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新研究,在農村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被動物和充滿細菌的灰塵所包圍,長大後具有更強的抗應激免疫系統,與無寵物的城市居民相比,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更低。
這項由德國烏爾姆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的研究,為「衛生假說」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該假說認為過度無菌的環境會導致健康問題。
研究還表明,把孩子養在寵物身邊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好處,原因可能出乎人們的意料。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綜合生理學教授、合著者克里斯多福·洛瑞說:「已經有很好的證據表明,在成長過程中與寵物和農村環境接觸有助於降低晚年患哮喘和過敏的風險。」「這項研究將這個話題向前推進,它首次在人類身上表明,同樣的暴露可能對心理健康很重要。」
在這項由烏爾姆大學教授斯特凡·雷柏領導的研究中,科學家招募了40名年齡在20至40歲之間的健康德國男子。一半人在有牲畜的農場長大。一半人在沒有寵物的大城市長大。
在考試當天,所有人都被要求在一群面無表情的觀察員面前發表演講,然後被要求在定時的同時解決一個難題。
在測試前五分鐘以及測試後五,十五,六十,九十和一百二十分鐘抽取血液和唾液。
在經歷壓力後,那些在城市長大的人的免疫系統成分水平顯著提高,稱為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
他們還顯示了炎性化合物白介素6的升高時間延長和抗炎化合物白介素10的激活被靜音。
洛瑞說:「 在城市環境中長大的人們對壓力源的炎症性免疫反應的誘導被誇大了,並且在整個兩個小時的過程中一直持續。」
出人意料的是,雖然他們的身體對壓力產生了觸發作用,但以前的城市孩子報告的壓力比農村的孩子低。
洛瑞說:「這種誇張的炎症反應就像一個睡覺的巨人,他們完全不知道。」
先前的研究表明,那些炎症反應過度的人在以後的生活中更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研究還表明,我們對壓力的免疫調節反應是在生命的早期發展的,並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微生物環境。
作者指出,現在世界上超過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這意味著人類所接觸的微生物遠少於其進化所產生的微生物。
勞瑞說,「如果你沒有接觸到這些類型的生物,那麼你的免疫系統就不能在炎症和消炎力之間形成平衡,你可能會發展成慢性的、低級的炎症和過度的免疫反應,使你容易患上過敏、自身免疫疾病和精神疾病。」
而雷柏說,他希望將研究範圍擴大到更多的樣本、婦女和新的地點,並試圖分析出有多少益處來自於接觸動物,又有多少來自於農村生活。
因此,作者建議食用富含健康細菌或益生菌的食物,多接觸大自然,並養一隻毛茸茸的寵物。
「還有很多研究需要做。但看起來,儘可能多地在微生物暴露的環境中度過時間,最好是在撫養期間中,有很多有益的影響,」雷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