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為什麼你的土地會發生鹽鹼化、酸化?

2020-11-24 吾谷網

【土壤改良】為什麼你的土地會發生鹽鹼化、酸化?

【公眾號】農悠悠農業服務平臺2018-01-22 09:39:04

閱讀(15700)

土壤鹽鹼嚴重時土壤表面出現「紫球藻」棕褐色「紅」土現象,紫球藻這是一種鹽鹼的指示植物。它的出現說明土壤裡的鹽分已經很高,鹽份含量已經達到土壤安全臨界線了。

一、土壤鹽鹼害障礙表現:

當耕地土壤出現青、紅、白霜是土壤障礙對地面顏色最直觀的反映,出現這三種情況是土壤中磷鉀和微量元素大量積累了。

一般大棚作物種植3-5年後開始出現土壤障礙現象,主要表現為土壤酸化鹽鹼化(南部酸化、北部鹽鹼化)。

土壤鹽鹼超標初期是土壤表層出現泛「白霜」, 「白」 是地表面積累了一層鹽霜;進一步鹽鹼化加重時土壤變「綠」色,即土壤出現銅青綠色斑紋斑點,綠色是長綠苔,綠苔是一種藻類。在土壤鹽鹼超標高溫髙溼下綠苔長勢茂盛;土壤鹽鹼嚴重時土壤表面出現「紫球藻」棕褐色「紅」土現象,紫球藻這是一種鹽鹼的指示植物。它的出現說明土壤裡的鹽分已經很高,鹽份含量已經達到土壤安全臨界線了。

出現以上三種現象就說明土壤鹽漬化已經比較嚴重,土壤需要進行治理改良了。

白綠紅現象的出現,直接反映出我們向土壤中投入的化學肥料嚴重過剩,或土壤有機質的降低使土壤性狀惡化,保肥能力下降。土壤出現紅、白、綠現象都會對作物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土壤鹽鹼化、酸化現狀:

土壤鹽鹼化、酸化障礙主要是不良施肥習慣和土壤差異導致的。

(一)土壤酸化:

大棚蔬菜土壤pH呈現酸化的趨勢,據測定棚室土壤pH≤5.5(酸性)佔62.3﹪,其中pH≤4.5(強酸性)佔9.6﹪。大棚蔬菜50﹪土壤pH值下降了一個等級(由微酸性變成酸性)。我國南部地區主要是土壤酸化。

(二)土壤鹽化:

鹽分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鹽,大部分通過肥料施入,也稱之「肥料鹽」。據中南農科所相關資料對120個土壤樣本測定,可溶性鹽平均0.27﹪,即大棚蔬菜土壤鹽分平均達到了臨界指標,三分之一土壤出現鹽分超標。另外從電導率和pH差值(pH差值即pH水浸-pH鹽浸)等表明大棚土壤鹽分積聚加劇。北部主要是鹽鹼化較嚴重

三、土壤鹽鹼酸化障礙的發生原因:

土壤酸化、鹽漬化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一)土壤磷鉀蓄積:

大量使用化肥,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土壤化學肥料蓄積過多,特別是磷鉀元素蓄積過多土壤酸化、鹽鹼化障礙的危害越大。

主要是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鉀蓄積過多。近半數大棚土壤有效磷高度蓄積,五分之二的土壤速效鉀蓄積,養分蓄積程度,連作>輪作>露地>水田;

連作中隨著時間的延長,肥料蓄積程度加劇,尤其是種植3年以上的大棚。磷鉀元素蓄積多,即產生鹽害,土壤中大量施入氮磷鉀又抑制硼、鈣、鎂、錳、鋅等中微量營養元素的吸收而出現生理缺素症狀,氮磷鉀養分過大是引起土壤營養元素之間不平衡而產生生理缺素的重要原因。

過量使用化肥大量的硫酸根離子、氯離子、磷酸根殘留在土壤當中,與土壤中的鈉離子結合,形成鹽,導致土壤鹽鹼化,土壤失去活性。

(二)植株反應:

作物發生生理障害,表現為僵苗、死苗、葉片焦枯、落花落果、果實畸形等症狀,作物從種到收的全生育期都可出現死苗的情況,有些作物植株硝酸鹽積累,主要有以下危害:

