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土壤酸化、鹽漬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2020-11-24 騰訊網

幾十年以來,因為自然、人為、機械耕作方式不當及不科學的施肥造成了土壤質量的退化,耕層變淺,土壤板結。南方的土壤酸化,北方的鹽漬化,土壤汙染等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幾年,我國土壤退化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40%以上,給農業生產特別是農業的持續性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對農作物產量進一步提高設置了障礙。

土壤酸化

土壤吸收性複合體接受了一定數量交換性氫離子或鋁離子,使土壤中鹼性(鹽基)離子淋失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土壤酸化。酸化的土壤一般表現為PH值下降、土壤呈強酸性或極強酸性,導致土壤退化,出現嚴重土壤板結、病害頻發、大量被活化的重金屬離子甚至會對作物的根系產生毒害作用,種植效益嚴重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的糧田70%出現土壤酸化、種植水果和蔬菜的農田90%出現土壤酸化、蔬菜大棚內85%以上的土地出現土壤酸化現象。

而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自然酸化的過程一般較為緩慢。比如過量施用氮肥;氮肥會在土壤中轉化成硝酸鹽,當硝酸鹽流失的時候就會把土壤中大量的鈣、鎂等離子帶走,進而導致土壤酸化。

過量澆水;土壤中的鈣、鎂、鉀等鹼基離子被衝刷帶走,殘留的氫離子和硫酸根等離子結合後,就會導致土壤酸化。

施肥不合理或有效養分補充不足;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從土壤中吸收和消耗掉大量的養分,其中就包括鈣、鎂、鉀等鹼基離子,在作物收穫後這些鹼基離子被帶走,如不及時補充這些養分元素,也會導致土壤酸化。

土壤鹽漬化

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後,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土壤鹽漬化又稱鹽鹼化。形成鹽漬化主要有兩個條件:一是氣候乾旱和地下水位高(高於臨界水位);另一是地勢低洼,沒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乾旱,由於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分蒸發後,便留下鹽分,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鹼土;如果是窪地,且沒有排水出路,則窪地水分蒸發後,留下鹽分,也可形成鹽鹼地。

鹽鹼化的危害相比酸化危害關注度更高,什麼寸草不生的鹽鹼地、甚至還有人拿鹽鹼地來形容男人不夠幽默、不夠浪漫,不懂得為喜歡的異性付出、不懂得如何獲得女人的芳心。

鹽鹼化會使土壤理化性質變差,作物、林木和牧草的生存條件差,有機質含量相對降低、非毛管孔隙少、粘結性差。另由於鹽鹼土溶液濃度高,滲透壓大使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變差,打破離子平衡,幹擾作物新陳代謝,進而造成土壤溶液直接毒害作物細胞。因此鹽漬化較為嚴重的土壤不利作物生長會造成缺苗、減產、甚至死亡。

測土配方施肥也已解決不了土壤退化帶來的根本性問題,土壤調理劑鬆土促根劑作為新型功能性肥料,利用土壤的化學和物理吸附原理,通過離子交換、土壤吸附、絡合反應等過程,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使土壤疏鬆,打破板結,加深耕層,生根促根搭配常規施肥使作物吸收養分更加充分。是改良土壤,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好方法,新途徑。

