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放出豪言:十年消滅癌症 用計算機對患病細胞重新編程 讓它重回...

2021-01-20 科普頻道
癌細胞剋星要到了(資料圖片)

    微軟曾放出豪言,要在10年內消滅癌症。

    該公司希望利用開拓性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破解患病細胞代碼,對患病細胞進行重新編程,讓其重回健康狀態。

    就像通過編程可以解決電腦病毒問題,微軟認為通過對人體系統編程能夠消滅癌症。

    為此,該公司在英國劍橋成立了生物運算部門,該部門匯集了150名世界頂尖的生物學家、程式設計師以及工程師,將利用人工智慧作為武器對癌症發起進攻。微軟表明,將在未來的10年內攻克癌症問題,人類將進入真正的「無癌時代」。

    先不說微軟這一雄心實現的概率有多少,它並不是唯一一個想要用AI對抗癌症的大牌科技公司。

    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計算機圖形晶片製造商Nvidia逐漸深入到了科學研究、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自動駕駛汽車等新型領域,該公司現在又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和能源部達成了新的合作,計劃開發出一個加速癌症研究的人工智慧框架平臺。這個新框架被叫做「癌症分布式學習環境」(Cancer Distributed Learning Environment),簡稱CANDLE。

    Nvidia的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將與癌症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和改進該人工智慧框架。CANDLE將著重解決三大癌症研究問題:

    提升科學家們理解DNA和RNA中基因籤名的理解來幫助預測哪一種療法對患者產生作用;

    加速蛋白質交互作用的模擬過程(該過程在早期癌症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整理數以百萬計的癌症患者資料,從而構建一個綜合性的監測癌症疾病轉移和復發的資料庫。為了保護癌症患者的隱私,這一過程將在半監督下完成。

    如果Nvidia這項研究能按照計劃發展下去,科學家們就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來解決目前令人類最為頭痛的癌症問題。

