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除了畫質一無是處?且看李安用複製人玩出的新意思

2020-12-05 不勞而獲勞小姐

01

上個月李安攜《雙子殺手》歸來。作為一名「安叔粉」,我自然要在第一時間為《雙子殺手》票房貢獻上我的荷包。

從票房上看,月中上檔的《雙子票房》顯然難超國慶三部主旋律電影,成為十月票房一哥。

但對李安而言,《雙子殺手》的票房並不是對他的第一次考驗,4K+120幀+3D也不是他的第一次嘗試。

自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斬獲201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後,李安便開始在有限的拍攝技術上開拓觀影體驗的各種可能。

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更在4K120幀3D高清呈現上,以視覺推進劇情和情緒,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科技沒有讓電影失控,反而成就了電影。

《雙子殺手》除了出彩的動作戲和4K120幀的拍攝技術加持,更重要的,是李安堅持在電影中表達他的人文關懷。

因此,如果只用爽片來評價李安的《雙子殺手》,是有失公允的。我們還需要從整故事出發,看看李安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如何用複製人來玩出新意思。

02

電影是從一場暗殺開始的。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接到命令,要暗殺一名恐怖分子。亨利找到了最佳的埋伏地點,目標人物一擊斃命。

和往常一樣,亨利又一次完美的完成了任務。他的搭檔忍不住感慨亨利老練又乾脆利落的槍法,他的上司再次表示亨利是特工中最TOP的那一個。

只有亨利知道,他的技術已經大不如前了。

因為在射殺的過程中,亨利的手竟然抖了。

業餘的也許看不出,但行內人都心裡有數:

這不是一次遊刃有餘的成功,而是僥倖過後的膽戰心驚。

於是,51歲的亨利決定退休。

退休後第二天,亨利的老朋友告訴自己,他所暗殺的並不是恐怖分子,而是俄國的一位分子生物學家。亨利被美國政府騙了,這是美國本土發動的一次暗殺行動,而亨利只是一個借刀殺人的工具。

與此同時,亨利遭到政府暗殺,開始了亡命之旅。在逃命的過程中,亨利發現了跟自己年輕時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克,故事也由此開始。

03

若論題材,政府追殺和複製人並不新鮮。但李安之所以能封神,是因為他總能駕馭不同的題材,並且用「李安式」的敘事手法來和我們講故事。

藉助「複製人」的梗,李安塑造了兩個人物:年輕迷惘的小克和處於中年危機的亨利。

小克代表的,既是過去的亨利,也是在行業中奮起直追的後輩。

小克,年輕,體力好,訓練有素,卻對未來充滿困惑。他討厭殺戮,卻被訓練為殺手。

在與亨利的決鬥中,他一次一次地被看穿,亨利成為他心中最想超越卻又無法超越的對手。

在被告知養父欺騙了自己的時候,他不敢相信,於是選擇逃避。

他不想做殺手,卻又不知道除了殺人之外自己還能幹什麼。

年輕的小克像極了年輕的我們,對不確定的未來感到困惑,對無法超越的前輩感到焦慮。

而中年亨利面對的則是另一種困境。

亨利做了一輩子的孤膽英雄。年逾50,才發現自己多年來只是淪為殺人工具。過去效忠的政府,不過是個騙子。過去所有「正義」的暗殺,都是「非正義」的。

但更可怕的,是身體機能的衰退而導致的力不從心。

在別人看來,亨利依然是殺手界的標杆,政府偷偷地竊取他的DNA打造複製人,讓「亨利」永遠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只有亨利自己知道,儘管刺殺成功了,小克的追殺也安全躲避了,體力和身手的靈活性確實大不如前。

自己還能和以前一樣做到最好麼?以後還有機會做得比過去更好麼?

