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超酷:它讓膚色不同、語言不通的人心相近、意相通

2020-12-05 贛州網警巡查執法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青 趙陽

4月25日,雨後的北京,春暖花開、陽光燦爛。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分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分論壇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主辦,17家單位協辦,來自五大洲61個國家的130餘名嘉賓出席。其中包括外國政黨、政府領導人以及國際機構、媒體、智庫、企業負責人和普通民眾等各界人士。

在論壇上,一項項豐碩成果、一個個感人故事、一句句真情感受、一張張稚嫩可愛的臉龐有力地詮釋了六年來,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在「民心相通」領域共同創造的佳績,讓越來越多文化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通的人心相近、意相通。

接下來分享的,是幾個普通人super酷的真實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關於愛情

女孩的名字叫菲歐,是印尼大學2015屆畢業生。男孩的名字叫方夏,來自中國湖北,2013年碩士畢業後應聘來到葛洲壩國際公司。

方夏2014年遠赴「千島之國」印尼,因為他所在的公司在那裡承擔了大型火電項目——巴比巴盧燃煤電站。該電站大大緩解了當地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還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活。菲歐,就是因為這樣的機會,來到了位於亞西加裡曼丹省的巴比巴盧燃煤電站工作,擔任翻譯兼秘書。

在得知菲歐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之後,方夏向菲歐提出,可以幫助她學習漢語,同時向她學習印尼文化。菲歐欣然同意。就這樣,利用每天上班前早上6時到8時的兩個小時,方夏幫助菲歐學習漢語,菲歐向方夏解釋兩國文化差異。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最初的確帶來了不少困擾,但隨著溝通的深入和感情的建立,障礙和鴻溝無聲無息地消融。2017年9月,菲歐和方夏在印尼按照當地風俗舉辦了婚禮。

中印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這份美滿愛情的見證。在分論壇上,質樸的中國小夥方夏帶著長發飄飄、陽光靚麗的印尼妻子當場向大家宣布了一個好消息:「我們快要當爸媽了!」全場響起了祝福的掌聲。

其實,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路上,這樣動人的愛情故事又何止他們一個呢?無論世界多大,他們都是彼此最美的追逐。

關於愛心

他叫潘湘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專家,是經常與死神賽跑的人。近些年,隨著他去的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越來越多,也為更多不同膚色的人打開了生命的綠色通道!如他所言,生命不分國界,每個生命都很重要。

2018年11月,他受邀到烏茲別克斯坦傳授他發明的「超聲引導經皮介入技術」。從早上8時到傍晚時分,已經完成7臺高難度的心臟手術,這時一名烏方同行有點為難地請求他再做一臺手術。潘湘斌眼前的這位患者挺著大肚子,坐在輪椅上一直在喘息,一副心臟衰竭的樣子。詳細了解了患者情況後,他判斷傳統外科手術方式無法救治這名孕婦,超聲引導經皮介入技術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治療手段。他馬上回到手術臺,通過一個米粒大小的切口開出了一條「生命通道」,順利地完成了手術,挽救了兩條生命。

這個孩子被稱為「一帶一路」上出生的幸運兒。而潘醫生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下面的故事也和孩子有關。

在寮國萬象市佔塔布裡縣有一所叫農冰村的小學,曾經學校裡只有一幢1965年由當地村民集資建設的簡陋教學樓。破舊、黑暗的教室光線昏暗,沒有電扇,孩子們熱得受不了。由於政府預算有限,擴建教學樓的事情也始終沒有著落,農冰村小學曾一度面臨生源流失甚至無力辦學的危機。

一籌莫展時,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的到來,為破舊的校園帶來新的生機。不到一年時間,一座高標準的現代教學樓就佇立在農冰村小學,還有平整的操場和孩子們喜愛的娛樂設施,成為佔塔布裡縣最好的學校。從那時起,農冰村小學更名為「老中農冰村小學」,紀念老中友誼。

這次,農冰村小學的孩子們來到北京,來到分論壇現場。他們動聽地唱著中文歌曲《茉莉花》,還為習近平主席帶來一本畫冊作為禮物,裡面是孩子們所畫的58幅畫,象徵中老建交58周年,稚嫩又爛漫的歌聲中、筆觸中流露出他們發自內心的幸福和喜悅。

