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鹽鹼化形成原因(附考點設計,關注+分享有驚喜)

2021-01-19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具體領取方法三部曲:

1、關注微信公眾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2、分享譚老師地理工作室任意一篇文章到個人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並截圖;


3、先用截圖回復公眾號消息,然後輸入:高考地理專題設計,(上述兩步缺一不可),就可得到百度雲盤上相應的近百高考地理專題設計的Word版提取連結和提取碼,操作簡單方便!




土壤鹽鹼化是當今世界土壤退化的問題之一。全世界鹽漬化土壤面積約10億公頃;我國鹽漬土面積約3460萬公頃,耕地鹽鹼化760萬公頃,近1/5耕地發生鹽鹼化,其中原生鹽化型、次生鹽化型和各種鹼化型分布分別佔總面積的52%、40%和8%。 鹽鹼地的產生使得大面積的土壤資源難以利用。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鹽鹼化土壤產生的具體原因吧。

 

一、我國土壤鹽鹼化的分布

我國鹽鹼化土壤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東北平原、西北內陸地區及濱海地區。


具體分布在新疆、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河套平原、銀川平原、黃淮海平原、東北平原西部,以及濱海地區。其中西北內陸地區鹽鹼化耕地面積佔總耕地總面積的15%。

二、土壤鹽鹼化的產生

土壤鹽鹼化(土壤鹽漬化)是指鹽分不斷向土壤表層聚積形成鹽漬土的自然地質過程。簡單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就像大家吃飯時鹽放多了,人吃了會不舒服,植物也是一樣,如果土壤表面的鹽分太多,超過了植物能夠承受的範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就會形成土壤鹽鹼化。

鹽鹼化土壤是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累積到地表形成的。形成土壤鹽鹼化的要素包括:地下水中要含有一定鹽分;地下水距離地表要淺;存在地下水上升的動力,如蒸發等作用力。在氣候乾旱和地下水位高(高於臨界水位)的地區,容易形成土壤鹽漬化。地下水含有一定的鹽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乾旱,則由於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發後,便留下鹽分在土壤中。經過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會逐漸增加,形成了土壤鹽鹼化;對於很多地勢低洼,沒有排水出路的地區,當窪地水分蒸發後,鹽分殘留在此處,也形成鹽鹼地。

三、影響土壤鹽鹼化產生的具體因素

土壤鹽鹼化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氣候、地質、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質等。


氣候因素是形成土壤鹽鹼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沒有強烈的蒸發作用,土壤表層就不會強烈積鹽。在北溫帶半溼潤大陸季風性氣候區,降水量小,蒸發量大,溶解在水中的鹽份容易在土壤表層積聚。

地貌因素特別是盆地、窪地等低洼地形有利於水、鹽的匯集。如衝積平原的緩崗,地形較高,一般沒有鹽鹼化威脅;衝積平原的微斜平地,排水不暢,土壤容易發生鹽鹼化,但一般程度較輕;而窪地及其邊緣的坡地或微傾斜平地,則分布較多鹽漬土。

地質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質上。含鹽的母質有的是在某個地質歷史時期聚積下來的鹽分,形成古鹽土、含鹽地層、鹽巖或鹽層,在極端乾旱的條件下鹽分得以殘留下來成為目前的殘積鹽土;還有含鹽母質為濱海或鹽湖的新沉積物,由於其出露成為陸地,而使土壤含鹽。


2、人為因素

造成我國鹽鹼地的人為因素很多,如排水不暢、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統,缺乏完善的灌溉技術,耕作技術不當以及長期引用鹹水灌溉等。

四、土壤鹽鹼化的危害

土壤鹽鹼化不僅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產生危害,而且使土壤物理性惡化,地下水礦化度提高,水變苦,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時使大片土地荒蕪,農耕地減少,土壤中水、肥等因素互不協調,影響農作物產量。如土壤板結與肥力下降;不利於農作物吸收養分,阻礙作物生長。

五、鹽鹼化土壤改良措施

國內鹽鹼地改良利用方法和技術歸納起來大致如下: 

1物理改良

平整土地、深耕曬垡、及時鬆土、抬高地形、微區改土。

2、水利改良

灌排配套、蓄淡壓鹽、灌水洗鹽、地下排鹽。 如:結合各地不同自然條件和地形部位的特點,建立排灌系統,灌溉使土壤中鹽分溶解於水中,通過在土壤中滲透,自上而下地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鹼洗出去,然後由排水溝排除。