亨利要面對的,是不可超越的過去,也是無法預知的將來。

中國有句古話,「人到中年萬事休」,「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太陽就要下山了,英雄落寞,十分悲哀。

這種悲哀和落寞,不僅屬於中年的亨利,也屬於中年的我們。

04

低級的打鬥只有腎上素的刺激,而高級的動作戲卻是導演講故事的絕佳工具。

電影中,李安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戲來向觀眾暗示兩個人物的內在關係,和內心衝突的碰撞與和解。

比如,在樓內對峙的槍戰中,鏡子所折射出來的鏡像,暗示著小克和亨利其實是彼此的「另一個自己」。

在巷子的摩託追擊戰中,年輕的小克想超越中年的亨利,亨利則在保持領先上心力交瘁。

這既是一場來自於他者的追逐,也是一場自我的競爭。

這場廝殺,既是亨利對小克內心正義與良知的喚醒,也是對過去自己的否定與和解。

不得不說,51歲的亨利和23歲的小克拳拳到肉的肉搏,因為李安的第一人稱視角和長鏡頭跟拍而顯得十分真實。

通過小克和亨利這兩個人物,李安想告訴我們的,是不管我們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各自的困境和焦慮。人生最大的焦慮,不是來自於外部的追逐,而是源於對過去的無法和解。

05

李安說,《雙子殺手》是一部與自己和解的電影。

不管年輕的小克,還是中年的亨利,其實都是李安的替身。

對小克而言,如果過去不做殺手,那現在會不會更好呢?

對亨利而言,如果現在不做殺手,那未來會不會更好呢?

面對不可更改的過去,和無法預測的未來,到底哪個選擇,才是最好的?

這個問題,同樣是李安內心的困惑。

電影中,小克問亨利,如果不做殺手,我還能什麼呢?除了殺人,我什麼都不會。

亨利回答,去做那些你還沒來得及去做的事情,比如父親,丈夫。

其實對李安而言,除了電影人,除了父親和丈夫,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兒子。

李安一直把作為兒子的遺憾,放在自己的電影中。

從過去到現在,從兒子到父親,李安一直在思考「父子關係」。他在電影中提出自己的疑問,並試圖回答它。

《推手》中的兒子,面對傳承,不知所措;

《喜宴》中的兒子,用西方的觀念,衝淡傳承的意味;

《飲食男女》中沒有兒子,只有走向新生活的父親;

而在《雙子殺手》中,只剩下「我與我」的對話。

李安的父子三部曲

李安曾說過,一直以來,都因為自己書沒念好,愛搞父親最不鍾愛的戲劇,無法克紹其裘。因此潛意識裡總有一種罪惡感。雖然走的是自己的路,可心中仍充滿這無奈、抱歉和委屈。

身為長子的父親,背負了很多的傳統家族的責任。父親對李安,又給予了很大的期望。當李安的《喜宴》獲得金熊獎時,父親依舊希望李安改行。

但李安還是堅持了拍電影的路,並用30多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06

站在行業的巔峰,大家都對李安有所期待。

李安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一種「非他不可」和「不得不做」的意氣用事。

然而在近幾年的採訪中,他卻透露自己的有心無力。拍電影畢竟是一項體力活,65歲的李安,有著亨利一樣的力不從心。

不一樣的是亨利選擇了急流勇退,而李安則選擇了繼續迎難而上。

如今的李安,依然因為拍電影而錯過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而留有遺憾。

也還是像從前一樣,每一次嘗試,都是在豪賭。

也許選擇是沒有對錯的,人生是取捨間的僥倖與遺憾。

也許人到中年,坦然接受不可改變的過去,勇敢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才能活得更自在。

07

65歲的李安,一如既往地藉助電影來表達自己。

拍著別人的戲,講著自己的事。

在商業與藝術的十字路口上探索,

在「做自己」和「做別人期待的自己」中平衡。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雙子殺手》都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作為局外人的李安,始終都是這個時代的叛逆者。

