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開發成功了,為什麼無法根除病毒?

2020-09-03 明白人

作者:Pansesus

20世紀50年代,兩位美國科學家就已經為人類開發出了,完全可以徵服小兒麻痺症病毒的兩種疫苗,此後還進行了全球性的接種普及。可是為什麼直到今天,仍然有的國家還分布著這種疾病呢?比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帶。

這裡面其實有複雜的原因。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尤其是在巴基斯坦邊境一帶,連年戰亂。而推行任何一種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劃,是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做為支撐,不然是沒有辦法進行的。而阿富汗內鬥不斷,與它接壤的巴基斯坦邊境也有不少「三不管」地帶,所以疫苗接種在這種地區推行起來就遇到不少困難。

此外還有人為因素。自從疫苗誕生,既有疫苗的擁護者,也有出於宗教原因的反疫苗勢力。其實這一狀況在全世界都存在。由於小兒麻痺症疫苗在美國普及的效果太明顯了,所以原本反對一切疫苗接種的宗教團體,多對小兒麻痺症疫苗的普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帶,卻仍有強烈地反對接種疫苗的勢力。這就造成了這些地區小兒麻痺症無法被徹底根除。

因此,這些地區也算是疫區。所以如果在沒有接種過疫苗的情況下去了這些地區,一定要多加小心,多洗手,尤其不要用手亂抓東西吃,這是極有感染病毒可能的。

正因為此,現在世界上每年還是有少量的小兒麻痺症新增患者。

從小兒麻痺症在美國泛濫到它基本被人類徵服,大致可以看出,其實很多疾病的解決,包括與疾病的對抗歷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種疾病對於發達國家的威脅程度,尤其是有能力開發疫苗和藥物的那些國家。

譬如天花,18世紀就已經開發出了針對天花的早期疫苗,到了19世紀,牛痘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完善的疫苗;小兒麻痺症疫苗在20世紀中葉被成功開發出來,很順利地消除了,病毒對於所有的發達國家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威脅。

但是,有一些疾病,卻至今也無法開發出有效的疫苗,其原因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無關,主要還是因為,那些有能力開發疫苗的發達國家,沒有受到這些疾病的威脅,所以他們也就沒有動力也不上心。最典型的例子:瘧疾……(待續)