1、大棚作物產量下降:土壤鹽類濃度的提高,瓜類反應特別敏感,如有一黃瓜種植戶,因鹽害農戶減產20-30﹪,草莓產量只及生產最好階段的20-50%左右。黃瓜葉片萎蔫,根系腐爛,減產30-50%。

2、品質下降,商品性差:如蘿蔔、萵苣筍空心,肉質變硬;黃瓜蜂腰、大頭、彎瓜;葉菜類葉色暗、莖葉硬,食味差;茄子、蕃茄頂部發黑腐爛等,嚴重影響蔬菜的商品價值。

3、農民收入減少:由於產量減少,品質變差,直接影響了農民的收入。一般大棚畝收入6000元左右,而發生酸害鹽害後,畝收入下降到2000元左右,甚至虧損。

(三)原因分析:

施肥量大,配比不合理:由於農戶對蔬菜需肥特點了解不夠全面,往往為豐產而大量盲目施肥,即「無節制」的施肥使鹽鹼蓄積過多土壤板結。

據相關資料顯示向土壤中過量施入氮肥時,微生物的氮素供應增加1份,相應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來源於土壤有機質,有機質含量低,影響了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

向土壤中過量施入磷肥時,磷肥中的磷酸根離子與土壤中鈣、鎂等陽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即浪費磷肥,又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向土壤中過量施入鉀肥時,鉀肥中的鉀離子置換性特別強,能將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的多價陽離子置換出來,致使土壤板結。化肥使土壤鹽鹼化造成土壤板結的原因是化肥中只有陽離子或陰離子是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植物單方面選擇性吸收了有用的離子,造成土壤酸化或鹽鹼化。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結。

土壤中單一使用化肥,破壞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群體平衡,有益菌和有害菌比例失調,有害菌增多,侵害植物,使得病害發生嚴重。


來源:《淺析棚室土壤鹽鹼害酸化的發生及防治》史建國 馬兆義,本文由農悠悠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二維碼,關注後,每日免費獲取最新最權威農業信息。


