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加速治理一邊強化管控 黃河流域加速變「綠」

2020-11-25 環保在線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同等重要,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任務已被提上日程。黃河流域在勾勒出一條從北方向內陸縱深發展的保護帶的同時,由此也在「全國一盤棋」的大局中迎來「大治時代」。
 

  「黃河寧,天下平」。據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介紹,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2.6%,在全國七大江河中居第4位。同時,桀驁不馴的黃河又是世界上水情最為複雜、治理最為艱巨、保護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流域的生態特徵有古老、多樣、敏感、脆弱等特點,一旦破壞恢復難度極大,甚至是不可逆的。作為「生命之泉」,近年來黃河水資源量持續減少,日漸「消瘦」。
 

  但黃河的治理和新時代的要求仍有一段長路要走。根據《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過去一年黃河流域呈輕度汙染狀態,主要汙染指標覆蓋氨 氮、化學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監測的137 個水質斷面中,與2017年相比,Ⅰ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1.4個百分點,Ⅱ類上升16.1個百分點,相對應地劣Ⅴ類下降3.7個百分點。幹流水質為優,主要支流為輕度汙染。具體如下圖所示: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強調「大保護、大治理」,則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定下了調子,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努力方向。考慮到黃河流域在我國生態安全格局中的重要性和其生態系統的脆弱性,首要任務是加強空間管控,明確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加強對汾河等支流劣V類水體整治,推進入河排汙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效。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意味著要推動開放發展、協同發展和創新發展。「解決缺水問題是推進區域生態建設的根本措施。」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馮志強呼呼,進一步具體到特定地區、特定用途、特定產業,同樣面臨著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容量的「天花板」。對此,下一步還將建立健全全流域生態保護與管理的統一規劃和協調機制,通過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監督等舉措,進一步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管。
 

  而在過去的一年裡,曾經的黃河「善淤、善決、善徙」,這些年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河流變暢、兩岸變綠。經水利部批准首次專門分配20億立方米水量用於個省區河道外湖泊溼地,為實施生態補水預留了指標。通過水量統一管理、依法管水、增加節水投入、用經濟槓桿調控等措施,同時實施南水北調,1999年至今黃河已連續20年不斷流。目前,生態環境部已成立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另據權威媒體報導稱,煥發「新顏」後的黃河流域治理必將輔以更高水平、更綜合的規劃。此次定調後,一系列頂層設計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這對於沿岸省份發展也是一大利好。未來,黃河流域將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並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相關焦點

