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佔GDP比重近四成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關桂峰)12日,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經濟發展專場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說,「十三五」時期,北京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努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據介紹,按照國家統計口徑,2019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超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8%。2020年1月至11月,北京市規模以上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906.1億元,以電子信息傳輸服務、數位技術服務兩大領域為主的數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

  數字經濟發展也不斷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啟動試運營;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的海澱園、通州園、經開區信創園三個園區開園;國家北鬥創新應用綜合示範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基礎建設深入推進。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生產設備數位化率達到6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數位化生產設備聯網率達到60%。」潘鋒說,「十四五」時期,北京將以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為支撐,以數據要素安全有序流動為突破,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為核心,從加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據要素價值、繼續保持數字產業化領先、產業數位化賦能新經濟、積極拓展數字場景示範、持續優化數字經濟政策體系等六個方面,構建「數字基建-數字交易-數字平臺-數字場景」於一體的數字經濟新生態,努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相關焦點

  • 佔GDP比重超三成:數字經濟改變中國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203/3fb29e648038429aa5bbae7b3edf2a95.mp3 佔GDP比重超三成:數字經濟改變中國
  • 北京去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逾50% 居全國首位
    北京去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逾50% 居全國首位 2020-10-19 09:32:00   2019
  • 北京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全國最高,市民生活與它密切相關
    隨著人類社會加速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創新驅動下的數字貿易正在北京煥發勃勃生機。記者從2020服貿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獲悉,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超50%,居全國首位。何為數字貿易?
  • 浙江數字經濟佔GDP比重提升至10.7% 以「數」會友 向「智」轉變
    以數字經濟為媒,浙江以「數」會友,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熱土。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創2019年以來新高,對浙江工業增長貢獻率逾六成。  數字經濟持續領跑浙江經濟。
  • 雲南民營經濟增加值破萬億 佔全省GDP比重提升至47.2%
    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王宜國發布「十三五」期間我省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成績。「十三五」期間,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重點推動了「兩型三化」轉型,在打造八大重點產業、世界一流「三張牌」和萬億級、千億級產業方面不斷出實招、硬招、新招,實現了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七個方面表現亮眼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
  • 2020數字經濟藍皮書:數位化轉型或成「彎道超車」的機會
    發布會上,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建表示,「放眼全球,各國不約而同地推進數位化轉型,這或許是撬動新一輪重大科技變革的前奏和基礎。」他認為,數字經濟時代,國家、城市和企業的關係正在重構,2020年全球城市數字經濟競爭力排名較前一年發生巨大變動,處於快速迭代的狀態,因此數字經濟可能是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 武漢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約40%,每個人的生活都在被大數據改變,上...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月媛 通訊員 魏國興昨日,2020中國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在武漢開幕,當當網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上半年武漢地區人均閱讀電子書13本,比全國平均值高出1/3。這是數字經濟對我們的影響之一。
  • 2025年安徽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有望達30%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牛弩韜在會上指出,「十三五」以來,全省工業經濟呈現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力爭到2025年,全省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穩定在30%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中部領先、長三角領先。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韓聲江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2018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11.6%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張泉)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聯合公告顯示,2018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07090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1.6%。專利密集型產業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
  • 二氧化碳排放佔四成,電力低碳助力早日碳達峰
    二氧化碳排放佔四成,電力低碳助力早日碳達峰 2020-11-30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不過,雖然我國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差距在縮小,但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人均GDP過萬美元,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 點燃發展新引擎,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將於10月啟幕
    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背景1、數字經濟點燃發展新引擎,進入快車道近年來,我國數位技術發展迅猛,向生產生活領域和公共治理領域廣泛滲透,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數位技術將構建新的產業生態,形成更強大的創新活力,數字經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周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019年,在國際經濟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發展任務艱巨繁重的背景下,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長。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今年上...
    其中,我市以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為重要抓手,集中力量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第8.5代液晶面板拓展出千億級產業鏈目前京東方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基地項目、京東方智慧電子智能製造系統生產線項目、京東方第6代AMOLED(柔性)顯示面板項目是市內數字經濟領域重點項目。
  • 北京為何成吸引外資「強磁場」?這份報告給出答案
    2019年全球城市實力指數報告(GPCI)顯示北京經濟領域全球第三,北京市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基礎穩固,長期向好。 報告認為,北京市創新發展,由「北京製造」轉向「北京創造」,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北京市第三產業對GDP 的貢獻率穩定維持在80%以上,「三二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19 年,北京市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增加值同比增長7.9%。
  •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居中部第一 奔向創新高地,長沙步履鏗鏘
    近年來,長沙以打造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國家創新型城市為主線,持續推進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不斷促進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榮譽屬於過去,奮鬥贏得未來。
  • 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未來十年亞洲將成數字經濟最重要活躍地
    中國網記者 林伊人 攝   中國網12月1日訊 (記者 林伊人)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首次以在線形式在北京、東京兩地舉行,論壇主題為「疫情後的國際秩序與中日兩國的作用」。  在1日下午舉行的數字經濟分論壇上,參會嘉賓就「未來數字科技格局及中日技術合作」展開研討。
  • 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5G基站達70萬個 佔全球比重近7成
    11月23日,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披露,中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5G基站達70萬個,佔全球比重近7成,連接超過1.8億個終端。   5G   隨著工業逐漸成為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主戰場,產業數位化轉型進入攻堅期。
  • CES首次「線上見」 數字經濟全面發展浪花撲面
    2021年,四大電信運營商5G網絡投資力度預計將是2020年的1.5倍-2倍  2025年,數字經濟佔國民經濟的比重有望超過50%  1月11日,CES 2021(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將正式開幕。與往年不同,CES今年將首次轉戰線上。
  • 2020北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分論壇成功舉辦
    11月27日,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辦、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協會承辦的2020通明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之「2020北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分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主持,多位來自數字經濟領域的政府部門領導、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以「打造數字生態優勢 激發信創發展活力」為主題,共議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技術、新場景、新要素和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