喜歡請點讚 分享朋友圈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商務合作18199119815(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鹽鹼化怎麼辦?
    土地由於連年耕種,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養分失調,次生鹽鹼化,重茬病害嚴重等,還有一些由於礦山開採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這裡不談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只談談由我們自己種地造成的各種土壤問題修復的方法。
  • 秸稈炭化還田對酸性土壤的改良這麼強!
    土壤鹽鹼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結是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土壤問題,土壤改良需求迫切也是置頂率較高的話題。當前,我國土壤整體環境雖不至於「禮崩樂壞」,但是長期惡化下去「雨來風吹柳絮殤」在所難免。此篇,我們著重要講述的是土壤酸化的改良問題。
  • 土地鹽鹼化治理方案
    土地鹽鹼化治理是目前國內關注度較高的問題,其危害性深,受害面積大,所以社會各界專家等對鹽鹼地改良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今天我們就土地鹽鹼化的治理加以分析和探討。對於土壤鹽鹼化的危害,關注它的都很清楚,在這裡只做一下簡單普及:土壤鹽鹼化會導致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等能力嚴重下降,造成植株病害,長勢弱小甚至死亡,這些對於農作物而言是致命的,可直接導致減產和質量下降,甚至絕收。
  • 釋惑 |為什麼這裡會出現鹽鹼化?
    ,也會形成鹽鹼地。鹽鹼化形成原因及基本治理措施    地理蹊@謝皆兵製圖所以在分析鹽鹼化的形成與治理時要從水和鹽兩方面入手:鹽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留在這裡?水如何把鹽稀釋?(2)請從生物與化學改良角度各舉一例說明鹽鹼地的治理措施。(1)土壤鹽鹼化主要是由於地勢低洼,易積水,地下水水位高,深層鹽類物質隨著地下水水位上升,水分被蒸發後,鹽類物質集聚。鹽鹼化與氣候乾旱,蒸發強烈有關。白洋澱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土壤中可溶性鹽分多;春季氣溫回升、多大風天氣,蒸發旺盛。
  • 什麼是土壤鹽鹼化?如何治理土壤鹽鹼化
    簡單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就像大家吃飯時鹽放多了,人吃了會不舒服;如果天天吃非常鹹的飯菜,總有一天人會受不了的。  植物也是一樣,如果土壤表面的鹽分太多,超過了植物能夠承受的範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就會形成土壤鹽鹼化。土壤表面的鹽分主要是來自地下水的,即地下水的上升將鹽分積累到土壤表面。土壤鹽鹼化是由於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累積到地表形成的。
  • 造成土壤酸化、鹽漬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酸化的土壤一般表現為PH值下降、土壤呈強酸性或極強酸性,導致土壤退化,出現嚴重土壤板結、病害頻發、大量被活化的重金屬離子甚至會對作物的根系產生毒害作用,種植效益嚴重影響。85%以上的土地出現土壤酸化現象。
  • 如何治理土地鹽鹼化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當前,土壤鹽鹼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鹽鹼地是指地下潛水位升高、礦化度增強,加上氣候乾旱和蒸發強烈,導致深層土壤鹽分向表土遷移,表土鹽化或鹼化程度加重的現象。鹽鹼土形成的實質是可溶性鹽類在土壤中發生重新分布,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超過了正常值。鹽鹼地是中國最主要的後備土壤資源,改良利用鹽鹼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 土壤鹽鹼化嚴重 改良后土壤容重降幅達22%
    項目名稱:新疆自治區某州鹽鹼地改良項目主要問題:土壤鹽鹼化修復技術:施用秀谷鹽鹼改良劑實施面積:35000畝項目簡介:新疆自治區土壤鹽鹼化情況更為嚴重,加之當地長期缺水,嚴重影響當地的正常耕種。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按配比使用秀谷生態自主研發生產的秀谷NYJ-0204鹽鹼改良劑,其含有大量的二價陽離子,通過離子對換改變鹽基類型,釋放影響種植的陽離子鈉,其納米結構能有效吸附穩固土壤中的鹽基成分,並補充中微量元素,藥劑中的有效矽元素使土壤疏鬆、通透保水保肥,優化土壤結構,從而解決土壤鹽鹼化問題。配合相應的水肥管理,有效的解決了當地的土壤鹽鹼問題。
  • 甘肅靖遠土地鹽鹼化現狀調查
    沃土地變成鹽鹼地 治理遭遇資金不足  ——甘肅靖遠土地鹽鹼化現狀調查  新華社記者郭剛 程楠  昔日土質肥沃的土地如今變成白茫茫的鹽鹼地,在陽光的照射下晃得人睜不開眼。
  • 土壤鹽鹼化形成原因(附考點設計,關注+分享有驚喜)
    土壤鹽鹼化是當今世界土壤退化的問題之一。全世界鹽漬化土壤面積約10億公頃;我國鹽漬土面積約3460萬公頃,耕地鹽鹼化760萬公頃,近1/5耕地發生鹽鹼化,其中原生鹽化型、次生鹽化型和各種鹼化型分布分別佔總面積的52%、40%和8%。 鹽鹼地的產生使得大面積的土壤資源難以利用。
  • 土壤酸化問題,你真的了解嗎?
    土壤酸化是近年農業種植中面臨的一個難題,尤其在種植蔬菜的大棚內,土壤酸化後,作物生長受抑、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困難、長勢變弱逐漸會出現種啥啥不長的現象。今天就和大家說一下關於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預防和改良辦法。
