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科學上不可思議的巧合!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懂廣義相對論?

2020-12-03 艾伯史密斯

科學是嚴謹的,但是無巧不成書,科學上也存在一些機緣巧合的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六個,每一個都如冥冥之中的安排一般。

一、愛因斯坦和圓周率的親密關係

要說數學中最特殊的常數,大多數人會認同圓周率;要說人類科學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票數肯定列居一二。

然而,兩者卻有著不可思議的聯繫,因為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這簡直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3月14日出生的人,不一定都受到上天的眷顧,但上天在選中愛因斯坦時,難說沒有故意安排。

二、伽利略和牛頓

我至今都記得,課本中介紹牛頓時說到:在伽利略去世的第二年,牛頓出生了。

沒錯,伽利略逝世於 1642年1月8日,牛頓出生於1643年1月4日,伽利略是近代科學之父,牛頓是近代物理學之父,這不得不讓人猜測——牛頓難道不是伽利略投胎轉世?

三、精細結構常數等於宇宙年齡

在物理學中,有一個數被稱作「上帝之數」——精細結構常數α。這個常數非常特殊,也深受科學家的喜愛,比如大物理學家狄拉克,就圍繞這個常數提出了「大數猜想」。

其中:是約化普朗克常數,c 是光速,e是基本電荷,ε0 是真空介電常數,計算下來α≈1/137.03599976。

該常數是一些重要物理學常數,組合而成的無量綱數,也就意味著無論在人類眼裡,還是在外星人的科學中;無論如何定義光速、基本電荷和普朗克常數,在整個宇宙的各個角落,得到的精細結構常數都是一樣的。

我們也稱1/α為"上帝之數",它幾乎等於我們人類估計的宇宙年齡138.2億年,考慮測量誤差的話,誰也不知道兩者是否有關聯。

詳細介紹見:《從原子到星系,決定我們宇宙一切的上帝之數——精細結構常數!》

四、太陽和月亮視角度

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它們幾乎一樣大,其中原因是日地距離比地月距離,與太陽直徑比月亮直徑都是400。

對於這個巧合,天文學家只能稱其為"天文學事故",這兩個完全不可能聯繫起來的數據,居然就相等了,誰也解釋不清楚其中原因,甚至都懶的解釋。

五、圓周率和地球重力加速度

一個是數學常數π=3.14,一個是物理學常數g=9.8,歷史上的一段時間,數學家曾用√10,來表示圓周率。

而√9.8=3.13,和圓周率的相對誤差,只有千分之三。

這個除了說太巧合之外,根本看不出兩者有任何深層的關聯。

六、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精確相等

這個已經不能說是巧合了,因為引力質量等於慣性質量,已經成為物理學基本定律之一。

有人肯定會說,兩個都是質量,當然相等啦!

其實不然,引力質量體現在萬有引力當中;而慣性質量是衡量物體慣性大小的量,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物理量。

但是科學家發現,它們之間的換算係數,精確地等於"1",也就是說引力質量=慣性質量,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理學家都無法解釋該現象。

直到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才把這個作為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之一(等效原理);所以理解"引力質量=慣性質量",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是讓我用一句話,證明我懂廣義相對論,那麼我會說: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相等。

