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由於連年耕種,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養分失調,次生鹽鹼化,重茬病害嚴重等,還有一些由於礦山開採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這裡不談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只談談由我們自己種地造成的各種土壤問題修復的方法。
這是大棚裡拍的,這種土壤PH值5·0左右
解決土壤因過量施肥導致的各種土壤問題,教科書上的解決辦法有幾種:
一、水旱輪作,種一茬水稻,種一茬蔬菜。這種方式確實能消除土壤的各種問題,但在現實中這樣操作不切實際。水稻地變成蔬菜地需要控幹地裡的水分才能旋耕,控幹水分需要時間。有的基地在地裡都安裝了灌溉設施,菜地改成水稻地也不方便。所以在實際中,雖然大家都明白水旱輪作的意義,但沒有人採用水旱輪作的方式。
二、休耕,就是同一塊地種一年休養一年,或者種一茬菜休養一茬菜的時間。這種方法也能解決土壤的問題,但解決不了農戶和基地的收入,所以休耕也沒有人用。
三、輪作,輪作就是同一塊地,這一茬種辣椒,茄子或者西紅柿,下一茬種黃瓜,西瓜等,不同科的蔬菜輪流種植。這種輪作方式,能在頭兩三年時間,減輕作物的重茬病害,對於土壤酸化,板結等問題無效,而且種菜時間長了,輪作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由於施肥不當造成的土壤酸化,板結,次生鹽鹼化等等問題,還是要有正確的施肥方式,才能解決。土壤酸化(南方土壤多偏酸),一般採用施用石灰,或者生理鹼性肥料鈣鎂磷肥,碳酸氫銨,草木灰等來調節土壤酸鹼度,一般每畝施用石灰50-100公斤,PH值越小,用量越多,PH為4·5時每畝需要100公斤石灰。撒在土壤表面之後再旋耕。其他生理鹼性肥料按產品說明來施用。
要全面解決土壤問題,必須要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培養土壤有益菌,這就需要增施有機肥及生物菌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1·5%-2%。目前我國大部分土壤有機質含量在0·15%左右,所以在施肥上還是不能圖省事,只用化肥,不用有機肥。
有機質是土壤微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土壤有益菌既是植物各種病害的剋星,也是各種汙染(包括重金屬汙染)的剋星。有機肥中的腐殖質,腐殖酸對土壤的酸鹼度和金屬離子濃度具有緩衝作用。現在市面上有各種腐殖酸肥料,比有機肥用量少,省工省力。
土壤問題不是短時間造成的,土壤改良也不是用一次有機肥就能解決的事情,需要有正確的施肥觀念,長期堅持有機無機相結合,用地還要養地,才能讓土壤保持持續的生產力,保證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添加微信,拉你進土壤交流群
責任編輯:白茶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