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

相關焦點

  • 非洲觀察丨非洲正式根除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
    在25日舉行的世衛組織非洲區域委員會第70次會議上,世衛組織宣布,非洲地區目前已根除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這標誌著自40年前消滅天花以來,非洲大陸的第二種造成廣泛傳播的病毒得到根除。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非洲區域根除脊髓灰質炎認證委員會對非洲地區歷經數十年的跟蹤分析後確認,該地區已符合根除野生脊灰病毒標準。聲明說,非洲地區最後一個野生脊灰病毒感染病例於2016年在奈及利亞被發現。自1996年非洲國家啟動根除脊灰病毒倡議以來,非洲大陸共有超過180萬兒童免於終身癱瘓,約18萬人免於死亡。
  • 追蹤天花300年: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病毒是如何根除的
    在1980年5月8日的第3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天花被正式確認為根除。如果這些記錄丟失了,我們就無法發現天花等流行病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也就無法確定它與歷史和環境事件的關聯。」論文作者、麥克馬斯特大學教授David Earn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2019-10-19 10:50:05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中國解析豬瘟病毒】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中國科學家團隊通過歷時近1年合作研究攻關,近日已分離出中國國內正在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並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饒子和(中)、王祥喜(左)、步志高在發布會上展示非洲豬瘟病毒研究相關模型。
  • 人類抗爭:1980年根除的天花 神秘的疫苗如何誕生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痘病毒、狂犬病分支負責人英格爾·達蒙(Inger Damon)說:「疫苗也在進化。它的傳播方式(無論是在牛身上還是在兔子身上)也發生了變化,並將相關病毒變體引入其中。因此,大量病毒被用於各種疫苗中。」
  • 無法保證接種過疫苗?那就再打一遍_新知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全球聯繫如此緊密的今天,只要脊髓灰質炎病毒還存在於任何一個國家,就有席捲全球的可能。脊髓灰質炎為何能在貧困地區生存?不同於大部分感染人類的病毒,比如新冠肺炎病毒,SARS病毒,在自然界有動物宿主,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人類,一旦脫離人體就無法長時間生存——這意味著,如果人類通過接種疫苗,強化自身的免疫系統,脊髓灰質炎病毒就能被根除。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是他們讓根除C肝病毒成為可能
    在他們的工作之前,A肝和B肝病毒的發現是向前邁出的關鍵一步,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無法解釋。一種形式是由A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另一種形式是由B型肝炎病毒或C型肝炎病毒未知的傳染源感染性疾病幹預成功的關鍵是確定病原體。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疫苗是人類抵抗病毒入侵的保護盾:天花這一危害人類數千年的烈性傳染病,因為疫苗的推廣而被徹底根除;麻疹、脊髓灰質炎、B肝等曾肆虐全球的傳染病,都是通過疫苗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今天,人們期待新冠病毒疫苗儘早研發成功,為人類提供保護。
  • 未來疫苗也能"傳染"
    世界衛生組織依靠這種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幾乎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根除這種疾病。但這種疫苗有個缺點,那就是在罕見情況下,活體疫苗會變異到足以恢復其致命的形式。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攜帶三種病毒,其中一種已在野外根除,但其也極有可能引發問題。世衛組織正在轉向兩種攜帶安全菌株的疫苗。
  • 非洲豬瘟疫苗被指創製成功 專家稱目前最好策略仍是淨化
    換言之,雖然尚未運用到實踐,但該研究所可以說已成功創製疫苗,且研究成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物安全關鍵技術」重點專項和黑龍江省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的支持。  第一財經採訪多位專家認為,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實驗室結果跟實踐應用中的結果相差很大。而且大型養殖集團均對疫苗的態度非常慎重,行業內主流聲音認為,淨化是最好的策略。
  • 克隆寨卡病毒新模型建成可助開發和測試疫苗
    一個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德克薩斯大學以及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23日稱,他們在包括易受寨卡病毒影響的胎盤細胞和腦細胞等多個細胞系內,成功複製了寨卡病毒,並創建出病毒模型,可用於寨卡疫苗的開發和測試。
  • 姜世勃教授:新冠病毒疫苗能否研發成功,取決於病毒
    (#圖,全世界在研的候選疫苗項目115個)現在確認的候選疫苗78個項目中有56個是由藥廠、私人企業開發,另外22個由學術研究單位、公共部門和非營利組織牽頭,未獲確認的候選疫苗項目有37個,未在WHO開發計劃清單中備案的疫苗研究項目還有
  •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新型癌症疫苗 用病毒樣粒子抗癌
    網易科技訊 3月5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開發一種能引發對腫瘤細胞免疫反應的癌症疫苗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一種類似病毒的粒子來幫助動物對抗癌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為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240萬美元的資助,用於為動物研製一種癌症疫苗,它使用類似病毒的粒子引發抗癌免疫反應。雖然這種疫苗最初將在動物身上進行檢測,但最終有望成為人類患者的治療方法。癌症可能很難治療,特別是因為癌細胞能夠通過隱藏觸發免疫反應的蛋白質來抑制免疫系統。
  • 至今也沒有疫苗的C型肝炎病毒,為什麼還能斬獲2020年諾獎?
    為什麼本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和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呢?要知道,肝炎中危害最大的可是B型肝炎,且早在1976年就得過一次諾獎了。因為無法體外培養此病毒,直到1989年,費盡千辛萬苦之後,美國加州一家名為Chiron的生物技術公司的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研究人員合作,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方法,成功分離出了C肝病毒的RNA片段(HCV-RNA),克隆出了C肝病毒,這很好反映出了反向生物學的重要性。
  • 美科學家阿爾特:C肝病毒暫不能根除 但可以應對
    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問題,但是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阿爾特等科學家的開創性發現是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即C型肝炎病毒,這個發現揭示了諸多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使得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這也意味著數百萬人的生命將被挽救。
  • 為什麼是兩種mRNA新冠病毒疫苗率先「撞線」?
    輝瑞-BioNTech和Moderna的兩種新冠病毒疫苗為什麼可以在不足1年內就衝線了呢?這裡面首先要歸於兩家公司在開發mRNA疫苗方面的技術優勢。這兩種疫苗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技術都來自新興的創業生物公司。
  • 疫苗開發不容易,美國科研成果如何市場化?
    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最近大家都會關注的疫苗。要知道,任何一種的疫苗研發能否有成果都是未知的,有很多挑戰。人類在對病毒本身很多性質都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要想開發出有效的疫苗,要一點點地琢磨。現在人類對大多數病毒的研究還是非常非常淺顯的,所以,儘管人類在歷史上已經成功克服了很多病毒,但是現在仍有很多的病症是無解的。面對未全知病毒,人類著急開發出有效疫苗,可以想見會有多麼困難。
  • 科學家開發的新流感藥物技術有望應用於新冠等其他病毒感染
    據外媒BGR報導,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流感藥物技術,可應用於其他病毒感染,包括新冠病毒、愛滋病毒和肝炎病毒。來自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將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扎那米韋與二硝基苯(DNP)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可以只針對病毒及其感染的細胞的分子,而使健康細胞不受傷害。
  • 2020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C肝病毒可以根除 但還有這些障礙……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C肝現在已是一個可以治癒的疾病,但是C肝疫苗還沒能被研製出來。在這種前提下,還能根除它嗎?「我覺得可以。」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在11月1日舉行的病毒之戰——世界頂尖科學家病毒峰會上這樣表示。
  • 疫苗:我們如何製造它們?它們如何工作?為什麼我們需要它們?
    Kelvin博士解釋說,這與確定病毒為病原體和主要疾病的原因不謀而合。在這段時間內,研究人員還弄清楚了如何傳播這種病毒。凱爾文博士說:「如果您不知道病毒是什麼,或者您不知道病毒的來源以及它的行為,就無法將其繁殖並製成疫苗。」 「因此,研究人員找到了如何分離流感病毒的方法,便能夠將其吸收,繁殖並製成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