3化學改良

石膏、磷石膏、過磷酸鈣、腐殖酸、泥炭、醋渣等。 如施用石膏及其它化學改良物可收到較好效果。如鹼化土壤或鹼土中含有大量蘇打及代換性鈉,致使土壤分散,呈強鹼性,引起土壤物理性狀不良,改良這類土壤除了消除多餘的鹽分外,主要應降低和消除土壤膠體過多的代換性鈉和強鹼性,在國外多有施用大量的石膏、硫酸亞鐵(黑礬)、硫酸、硫磺等,可收到降低土壤鹼性,協調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的作用。


4生物改良

種植水稻、種植耐鹽植物田箐等,使用微生物菌肥等。植樹造林對改良鹽土有良好的作用,林帶可以改善農田小氣候,減低風速,增加空氣溫度,從而減少地表蒸發,抑制返鹽。

 

高考地理鹽鹼化專題設計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下圖為我國四個地區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圖(陰影為荒漠化土地)。讀圖回答下題。

 

圖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確的一組是                            (  )

A.甲—凍融作用 乙—鹽鹼化 丙—風蝕作用 丁—水蝕作用

B.甲—過度放牧 乙—鹽鹼化 丙—風蝕作用 丁—凍融作用

C.甲—凍融作用 乙—水蝕作用 丙—鹽鹼化 丁—過度樵採

D.甲—風蝕作用 乙—鹽鹼化 丙—過度墾殖 丁—水蝕作用

土地鹽鹼化是在乾旱、半乾旱條件下,由於不合理灌溉與管理不當產生的可溶性鹽類在地表積累造成的土地退化現象。閱讀1986~1999年我國西部部分省區土壤鹽鹼化面積變化統計資料(單位:10' km2),回答下列各題。

 

2.據表中信息,西部各省鹽漬化土地的變化情況是

A.西部各省(區)鹽鹼化土地面積均有不同程度擴大

B.西部各省(區)次生鹽鹼化耕地面積均有所下降

C.內蒙古鹽鹼化土地面積和次生鹽漬化耕地面積增幅最大

D.新疆土壤鹽鹼化最嚴重,次生鹽漬化耕地面積下降比例幅度最小

3.據材料信息推測,我國最容易產生土壤鹽鹼化的地區是

A.高原地區   B.平原地區   C.內陸盆地    D.丘陵地區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4.制約兩地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為(  )

A.地形    B.降水    C.熱量    D.光照

5.兩地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分別為(  )

A.水土流失 土壤鹽鹼化    B.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C.土壤鹽鹼化 土地沙漠化    D.土壤鹽鹼化 水土流失

 

 


參考答案

1.A

【解析】

【詳解】

根據經緯度及圖中註記,圖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中,甲位於青藏高原,是三江源地區,主要是凍融作用形成荒漠化,B、D錯。乙中華北平原,是因土地鹽鹼化導致荒漠化。丙是河西走廊,是風蝕作用導致荒漠化。丁是雲貴高原,是水蝕作用導致荒漠化。A對,C錯。


2.C

3.C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和資料綜合分析能力。

2.直接根據表格資料數據判斷,內蒙古的鹽鹼化土地擴大最快。

3.根據表格判斷我國土地鹽鹼化主要集中於西北地區,乾旱、半乾旱地區,故選C項。


4.B

5.C

【解析】試題分析:

4.兩圖所示為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兩地均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少,氣候比較乾旱,水源是制約兩地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故答案選B。

5.河套平原地區由於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引黃河水進行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所以河套平原地區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土壤鹽鹼化問題;河西走廊地處沙漠邊緣地帶,由於人類過度地農業生產活動導致植被破壞,土地沙漠化現象嚴重,故答案選C。