相關焦點

  • 土壤鹽漬化發生的原因,土壤鹽漬化有哪些危害?
    土壤鹽漬化是農業發展面臨的強大阻力,事實上,在我國不僅在新疆、青海等中西部邊陲土壤鹽漬化嚴重。在廣袤肥沃的東北黑土地上,土壤鹽漬化問題同樣十分突出。保護地生產過程中盲目施肥是造成土壤鹽漬化的重要原因之特別是偏施氮肥。
  • 【土壤改良】為什麼你的土地會發生鹽鹼化、酸化?
    一般大棚作物種植3-5年後開始出現土壤障礙現象,主要表現為土壤酸化鹽鹼化(南部酸化、北部鹽鹼化)。白綠紅現象的出現,直接反映出我們向土壤中投入的化學肥料嚴重過剩,或土壤有機質的降低使土壤性狀惡化,保肥能力下降。土壤出現紅、白、綠現象都會對作物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二、土壤鹽鹼化、酸化現狀:土壤鹽鹼化、酸化障礙主要是不良施肥習慣和土壤差異導致的。
  • 土壤酸化的危害與治理
    不同的作物,對酸的耐受度是不同的,經過測量和實驗也獲得了主要作物的酸害閾值(pH值),比如水稻4.8、玉米5.8、小麥5.3,超過這些閾值,就會對作物的生長發育產生明顯的影響。那麼土壤酸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 氮循環和土壤酸化
    每一種生物及其殘體和排洩物中都含有氮,也就是有機態的氮,分子量較大,需要好氣性微生物分解成氨,氨再轉換成銨態氮,這個過程叫做氨化分解或礦化。太多了,一方面會造成植物氨氣中毒,另一方面銨態氮轉換為硝態氮的時候,會釋放出H+離子,如果硝態氮發生反硝化作用淋失掉,就會在土壤中遺留下H+離子,從而酸化土壤。土壤酸化,既不利於植物的生長,也會限制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動,惡化土壤性狀。
  • 土壤次生鹽漬化難題如何破解?
    什麼是土壤次生鹽漬化?是如何造成的呢? 土壤次生鹽漬化亦稱「土壤次生鹽鹼化」,是由於不合理的人為措施而引起耕作土壤鹽漬化的過程。主要因灌排系統不配套,過量灌水,排水受阻,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所致。農業技術措施運用不當,也會加速其發展。大棚土地鹽漬化通常是人為不合理的措施而引起的,比如:種植戶為爭取瓜果蔬菜高產,盲目增施化肥,大棚土壤經過多年的化肥積累,往往導致土壤積鹽發生。
  • 土壤鹽漬化原因在哪,很多苗農都搞錯了
    土壤鹽漬化是土質變差的一個重要表現,簡單點來說,土壤鹽漬化出現是因為土壤底層的地下水,含有一部分的鹽分,當這部分水從地下上升到地表後,水分被蒸發掉了,而鹽分則繼續留在土壤中,隨著鹽分越積累越多,土壤就出現了鹽漬化的情況。
  • 土壤酸化是怎麼造成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土壤酸化是怎麼造成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一、菜田土壤酸化的原因1、酸水導致土壤酸化酸水是指pH值小於5.6的河溝水、雨、雪或其他的酸性沉澱物。純淨的雨水呈弱鹼性,當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濃度增高時,雨水的酸度增高,形成酸雨。
  • 土壤問題嚴重怎麼辦?做到這幾點,重新煥發土壤活力!
    主要原因: 1、外界條件如溫度、光照、水分、地形等不利於有機物的積累,導致養分留不住,如山地、荒漠等地帶。 2、過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地板結和酸化嚴重,土質越差越增施化肥,陷於惡性循環。
  • 土壤鹽漬化的危害都有啥?礦源黃腐酸鉀顆粒水溶肥好用嗎?
    土壤問題如今已成了農業問題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由於過量使用化肥而導致的土壤鹽漬化問題。了解了土壤鹽漬化的危害後,才能更好地進行土壤改良,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快來學習交流一下吧!一、關於土壤鹽漬化由於化肥本身就是無機鹽,主要由鹽離子構成,如硫酸鉀會分解成能被作物吸收的形式,但SO42-就殘留到土壤中了,氯化鉀也是同樣的道理。過多的離子殘存到土壤之後,導致土壤含鹽量過高,就會造成土壤鹽漬化。
  • 土壤鹽漬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這篇文章一看就懂!
    土壤鹽漬化通俗來講就是土壤底層的地下水,含有一部分的鹽分,當這些地下水上升到地表後,水肥被蒸發,而鹽分則留在了土壤中,隨著鹽分的逐漸增多,土壤就形成了鹽漬化。目前,我國的土壤鹽漬化現象還是挺嚴重的,而且分布較為廣泛,對於農作物種植區域影響極大。那麼為什麼土壤會鹽漬化?土壤鹽漬化該要如何處理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土壤酸化問題,你真的了解嗎?
