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第一顆牙被發現,距今約4億年,它竟然由鱗片形成

2020-11-27 黑洞先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地球上第一顆牙被發現,距今約4億年,它竟然由鱗片形成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似乎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動物都有牙齒,那麼,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世界上的第一顆牙齒,又是何時出現的呢?研究認為,大約5億年之前脊椎動物的祖先,才讓牙齒有了誕生的機會,那麼,牙齒又是如何演化的呢?

牙齒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雖然脊椎動物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不久後,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不過最早的脊椎動物並沒有上下頜,它們自然也就沒有牙齒。它們是如何進食的呢?科學家通過化石研究認為,最原始的脊椎動物進食,一般是以過濾或者是吸食的方式。

那麼,有頜的脊椎動物,又出現於什麼時期呢?研究發現,大約4.25億年之前的志留紀,地球上最早的有頜脊椎動物出現了,它們是古代的魚類,生活在海洋之中。不過,當時的它們也並沒有牙齒,是後來才演化出來的。

牙齒是怎麼來的呢?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牙齒,出現在泥盆紀時期,認為節甲魚是最早擁有牙齒的古代魚類。因為通過化石分析可以看出,節甲魚的牙齒已經具備了現代牙齒的功能,不過事實上,卻仍然不能算是真正的牙齒,因為它不過是節甲魚上下頜兩塊銳利堅硬的骨頭罷了。

一直到近期,在捷克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古代魚類的化石,它的名字是「棘胸魚」,它來自於大約4.1億年之前的志留紀晚期,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利用歐洲同步輻射光源(ESRF)強大的X射線成像技術,科學家們在棘胸魚的口腔中,找到了和現代牙齒非常相似的牙齒序列,這意味著,棘胸魚可能才是有頜動物牙齒的真正起源。

牙齒是如何出現的?

既然得知了最早的擁有牙齒的動物是誰,科學家們便開始著手研究下一個問題:牙齒是如何出現的?目前,一共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牙齒來自於古代魚類的鱗片,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是來自於古代魚類口腔中的皮膚。

目前,這兩種觀點都可以找到相應的證據。比方說支持牙齒來自於古代魚類鱗片的一方認為,如今很多鯊魚的盾鱗,與牙齒的結構非常相似,而且節甲魚也被認為是鯊魚的祖先,所以,這意味著牙齒是由口腔周圍的盾鱗進化而來的。

不過在棘胸魚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卻發現,它口腔周圍的皮膚,和牙齒的組成物質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最早的牙齒或許是由棘胸魚的口腔皮膚進化而來的,因為它們為了進食更方便,同時也為了捕獲獵物,所以一點點的皮膚便進化成為了牙齒。

科學家們表示,這次的發現幫助人們對於牙齒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也希望可以通過後續對於棘胸魚的研究,來徹底揭開有關牙齒的所有謎團,至於究竟是由鱗片還是皮膚進化而來的,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參考消息

