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被拿來食用的蛇類,它們是餐桌上的頂級美味

2021-01-21 騰訊網

作為世界上飲食文化最發達的國家,我們國家幾乎對任何動物都有很深的烹飪心得。哪怕是靈長類動物都很怕的蛇類,在我們國家也都被端上了餐桌。

那麼在餐桌上到底哪種蛇是最常被食用的蛇類呢?答案就是人工養殖的中國水蛇了(野生的中國水蛇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千萬不能傷害)。

老實說中國水蛇的體型並不算大,成體蛇的長度也不過五十釐米到七十釐米,體重一斤半的都算是大個頭了。但這種蛇的生長速度卻比較快,肉質也很細嫩,屬於經濟價值較高且非常適合食用的蛇種。

其次中國水蛇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其分布範圍遍布全國十多個省份(例如:安徽、湖南、湖北、兩廣乃至臺灣省等地區),非常適合推廣人工養殖。

其次作為一種卵胎生的蛇類,中國水蛇的繁殖能力也是很強的。雌性中國水蛇一胎最多可以產二十多條小蛇,這也是它們被選為常規肉用蛇種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水蛇的人工養殖業比較完善的情況下,今天在各地的餐桌上它們的身影已經十分常見了。其售價也不算高,平均算下來中國水蛇一斤的價格也就二十塊錢左右,還比不上牛羊肉貴。

當然了人工養殖的中國水蛇你隨便吃,既吃不進牢裡,也吃不窮家。但是野生的中國水蛇就絕對不能傷害了。根據三有保護動物條例,私自捕捉1條就算違法,捕捉20條以上就構成犯罪,捕捉50條以上就屬於重大刑事案件。如果為了口吃的就去犯法,那就非常划不來了。

在這裡我也要給大家打個預防針,野生的中國水蛇在今天依然是比較常見的。除了溪流、池塘、沼澤、湖泊、水田這樣的溼地區域以外。在植被茂密環境比較潮溼的平原地帶或是丘陵、山區,你也能見到中國水蛇活動的身影。它們完全可以水陸兩棲,並且對水質的要求也不高。

再者中國水蛇活動時間不受限制,它們在白天或是晚上都有可能出來覓食。各種淡水魚類以及兩棲類、鼠類或是昆蟲,都是它們非常喜歡吃的食物。對於農業生產而言,水蛇的存在也是一大利好,它們可以消滅老鼠以及部分害蟲,屬於農民伯伯的好幫手。

結語:

