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啟用「數字合成演員」,能否再次突破技術邊界?

2021-01-15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新文化商業

9月2日,李安的新電影《雙子殺手》發布定檔預告,正式宣布內地定檔10月18日。比威爾·史密斯更吸睛的是,100%用特效製作出來的23歲版本史密斯。

預告中,一老一少威爾·史密斯同屏對打,除了精彩的動作戲外,幾乎所有人都驚詫於年輕史密斯選角的成功,因為他幾乎就是年輕20歲的威爾·史密斯。然而,這個所謂的選角全由技術完成:電影中年輕的威爾·史密斯是根據動作捕捉技術,100%用特效製作出來的人物。

連真人演員都可以被技術替代,且幾乎以假亂真。《雙子殺手》的順利完成,是否意味著在科技時代,演員即將失業?

哲學+技術,正是我們熟悉的李安

《雙子殺手》講述了威爾·史密斯飾演的國防情報局特工,準備退休之際意外遭遇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名殺手竟是年輕了20多歲的自己,在年老和少年的「我」之間,展開一場生死對決。

當技術重新造了一個新的史密斯出來,他的使命是殺了年老的自己,對於天平的兩端都是一場極其富有哲學意味的考題。年輕人要問:我是誰、到哪去?年老的史密斯要作出選擇:殺了那麼多人,為什麼就不可以殺了自己。

從劇作上來說,外媒評論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不僅將重新樹立威爾·史密斯的票房冠軍地位,同時很可能將為史密斯帶來奧斯卡獎。儘管此前他是一線明星,商業號召力向來不錯,但僅僅獲得過兩次奧斯卡提名,且從未得過獎。

發行方派拉蒙影業顯然對該片的票房前景寄予了厚望,早期點映觀眾也都紛紛叫好。更令人興奮的是,《權力的遊戲》聯合編劇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也參與了劇本的創作。不過,與當今許多科幻電影不同的是,《雙子殺手》並不是基於之前任何一部深受崇拜的系列電影,而是來自於原創劇本。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沒有IP打底,逆襲的可能有多大?

從外網的點評來看,雖然觀眾對這個故事很陌生,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想法沒有任何歷史。事實上,這個劇本作為熱門劇本在好萊塢風靡了20多年。最初版權歸屬迪斯尼,後來轉手賣給了大衛·埃裡森的Skydance Media。《謀殺犯》中的男主角哈裡森·福特,梅爾·吉勃遜,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尼古拉斯·凱奇和肖恩·康納利等都看過這個劇本,都曾是主角候選人,此外《洛杉磯機密》的柯蒂斯·漢森和《壯志凌雲》的託尼·斯科特等導演也對導演該片感興趣。

但20多年過去了,沒有人完成它。這個項目遇到的最大阻礙是什麼?

是技術。

因為那時,沒有人對這項技術的可行性有任何信心。而對於創造出3D視效奇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4K,120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李安來說,這個兼具哲學和技術挑戰的劇本,20多年就為了等他一樣,順理成章的等到了對的人和對的時間點。

《雙子殺手》到底運用了哪種突破邊界的技術?

該部電影主角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在不同年齡段的威爾·史密斯。

當時迪士尼的電腦動畫與特效工作室「秘密實驗室」(The Secret Lab,現已關閉)開發了一部名為《人臉計劃》(Human Face Project)的測試短片,計劃打造電影中的特效,如呈現片中比主角本人年輕的複製人所需的返老還童特效。《雙子殺手》在迪士尼手上時並未有任何進展,因該技術不夠發達,無法拍攝該片。

聯合主演瑪麗·伊莉莎白·溫斯特德去年在接受外媒the Wrap採訪時表示:「這部電影最終被製作出來的原因之一是,這項技術有可能製作出來,而且製作得很好。」「這項技術在很多方面都是實驗性的。我認為李安真的是在推動電影製作、視覺效果和觀影體驗的邊界。」

從技術上講,威爾·史密斯扮演了兩個角色,但其中一個是在數位技術的幫助下,可以讓人年輕25歲。

他的主要角色是亨利·布羅根(Henry Brogan),一名政府殺手,曾被認為是該領域的佼佼者,但突然發現自己與前僱主關係不佳。事實上,他的導師兼訓練員克萊(克萊夫·歐文飾)克隆了亨利來代替他,也就是史密斯的另一個更年輕的角色「Junior」。如果你還不知道為什麼它被稱為雙子座人,顯然你不懂佔星術。雙子座是由雙胞胎代表的星座。

亨利並不完全確定他為什麼被解僱。自然,他們把他的年輕複製人送到了他的身後,但儘管朱尼爾有年輕的優勢,但亨利有經驗和智慧,能夠預測朱尼爾的大部分行動。根據預告片,至少在一開始,朱尼爾並不確定他是被派去殺死誰的,更不用說他是從那個人身上克隆出來的。