《科技日報》7月15日文章《X射線成像技術發現 牙齒起源於4億年前棘胸魚》

相關焦點

  • 地球究竟多少歲?科學家發現一個古老物質,距今70億年
    關於地球的誕生,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地球誕生於太陽系的星雲殘骸之中,誕生的時間大約是46億年之前,不過,很多科學家對此都持有不同意見,比方說作為地球衛星的月球,它誕生的時間理論上來說,應該比地球要晚,因為此前有觀點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不過,通過對月球的勘測研究,科學家竟然發現,月球的年齡超過
  • 新疆發現遠古森林,距今3.71億年,它見證魚類爬上岸的場景
    根據《科普中國》6月4日的報導,在我國新疆地區,發現了一片我國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森林,它距今約有3.71億年的歷史,比全球大規模遠古森林出現的時間,要足足提前了1000多萬年。更加驚喜的是,在這裡竟然有一些植物從遠古存活至今,雖然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它們已經和祖先的模樣有了很大的不同。
  • 科學家發現4.2億年前新種魚化石 鱗片似鎧甲
    新華社昆明3月10日電(記者嶽冉冉)中科院科學家在雲南曲靖市發現了一種4.2億年前身披奇特鱗片的古魚——丁氏甲鱗魚化石,證明早在志留紀(4.44-4.19億年前)地球就已經進入了「魚類時代」。相關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 38億年前的人骨化石已被發現,地球生物史到底是怎樣的?
    大約在39億年前一顆體積與火星相似的太陽原始行星「忒伊亞」與地球相撞,由於巨大的撞擊作用既改變了地軸原來的傾斜方向使得黃赤交角形成,而所撞出的物質形成了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月球。很顯然所謂的「38億年前的人骨化石已被發現」絕對是偽造的,畢竟地球的年齡才45.7億歲,並且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自身各項環境比較惡劣,宇宙環境也比較差,既要忙著清理和修正軌道,同時也要將自己「打磨」成「球狀」,因此早起的地球不可能有生物出現,更別說人類了。
  • 南京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銀杏木化石 距今約1.6億年
    距今約1.6億年的銀杏木化石標本。王永棟供圖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永棟領銜的研究小組,在遼寧西部北票地區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了1.6億年前的銀杏木化石,命名為「遼寧銀杏木」。這棵1.6億歲的銀杏,樹木的細胞結構和現在的銀杏細胞幾乎一致。「這對研究銀杏植物的演化以及恢復侏羅紀時期的古環境,有著重要意義。」王永棟說。  近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學術期刊《科學報告》上。  銀杏木化石最少,非常稀有  在地球上,算得上「活化石」的少之又少。銀杏就是其中之一。
  • 火星地殼的形成比地球早1億年
    日前,丹麥等國的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以覆蓋在行星表面的巖石來推論形成生命可能出現的地殼,較之地球,火星早形成了1億年以上,亦即比此前所了解到的更早的時候形成了地殼
  • 美國發現距今約3億年的剪刀齒鯊顎骨化石
    【每日科技網】   [導讀]美國一名礦工在肯塔基州一處200米深的礦井內發現了一塊長約46釐米的黑色顎骨化石,研究人員鑑定後認定這是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剪刀齒鯊的顎骨化石,距今約3億年。
  • 地球形成約46億年,太陽49億年,那銀河系呢?它幾乎與宇宙同齡
    一般認為我們的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太陽約有49億年的歷史,然而地球和太陽所屬的太陽系都屬於銀河系,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系統中的一個,那麼銀河系的形成有多長時間了呢?天文學家們通過對銀河系中的恆星的觀察發現,有些位於銀心位置的紅矮星在宇宙形成之後的不到2億年就形成了,這些最早形成的恆星說明銀河系很可能在136億年前就形成了,宇宙的年齡不過才138億年,判斷一些白矮星的溫度以及一些恆星元素的衰變期也能判斷銀河系有130多億年的歷史,但是用這些方法所能判斷的並非銀河系最初的樣子,更早時期的銀河系還需要理論推測。
  • 天文學家發現約是134億年前形成星系,距離大爆炸僅4億年
    根據最廣泛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使這樣,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的樣子,因為這個時期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開發其儀器的極限,以查看最早的星系何時形成。多虧了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新研究,我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觀測到的最古老和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中國發現會滑翔的蜥蜴化石 距今約為1.3億年
    中國發現會滑翔的蜥蜴化石 距今約為1.3億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3日 12:03 來源:     來源:科學時報           日前,記者從瀋陽師範大學獲悉,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新發現了一種蜥蜴化石