中國水蛇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行列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們的經濟價值(三有的含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實際上中國水蛇的環境耐受性很強,繁衍狀態也沒有問題。所以想要好好活下去,做一個有用的動物還是很重要的。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餐桌上最常食用的蛇類是什麼品種?答案就是這種滑鼠蛇
    前些日子我們在科普黑眉錦蛇的時候,曾說過這種蛇體型較大肉質肥厚,適合拿來食用。
  • 它號稱世界上最毒的魚,國內禁止食用,在日本卻是頂級美味
    它號稱世界上最毒的魚,國內禁止食用,在日本卻是頂級美味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每天能夠吃到的食物越來越多。沒有吃不到的,只有不知道每天要吃什麼。像是什麼辣的出奇的火雞面和死神辣椒、臭出天際的諾麗果和鯡魚罐頭,或者去吃什麼駱駝的脂肪這種一入嘴就想吐出來的「美味」。不過這其實算不上的「作死」,因為不管是辣還是臭,起碼不會真的讓你死亡。但是有一些人還喜歡吃一種沒有多少人願意吃的食物,那就是毒物。所謂毒物其實就是本身含有劇毒的動物。
  • 豬肉:餐桌之王,我們最常食用的肉類之一,怎樣食用營養又美味
    豬肉:餐桌之王豬肉別名家肉、彘肉。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此又被稱為「餐桌之王」。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特別鮮美。
  • 安第斯山印第安土著餐桌上的美味:烤豚鼠。它還被薩滿用來治病……
    但這個我們都知道:它們的體形有點像豬,頭相對於身體較大,脖子粗壯,圓形,沒有尾巴。 它們和豬一樣很多時間都是在進食。還有個說法是: 豚鼠的叫聲類似小豬仔的叫聲。印第安土著怎麼稱呼它?「cuy"是南美這邊的叫法,來自克丘亞語。
  • 這種日本人餐桌上的美食,在我國卻視為「野草」,一斤能賣上百元
    這種日本人餐桌上的美食,在中國卻被視為「野草」,一斤能賣上百元有時候一個物種的命運並不一定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就好像一個人的命運一樣。這不過對於其他物種來說,命運的改變從來由不得它自己,得看他所處的客觀環境。
  • 「生命的能量」胚芽米飯,成為家家戶戶上餐桌上必備美味
    大米不含膽固醇,也沒有難以分解吸收的大分子植物蛋白,所以食用大米出現過敏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 其次,大米有豐富B族維生素中的葉酸,其中維生素原B5和維E都是潤膚的小能手,能夠幫助嬌嫩的皮膚建立起健康的屏障,所以,大米不僅是食用的佳品,在護膚上也是一把好手呢。
  • 這種經常被端上餐桌的龜類,其實也是國家保護動物
    光是龜類家族,被端上餐桌的就著實不少。比如說中華花龜就是一種常被拿來食用的龜類。據說中華花龜的肉滋補效果非常好,對於治療陰虛內熱效果極佳。然而殊不知,其實這種中華花龜也屬於國家三有保護的的範疇。人們在餐桌上常食用的中華花龜都是人工養殖的,如果老闆說自己的龜是野生龜,那麼不是他在撒謊,就是觸犯了動物保護法。
  • 中國最貴的13種頂級食用魚
    魚是人們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中國人從古代開始就愛吃魚,並且非常講究。比如刀魚,「清明前細骨軟如綿,清明後細骨硬如針」,味是美,但過時不候。「清明掛刀,端午品鰣」,鰣魚之美不在魚肉,在那一身深鎖了脂肪閃閃發光的魚鱗。有人為了吃到一口時令鮮魚,甚至不惜棄官還鄉。
  • 「烏鱧」餐桌上的美味,池塘裡的「大魔王」你吃過嗎?
    黑魚生性兇猛,繁殖力強,是一種胃口很大的淡水魚,常能吃掉池塘裡的其他所有魚類。黑魚的生命力很強,在淡水魚類中居首位,對缺氧、水溫和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它水域尋找食物,甚至可以離開水生活三天之久,是中國人的「餐桌上的美味」。黑魚的功效1、蛋白質含量很高,脂肪含量少,黑魚蛋白質組織結構比較鬆軟,適應小孩和老人食用。
  • 入侵最成功的物種,連我國吃貨也沒辦法,卻成了印度的餐桌美味
    我國是個美食大國,美食資源極為豐富,不管是國人也好,老外也罷,對咱中國美食的評價可都是不小的,另外,我國在面對入侵物種上,也能輕鬆自如地應付呢,就比如說之前讓老外們忙的焦頭爛額的小龍蝦、牛蛙、蛇頭魚等,全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幹趴下了,如今都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繼續存活下去呢。不過,也有令咱中國吃貨沒辦法的物種,它就是清道夫,我們食材應對不來,但是到後面,這種生物卻成了印度的餐桌美味。
  • 狸貓、蝗蟲、牛蛙日本餐桌上的動物也不少
    作為「徹底的食魚民族」,除了稀奇古怪的各種魚類,日本人還吃鯨魚,吃法上更是豐富多彩。其實除了魚和雞鴨豬牛等常見的肉類,日本人餐桌上的動物也十分豐富,甚至有我們很難想像的腥臭的狸貓。雖然不及我們廣東人蛇蟲鼠蟻無所不吃,日本人的葷食也並不單調。日本飲食文化研究專家石毛直道出版《日本的餐桌》一書,講述日本人餐桌上的另類風景。  狸貓在中國文化中,是有些詭異和狡詐的小動物。
