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約40%,每個人的生活都在被大數據改變,上...

2021-01-1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月媛 通訊員 魏國興

昨日,2020中國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在武漢開幕,當當網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上半年武漢地區人均閱讀電子書13本,比全國平均值高出1/3。

這是數字經濟對我們的影響之一。數字時代,從出行、購物、休閒甚至工作,衣食住行,每個人的生活都在被大數據改變。

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黨蓁介紹,目前,武漢市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40%左右。

讀書:武漢人均閱讀電子書13本

當當網執行董事、聯合創始人俞渝認為,後疫情時代,人們更需要用閱讀填補精神文化的空缺。噹噹的閱讀大數據顯示,上半年武漢地區人均閱讀電子書13本,比全國平均值高出1/3。今年1月至今,武漢圖書銷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等名列武漢市民愛看書籍榜單。

武漢人喜歡看書,俞渝深有感觸,武漢方艙醫院「清流哥」讀書的照片火爆網絡後,噹噹立即聯繫武漢方艙醫院,第一時間捐贈了一批精選圖書,並發揮數字平臺優勢,給武漢紙書用戶贈送「悅讀月卡」150萬張,滿足武漢人的讀書需求。

「武漢是全國抗疫的『救火隊長』,我也是噹噹的『救火隊長』。」 俞渝介紹,疫情期間訂單曾出現問題,後來噹噹利用大數據計算重新分配全國產能,快速恢復服務。同時,上半年在武漢地區吸納周邊因疫情無法去原單位上班的「共享員工」605人。

住房:搭積木式拼裝正成為新業態

出席數字經濟高峰論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認為,智能建造推動了建造方式的工業化,把建築分成部品、部件在工廠裡面批量化生產,運到現場進行智能化裝配,這種業態正在形成。

「建築設計、建造也可以實現平臺化。」他介紹,用戶可以像網上購物一樣根據喜好下單,然後將建築構件、部品、部件分發給各類廠家生產,在指定時間運到指定地點,由兩三個人兩三天即可組裝成一棟建築。

健康:未來基因檢測可準確預測癌症

在論壇上,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介紹,未來的社會就是兩個驅動:數據驅動和健康驅動。未來,在科技革命、數據革命的基礎上,將迎來一個長壽時代。而長壽時代將帶來不少困難和挑戰,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高科技能夠緩解這些問題。

在基因檢測方面世界領先的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介紹,出生缺陷、腫瘤都是基因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核酸檢測準確預測,但數據量非常龐大。他說,「未來,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出生缺陷都不再是聽天由命的事,可以通過數位化準確反映出來。」

相關焦點

  • 佔GDP比重超三成:數字經濟改變中國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203/3fb29e648038429aa5bbae7b3edf2a95.mp3 佔GDP比重超三成:數字經濟改變中國
  • 北京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全國最高,市民生活與它密切相關
    隨著人類社會加速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創新驅動下的數字貿易正在北京煥發勃勃生機。記者從2020服貿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獲悉,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超50%,居全國首位。何為數字貿易?
  • 北京: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佔GDP比重近四成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關桂峰)12日,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經濟發展專場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說,「十三五」時期,北京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努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 北京去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逾50% 居全國首位
    北京去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逾50% 居全國首位 2020-10-19 09:32:00   2019
  • 浙江數字經濟佔GDP比重提升至10.7% 以「數」會友 向「智」轉變
    以數字經濟為媒,浙江以「數」會友,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熱土。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創2019年以來新高,對浙江工業增長貢獻率逾六成。  數字經濟持續領跑浙江經濟。
  • 雲南民營經濟增加值破萬億 佔全省GDP比重提升至47.2%
    規上工業企業數達到4361戶,規上工業主營收入突破1.4萬億元。民營經濟突破萬億元大關,支撐全省經濟「半壁江山」。民營經濟增加值從2015年的6389.7億元躍升至2019年的10954.8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47.2%,幾近我省「半壁江山」。2019年民營經濟戶數達312.7萬戶,較2015年增長了43%。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數量約有7.4萬個 約佔全球數據中心總量23%
    原標題: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數量約有7.4萬個,約佔全球數據中心總量23%   孫會峰:現任賽迪顧問
  • 2025年安徽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有望達30%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牛弩韜在會上指出,「十三五」以來,全省工業經濟呈現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力爭到2025年,全省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穩定在30%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中部領先、長三角領先。
  • CES首次「線上見」 數字經濟全面發展浪花撲面
    2021年,四大電信運營商5G網絡投資力度預計將是2020年的1.5倍-2倍  2025年,數字經濟佔國民經濟的比重有望超過50%  1月11日,CES 2021(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將正式開幕。與往年不同,CES今年將首次轉戰線上。
  •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居中部第一 奔向創新高地,長沙步履鏗鏘
    高起點打造國家創新創意中心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作為一座充滿經濟活力、富於創新精神的省會城市,如何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 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數字產業化包括電子信息製造業、電信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網際網路等行業,具體包括但不限於5G、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2019年數字經濟穩步發展,據信通院白皮書統計,數字產業化增加值達到7.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7.2%。
  •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並沒有那麼大——基於國際比較視角
    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數據,2018年美國數字經濟規模是1.85億美元,佔GDP的9.0%,是繼房地產和租賃業、政府、製造業之後的全美第四大行業。 2020年8月,BEA對2018年的數字經濟分類標準(數字使能基礎設施、電子商務和數字媒體三部分)進行了修正,在此基礎上得出以上結果。
  • 2018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11.6%
    據介紹,這是我國首次正式發布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數據,標誌著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核算與發布機制正式建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相關研究顯示,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是驅動經濟增長並保持經濟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
  • 武漢: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做強做大集成電路等領域
    打開APP 武漢: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做強做大集成電路等領域 愛集微APP 發表於 2021-01-08 09:52:12
  • 誠邁科技:華為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佔公司收入的比重約佔30%左右
    摘要 【誠邁科技:華為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佔公司收入的比重約佔30%左右】誠邁科技近日接受調研時表示,華為是公司第一大客戶,佔公司收入的比重約佔30%左右,公司主要為華為提供手機業務相關的技術服務(人力外包)等業務,目前相關業務平穩發展。
  • 讓數字經濟釋放更大潛力(觀象臺)
    發展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所趨,也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正在大力建設『數字中國』,在『網際網路 』、人工智慧等領域收穫一批創新成果。分享經濟、網絡零售、行動支付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深刻改變了中國老百姓生活。」
  • 2018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48%
    經核算,2018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1171億元,佔GDP的比重為4.48%,比上年提高0.22個百分點[1]。   按行業大類分,2018年文化製造業增加值為11999億元,佔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9.1%;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4340億元,佔比為10.6%;文化服務業增加值為24832億元,佔比為60.3%。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今年上...
    2019年,全市數字產業實現增加值1605億元、增長16.8%,其中數字製造業佔全市數字產業增加值67.3%、增長17.2%,數字服務業佔32.7%、增長16%;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內容、智能硬體分別實現增加值104億元、108.5億元、166.5億元、234.1億元。加快產業數位化,構建「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強化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在傳統產業的廣泛應用。
  • 數字中國圖景打開!深圳上海武漢等五地智慧城市新政解讀
    具體來說,深圳要建成「1+4」體系:「1」即「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4」即「公共服務、城市治理、數字經濟和安全防控」4大板塊。 深圳的數字城市方案的兩大關鍵詞分別是新基建、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