關於夢想

也許,每個不同膚色的人、每個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夢想。但是實現夢想的喜悅、為夢想所做的努力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他叫李川,是中鐵七局埃塞分公司負責人,今年是他到衣索比亞的第十個年頭。他曾親自參與建設的「衣索比亞118公裡道路項目」。這條於2013年通車的公路被當地人譽為「火山公路」,距離火山口直線距離僅有十餘米的工程,中國工程人員每天在平均溫度5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靠著堅毅和執著奮戰了四年。李川僅僅是不畏艱難的追夢人中的一個代表。

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條公路不僅改變了當地近百年來「沒水、沒電、沒通訊」的閉塞面貌,更是直接讓爾塔阿雷火山(Erta Ale)成為埃塞當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遊客慕名而來,從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有一位叫工伊約伯(Eyob)的老員工,已在中鐵七局埃塞分公司工作了八年之久,而他當年就是通過「衣索比亞118公裡道路項目」招工走出大山的。如今,他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父親,家中的陳設日趨現代化,這樣的好日子對他而言以前想都不敢想。工伊約伯(Eyob)也僅僅是被這條公路改變命運的普通人的一個縮影。

從「一帶一路」倡議出發,一個個產業園區,一批批合作項目煥發蓬勃生機,為沿線國家解決了近30萬個就業崗位,讓當地人民收穫了職業的成長,更是讓膚色不同、語言不通的人心相近、意相通,就像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項目起死回生,使整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由減轉增,重新點燃了當地老百姓追求幸福的夢想。

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中國協助沿線部分國家建起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條現代化鐵路,第一座跨海大橋、架設了第一條汽車生產線……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有的需要承受終年的高溫,有的要時刻遭受著雨林裡的毒蛇、毒蟲、瘧疾蟻以及河道裡鱷魚的威脅,有的要面臨現場施工的種種不利因素,但是在海外的這些中國青年從未退縮,是他們的堅毅、勇敢感動了不同膚色的夥伴們,更是點燃了這些夥伴們追求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的夢想。

而「一帶一路」建設中,無數個這樣的故事正在發生。從受惠各國人民的笑臉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帶一路」正在讓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民眾心相近、意相通。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深入、最長久、最基礎的互聯互通。」正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在論壇上的主旨演講中所言,「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架起民心相通之橋、鋪就心靈互通之路、夯實民心相親之基,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結出更多碩果、造福更多人民,惠及全世界。