好啦!這篇內容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我們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但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這一簡短描述隱藏了一個更為複雜、更深刻的真理。除了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即:引力理論和關於行星、星系和整個宇宙的理論。它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延伸,但在此期間,愛因斯坦整整花了10年的時間。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段子來源於網絡這回大家懂了不,相對論,就是一個關於時間,空間,引力的理論。李金老師的話來說就是這些玩意兒都不是一個絕對的值,你以為的五分鐘在別的地方可能是五萬年,全都是相對的。此套由愛因斯坦老爺子創建。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從萬有引力理論到廣義相對論
    憑藉等效原理和廣義相對性原理,愛因斯坦於1916年提出了全新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在給出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以後,愛因斯坦第一時間通過弱場近似方法求解引力場方程,並給出了廣義相對論下計算的水星近日點進動與牛頓理論的誤差值為43.03,與實際觀測值非常接近。
  • 白話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個即證明又推翻廣義相對論的獎項
    為什麼說黑洞理論即證明了廣義相對論,又推翻了廣義相對論呢,現在給大家梳理一下。所以,黑洞的存在,也就是間接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為我們未來用這套理論探索宇宙奠定了基礎。(備註:牛頓的萬有引力並非錯誤,只是適用範圍有限,廣義相對論是從廣義上擴展了萬有引力的適用範圍以及用引力場代替了引力,更準確,所以大家不要因此推翻牛頓的學說,他對經典物理學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事實證明:愛因斯坦又對了!致敬偉大的廣義相對論!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搖擺的脈衝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最新觀測顯示,在距離我們25000光年外的脈衝星正在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搖擺,這種現象立刻在科學界引起了大量關注並為之震撼。因為在一個多世紀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已經預言了這一現象。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有些讀者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他們想知道愛因斯坦是怎麼發現相對論的,是用實驗的方法慢慢驗證推理出來的,還是直接用數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推出來的。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要去創立相對論的呢,有哪些時代背景和機緣巧合,為什麼同時代那麼多權威的物理學家都沒有辦到,他一個畢業工作沒幾年的小毛頭是怎麼辦到的?
  • 廣義相對論及其實驗證明
    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平直時空理論)用狹義相對性原理代替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即所有動力學方程式都要在洛倫茲坐標變換下保持形式不變。牛頓力學第二定律很容易修改得滿足這種要求並且已經納入狹義相對論的第一篇論文之中。但是,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卻很難修改成平直時空中的引力理論。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地球表面上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他在1923年將其中許多內容收集到其相對論數學理論中,愛因斯坦認為這是「該學科用任何語言的最好表現」。 由於該理論是如此複雜和深刻,即使在今天它也被普遍認為是科學思維的頂峰;在早期情況更是如此。據傳當時世界上只有三個人能理解它。
  • 100年前的這次日食,首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DAVIDSON)今天,罕見的「金環日食」將在我國境內部分地區出現,你準備好觀看了嗎?對於物理學家來說,日食還是絕佳的「天然實驗室」,可以幫助他們驗證某些重要理論。1919年5月29日,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領導的日全食實驗就支持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
  • 如何用廣義相對論證明黑洞存在?史瓦西半徑又是啥?
    於是陸陸續續有朋友問我,你不是學物理的嗎?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黑洞呀。作為一個剛剛分到研究室的物理系渣渣,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用自己最喜愛的科目來展(zhuang)示(bi)的機會。OK,廢話少說,以下是正文。 在介紹什麼是黑洞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黑洞什麼怎麼在一支筆,一張紙上被人發現的。
  •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1
    這些參考物體對於表述自然界定律應該與K完全等效;所有這些參考物體都應認為是伽利略參考物體,以往我們假定相對性原理只是對於這些參考物體才是有效的,而對於其他參考物體(例如具有另一種運動狀態的參考物體)則是無效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它是狹義相對性原理或狹義相對論。
  • 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科學家:廣義相對論
    網友提問: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地球的確是圍繞著太陽轉的? 回答: 根據廣義相對論來說,太陽的確是繞著地球轉,地球也繞著太陽轉,但太陽和地球同時也圍繞著處在他們中間的天體——月亮旋轉。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希爾伯特不愧是一位數學大師,愛因斯坦與他作了短時間的探討,幾個月後愛因斯坦就給出了場方程(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方程)的正確形式,建立起他的新理論——廣義相對論。新理論克服了舊理論的兩個基本困難,用廣義相對性原理代替了狹義相對性原理,並且包容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認為,新理論是原有相對論的推廣,因此稱其為廣義相對論,而把原有的相對論稱為狹義相對論。
  • 關於萬有引力和廣義相對論你應該知道的事
    不過也別笑話我,估計你也不一定能看懂。當年廣義相對論發表的時候,人們都震驚了,因為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中可以說是推翻了之前人們廣泛認同的萬有引力的原理,重新闡述了這個世界的基本原理。對於當時全世界那些聰明的大腦來說,想完全理解廣義相對論也是非常困難的。20世紀20年代初,一位新聞界人士問當時的英國天文學家艾丁頓爵士說:他聽說世界上只有三個人懂廣義相對論。
  • 事實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廣義相對論通過了比率檢驗!
    眾所周知,在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存在著諸多神秘,但是也存在著諸多巧合,有許多自然存在的真理有時候也可能會體現在某一種機緣巧合看似毫無相關的事物上,這或許也是宇宙有趣的體現之一。近日,科學家通過一項研究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而這項研究齊愛恰恰是將兩種看似沒有太大關聯的事物連接在一起,它們就是圓周率π和廣義相對論。
  • 如何自學廣義相對論,這裡有一份秘籍
    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這樣總結廣義相對論的:「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前半句概括了愛因斯坦場方程,而後半句則概括了運動方程。它還有個獨特之處,利用場方程能推導出運動方程,這在其它場都是沒有的。這句話也是普通大眾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解:物質會導致時空彎曲。事實上,我們的學習欲望不止於此,我們還想學會如何進行廣義相對論計算。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目前人類描述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兩套比較精確的理論。然而這兩套理論卻是各自為政的,量子力學掌管著微觀尺度,而廣義相對論則掌管著宏觀尺度。然而問題來了,微觀跟宏觀的界限在哪裡呢?也就是說多小的尺度才是微觀?
  • 廣義相對論(1)
    當然在這個序列中肯定還會提一下牛頓引力在當時看來的一些問題比如水星近日點進動,這標誌著牛頓引力存在缺陷甚至是根本性的紕漏,所以需要「升級」。這是最一般的歷史流程,我們從狹義相對論出發,自然地將各種線索串聯起來,並最終得到了廣義相對論。
  • 愛因斯坦的1919,廣義相對論是如何一步步被證明的
    從1919年的日全食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第一個觀測證據,到2019年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散到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廣義相對論經受住了所有最嚴峻的考驗。 「科學革命:牛頓的思想被推翻了!」 「宇宙的新理論!」
  • 關於廣義相對論的數學理論
    本文的目的是介紹廣義相對論的數學背景以及關於數學家們對黑洞形成機制研究的歷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由於愛因斯坦場方程是一個張量方程,從而在求解度規張量時必須添加4個坐標條件, 僅此而已。這一點實際上是與廣義協變性一脈相承的, 因為後者意味著引力場方程及其解允許對 4 個時空坐標作任意變換, 從而只有在添加 4 個坐標條件後才能得到確定的解。) 實際上,關於愛因斯坦和希爾伯特對於廣義相對論的優先權之爭就是圍繞著誰先寫下了這個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