  • 生態保護與協同創新 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提出,「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構建主體多元化的治理與保護體系,助力黃河流域綠色發展
    儘管如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依然面臨著一些困境與難題。為此,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過程中,需要各參與方有針對性地作出部署,以問題導向為切入點,構建參與主體多元化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體系,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撐。
  • 黃河流域煤炭礦區踐行「兩山」理論的思考
    傳統單一式、被動式的「末端治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的生態環境治理與綠色發展需求。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要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 樹起「四河五渠」治理這個標杆 ——三論協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能否走出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之路,反映的是格局,體現的是擔當,彰顯的是水平。著眼於確保重大國家戰略落地生根、協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明顯進展,市委書記李亞在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扭住重點、善作善成,著力把「四河五渠」綜合治理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示範標杆。
  • 以中心城市建設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因此,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有助於增強黃河流域地區間經濟聯繫。黃河流域面積廣袤,部分城市群還處於形成和發展階段,城市間的經濟聯繫相對較弱。
  • 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樂章 ——東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9月4日,站在正在修建中的聊泰公路黃河大橋上極目遠眺,寬闊蜿蜒的河水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
  • 為什麼黃河清了,黃土高原綠了?答案沒有出乎意料!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如今黃土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山變綠了,黃河水也逐漸變清了。統計數據表明,1999年之前,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度大約是31.6%。2019年,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度達到了約63.6%,翻了一倍還多。以陝西省為例,綠色版圖向北推移了近400公裡,在生態環境得到徹底改善的同時,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 黃河文化融入城市品牌,濱州打造黃河流域明珠城市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一代代中華兒女廣蒙黃河鴻恩,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濱州是一座特殊的城市,黃河穿城而過,自鄒平市西北部入境,橫貫濱州,境內長度94公裡。濱州也是一座幸運的城市,黃河賜予濱州一條得天獨厚的絕美黃河風情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賦予黃河沿岸城市的責任使命。
  • 黃河流域陝北段:荒山披綠裝 溼地鳥飛翔
    原標題:荒山披綠裝 溼地鳥飛翔——黃河流域陝北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見聞日前,由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省環保宣教中心、榆林市生態環境局、延安市生態環境局承辦的「行走三秦大地 建設美麗陝西」系列活動之「行走黃河陝北段」生態調研採訪舉行,記者深入榆林市和延安市生態示範基地、環境治理工程、環保模範企業等,實地了解陝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
  • 黃河魛魚消失幾十年後重現,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黃河水質改善,主要是源於黃河流域治理力度、環境執法力度加大以及國家新排放標準不斷更新。」王佔海說。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推動分區分類生態保護修復,全面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狀況評估,持續推進黃河流域治汙行動,加強對汾河等支流劣V類水體整治。
  •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就要科學分析區域生態條件,劃定、編制和執行區域「三線一單」,保護好黃河流域天藍、地綠、水淨的生態空間。近兩年,生態環境部門牽頭,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等多部門參與,組建省級技術團隊,全力推進「三線一單」編制工作,編製成果已通過生態環境部專家組的技術審核,即將正式發布實施。
  • ...黃河流域各區域用水指標 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  方蘭長期關注和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她告訴記者,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根源所在。黃河流域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鄭洛西」如何加速「約跑」?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4日電(記者  付振強)一個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處、一個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一個是中部崛起戰略的連結融合地……當位於黃河中下遊交接之處,同為華夏民族發源地的三大古城「抱團約跑」,究竟會碰撞出怎樣的「奮進」火花?
  • 四部門:建立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來源:經濟日報5月9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和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明確2020—2022年開展試點,探索建立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標準核算體系,完善目標考核體系、改進補償資金分配辦法
  • 省自然資源廳召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3月19日上午,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劉金山主持召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廳長張興遼,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廳一級巡視員李軍出席會議。  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
  • 關於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
    近日,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目的是通過逐步建立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實現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河湖、溼地生態功能逐步恢復,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增強,生物多樣性穩步增加,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
  • 荒山披綠裝 溼地鳥飛翔——黃河流域陝北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見聞
    」生態調研採訪舉行,記者深入榆林市和延安市生態示範基地、環境治理工程、環保模範企業等,實地了解陝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 在陝北境內黃河流域奔走數千公裡,記者沒有看到印象裡的黃土荒山,沒有感受到漫天黃沙;相反的,處處是湛藍的晴空、黃澄澄的糜谷、紅彤彤的蘋果、圓鼓鼓的棗兒……近些年,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陝北地區綜合施策加強環境整治,讓水更清、山更綠,環境優美宜居、人們安居樂業。
  • 一邊旅行一邊航拍下動人風景
    最近,她一邊旅行一邊航拍的達古冰川和烏蘭湖,讓她在抖音上獲得不少關注。 水瓶座的她,喜歡玩滑板,愛旅行,鑽研航拍時可以整夜不睡覺。她說,一邊旅行,一邊航拍下那些「立體的」動人風景,每次都覺得心胸開闊、心靈自由,仿佛自己就像鳥兒一樣,嗖的一下,就飛到了天空。
  • 幸福黃河的陝西實踐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九曲黃河波浪滾,奔騰萬裡水流長。從陝北高原到關中平原,奔騰不息的黃河水一路滋養著陝西大地。渭河兩岸,草綠、花紅,1000平方公裡的渭河生態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河流生態公園;陝北高原,「黃山」變「綠山」,清秀亮麗的榆溪河讓生態綠地建在了陝北人民家門口,三秦大地實現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把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移了400公裡,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陝西樣本」。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百鳥兮,振翅,呼嘯,滑翔,嘶鳴;草木兮,變綠,變黃,變橘,變紅;盛秋黃河口,天正高,歌正長,共同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黃藍交匯。延智 攝歷史的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的節點、關鍵的時期。一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