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然不同科學技術領域的數學淵源相通,並不是不可思議的偶然巧合

2020-12-01 物態

第7章 不同科學領域的成功案例

絕然不同科學技術領域數學淵源相通並不是不可思議的偶然巧合

7.1薩哈方程

「薩哈是最早將恆星的光譜與溫度聯繫起來的人,其最著名的工作則是建立了描述元素電離平衡的薩哈方程[10]

宇宙早期的熱歷史等問題的研究中,是現代天體物理和宇宙學不可或缺的基礎理論工具.薩哈方程的推導僅需要用到描述離子和電子數密度的玻爾茲曼分布以及離子-電子系統達成電離平衡的平衡條件,是平衡態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一個非常經典的應用實例.[10]

薩哈(1893-1956)先後曾六獲諾貝爾獎提名(193019371939194019511955),但1956去世,終與諾貝爾獎無緣.

7.2「玻爾茲曼機——「人工神經網絡

「經過30年的努力,傑弗裡·辛頓(Geoffrey Hinton)已經為利用物理學中的玻爾茲曼分布來建立高智能的人工神經網絡系統鋪平了道路.」[11]2006年,依靠將多個「玻爾茲曼機」進行疊加,傑弗裡·辛頓建立了一種「深度學習」的網絡結構.「玻爾茲曼分布在機器學習模型的設計中被廣泛採用」,「實際上,你聽說過的幾乎每一個關於人工智慧的進步,都是由30年前的一篇闡述多層神經網絡的訓練方法的論文演變而來,它為人工智慧在最近十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深度學習領域,辛頓的貢獻是開創型的。他最先把反向傳播用於多層神經網絡,還發明了玻爾茲曼機.這些成果直接導致深度學習的實用化科研教學的一體化.

2019年3月29日,深度學習領域三位先驅——約書亞·本吉奧、傑弗裡·辛頓和雅恩·勒昆榮獲2018年圖靈獎.這是圖靈獎1966年建立以來少有的一年頒獎給三位獲獎者。

7.3 兩者的數學淵源相通

薩哈方程的推導僅需要用到描述離子和電子數密度的玻爾茲曼分布以及離子-電子系統達成電離平衡的平衡條件;「玻爾茲曼分布在機器學習模型的設計中被廣泛採用」.

玻爾茲曼分布既是推導薩哈方程的數學原理,也是開發高智能人工神經網絡系統的數學工具.對絕然不同的科學技術領域言之,數學淵源相通並不是不可思議的偶然巧合,而是「久經考驗自然規律」高度可靠性與普遍性的必然結果.