瑪麗·伊莉莎白·溫斯特德和本尼迪克特·王飾演威爾·史密斯的一些老朋友。

Winstead扮演Danny Zakarweski,即使在Henry被判死刑後,她仍然幫助他,王飾演另一名同夥,但目前還不清楚他效忠於誰。

該片的特效部分由維塔數碼打造,該公司知名作品包含《魔戒》電影三部曲和《阿凡達》(2009年)等。劇組透過電腦動畫來打造片中的年輕版複製人,並由史密斯進行動態捕捉。

不過,該片的特效總監比爾威斯坦霍佛表示,這項技術並非電影《驚奇隊長》(2019年)中用在塞繆爾傑克遜身上的「年輕化」(de-aging)技術。比爾還表示,他流下的每一滴眼淚,揮出的每一擊重拳,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威爾·史密斯表演。

「我第一次看到成片的時候,感覺超級詭異。」威爾·史密斯這麼形容他這開創先河的雙重表演。「那真的是我。每當我看到這個完美無瑕的23歲版本的自己,就像有人把我所有的缺陷都拿掉了。就電影製作技術方面而言,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而這項技術將會改變拍攝電影的方法和觀賞電影的方式。」

在過去的20年裡,許多戲劇性的分量被增加了。

這部電影的基本情節「老殺手面對年輕的複製人」。這本身就充滿趣味和矛盾。但總是有風險,它可能只是像一個更高的概念,但目前預告片中出現的克隆臉鏡頭還不多,還沒法下最終結論。事實上,多年來在網上洩露的早期劇本的評價並不全是積極的,這部電影也因為陳詞濫調和脆弱的角色發展關係被一些製片公司拋棄。

然而,早在貝尼奧夫的全盛時期之前,他就被請來重寫《雙子殺手》劇本,他的版本仍然是電影的基礎。

加上李安,這個兩次摘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男人 ,證明自己可以使用CGI技術(參考《臥虎藏龍》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可以把控低成本的情感電影(參考《斷背山》、父親三部曲)。