他在沉默和孤單中堅持電影革命,挑戰傳統的拍攝和觀影方式,刷新我們的觀影體驗和對電影的思考。

我想,李安的每一次嘗試,在電影的歷史上,都是有意義的。

也許,當觀影成本降低的時候,我們才會驚嘆李安的前瞻,並感謝每一個電影人對科技的創新和堅持。

正如李安所言,「拍電影是我最擅長的事,也是我終生要完成的使命」。

相關焦點

  • 雙子殺手的奇妙之處:頂級殺手複製的複製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雙子殺手的奇妙之處:頂級殺手複製的複製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閒雲李安新作,威爾史密斯主演,兩人的結合,本身就很值得期待。這次的《雙子殺手》即使李安的新試驗,也是威爾史密斯第一次跟中國導演合作。《雙子殺手》講述了威爾史密斯飾演的特工亨利在即將退休的時候,卻捲入了重磅陰謀當中,自己成了被獵殺的對象。特工亨利是一個頂級殺手,想要殺他,基本上是送命般的存在。
  • 看過李安的《綠巨人浩克》,終於明白《雙子殺手》為什麼失敗
    作為導演,李安的電影成就令很多同輩後生望塵莫及。作為公眾人物,李安一貫謙和的態度讓人不忍心批評。但是,看完最近上映的新片《雙子殺手》最大的感覺還是:失望。也許,我們對喜歡的導演會不自覺地寄予過多希望。不甘心,又去把李安16年前的另一部動作片《綠巨人浩克》看了一遍。看完之後,終於明白李安的《雙子殺手》為什麼失敗。在技術上,李安一直抱有嘗鮮的勇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無疑是成功的典型,而《綠巨人浩克》則是一個失敗的先例。
  • 獨家|李安:做《雙子殺手》也是「泥菩薩過江」,希望能拋磚引玉
    談製造複製人「小克」複製人元素對技術的實現,比故事本身有吸引力在選擇電影劇本的時候,李安心裡有明確的要求:故事可以不夠吸引人,但是一定要利於電影技術的呈現。事實上,《雙子殺手》的故事本身,也的確難以吸引擅長探討人類細膩情感的李安。
  • 《雙子殺手》或虧5.3億?但我要為「敗者」李安狠狠鼓掌
    這是李安第一次連輸兩場。在李安的電影世界裡,他一直是少年。而許多看過他的人說,安叔是肉眼可見地老了。少年李安遭遇了他的中場戰事。可他心心念念的《馬尼拉之戰》,還是沒錢拍。票房口碑雙輸,《雙子殺手》到底遭遇了什麼?《雙子殺手》當然不是爛片,李安怎麼可能會拍爛片呢?
  • 專業分析《雙子殺手》的技術優缺點,李安不愧是個電影試驗師
    資深影迷圈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看李安電影的人有兩種:李安的資深影迷和文藝青年。作為一個華語電影大師,李安擅長拍攝劇情片和文藝片,偶爾也會拍打打殺殺的商業電影,比如正在上映的《雙子殺手》。熟悉這部影片的觀眾知道,《雙子殺手》的創意構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迫於技術限制,電影僅限於文本層面的構想,後來故事幾經流轉,最後落到喜歡實驗電影新技術的李安手裡。經過一系列的優化組合,《雙子殺手》聚集了導演李安、編劇戴維貝尼奧夫、演員威爾·史密斯這樣的好萊塢頂級主創團隊。
  • 從《雙子殺手》到《悅納新自我》:數據分身與克隆自我的隱喻
    《雙子殺手》的評價褒貶不一與票房撲街,都不妨礙它是一部電影科技上劃時代的影片,為了在大屏幕上讓威爾史密斯與年輕三十歲的自己演對手戲,導演李安是花了血本的。李安對銀幕上史密斯的數據分身要求很高:不僅要年輕,還得傳神。
  • 「黑衣人」J 再度歸來,李安新作《雙子殺手》不容錯過
    雙子殺手該片講述了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威爾·史密斯飾),準備退休之際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在兩人的激烈較量中,他發現這名殺手竟然是年輕了20多歲的自己,一場我與我的對決旋即展開,而背後的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
  • 《雙子殺手》啟用「數字合成演員」,能否再次突破技術邊界?
    投稿來源:新文化商業9月2日,李安的新電影《雙子殺手》發布定檔預告,正式宣布內地定檔10月18日。比威爾·史密斯更吸睛的是,100%用特效製作出來的23歲版本史密斯。預告中,一老一少威爾·史密斯同屏對打,除了精彩的動作戲外,幾乎所有人都驚詫於年輕史密斯選角的成功,因為他幾乎就是年輕20歲的威爾·史密斯。
  • 複製人真的到來那一天,真的能克隆出自己嗎?
    2019年10月份,李安導演的新作品《雙子殺手》上映,在科幻電影領域已經用了很多年的複製人故事,可能引不起大家的興趣,現在大家對克隆的討論,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涉及到的人倫問題,比如複製人的人權,複製人與本體之間倫理道德等。但是《雙子殺手》中,李安還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麼複製人,和以前的自己差異這麼大?難道複製人僅僅是外貌的克隆?