考點:本題考查荒漠化的防治。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土壤鹽鹼化?如何治理土壤鹽鹼化
    簡單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就像大家吃飯時鹽放多了,人吃了會不舒服;如果天天吃非常鹹的飯菜,總有一天人會受不了的。  植物也是一樣,如果土壤表面的鹽分太多,超過了植物能夠承受的範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就會形成土壤鹽鹼化。土壤表面的鹽分主要是來自地下水的,即地下水的上升將鹽分積累到土壤表面。土壤鹽鹼化是由於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累積到地表形成的。
  • 南水北調受水區土壤鹽鹼化的形成原因
    黃淮海平原主要是河流衝擊沉積平原,在平原形成的過程中,河流水體中有大量的鹽分存留在了平原成土母質和地下水的水體中,加之成土母質顆粒細密,造成地下水排水不暢且埋深淺,在蒸發作用下,地下淺層水經毛細管輸送到地表被蒸發掉,毛細管向地表輸水的過程中,也把水中的鹽分帶到地表,水被蒸發後,鹽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淺層土壤中,這樣積累的鹽分多了,又沒有足夠的淡水稀釋並將其排走
  • 【土壤改良】為什麼你的土地會發生鹽鹼化、酸化?
    北部主要是鹽鹼化較嚴重三、土壤鹽鹼酸化障礙的發生原因:土壤酸化、鹽漬化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磷鉀元素蓄積多,即產生鹽害,土壤中大量施入氮磷鉀又抑制硼、鈣、鎂、錳、鋅等中微量營養元素的吸收而出現生理缺素症狀,氮磷鉀養分過大是引起土壤營養元素之間不平衡而產生生理缺素的重要原因。過量使用化肥大量的硫酸根離子、氯離子、磷酸根殘留在土壤當中,與土壤中的鈉離子結合,形成鹽,導致土壤鹽鹼化,土壤失去活性。
  • 釋惑 |為什麼這裡會出現鹽鹼化?
    土壤鹽鹼化簡單的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土壤鹽鹼化是在蒸發、地形、地貌和土壤質地的共同作用下,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積累到地表形成的。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引起了次生鹽漬化。所以我們要了解鹽鹼地的形成機理及治理措施。 一般來說關於鹽鹼化的形成原因與治理措施我們可以歸納如下:
  • 一抔黃土生萬物,土壤鹽鹼化檢測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是我們夢中的桃花源記,古代的農業體系十分龐雜,管理起來已實屬不易。近些年,中國的農業越來越發展,也愈趨近機械化。未來的中國農業也朝著發達國家前進著,承包大面積的土地,土壤是否鹽鹼化,土壤適合種植什麼作物,卻成了很多農民頭疼的問題。土壤的PH酸鹼度檢測,土壤的含水率檢測,土壤的養分檢測,土壤的鹽度檢測等等,檢測項目及種類之多,造成很多人分不清楚土壤的這些值到底會對種植的植作物影響有多大。什麼樣的值又是適合植物生長的。
  • 怎樣鑑別和解決大棚土壤鹽鹼化問題?
    土壤發生鹽鹼化後,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會減產,同時作物品質大幅降低,植物抗性變差,容易發生病蟲害,給種植戶生產、銷售都會帶來麻煩和經濟損失。那麼如何鑑別大棚土壤是否出現鹽鹼化問題呢?這裡翠花妹給大家總結幾個簡單方法: 1、察言觀色; 如果發現大棚地面有塊狀的白色結晶,可能是化肥使用量超大,鈉鎂離子和氯離子發生化合作用形成的鹼性結晶體,這些並不是植物的養分,又不能被土壤降解,就堆積在土層表面。
  • 課外地理 | 什麼是土地鹽鹼化?
    相對來說低地更容易發生鹽鹼化。各種鹽鹼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實質主要是各種易溶性鹽類在地面作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從而使鹽分在集鹽地區的土壤表層逐漸積聚起來。影響鹽鹼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為什麼大棚內土地容易鹽鹼化,如何避免鹽鹼化?
    其中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中的土壤更容易出現鹽鹼化這種問題,而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溫室大棚土壤鹽鹼化的原因和避免或者改善土壤鹽鹼化的一些措施! 大棚土壤鹽鹼化的原因: 1、溫室大棚種植茬口多且容易出現連作障礙 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種植基本上不存在歇茬的情況,基本上就是上茬作物剛扒園,下茬作物就要跟著種植了,加上溫室大棚經常連續多年種植同一種作物,吸收土壤的養分也大多相似,很容易造成土壤內營養物質出現失衡狀況造成土壤鹽鹼化。
  • 鹽鹼地的形成原因_天極網
    土地的鹽鹼化過程是伴隨著人類發展進步的進程的,它與人類的生存、活動以及農業的規劃和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時鹽鹼地的存在又反過來作用於人類的發展和生存,影響經濟的發展。對於鹽鹼地的形成原因和機制,一般認為有一下幾點。
  • 土壤鹽鹼化嚴重 改良后土壤容重降幅達22%