  • 它是一顆古老恆星,年齡可能在140億年左右,比宇宙的年齡還要大
    可如果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比宇宙年齡還大的天體呢?可能有人會說了,這怎麼可能?如果真有這樣的事情,那估計會讓無數的科學家大跌眼鏡,會對這個宇宙的很多事物產生懷疑。可是宇宙之大,無奇不有,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往往會不斷出現,不斷打我們的臉。而這個年齡比宇宙還大的天體還真的讓科學家發現了,它是一顆恆星,名字叫HD 140283。
  • 在地球上發現了比太陽還古老的物質,它是如何形成的?
    科學家最近在地球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物質:有70億年歷史的星塵,它隱藏在半個世紀前撞擊地球的一顆巨大的隕石中。這種古老的星際塵埃是由前太陽系的微粒(比我們的太陽還要早的微粒)組成的,它們被處於生命最後階段的恆星噴到宇宙中。
  • 近4億年的遠古森林被發現,它見證了原始魚類爬上岸的場景
    雖然地球上生命出現的時間已經有40億年左右的歷史,不過事實上在生物的演化史中,巨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海洋中完成的,通過科學家們發現的最古老陸地生物化石可以得知,大約3.7億年之前,海洋生物才開始走向陸地,那麼,是什麼讓它們改變了呢?
  • 男童鼻子裡竟然長出一顆牙 醫生建議……
    泊頭12歲男童亮亮(化名)鼻子裡長出一顆牙,導致他右側鼻孔反覆流血、流膿。11月18日,市中心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醫生魏校通通過微創手術,從亮亮的鼻子裡取出了這顆牙。11月18日,亮亮的家人帶亮亮到市中心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
  • 地球簡史1:或許地球曾經有一顆姊妹星,促使月球誕生
    冥古宙46億年前,地球軌道附近布滿小行星與塵埃。在相互碰撞以及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一顆比較大的天體在眾多小行星中脫穎而出,這就是地球的雛形。註:地球在小行星的相互撞擊中形成據推測,月球是在地球誕生不久後形成的(約45億3300萬年前)。
  • 中國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距今約2.5億年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劉俊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命名為陽泉長壽螈。它是目前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的記錄,也是迄今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 4.36億年前的蠍子是地球上第一批呼吸空氣的動物
    科學家們新發現了一種遠古蠍子,它可以追溯到志留紀早期。而且,這種遠古蠍子的出現也回答了關於第一批蛛形綱動物的重要問題,以及地球上一些最早的動物從水生棲息地遷移到陸地棲息地的適應性問題。它的名字的意思是「捕食蠍子的祖先」,生活在距今4.375億至4.365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此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蠍子化石來自蘇格蘭的多利科霍普盧敦斯,它的年齡為4.34億年,比「Parioscorpio venator」的年齡小100萬到300萬年。包含這個新發現物種的兩塊化石是在一個熱帶淺海的舊址上發現的。
  • 國外發現距今約20億年藍藻化石,這種化石發現,具有重大的意義
    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大約形成於45億年前,而人類祖先類人猿最早的出現年代,被認為是大約5000萬年左右,為何兩者可以差出這麼長的時間呢?這是因為在地球剛形成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其環境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比如最開始,地球只是一個巖石和宇宙塵埃組成的行星,而它的來源,是一顆古老的恆星大爆炸時產生的碎屑。
  • 南京古生物學家從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昆蟲結構色:這是恐龍見過的顏色
    「這些帶有金屬色澤的顏色,是我們首次用肉眼看到大約1億年前恐龍看到過的顏色。」6日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其所帶領的團隊在距今約1億年的35枚琥珀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昆蟲結構色,這些顏色經過了1億年,仍舊呈現出閃亮的金屬光澤。
  • 為什麼地球有46億年的年齡?地球還能存在多久?
    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5萬~4萬年前,而人類真正有文明記錄的是在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文明。只經歷了短短25萬年的智人進化史和6000年文明史的人類,相比於地球46億年的歷史,簡直就是一眨眼的時間,人類到底憑什麼敢說地球存在於46億年前?其實在天文學興起後,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地球年齡的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