《雙子殺手》無疑又將是影史的一枚重磅炸彈。

相關焦點

  • 從《獅子王》到《雙子殺手》,全數字合成演員真的要來了?
    上個月,威爾·史密斯在為即將上映的新片《雙子殺手》進行宣傳的時候與記者們聊到了這個話題,這位50歲的演員注意到,隨著視覺技術的進步,他以後或許可以「坐著拍電影」,讓數字替身來完成所有的拍攝工作。現在有一個完全數位化的20歲版的我可以拍電影了。他的這句玩笑話引發了臺下的哄然大笑,但他在玩笑中所描述的現實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 專業分析《雙子殺手》的技術優缺點,李安不愧是個電影試驗師
    作為一個華語電影大師,李安擅長拍攝劇情片和文藝片,偶爾也會拍打打殺殺的商業電影,比如正在上映的《雙子殺手》。熟悉這部影片的觀眾知道,《雙子殺手》的創意構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迫於技術限制,電影僅限於文本層面的構想,後來故事幾經流轉,最後落到喜歡實驗電影新技術的李安手裡。
  • 獨家|李安:做《雙子殺手》也是「泥菩薩過江」,希望能拋磚引玉
    6年後,李安與威爾·史密斯合作了電影《雙子殺手》,這一次,他一口氣請來了兩個威爾·史密斯!這部電影如今終於在中國內地上映,首日預售已突破2000萬。《雙子殺手》是李安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役》(以下簡稱《比利·林恩》)後對120幀技術的再次挑戰。
  • 從《雙子殺手》到《悅納新自我》:數據分身與克隆自我的隱喻
    《雙子殺手》的評價褒貶不一與票房撲街,都不妨礙它是一部電影科技上劃時代的影片,為了在大屏幕上讓威爾史密斯與年輕三十歲的自己演對手戲,導演李安是花了血本的。李安對銀幕上史密斯的數據分身要求很高:不僅要年輕,還得傳神。
  • 《雙子殺手》:兩個威爾史密斯搖搖晃晃地走向未來,令人失望又期望
    《雙子殺手》(Gemini Man)曾經是都市傳說等級的好萊塢電影── 20年來沒有人能讓它成真,直到李安與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這部電影有國際大導;不只一位電影天王──兩位威爾史密斯;以及當今已經日漸成熟的電腦替身特效技術;全片還以4K 3D規格加上每秒120幀畫格之高畫格速率(High frame rate, HFR)拍攝。
  • 《雙子殺手》或虧5.3億?但我要為「敗者」李安狠狠鼓掌
    可他的《雙子殺手》可能真的輸了。《好萊塢報導者》的文章寫道:「即使是奧斯卡獲獎導演和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也救不了《雙子殺手》在票房上的一敗塗地。」問題還不止是票房,它還可能成為李安口碑最糟糕的電影。豆瓣7.1分,爛番茄的媒體評價,25%的媒體新鮮度,4.6分,已經是李安導演職業生涯最低分了。IMDb 5.7分,沒到及格線。
  • 「黑衣人」J 再度歸來,李安新作《雙子殺手》不容錯過
    雙子殺手該片講述了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威爾·史密斯飾),準備退休之際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在兩人的激烈較量中,他發現這名殺手竟然是年輕了20多歲的自己,一場我與我的對決旋即展開,而背後的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
  •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2020-05-27 0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過李安的《綠巨人浩克》,終於明白《雙子殺手》為什麼失敗
    但是,看完最近上映的新片《雙子殺手》最大的感覺還是:失望。也許,我們對喜歡的導演會不自覺地寄予過多希望。不甘心,又去把李安16年前的另一部動作片《綠巨人浩克》看了一遍。看完之後,終於明白李安的《雙子殺手》為什麼失敗。
  • 《海賊王:狂熱行動》、《雙子殺手》你選擇了誰?
    對於影迷朋友來說昨天可能是一個難以抉擇的日子,因為昨天天有兩部重量級電影將會上映,分別是《海賊王:狂熱行動》和《雙子殺手》,他們有哪些出彩之處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首先是李安導演,維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雙子殺手》,此前中國首映中,李安用高幀+3D技術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體驗,著實驚豔到了觀眾。這種視覺效果使動作場面更加刺激、更加真實,所有打鬥細節一覽無餘,仿佛置身其中。不僅眼睛看的「爽」,劇情也十分的觸動人心。
  • 雙子殺手的奇妙之處:頂級殺手複製的複製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雙子殺手的奇妙之處:頂級殺手複製的複製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閒雲李安新作,威爾史密斯主演,兩人的結合,本身就很值得期待。這次的《雙子殺手》即使李安的新試驗,也是威爾史密斯第一次跟中國導演合作。《雙子殺手》講述了威爾史密斯飾演的特工亨利在即將退休的時候,卻捲入了重磅陰謀當中,自己成了被獵殺的對象。特工亨利是一個頂級殺手,想要殺他,基本上是送命般的存在。
  • 《雙子殺手》除了畫質一無是處?且看李安用複製人玩出的新意思
    01上個月李安攜《雙子殺手》歸來。作為一名「安叔粉」,我自然要在第一時間為《雙子殺手》票房貢獻上我的荷包。從票房上看,月中上檔的《雙子票房》顯然難超國慶三部主旋律電影,成為十月票房一哥。但對李安而言,《雙子殺手》的票房並不是對他的第一次考驗,4K+120幀+3D也不是他的第一次嘗試。自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斬獲201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後,李安便開始在有限的拍攝技術上開拓觀影體驗的各種可能。
  • 人才強校 | 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本網訊 農學院陳紹江教授團隊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的拓展應用上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團隊通過對基因序列比對分析,發現玉米單倍體誘導基因ZmDMP在雙子葉植物中的保守性較高。為驗證其在雙子葉植物上的功能,研究團隊對擬南芥中的ZmDMP同源基因進行敲除,成功獲得了擬南芥的單倍體。
  • 影視製作中常用數字合成技術精要
    首頁 > 教程 > 關鍵詞 > 合成最新資訊 > 正文 影視製作中常用數字合成技術精要
  • 直接數字合成技術實現函數信號發生器
    目前,信號源主要由頻率合成、信號調理、調製三大部分構成,頻率合成部分主要產生所需要的頻率和波形信號;信號調理部分實現信號的幅度參數調節;調製部分負責將低頻調製信號調製到射頻載波的某一參數上。信號源從頻率合成原理上基本分為三類:一是直接模擬合成技術;二是間接合成技術;三是直接數字合成技術。
  • 票價賣到200元一張的《雙子殺手》,120幀究竟有多震撼!
    明天要去看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明天的文章也會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 更不用說,《雙子殺手》還採用了120幀/秒的技術拍攝。
  • 電影發展的下一個十年,關鍵詞還會是「技術」嗎?
    為了配合導演的視聽表達,服裝、道具和演員化妝都需要再彩色世界下更加細緻。比如演員的妝容,在過去黑白時代並不會看得太明顯,但是在彩色時代,演員妝容的濃淡與顏色都被鏡頭紀錄,如何讓這個妝容符合故事與場景就顯得額外重要。
  • Nature Plants突破!中國農大陳紹江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大田作物生產是維持人類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植物學上可以分為單子葉和雙子葉作物兩大類,單子葉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麥和玉米等,雙子葉主要包括大豆、油菜、棉花及番茄、黃瓜等作物。無論是對於單子葉作物還是雙子葉作物,純系創製均是其育種過程的關鍵環節。單倍體育種技術可加速純系選育進程,且與基因編輯技術結合可實現對自交系的快速定向改良,能夠極大地提高育種效率,是作物育種中的共性關鍵技術。
  • 匯聚支付以技術創新突破邊界 賦能行業數位化升級
    匯聚支付以技術創新突破邊界 賦能行業數位化升級金羊網  作者:  2019-11-14 10月30日,支付寶在「新商業新生態」的會場內宣布了對服務商的扶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