    土壤酸化是近年農業種植中面臨的一個難題,尤其在種植蔬菜的大棚內,土壤酸化後,作物生長受抑、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困難、長勢變弱逐漸會出現種啥啥不長的現象。今天就和大家說一下關於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預防和改良辦法。
  • 引起大棚鹽漬化和土壤溶液濃度偏高的原因
    大棚栽培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土壤鹽漬化和土壤溶液濃度偏高。鹽漬化和土壤溶液濃度偏高通常是由下列原因引起:1.缺少自然降水的淋洗條件:大棚種植物生長期間,缺少自然降水的淋洗條件,剩餘鹽類不能被淋溶,而且經土壤毛細管作用,把較深層的鹽類帶到土壤表層,造成土壤耕作層鹽類積聚。
  • 幾種典型的土壤障礙
    過去幾十年來,我國種植業生產過度依賴化肥投入和單一種植的問題非常普遍,有機肥投入比例不斷下降,這些因素導致我國農田表現出幾種典型的土壤障礙。   土壤酸化一般認為土壤酸化就是酸性土壤,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 土壤變綠變紅是什麼原因?
    土壤變紅變綠這種現象,通常在大棚、果園、蔬菜等經濟作物栽培較多的或時間較長的,多會出現該類現象。那麼出現這類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引起。1、土壤酸化當土壤施用酸性肥過多過多或頻繁時,如硫酸鉀、氯化銨、氯化鉀、硫酸銨等,再加上棚內的溫溼度比較高,常隨著栽培年限的增多,這些酸性肥料的持續施入,導致土壤酸化。PH值下降。
  • 中國科協:氣候變化加劇土壤鹽漬化
    中國科協:氣候變化加劇土壤鹽漬化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0年11月11日17:12
  • 中科華深農業種植|土壤綠色「彩妝」:土壤鹽漬化了怎麼辦?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講一下在海南的一個準備使用幸福農法客戶的菜大棚,不是唯一卻很典型的土壤鹽漬化的案例。以下是實地拍的部分圖片:可以看到,土壤布滿了青苔,部分地塊也開始光的很「禿然」,已然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 土壤酸化的幾個冷知識!銨態氮肥會引起土壤酸化?
    鹽基陽離子的英文單詞是Basecations,這是導致部分人產生錯誤認識的原因。但這個英文詞組不應該翻譯為鹼性陽離子,而應該理解為鹼基陽離子,意思是與鹼配對的陽離子。2、土壤中的酸主要以活性鋁的形態存在於固相部分當外源H 進入土壤,如果土壤固相含碳酸鹽,H 將優先與碳酸鹽反應而消耗掉,土壤pH下降會很慢;但如果H 進入酸性土壤,H 將與土壤交換性鹽基陽離子發生離子交換反應,釋放部分交換性鹽基陽離子到土壤溶液中,同時產生交換性H 。
  • 土壤鹽漬化危害嚴重,農民朋友如何改良,施肥時又應該注意什麼?
    ;由於兩者在發生上有一定的聯繫,鹽土與鹼土常混合存在,在我國統稱為土壤的鹽漬化(習慣上叫做鹽鹼土)。鹽漬化土壤的分級在國內外有不同的標準,其成因跟地理環境(成土過程)、氣候、人工管理措施(水肥管理制度、種植模式等)等都有關係。我國鹽鹼土面積約5.6億畝,廣泛分布於西北、東北、沿海和黃河中下遊地區(張建峰等,2005)。土壤鹽分含量過高時,會造成作物根系吸水困難,同時由於離子毒害作用,會加速根系老化、甚至導致死根現象。
  • 土壤專題,這些你都要知道!
    (2)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與雨水淋溶及過度使用化肥等有關。 產生的危害:土壤中鋁、錳、鉛等重金屬元素在酸性條件下會容易釋放出來,致使作物根系中毒死亡; 另外,多鋁、錳、鉛等重金屬元素與肥料鉀、鈣鎂、鉬等元素拮抗,影響根系吸收而發生缺素症; 土壤酸化還產生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使作物中毒。
  • 大姜種植土壤鹽漬化該如何解決
    大姜種植土壤鹽漬化是指是指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的現象或過程,也稱鹽鹼化。這種土壤不利於大姜的生長。那麼大姜種植土壤鹽漬化該如何解決?大姜種植形成原因:①土壤中都含有鹽分,平時是在土壤上下層分布,表層土壤中含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