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系列電影可以說是新科幻電影的鼻祖了,從1997年《黑衣人》上映開始,就吸引了無數年輕人的目光。明星客串、經典的外星人形象和電影奇妙的設定伴隨了整部系列,尤其是主演威爾·史密斯更是給這些電影注入了靈魂,可以說,《黑衣人》能火一半要歸功於史密斯。

而其主演的電影《雙子特工》10月18日剛剛上映一上午便斬獲了3000萬票房,按照這個趨勢,最終票房不可估量。
但是可能你所不知道的是,這部電影的劇本已經誕生了30年了。今天校長就來講講這部電影幕後的故事。
《雙子殺手》
推薦指數:5顆星

該片講述了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威爾·史密斯飾),準備退休之際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在兩人的激烈較量中,他發現這名殺手竟然是年輕了20多歲的自己,一場我與我的對決旋即展開,而背後的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

該片採用來高清晰度的格式進行製作,而李安在片中融合了VR技術, 使得雙方的打鬥更加的真實。
電影對於幕後特效團隊是個挑戰,用120幀+3D拍動作戲本身就很有難度,人物的每一絲肌肉反應都會被清晰捕捉到,而動作戲的主角之一,年輕的威爾史密斯,還是用特效做的數字真人,更是難上加難。特效團隊只能一塊塊肌肉、一層層皮膚得狠摳。這場只有4分鐘的打戲,最終製作了長達9個月之久,只為讓年輕的威爾看起來更真實。
技術造活人(如何與另一個我相處)、60幀看超長動作戲依然能有刷新認識的爽快體驗,這也是影片最大的兩個看點。安叔的《雙子殺手》,從片名就可以直觀感受得到,這是一部一人兩角的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再一次完成了從未有過的技術革新。用技術手段「造人」,李安又一次讓人大開眼界。
簡單來說,看《雙子殺手》這樣一部技術革新的電影,如果沒選擇60/120幀 +3D的影廳,基本很難體會到爽感。有條件的話,優先選擇 60/120幀 + 3D 的影院放映廳,才算頂級體驗。不過好消息是,本次《雙子殺手》上映時,全國將有至少39300塊的60幀銀幕提供技術支持放映,不愁看不到。
有人說,殺手是後天培養的,而不是基因決定,不用吐槽電影的設定,因為這是科幻電影常見的基石——基因決定論。這個理論指人的物質特徵和精神特徵大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除了長相外,還包括智商、情商、性格等精神特徵,大部分在出生時已經固定了,後天的可改變空間比不大。
這是本片的基礎,就像《機器公敵》故事建立在「機器人三大定律」上一樣,終究而言,這是一個「過去的自己」的交流,當你老了或者有了足夠人生閱歷之後,你回顧自己的青春,發現有痛苦的時候也有窩心的時候,如果有機會,你肯定會對自己說:年輕的你別這樣幹,你會後悔的。
這部科幻片,就是提供這樣的平臺,給了年長的我們面對年少自己的機會。電影,宣揚寬容精神,迴避過分戲劇化的套路,而是發揮出李安特有的太極拳柔勁,以柔克剛,比如最終結局那一刻「弒父」,老年就像一個長輩一樣,給了「年輕的自己」一個臺階下。
對過去青澀的自己進行教誨,把老年的自己當成一個嚴格又慈祥的父親,這樣狂想的故事,高幀率、超級3D等格式令其變成更加足夠真實,讓我們身臨其境。
本片在完成角色情感共鳴的情況下,也達成了感官上的共鳴,這就是電影造夢的終極目標!
周末約上家人好友,一起去體驗這部震撼的影片吧!
本期影視解說到這裡就結束啦,小夥伴們有什麼想法都可以積極的留言,小編還會每天更新新的值得一看的電影,如果覺得這個小編還可以就給一個關注吧!!!
原作者(百家號:校長看天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