  • 人工養殖蛇類能食用嗎?蛇類疾病調查結果不容樂觀
    禁野之後,人工飼養的蛇類還能食用嗎?蛇類養殖者憂慮叢生,並且認為純養殖的蛇類沒有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有關蛇類疾病問題不容忽視。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大令」已經落下,如一根噼啪作響的打草棍,讓蛇類養殖業者直呼震驚。「種養殖業是農戶最大的經濟來源。
  • 餐桌上常見的慈菇,你真的了解嗎?
    一日三餐,我們餐桌上的食材多種多樣,組成了一道道美味的佳餚,為我們補充營養。但是,對這些食材你真的了解嗎?百聞美食,每天為大家介紹關於食材的知識大全,今天的主題食材是:慈菇。慈姑,又名燕尾草。那麼,慈菇都具備什麼樣的營養價值,食用後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什麼?慈姑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有防癌抗癌腫、解毒消癰作用,常用來防治腫瘤。中醫認為,慈姑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腫,利尿,用來治療各種無名腫毒、毒蛇咬傷。慈姑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同時慈姑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熱、潤肺止咳的作用。
  • 最危險的食用魚類排行榜
    意思是說如此美味,毒死也值得的。河豚內臟含有劇毒,毒素主要分布在卵巢和肝臟中,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有些種類的河魨,精巢、眼睛、皮膚甚至是肌肉都有毒。河魨的毒性主要來自於大名鼎鼎的河魨毒素。這是一種超強力的神經毒素,是非蛋白質小分子的天然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神經毒素之一,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00倍。
  • 實至名歸 中糧福臨門自然香大米斬獲世界頂級美味大獎!
    科技成就美味 福臨門自然香實至名歸頂級美味大獎是由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iTQi)創立的一年一度、針對品牌食品與飲品風味品質的獎項。評審團由來自20多個國家的200多名最負盛名的頂級主廚、品酒師和飲料專家組成。因為該項榮譽代表世界食品最高美味標準而被譽為食品屆的「奧斯卡獎」。中糧福臨門自然香系列大米能夠獲得權威認證,拿下頂級美味大獎,除每一款產品都產自國內優質產地且品種卓越之外,還與其採用9%黃金碾磨加工技術,保留稻穀原生美味層的創新之舉有著脫不開的緊密關係。
  • 美國佛州狂蟒成災,官方呼籲民眾將緬甸蟒搬上餐桌!
    不過據外媒報導,佛羅裡達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FWC)想出了一個「新招」:號召民眾將緬甸蟒搬上餐桌。只有蟒蛇在盤子上,蟒蛇才是最安全的。    目前FWC正與佛州衛生署合作,檢驗緬甸蟒體內的汞(水銀)含量,以確定它們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如果通過食品安全檢驗,相信蟒蛇肉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在全州的餐廳菜單和餐桌上。
  • 它們還真是一家的
    而在銀環蛇分布的主要區域內,其實還有一種相對於銀環蛇來說的「鏡像蛇類」名叫金環蛇。單就毒性而言,金環蛇雖然不如銀環蛇那麼恐怖,但也是足矣致人死亡的劇毒蛇類。以體型而論金環蛇是沒有銀環蛇那麼大的,一般金環蛇的體長大約在0.9米~1.5米之間,而銀環蛇的體長則在1米~1.8米之間。從身上的環狀花紋數量你也能明顯看出兩種蛇的體型差距。
  • 現存「最大」的甲殼動物,重達40斤能活百歲,卻淪為餐桌上的美味
    08:31 來源: 電競黑嗓 舉報   現存「最大」的甲殼動物,重達40斤能活百歲,卻淪為餐桌上的美味
  • 舌尖上的美味——香椿炒雞蛋
    四月的一天,跟隨春天的腳步,我在縣城集貿市場的攤位上看到了那紮成一把一把鮮嫩欲滴的香椿芽,在意識深處似乎尋覓到了那道春天的美味。 春天芽有著它獨特的風味,但是作為菜餚的可食期特別短,發芽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嫩芽的膳食纖維會迅速老化,口感乏味,營養價值也會大大降低,更無法食用。
  • 盤點5種被人搬上餐桌的原始物種,第3種體內還流著藍色的血液
    海膽,棲息在海洋淺水區域的無脊椎生物,是地球上最長壽的物種之一。關於海膽的生存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古生代時期,經過地勢變遷氣候變化而繁衍至今。現今常被人當成海鮮搬上餐桌享用。鱟魚,又稱作中國鱟,是古老的原始物種,在地球上已經生存延續了3億多年,經過漫長的演變其外形幾乎沒有發生變化。鱟魚體內還流淌著藍色血液,在醫學藥用上具有極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