    項目名稱:新疆自治區某州鹽鹼地改良項目主要問題:土壤鹽鹼化修復技術:施用秀谷鹽鹼改良劑實施面積:35000畝項目簡介:新疆自治區土壤鹽鹼化情況更為嚴重,加之當地長期缺水,嚴重影響當地的正常耕種。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按配比使用秀谷生態自主研發生產的秀谷NYJ-0204鹽鹼改良劑,其含有大量的二價陽離子,通過離子對換改變鹽基類型,釋放影響種植的陽離子鈉,其納米結構能有效吸附穩固土壤中的鹽基成分,並補充中微量元素,藥劑中的有效矽元素使土壤疏鬆、通透保水保肥,優化土壤結構,從而解決土壤鹽鹼化問題。配合相應的水肥管理,有效的解決了當地的土壤鹽鹼問題。
  • 養花最怕土壤鹽鹼化,怎樣改良更好,給你分享幾個小方法
    我一個好朋友家裡面有一個非常大的綠植,好像是龜背竹,他們家老爺子特別喜歡。養了很多年了,最近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葉子無緣無故的就變黃了,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人家水也不缺就來請教我,然後他給我看了他拍的盆栽的照片。我發現他這個表土,上面一層白花花的東西就跟鹽似的,大概率就能判斷出他這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土壤裡面缺乏這種有機物,簡單的話就是土壤鹽鹼化了。
  • 十幾年的老菜地應該見見太陽了——西紅柿種植中土壤鹽鹼化的危害
    也是一直找不到原因,不知道怎麼造成的,只是單純的以為是重茬地的事,也就是倒倒茬,沒有其他的辦法。後來我們找來了專門測試土地鹽鹼性的儀器,才發現土地已經鹽鹼化了。我們這裡是關中平原地區,一直以來有土地肥沃,適宜耕種,關中糧倉之稱,還沒有注意土地鹽鹼化的問題。
  • 微專題|鹽鹼化
    |聽說長的好看的都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了~「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湘說地理,專注於和你一起分享地理的樂趣。
  • 家庭養花,遇到土壤鹽鹼化怎麼辦?教您3招,輕鬆改良土壤
    一個好朋友,家裡面有一個非常大的綠植,好像是龜背竹。他們家老爺子特別喜歡,養了很多年了。最近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無緣無故地就變黃了。他又不知道怎麼回事。人家水也不缺。就來請教我,然後他給我拍張照片。我發現這個表上面,有一層白花花的東西,就跟鹽似的。
  • 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鹽鹼化怎麼辦?
    土地由於連年耕種,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養分失調,次生鹽鹼化,重茬病害嚴重等,還有一些由於礦山開採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這裡不談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只談談由我們自己種地造成的各種土壤問題修復的方法。
  • 土地鹽鹼化治理方案
    土地鹽鹼化治理是目前國內關注度較高的問題,其危害性深,受害面積大,所以社會各界專家等對鹽鹼地改良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今天我們就土地鹽鹼化的治理加以分析和探討。對於土壤鹽鹼化的危害,關注它的都很清楚,在這裡只做一下簡單普及:土壤鹽鹼化會導致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等能力嚴重下降,造成植株病害,長勢弱小甚至死亡,這些對於農作物而言是致命的,可直接導致減產和質量下降,甚至絕收。
  • 造成土壤酸化、鹽漬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而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自然酸化的過程一般較為緩慢。比如過量施用氮肥;氮肥會在土壤中轉化成硝酸鹽,當硝酸鹽流失的時候就會把土壤中大量的鈣、鎂等離子帶走,進而導致土壤酸化。
  • 鬥爭「鹽鹼化」 甘肅任重道遠
    在酒泉市玉門市六墩鄉柳北村,王海清家的20幾畝地就有一半是鹽鹼地,一年裡一半的收入和時間花在了治理鹽鹼地上。  黃河灌區的大片良田也正遭受著鹽鹼地的蠶食。靖遠縣劉川鄉南川村有劉川灌區最肥沃的耕地,但如今200多畝耕地鹽鹼化,成為靖遠縣鹽鹼地的重災區。
  • 如何治理土地鹽鹼化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當前,土壤鹽鹼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鹽鹼地是指地下潛水位升高、礦化度增強,加上氣候乾旱和蒸發強烈,導致深層土壤鹽分向表土遷移,表土鹽化或鹼化程度加重的現象。鹽鹼土形成的實質是可溶性鹽類在土壤中發生重新分布,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超過了正常值。鹽鹼地是中國最主要的後備土壤資源,改良利用鹽鹼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 「技術分享」土壤修復之異位熱脫附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土壤修復之異位熱脫附技術概述01技術簡介此外,還需要考慮是否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土壤預處理,公用設施(燃料、水、電等)是否滿足要求, 以及相關管理部門和當地民眾對熱脫附技術的接受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