相關焦點

  • 偶然巧合多了後必然
    在地表下可供人類開採的煤炭已經不多了,聽說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就是那麼多,並不是說可以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一直使用下去滴……聽說,人們嚷嚷著還要下海底去撈什麼寶貝呢!仿佛人類不把地球弄它個「底朝天」是不罷休滴。 人類在不斷發展,資源嘛可再生的並不多。我想,地球上總有一天哪嚴重的供需矛盾嘛會讓人類面臨艱難的選擇……能夠移民別的星球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只有可持續性發展才是王道!
  • 偶然巧合多了後就是必然
    在地表下可供人類開採的煤炭已經不多了,聽說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就是那麼多,並不是說可以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一直使用下去滴……聽說,人們嚷嚷著還要下海底去撈什麼寶貝呢!仿佛人類不把地球弄它個「底朝天」是不罷休滴。 人類在不斷發展,資源嘛可再生的並不多。我想,地球上總有一天哪嚴重的供需矛盾嘛會讓人類面臨艱難的選擇……能夠移民別的星球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只有可持續性發展才是王道!
  • 人類誕生不是巧合,生命竟是被設計出來的,或許宇宙由程式設計師創造
    這麼看來,生命的誕生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議?科學界說,生命的誕生是偶然的結果,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先從宇宙的尺度來看看生命的誕生,需要什麼條件?它通過無數個巧合達到一種和諧狀態,這些巧合共同締造生命誕生這個奇蹟。
  • 非因果聯繫的巧合
    作者:黎荔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在古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幾乎同時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所產生的思考與創造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形成了現代各個主要的文明軸心。這六百年間產生的人類精神過程,似乎建立了一個超越時空領銜人類思想的「軸心時代」。
  • (104)第十一章 (7)巧合 偶然和心理學(C)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的作用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楊中芳教授審校
    (C) 因為美國很多州都可以賣彩票,通過電腦或其他裝置隨機抽出中獎號碼,所以每周的搖獎活動累積下來,不可避免地會 有很不可能的巧合數字出現,例如連續兩周中獎號碼是相同的, 這一奇配的出現雖然只會引起許多統計學家和行為科學家的一 兩聲哼笑,覺得是一個奇妙的巧合,但是這一巧合卻會引起公
  • 生命來自於40億前的天外來物,一切都在不可思議的巧合中誕生
    40億年前,地球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藍色家園。如果在當時從太空看地球的話,看到的將是一片赤紅,滿是沸騰翻滾的熔巖。那時的地球宛如一個煉獄,毫無生機,很難想像她會成為近九百萬種生靈的家園。主流科學家認為生命來自於40億前的天外來物,一切都在不可思議的巧合中誕生。40億年前,一顆小行星從太空撞向地球,墜入海水之中。這時,恰巧一道閃電擊中了這個外星來物。幾十萬伏的電流產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竟然催化出了第一批化學物質,這批化學物質神奇地排列成了我們最早的基因。
  • 一切不可思議的巧合,都不過是必然因果的延續
    追溯起來,其實是有一切不可思議的巧合很多必然性的。如,他打鼾非常嚇人;他正在跟人聊天都可以睡著;生前幾天,各種加班導致他非常疲勞……唐伯虎說:「一切巧合,都不過是必然因果的延續。」不過是所有變化,如溫水煮青蛙般,悄無聲息在發生。大體上的一致,麻痺了我們。我們心目中那個才華四溢的風流才子,為什麼能說出如此滄桑的話來?
  • 其實,美國人釣魚在方法上與中國人絕然不同
    然而美國不是這樣。我到美國不久,就驚奇地發現,這兒的野生魚,無論是大河小溪,大湖浩海,只要你稍微有點耐心,一般都不會空手的。細細一比較,美國的野生魚資源,接近於我兒時的故鄉浙江,相當於北京地區50年代的江湖和葦子坑。什麼原因?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環境保護好,水源很少受汙染;二是普通公民對野生資源(不只是魚)的保護意識很強。
  • 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意識頻率的「巧合」
    一、世界上沒有偶然。人類的意識或意念一旦產生,就會以某種頻率發出,進入宇宙,影響整個世界,或對意識所指向的對象作出反應。一場冰雹落下,四面散落,下落軌跡表面毫無規律,實際上任何物體的運動軌跡都是必然的,沒有任何偶然可言。
  • 科學家:不想承認,但充滿太多巧合
    而這樣的猜測絕不是張口就來,胡亂猜測,而是有一些巧合讓科學家自己都難以自圓其說。    巧合一:地球恰好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位置都不相同,其中最近的為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但是不管是最近還是最遠,這些星球都沒地球運氣好
  • 盤點科學上不可思議的巧合!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懂廣義相對論?
    科學是嚴謹的,但是無巧不成書,科學上也存在一些機緣巧合的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六個,每一個都如冥冥之中的安排一般。然而,兩者卻有著不可思議的聯繫,因為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這簡直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3月14日出生的人,不一定都受到上天的眷顧,但上天在選中愛因斯坦時,難說沒有故意安排。
  • 各種巧合和不可思議,卻沒有標準答案
    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堆物質搭建的軀體中居然進化出了人類,並產生了意識這種非常複雜的過程。可以說生命的出現就是種種發生率極低的巧合的結果這35億年,雖然地球經歷了5次生命大滅絕,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大災難都留下了生命的種子,也就是說從地球出現生命到現在,這35億年,生命的發展過程一直能夠延續並最終進化出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命,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人類是如此特殊,以至於在宇宙中是根本無法複製的獨一無二的存在。​
  • 「一帶一路」超酷:它讓膚色不同、語言不通的人心相近、意相通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分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分論壇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主辦,17家單位協辦,來自五大洲61個國家的130餘名嘉賓出席。其中包括外國政黨、政府領導人以及國際機構、媒體、智庫、企業負責人和普通民眾等各界人士。
  • 北師大教授談《三體》獲獎:不可能只是一個偶然
    它們是偶然的巧合被安排在一天,還是一種冥冥中的必然?  《三體》第一部獲獎之後,有關中國科幻、中國文學、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發展的許多問題,正在逐步清晰。如果說莫言獲得諾獎打破了諾貝爾獎「具有強烈政治性」的論斷,那麼《三體》第一部的獲獎則進一步說明,文學、至少是跟當代科學技術緊密相連的科幻文學,存在著某種超越民族、超越科技發展差異的審美普適性。
  •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他的出生無異於給整個物理界帶來了一股新的力量,開創了整個科學技術的新世紀。也是愛因斯坦的到來,為人類在科學領域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術支持,他也被人們認為是在伽利略和牛頓之後的最偉大的一位科學家。當然除了這三位之後,在幾十年後,霍金出生了,時隔140年,在2018年的3月14日,也就是同月同日,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的誕辰日是霍金的去世之日。
  • 探秘解析:神秘的「巧合」到底是什麼?三個意識的層級你了解嗎?
    而這些小概率事件更加離奇的地方就是這些巧合都是和我們的主觀意願相符,或者存在一定的關聯。簡單點說,就是這些巧合都是我們的思維所向,比如說上面所提到的你想到某人某物之後就發生了相關聯的巧合。雖然我們能夠描述巧合這種現象,但其實巧合,在當今的科學領域並沒有任何合理的解釋。但是,歷史上卻有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曾深度研究巧合。
  • 太陽直徑為月球的400倍,距離也是400倍,這是巧合嗎?
    而事實是,月球的直徑只有3476.28千米;而太陽的直徑長達139.2萬千米,由此可見太陽的直徑約為月球的400倍,二者在體積上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此等巧合不禁讓人心生疑惑:難道一切都是被設計好的嗎?
  • 太陽系「三大巧合」的弦外之音
    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人們都以為外太空只是空蕩蕩的寂寥,隨著宇宙學家、物理學家和其他領域科學家們越來越深入的探索,他們發現似乎所謂「巧合」的背後都還蘊含著不為人知的深意。  古代天文學似能預示1913年發現的原子知識  在古代,人們將天上的星星以傳統的順序排列。並將7種金屬對應到7顆行星(包括太陽和月亮)。
  • 人體和地球之間匪夷所思的巧合,世界5000年這些巧合還有多少
    導語:人體和地球之間匪夷所思的巧合,世界5000年這些巧合還有多少古代講究天圓地方,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們終於見識到了,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的全貌。藉助高科技,我們能夠從外太空俯瞰這個美麗的星球,它的名字叫地球。
  • 太陽直徑為月球的400倍,距離也是400倍,這是巧合嗎?
    而事實是,月球的直徑只有3476.28千米;而太陽的直徑長達139.2萬千米,由此可見太陽的直徑約為月球的400倍,二者在體積上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可以說月球在太陽面前猶如一粒沙子。而太陽和月球之所以在我們看來幾乎是一樣的大小,微妙之處就在於日月兩顆天體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