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的老菜地應該見見太陽了——西紅柿種植中土壤鹽鹼化的危害

2020-11-24 李家小院的西紅柿

去年生產了一個新的西紅柿品種,在生產前一年半的試驗期,該品種在各個實驗區域的整個生產周期都是很好的,在同類型的品種也算是表現不錯的。

第一年上市,今年春季就遇到了一點問題,先是天津的一個種植戶打過來電話說西紅柿長不大哦,很小,只有150克-200克,然後有一個棚裡抗病性還不行,一直卷葉。這是第一例。然後就是我們附近的一個老朋友家裡種了一畝地,也是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不過就是好了一點,說是種的其他的品種都不大,和往年一樣的管理,這兩年了都是這樣的。

兩例事情出來,我們去地裡拍了照,和我們實驗棚裡進行對比,最後進行了走訪,得出了結論,十幾年的老菜地了,最短的種菜年限也是七、八年,居然沒有卸過塑料膜,一四季都在種植耕作。

走訪中我們了解到,連年耕種的幾家一般都是上半年種植西紅柿,下半年種植辣椒等作物,中間土地旋耕,但是不卸塑料膜,不歇棚。前些年還好,但是這兩年,不管是什麼作物長勢都不怎麼好,同樣西紅柿品種,一樣的水肥管理,在別人家果個可以達到400克---500克的大果型,在自己家地裡最多是250-300克。如果種植中等果型的品種,情況更是嚴重,而且對比其他的土地,更容易得病。

也是一直找不到原因,不知道怎麼造成的,只是單純的以為是重茬地的事,也就是倒倒茬,沒有其他的辦法。

後來我們找來了專門測試土地鹽鹼性的儀器,才發現土地已經鹽鹼化了。我們這裡是關中平原地區,一直以來有土地肥沃,適宜耕種,關中糧倉之稱,還沒有注意土地鹽鹼化的問題。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土壤鹽鹼化呢?關鍵還是我們的種植有問題了,而且是常年積累的問題。

導致土壤鹽鹼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棚的環境相對封閉,土地利用率高,肥料施用量大,而且常年沒有卸塑料膜,就預示著常年沒有陽光的直射,更是長年沒有雨水淋溼,使得殘留的肥料不能溶解入土壤中,而是一直在耕作層,加上大棚裡面的溫度過高,水分蒸發量大,土壤深處的鹽分也會上升到表層長年積累,對土壤自然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第二,大棚種植時由於溫度和溼度的關係,在生產過程中有時候澆水次數過於頻繁,使得土壤結構遭受破壞,形成板結,土壤整體的透氣性會變得較差,鹽分不能及時滲透到深層中,長時間鹽分也會積累下來,造成鹽鹼化。

第三,這些年化肥施用過多也有一定的原因。尤其是硝酸銨等化肥施用過多,更易造成大棚內土壤鹽鹼化、板結,使得土壤通透性下降。

第四,生產過程中很多種植戶施入人畜糞尿時,特別是雞糞的使用,由於大棚內的溫度高,人畜糞尿迅速揮發分解後,大量的氨會被揮發掉,使得一些鹽類物質殘留在耕作層中,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結、鹽鹼化。

第五,多年連作形成的特殊環境,使有益微生物活動受到限制,而有害的細菌卻活躍起來,使有益微生物活動受到限制,而有害的細菌卻活躍起來,破壞了土壤微生物和無機養分的自然平衡,影響肥料分解。

所以,是時候讓您的土地見見太陽和雨水了。

每年上半年的種植結束後,可以用一段時間深翻土地,將含有鹽分的表土下翻到下層,可以有效地減少鹽害。

同時在施肥方面可以多使用有機肥,既可以增強肥力,還有利於蔬菜根系的伸展,植物根系好了,一方面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還能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