相關焦點

  • 英偉達推出超算平臺CANDLE,用 AI...
    微軟曾放出豪言,要在 10 年內消滅癌症。該公司希望利用開拓性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破解患病細胞代碼,對患病細胞進行重新編程,讓其重回健康狀態。就像通過編程可以解決電腦病毒問題,微軟認為通過對人體系統編程能夠消滅癌症。為此,該公司在英國劍橋成立了生物運算部門,該部門匯集了 150 名世界頂尖的生物學家、程式設計師以及工程師,將利用人工智慧作為武器對癌症發起進攻。
  • 生物計算機,讓人類進入「無癌時代」
    作為昔日PC時代的霸主,微軟公司就是要利用開拓性的生物計算機科學技術破解患病細胞代碼,對患病細胞進行重新編程,讓其重回健康狀態。就像通過編程可以解決電腦病毒問題,微軟認為通過對人體系統編程也可解決癌症。為此,微軟在英國劍橋專門成立了「生物運算」部門,這個部門匯集了150名世界頂尖的生物學家、程式設計師以及工程師。
  • Nature子刊:重新編程T細胞為超免疫細胞,具有強大的抗腫瘤活性
    近年來,T細胞代謝及其效應器功能之間的機械聯繫,以及衰竭的發展,已成為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療目標。在腫瘤微環境(TME)中,持續的有絲分裂刺激誘導效應細胞過度分裂,產生一種耗竭的表型,顯示出效應器功能的減弱,同時也影響免疫記憶的生成。
  • 馬斯克放出豪言,人類將在未來5年內,真正實現「腦交」!
    馬斯克放出豪言,人類將在未來5年內,真正實現「腦交」!人類文明的發展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並不是說一個人能行就行。近幾年我們能很明顯的感受到科技領域的提升,越來越多高科技的湧現,人類正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 科學家發現控制細胞老化的主迴路,重新編程可大幅延長壽命
    利用這些新發現的信息,研究小組為細胞衰老建立了計算機模型,並發現了DNA調節作用。結果顯示,這一機制可使酵母細胞的壽命延長兩倍左右,從而延長了生物體的壽命,使其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保持「非常健康」的狀態。
  • 谷歌、微軟聯合出品《量子計算機編程》公開課,教你怎麼寫量子代碼
    新智元報導 編輯:大明【新智元導讀】微軟和谷歌聯合推出了一門在線互動課程《量子計算機編程》,課程面向初學者,介紹量子計算編程的基本概念,並教授如何利用微軟的Q#語言編寫簡單的量子算法和代碼。課程在網頁瀏覽器中進行,無需開發環境。
  • 微軟正式啟動「編程一小時」活動 用計算思維分析解決問題
    微軟正式啟動「編程一小時」活動 用計算思維分析解決問題 2018年11月30日 13:57作者:吳陳純編輯:吳陳純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智能」細胞助力癌症治療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用「智能」細胞療法來解決這一問題的互補型策略——使用一種活性藥物,這種藥物只能被癌細胞特異的蛋白質組合觸發,否則將保持惰性。 這項工作結合了前沿的細胞工程療法和先進的計算方法,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1月27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
  • 若你不知道微軟的量子編程Q,那得知道新出的Silq量子程式語言
    之所以說它是第一種高級程式語言,就是因為這個程式語言是量子計算機領域的,不是目前的在很低的抽象級別工作的程式語言,也不是我們普通認識學習的程式語言。量子計算機領域的頭號程式語言Silq,誕生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界人士之手。
  • 對超級沉默DNA的研究揭示了重新編程細胞的新方法
    資深作家Ken Zaret博士說:在過去大多數實驗室,包括我自己使用基因激活器啟動一個新的程序來改變一個特定細胞的身份(他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細胞和發育生物學教授)。我們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分解一個細胞的基因抑制機制來激活重要基因,以重新規劃細胞的身份。通過減少抑制蛋白的表達,增強皮膚細胞(藍色)對肝臟細胞(紅色和綠色)的重編程。
  • 下一個十年,人類會攻克癌症嗎?
    十年後會攻克某些癌症,只是不同的癌症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無論是細胞編程還是基因修復等新方法,都不可能一舉攻克所有癌症。 周念利:不會。從投入來看,攻克癌症不僅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更需要大量科研人員的長期實驗,具有不確定性。從產出來看,新的治療方法需要大量臨床實驗,並且由於前期巨額投入,高昂的治療成本註定短期無法用於大多數人。
  • 多篇文章聚焦細胞重編程研究領域新成果!
    我們將這種能力稱之為「全能性」,這也是細胞可塑性的最高水平,當我們考慮使用健康的細胞來代替疾病細胞,比如在再生和替代療法中使用,我們或許就需要考慮如何產生這些新的健康細胞,為此,我們就需要經常重新編程其它細胞,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就能夠將一種細胞轉化為我們感興趣的任何一種細胞類型。
  • 微軟創造出全新DNA生物計算機 邏輯與生命實現完美交融
    許多年來,有一家科技巨頭一直對 DNA 分子計算機的前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那就是微軟。 就在 2016 年,微軟的研究者們就創下 DNA 數據存儲量的記錄(該記錄今年被哈佛團隊打破)。如今,微軟又把研究目標轉向 DNA 分子計算機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數據運算。微軟與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聯手找到了大幅提升 DNA 分子運算的方法,這將加快人們利用 DNA 計算機對體內基因突變或癌症檢測和監控的腳步。經過實驗證明,新型的 DNA 計算機僅用了七分鐘就完成運行包含 3 個輸入鏈的與門,而之前的設備需要四個小時完成同樣的工作量。
  • 計算使免疫細胞殺死癌症
    在《細胞系統》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普林斯頓大學和西蒙斯基金會的計算機科學家與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究如果殺傷性免疫細胞(一種T細胞)配備了這種殺傷性免疫細胞會發生什麼情況。邏輯上識別各種癌症組合標記的能力。工程細胞只有在遇到特定的組合(例如標記A和B而不是標記C)時才會攻擊。結果表明T細胞殺死多種腫瘤細胞的能力顯著提高,同時避免了健康的組織。
  • Nature重磅:重塑調節性T細胞提高癌症治療療效
    2019年5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雖然利用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療法在對抗某些類型的腫瘤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它們對大多數癌症患者仍然無效。麻省總醫院(MGH)免疫與炎症疾病中心(CIID)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一種方法,將通常抑制免疫反應的調節性T細胞重新編程為炎症細胞,不僅允許而且加強了抗腫瘤免疫反應。
  • 微軟創造出全新DNA生物計算機,邏輯與生命實現完美交融
    如今,微軟又把研究目標轉向 DNA 分子計算機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數據運算。微軟與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聯手找到了大幅提升 DNA 分子運算的方法,這將加快人們利用DNA計算機對體內基因突變或癌症檢測和監控的腳步。
  • 微軟發布超級計算機版Excel測試版本
    微軟今天在一個超級計算機會議上發布了一款超級計算機版Excel的測試版本.
  • 科學家結合細胞工程和機器學習設計治療抗癌藥物
    在2020年11月27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另一篇論文中,溫德爾·林和他的同事展示了如何利用這些計算得出的蛋白質數據來推動有效且高度選擇性的癌症細胞療法的設計。目前,大多數癌症治療,包括細胞治療,都被告知「阻止它」或「殺死它」。我們希望增加治療細胞做出決定的細微差別和複雜性。
  • 秒懂機器人編程與計算機編程的區別
    機器人編程:機器人課程,不僅涉及編程的知識,還需要孩子們了解學習機械、工程、信息等方面的知識。很多時候要運用機械解決問題,強調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能狀況百出,需要細心觀察、耐心解決,更強調團隊配合能力。
  • 感光細胞重新編程「失明」老鼠看到了光
    之後,專家們發現,視網膜上分布著兩種不同形狀,分工也並不相同的感光細胞。一種呈杆狀,被稱為視杆細胞,大約1.2億個,它主要分布在視網膜的四周,專責負責接收和處理夜間的弱光信號及餘光信號;一種則呈錐狀,被稱為視錐細胞,約有600萬個,它分布在視網膜中間,專責負責接受強光信號和紅、藍、綠三色光的接受和處理,並具備辨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