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月媛 通訊員 魏國興
昨日,2020中國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在武漢開幕,當當網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上半年武漢地區人均閱讀電子書13本,比全國平均值高出1/3。
這是數字經濟對我們的影響之一。數字時代,從出行、購物、休閒甚至工作,衣食住行,每個人的生活都在被大數據改變。
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黨蓁介紹,目前,武漢市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40%左右。
讀書:武漢人均閱讀電子書13本
當當網執行董事、聯合創始人俞渝認為,後疫情時代,人們更需要用閱讀填補精神文化的空缺。噹噹的閱讀大數據顯示,上半年武漢地區人均閱讀電子書13本,比全國平均值高出1/3。今年1月至今,武漢圖書銷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等名列武漢市民愛看書籍榜單。
武漢人喜歡看書,俞渝深有感觸,武漢方艙醫院「清流哥」讀書的照片火爆網絡後,噹噹立即聯繫武漢方艙醫院,第一時間捐贈了一批精選圖書,並發揮數字平臺優勢,給武漢紙書用戶贈送「悅讀月卡」150萬張,滿足武漢人的讀書需求。
「武漢是全國抗疫的『救火隊長』,我也是噹噹的『救火隊長』。」 俞渝介紹,疫情期間訂單曾出現問題,後來噹噹利用大數據計算重新分配全國產能,快速恢復服務。同時,上半年在武漢地區吸納周邊因疫情無法去原單位上班的「共享員工」605人。
住房:搭積木式拼裝正成為新業態
出席數字經濟高峰論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認為,智能建造推動了建造方式的工業化,把建築分成部品、部件在工廠裡面批量化生產,運到現場進行智能化裝配,這種業態正在形成。
「建築設計、建造也可以實現平臺化。」他介紹,用戶可以像網上購物一樣根據喜好下單,然後將建築構件、部品、部件分發給各類廠家生產,在指定時間運到指定地點,由兩三個人兩三天即可組裝成一棟建築。
健康:未來基因檢測可準確預測癌症
在論壇上,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介紹,未來的社會就是兩個驅動:數據驅動和健康驅動。未來,在科技革命、數據革命的基礎上,將迎來一個長壽時代。而長壽時代將帶來不少困難和挑戰,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高科技能夠緩解這些問題。
在基因檢測方面世界領先的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介紹,出生缺陷、腫瘤都是基因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核酸檢測準確預測,但數據量非常龐大。他說,「未來,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出生缺陷都不再是聽天由命的事,可以通過數位化準確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