 13: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據英國《衛報》於5月23日報導,美國一隻狗今年3月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被執行安樂死後與女主同葬一事引發了強烈的社會輿論。
  • 荒謬的「動物權利」
    ,內容是論證「動物權利」的。 看到作者是人民大學副教授,我不由的想,這還真是「知識越多越反動」啊。 標題本身就透露出了動物保護人士的自以為是。動物就是動物,人就是人。動物不可能是人,人也不可能是動物。如果動物是人,就不能再稱之為動物,而應該稱呼為動物人,比如虎人,獅人,狗人和貓人。
  • 動物的權利和福利
    動物權利和福利的探討之「活熊取膽」和滅殺果子狸及人如何吃肉、用何種方式食用關於動物權利問題的爭論已愈演愈烈:對「活熊取膽」的鬥爭已綿延數年;為防「非典」而滅殺果子狸的行為受到了普遍質疑;如何對待寵物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激辯的話題;什麼可吃什麼不可吃已變成為「餐桌上的戰爭」…… 學者認為,關注動物福利就是保障人類福利。
  • 李劍 | 動物為何擁有權利?——兼論強、弱兩種動物權利論
    動物擁有權利的必要前提是動物有屬於它自身的利益,而進一步考察動物擁有權利的理由,讓我們可以主張動物也擁有一定程度的道德權利。對「動物與人是否平等」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區分強、弱兩種版本的動物權利論。強的動物權利論主張動物與人平等,這會導致捕食問題等特別的困難和荒謬結論,辛格與雷根對捕食問題的解決都不成功。
  • 為什麼動物權利論是荒謬的?
    其實歸真堂風波的本質不是一個虐待動物的故事,而是有關動物權利和動物福利的爭辯。這場爭辯可以上溯到17世紀,即人類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動物?動物是否有類人的權利?所謂動物權利,就是激進的動物倫理學家彼得•辛格強調的「動物是生命,而不是物體」。在他的觀念裡面,貓狗是有自由意志的,它們是有流浪權的,人類應當用同類的情感來看待它們。
  • 動物權利倡導者要求在生命權和自由權上,動物和人類享有權利一致
    而物則是與人相對,不具有法律人格,不可以提起訴訟,不享有法律權利的能力。英國和其它普通法系國家,大體將動物分成兩類:馴養動物和野生動物。根據《霍爾茲伯裡英格蘭法律大全》,馴養動物是屬於人的個人財產,這就決定了馴養動物和人們普通的私有財產財物是沒有區別的。
  • 反對立法賜予動物權利:只有人才有權利,貓沒有
    大多數人對自家寵物寵愛有加,更有甚者寵動物超過寵爹媽,自然見不得其他人虐待寵物。這種因喜愛寵物引起的擬人化共情,本無可厚非,但呼籲立法禁止虐待動物,人為賜予動物權利,試圖將動物「真人化」,卻是大錯特錯。
  • 聚焦︱國內101所大學開設馬術課,看傳統賽馬強國大學如何培養賽馬...
    那麼,國外傳統賽馬和馬術強國,各相關大學又是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賽馬和馬術人才呢?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賽馬活動有了很大發展,當時的國王查理二世第一個支持賽馬運動,並將賽馬命名為「國王的運動」。18世紀初,由於英國女王的支持,賽馬活動在英國更為盛行,從王公貴族、歐洲和中東的皇室人員,到商人、商社和其他社會團體,再到運動員到普通居民,對賽馬和馬術運動都擁有濃厚的興趣。著名的英國皇家賽馬會(Royal Ascot),從1768年舉辦第一屆比賽以來,至今已經有250年的歷史。
  • 動物權利論的要害是反人類
    但是在涉及動物時,這種判斷會失去效用,因為沒有人有能力站在動物的立場上考慮權利和義務之間的利益平衡。假如從極端擬人化的立場上看,把動物等同於人類,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分「人」(動物)只有權利而不承擔任何義務,而另一部分人卻白白承擔了義務而沒有獲得相應的權利,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或者說,動物權利之所以不合理,是由於動物沒有承擔相應義務的能力。從「契約社會」的角度看,動物也不可能和人籤訂或履行任何契約。
  • 寧夏賽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摘要
    持有以下股份的賽馬實業異議股東無權就其所持股份主張行使賽馬實業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  (1)賽馬實業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有的限售股份;  (2)被設定了質押、其他第三方權利或被司法凍結且未取得有關權利人或司法機關同意的;  (3)其合法持有人已向賽馬實業或收購請求權提供方(中材股份或/和其他方)承諾放棄賽馬實業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的股份;  (4)已被賽馬實業異議股東售出的異議股份
  • 為什麼要尊重動物權利?
    此前,全國動物園曾多次發生過類似悲劇,剛剛生產完畢的動物媽媽因為受了人類驚擾性情大變,拒絕哺乳或將孩子咬死、摔死。  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呼籲,眼下野生動物數量越來越少,活動範圍也越來越窄,如果真是愛護野生動物,人類就應該儘量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幹擾,讓它們跟人類一樣,在相對私密的環境裡繁衍生息。  尊重動物權利意味著什麼?
  • 研究發現:賽馬場上鞭打馬兒並無作用
    除此之外,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賽馬的騎乘方式也一直存在疑慮。尤其是使用鞭子來"鼓勵"馬匹跑得更快、更直的做法,已經被證明是痛苦和危險的。昨天發表在《動物》雜誌上的研究,分析了100多份比賽報告,以確定鞭子對賽況的影響。報告發現,用鞭子控制轉向、保證騎師的安全、甚至激勵馬的加速都毫無意義。
  • 中國動物檢疫:以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為視角探討我國動物保護立法
    本文從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關係入手,在客觀分析動物權利和動物福利爭論的基礎上,提議應轉變立法觀念,形成保障動物福利、維護動物基本權利、強調人有動物保護義務的法治理念,並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循序漸進進行相關法律變革。本文對於正確認識動物權利與動物福利之爭,積極探索雙方都能接受的契合點,推動我國動物保護立法具有參考意義。近日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 韓服《黑色沙漠》開啟全新玩法「賽馬」
    「殘月大獎賽」作為最少2名,最多5名騎手參賽並分出勝負的賽馬玩法。通過所有的指定地點後,根據到達終點的順序來分出排行。其中,排行第一到第三可以獲得獎盃,獎盃可以在之後兌換成特殊的道具。而且,跟排行無關,只要參與「殘月大獎賽」都能獲得「大獎賽貨幣」。大獎賽貨幣可以用於兌換全新的賽馬裝備,以及賽馬的養成、強化,製作幻想馬的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