  • 《雙子殺手》:兩個威爾史密斯搖搖晃晃地走向未來,令人失望又期望
    高畫格速率電影時常會被嘲諷像在看電視轉播新聞一般,這樣的效果在《雙子殺手》的激烈槍戰裡卻沒有那麼突兀,特別在於爆炸的細緻度。《雙子殺手》不像一般好萊塢動作電影,爆炸就是一陣白光。透過更多畫格堆積起來的資訊,眼珠可以感受到更細緻的畫面資訊,爆炸的火光、溢射而出的火花、濃煙,都讓人感受到,李安希望高畫格速率電影帶給觀眾的「身歷其境」感,就這點而言,《雙子殺手》是成功的。
  • 這片被列為「無法上映」,唯獨李安敢拍
    《雙子殺手》正式歸來。 在李安的《雙子殺手》之前,已經有不少類似的電影出現。 先來看一類「遠親」。 這類影片中會出現自己殺死自己的關鍵橋段,但以懸疑燒腦為主打,典型當推以環形敘事聞名的《恐怖遊輪》(2009)。
  • 《海賊王:狂熱行動》、《雙子殺手》你選擇了誰?
    對於影迷朋友來說昨天可能是一個難以抉擇的日子,因為昨天天有兩部重量級電影將會上映,分別是《海賊王:狂熱行動》和《雙子殺手》,他們有哪些出彩之處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首先是李安導演,維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雙子殺手》,此前中國首映中,李安用高幀+3D技術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體驗,著實驚豔到了觀眾。這種視覺效果使動作場面更加刺激、更加真實,所有打鬥細節一覽無餘,仿佛置身其中。不僅眼睛看的「爽」,劇情也十分的觸動人心。
  • 這個把李安徵服的男人,究竟有什麼魅力?
    時光網特稿 等了3年,《雙子殺手》終於來了。《雙子殺手》海報看過電影簡介,開始滿心歡喜的期待。120幀+4k+3D拍攝,挑戰了電影技術指標。自我對決的科幻故事,延展了李安創作領域。但影片上映後,評價卻出乎意料。
  • 盤點八部「複製人」題材電影
    《雙子殺手》  豆瓣評分:7.1  推薦指數:★★★★  李安導演的最新作品,由威廉史密斯主演。本想退休的特工男主遭遇追殺。最後發現對方是自己年輕版的克隆體。《逃出克隆島》  豆瓣評分:7.1  推薦指數:★★★★★  經典的複製人題材,為後續的複製人故事提供了最佳的套路。男女主作為克隆體一直生活在軍事化管理中。什麼你們是地球最後一批存活的人類。你們誰表現好,我就送你們去風景更好的人間仙境。其實就是當作為本體存儲器官的容器被圈養著罷了。
  • 從《獅子王》到《雙子殺手》,全數字合成演員真的要來了?
    上個月,威爾·史密斯在為即將上映的新片《雙子殺手》進行宣傳的時候與記者們聊到了這個話題,這位50歲的演員注意到,隨著視覺技術的進步,他以後或許可以「坐著拍電影」,讓數字替身來完成所有的拍攝工作。現在有一個完全數位化的20歲版的我可以拍電影了。他的這句玩笑話引發了臺下的哄然大笑,但他在玩笑中所描述的現實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 票價賣到200元一張的《雙子殺手》,120幀究竟有多震撼!
    明天要去看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明天的文章也會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 更不用說,《雙子殺手》還採用了120幀/秒的技術拍攝。
  • 《侏羅紀世界2》除了恐龍一無是處?我就是去看大怪獸的啊!
    我反問:「《銀翼殺手2049》票房為何撲街?」朋友想了想,說道:「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句讓我很難過的話。「「有些觀眾並沒有靈魂!」我突然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其實並不是觀眾沒有靈魂,而是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壓力太大,讓很多人失去了思考的時間。我又問道:「《變形金剛5》的票房為何失利?」
  •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2018-01-04 10:05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廣州動物園在2018年迎來了自己60歲的生日,「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也在元旦當天拉開了,作為廣州動物園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