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雲南省舉行「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綜合主題新聞發布會。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王宜國發布「十三五」期間我省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成績。
「十三五」期間,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重點推動了「兩型三化」轉型,在打造八大重點產業、世界一流「三張牌」和萬億級、千億級產業方面不斷出實招、硬招、新招,實現了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在七個方面表現亮眼
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
全部工業增加值接連躍過兩個千億元臺階,2019年達到5301.5億元。
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9.1%,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高於「十三五」7.5%的預期目標1.6個百分點。
規上工業企業數達到4361戶,規上工業主營收入突破1.4萬億元。
民營經濟突破萬億元大關,支撐全省經濟「半壁江山」。
民營經濟增加值從2015年的6389.7億元躍升至2019年的10954.8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47.2%,幾近我省「半壁江山」。
2019年民營經濟戶數達312.7萬戶,較2015年增長了43%。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戶,居西部省區前列。
八大產業「三張牌」打造取得突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煙二電三有色」的產業格局正被重塑優化,裝備製造業、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非煙工業佔全部工業比重從66.2%提高到75.3%,菸草佔比下降到24.7%。
綠色鋁矽材、綠色食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等優勢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壯大。信創、石化、新能源乘用車及主要醫用防護物資4個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
千百億園區蔚然成群,產業集聚度得到明顯提高。
2019年全省工業園區主營收入達到18211億元,佔全省比重達81.7%,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率19%,園區已經成為全省產業發展聚集高地。
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以上園區達5家,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達9個。
2016~2019年累計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997.12億元,省級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4.78億元,園區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
「兩化」融合深入推進,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6年來信息產業主營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2019年達到1465億元。
光纜線路長度、4G基站數均居全國第9位,建成5G基站1.2萬個。
國家禁毒大數據云南中心、中國林業大數據中心等國家級數據中心相繼落地,全省建成數據中心達42個。
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2016年以來,累計實施重點項目1500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73個、「三化」改造項目28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由0.63%提升至0.8%。
新認定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8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34戶、工業設計中心22戶,認定培育省級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31戶。
節能降耗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工業綠色發展深入推進。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淘汰落後任務,人口密集區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30戶,降低鐵路運輸物流成本37.45億元。
培育創建省級以上綠色工廠85家、綠色園區11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15戶,安寧、東川、蘭坪列入國家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
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上升至全國第19位,提前兩年完成GDP能耗、用水量等節能降耗目標任務。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