  • 為什麼大棚內土地容易鹽鹼化,如何避免鹽鹼化?
    其中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中的土壤更容易出現鹽鹼化這種問題,而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溫室大棚土壤鹽鹼化的原因和避免或者改善土壤鹽鹼化的一些措施! 大棚土壤鹽鹼化的原因: 1、溫室大棚種植茬口多且容易出現連作障礙 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種植基本上不存在歇茬的情況,基本上就是上茬作物剛扒園,下茬作物就要跟著種植了,加上溫室大棚經常連續多年種植同一種作物,吸收土壤的養分也大多相似,很容易造成土壤內營養物質出現失衡狀況造成土壤鹽鹼化。
  • 鹽漬土土壤成因及其改良技術
    但鹽漬化土壤因較高的鹽分含量不利於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是限制我國農林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且治理工作十分艱巨。目前為止,我國還有80%左右的鹽漬土尚未開發利用,所以如何開發利用鹽漬化土地資源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 土壤酸化的幾個冷知識!銨態氮肥會引起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的幾個冷知識!銨態氮肥會引起土壤酸化?多雨條件下,土壤溶液中的鹽基陽離子會隨地表徑流流失或沿土壤剖面向下遷移進入地下水。這一過程打破了鹽基陽離子在固/液相之間的吸附-解吸平衡,原先吸附在土壤固相表面的部分交換性鹽基陽離子釋放到土壤溶液中,空缺的吸附位(也叫陽離子交換位)被氫離子(H )佔據,產生交換性H ,土壤發生酸化(圖1)。因此,有人認為鹽基陽離子是「鹼」,土壤中這部分鹼性物質的淋失導致了土壤酸化。
  • 土壤酸化的危害與治理
    什麼是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指的是土壤的酸鹼度發生明顯的變化,pH值小於7,呈酸性,並且此酸性條件會對作物的生長發育產生顯著影響。那麼土壤酸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1.氮肥濫用大量施用氮肥,未利用的氮肥會在土壤中發生各種反應,最常見的是硝化反應,產生硝酸鹽。硝酸鹽不僅對植物生長產生影響,還會導致在土壤中酸化。
  • 一抔黃土生萬物,土壤鹽鹼化檢測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是我們夢中的桃花源記,古代的農業體系十分龐雜,管理起來已實屬不易。近些年,中國的農業越來越發展,也愈趨近機械化。未來的中國農業也朝著發達國家前進著,承包大面積的土地,土壤是否鹽鹼化,土壤適合種植什麼作物,卻成了很多農民頭疼的問題。土壤的PH酸鹼度檢測,土壤的含水率檢測,土壤的養分檢測,土壤的鹽度檢測等等,檢測項目及種類之多,造成很多人分不清楚土壤的這些值到底會對種植的植作物影響有多大。什麼樣的值又是適合植物生長的。
  • 鬥爭「鹽鹼化」 甘肅任重道遠
    鹽鹼化被稱為土地的癌症,輕度發生時若不及時治理,等到發展到重度再去治理,所花的代價就要高出幾十倍。  自2010年開始,在農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實施了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目前已在甘州區、民勤縣、景泰縣、靖遠縣等8個縣區實施了鹽鹼地改良技術,取得了良好效果。  每年損失糧食過億公斤  「以前這裡是鹽鹼灘,寸草不生。」
  • 史上最靠譜的土壤改良方案
    近年來,雖然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土壤改良方法,但是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土壤改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離不開大家的不斷努力。土壤改良任重而道遠,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改良土壤呢?今天我們要說的大致方案有四種: 一是合理使用化學肥料; 有句話說的好啊!
  • 教授胡樹文帶領團隊長期紮根農村 改良鹽鹼、鹽漬、酸化土壤50萬畝
    中國農大教授胡樹文帶領團隊長期紮根農村,改良鹽鹼、鹽漬、酸化土壤50萬畝 「收到農民報喜電話最激動」(科技視點·把論文寫在大地上②)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我國鹽鹼土壤、鹽漬化土壤、酸化土壤等障礙土壤分布廣、改良潛力大,是重要的農業土地後備資源。但是,由於土壤改良難度高、效果差、易反彈,讓科學家傷透了腦筋。  中國農業大學的海歸科學家胡樹文克服了上述難題,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8年至今,他帶領團隊研發出各類新型土壤調理劑,提出了農田生態修復的一整套解決方案,改良土壤達50萬畝。
  • 微專題|鹽鹼化
    (一)物理改良措施1)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下滲均勻,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暗管通向溝渠,通過透水孔,快速排水、排鹽到溝渠,降低地下水位,減少鹽鹼化的發生。(3)臺田模式的主要生態效益從減輕土壤鹽鹼化危害、提高土地質量,維護土地生態系統、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等方面分析。臺田模式是堆土成臺田用於耕作,挖溝為渠,放養水生生物,這種生產方式,利於排水,減輕土壤鹽鹼化危害,提高土地質量;水生養殖,形成良性生態系統,可改善農業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