來源:法制日報

相關焦點

  • 共情:民心相通的傳播機理
    目前,「一帶一路」建設率先取得成果的地方,都是民心相通基礎好、政治互信水平高的地區。這也表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要想走得好、走得遠,就需要民心相通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與民意基礎。正因如此,民心相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傳播機理究竟為何,是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必須釐清的重要理論命題。
  • 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英語變體 增強語言服務能力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並實施,截至2018年底,我國已同122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籤署了170份政府間合作文件。中國的「朋友圈」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溝通交流使用的語言涵蓋數十個語種。其中,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之一,是沿線國家進行政治、經貿與文化交往的主要語種。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對英語語言服務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 與機器人對話 感受「一帶一路」語言風情
    由國家語委支持的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今起開展。作為第十二屆文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博覽會首次單獨設立展廳供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參展交流,填補了世界華語區語言文化主題博覽會的空白。    據了解,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展覽分為成就展區、企業展示區和展演互動區,重點展示中國語言文化建設成就、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語言文化科技產品。
  • 如何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歐洲不僅是古絲綢之路終點站,更擁有政策、貿易、設施、資金、人心等「五通」國際話語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不二合作夥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歐洲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爭取歐洲的支持具有全球意義。歐洲的例子說明,必須有針對性地克服「一帶一路」認識風險,切實有效回答其關切。如何克服認知風險?
  • 「『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
    』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 林響/攝6月15日,福建省社會科學界2019年學術年會分論壇「『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在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
  • 「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
    4月17日,為迎接即將於4月下旬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文出版社聯合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五年的故事》系列圖書發布會。
  • 一帶一路》
    嚴 冰 陳振凱主編 日本僑報社 G20峰會在日本舉行期間,日本僑報出版社推出《你好!一帶一路》日文版,並於6月24日亮相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一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該書從中國的人民出版社引進。為配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故事工作室」派出精幹團隊,專訪「一帶一路」沿線65國近80名青年精英。他們用中文、母語說「你好,『一帶一路』」,談自己對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和祝福。
  • 從南太平洋到地中海,央視發布權威「一帶一路」地圖
    >央視新聞聯播發布的「一帶一路」權威地圖,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圖把南海到南太平洋一線也體現出來了。       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陸地。它有三個走向,從中國出發,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二是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兩條,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亞投行體現了中國的合作倡議,而不是戰略算計 亞投行與「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有什麼關係?樓繼偉說,亞投行將致力於促進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其中包括「一帶一路」沿線亞投行成員國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兩者有交集,但也有所不同。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中心客座研究員馬丁•雅克在博鰲對小廚解析道,評價亞投行,需要看它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 「一帶一路」 經濟地理革命與共贏主義時代
    【名家·光明講壇】■演講人:胡鞍鋼 ■地點:光明日報大會議室 ■時間:二○一五年七月今天,我將圍繞著「一帶一路」的主題談談我的看法和認識。如何來認識「一帶一路」的本質性特徵呢?「一帶一路」戰略與二戰之後由美國所主導的歐洲復興計劃(「馬歇爾計劃」)又有根本區別,後者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體現的還是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建設宗旨就是「互利共贏」,將中國的發展融入全球的發展進程中和結果中,因為中國的發展會有極大的外溢性,會帶動沿線國家的發展,進而帶動全球的發展。
  • ...手冊》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舉行
    而「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不僅意義重大,並將持續激發西方學界針對「如何以多種形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對中西方的政策產生何種影響」等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趙劍英首先對《「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的出版發行表示祝賀,作為《「一帶一路」手冊》中文版的發起者和出版方,他介紹,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英國羅得裡奇出版社共同策劃的《「一帶一路」手冊》是全球首部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要內容的百科讀本。這部手冊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現場展示中獲得熱烈反響。
  • 大數據與「一帶一路」
    三、「一帶一路」與大數據 (一)「一帶一路」中國企業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建議,即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重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而在具體合作領域,主要在地面絲路、海上絲路、空中絲路、能源絲路、電力絲路、信息絲路六個方面展開合作。
  • 「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中方回應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在北京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認可所謂「債務陷阱」的說法。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推進,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個別人士仍聲稱「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你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汪文斌回應稱,「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 庫爾勒的「願景」 : 一帶一路的物流「中樞」
    除了「大」和「美」,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巴州特別是庫爾勒市的優越地理位置,引發了越來越多企業家的關注。李明遠指出,這裡向東有13億人的國內市場,向西同樣有13億人的國際市場,還有與中亞國家人文相近、經濟相融的這一獨特優勢,這為新疆發展國際物流業提供了無法替代的條件。
  • 中國氣象局機關幹部職工觀看紀錄片《一帶一路》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報導 5月24日,在中國氣象局401期機關學習報告會上,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沈曉農,與局機關幹部職工共同觀看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  該紀錄片以全面解讀「一帶一路」重大構想為主題,分為《共同命運》《互通之路》《光明紐帶》《財富通途》《金融互通》《築夢思路》六集。
  •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三重內涵
    「一帶一路」是對古代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繼承和發展,古代絲綢之路始於張騫出使西域,它歷史性地創建了一條由東亞至歐洲的路上交通大動脈,將中國與中亞、西亞直至南歐的廣大區域連接在一起,在奧斯曼帝國壟斷東西方貿易、西方被迫開闢海上新航線以前,古絲綢之路一直是東西方溝通交流的重要陸地通道;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產生於陸上絲綢之路之前,秦漢時期,中國和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交流往來就已比較頻繁;唐宋時期,從泉州、
  • 外媒:「一帶一路」構想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地理大發現
    可以說中國「一帶一路」的構想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地理大發現,它的最大歷史意義在於它又將地球翻轉了過來,令我們看到了已經沉睡了500年的歐亞大陸,更重要的是,中國又回到了最顯眼的地方。首先,「一帶一路」構想既是中國經濟戰略,又是外交戰略,事實上目前中國經濟與外交已經難解難分,經濟與貿易已經是中國外交戰略的核心。
  • 「一帶一路」國際科創加速器在京啟動
    中國日報網5月23日電(記者 孫若男) 為貫徹落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劃》文件精神,全面發揮科技與金融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打造發展理念相通、科技要素聯通、投資鏈條融通的創新共同體,深化中國與倡議沿線國家的發展並將其帶上成熟、穩定的快車道;2018年5月19日,由北京海歸孵化器科協主辦的「創通歐亞智匯京津-科技創新交流中國行
  •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迎來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
    回望烏孫國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獻詞 2020年12月16日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之後的第七個國際日,也是"和平公主"劉細君誕辰兩千多年,以及"世界樂聖"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的日子,這是東西方人民文化互鑑與古今聖賢輪迴重逢的時刻,兩千多年前的"和平公主"劉細君給一帶一路國際日賦予了和平的內涵,兩百多年前的"世界樂聖"貝多芬給一帶一路國際日帶來了美妙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