土地也是有使用年限的啊!不要把自己安排的太辛苦,土地也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淺談蔬菜種植大棚的鹽鹼化防治問題,注意這七點,與鹽鹼化說拜拜
    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夠提高土壤中的活性物質,保持土壤的肥力。而很多地方並沒有足夠的有機肥,三種肥料混合使用,這樣能夠有效的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緩解土壤鹽鹼化狀態。夏季的高溫休閒區,在大棚裡面種植一茬不施肥的玉米或者白菜、茼蒿或者綠肥,能夠有效的吸收大棚裡面的各種養分,從而達到降低土壤中營養物質的濃度,也可以栽種一些耐鹽性較強的植物,比如西紅柿、茄子、菠菜,適當的增加澆水的次數。
  • 【土壤改良】為什麼你的土地會發生鹽鹼化、酸化?
    一般大棚作物種植3-5年後開始出現土壤障礙現象,主要表現為土壤酸化鹽鹼化(南部酸化、北部鹽鹼化)。白綠紅現象的出現,直接反映出我們向土壤中投入的化學肥料嚴重過剩,或土壤有機質的降低使土壤性狀惡化,保肥能力下降。土壤出現紅、白、綠現象都會對作物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二、土壤鹽鹼化、酸化現狀:土壤鹽鹼化、酸化障礙主要是不良施肥習慣和土壤差異導致的。
  • 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鹽鹼化怎麼辦?
    土地由於連年耕種,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養分失調,次生鹽鹼化,重茬病害嚴重等,還有一些由於礦山開採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這裡不談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只談談由我們自己種地造成的各種土壤問題修復的方法。
  • 一抔黃土生萬物,土壤鹽鹼化檢測
    未來的中國農業也朝著發達國家前進著,承包大面積的土地,土壤是否鹽鹼化,土壤適合種植什麼作物,卻成了很多農民頭疼的問題。土壤的PH酸鹼度檢測,土壤的含水率檢測,土壤的養分檢測,土壤的鹽度檢測等等,檢測項目及種類之多,造成很多人分不清楚土壤的這些值到底會對種植的植作物影響有多大。什麼樣的值又是適合植物生長的。
  • 什麼是土壤鹽鹼化?如何治理土壤鹽鹼化
    簡單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就像大家吃飯時鹽放多了,人吃了會不舒服;如果天天吃非常鹹的飯菜,總有一天人會受不了的。  植物也是一樣,如果土壤表面的鹽分太多,超過了植物能夠承受的範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就會形成土壤鹽鹼化。土壤表面的鹽分主要是來自地下水的,即地下水的上升將鹽分積累到土壤表面。土壤鹽鹼化是由於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累積到地表形成的。
  • 西紅柿營養很豐富,家庭如何種植
    西紅柿的作用和功效我以前給大家講過,是蔬菜圈裡面營養比較豐富的。那麼我們個人家庭想要種植西紅柿,應該怎麼種植呢?請看教程最簡單的種植西紅柿的方法,就是西紅柿切片種植法。【選種】我們購買那種不是很成熟的西紅柿,一般摸起來手感稍微硬一些的,然後最好是有一點青色的那種。【切片】把一個西紅柿均勻的切成四片到五片之間,不要太多。【種植】準備一個容器,事先放好營養土之類的。地點可以選擇放在陽臺或者是花園裡種植。把西紅柿切片,直接平鋪在土壤上面。
  • 土壤鹽鹼化形成原因(附考點設計,關注+分享有驚喜)
    鹽鹼化土壤是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累積到地表形成的。形成土壤鹽鹼化的要素包括:地下水中要含有一定鹽分;地下水距離地表要淺;存在地下水上升的動力,如蒸發等作用力。在氣候乾旱和地下水位高(高於臨界水位)的地區,容易形成土壤鹽漬化。地下水含有一定的鹽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乾旱,則由於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發後,便留下鹽分在土壤中。
  • 怎樣鑑別和解決大棚土壤鹽鹼化問題?
    設施大棚多用來種植經濟類作物,棚內的土壤由於連茬種植不休耕,對作物對養分投入過分重視,盲目投入大量的各類肥料,同時因為棚膜覆蓋,沒有雨水的淋溶稀釋, 所以大棚種植土壤最容易出現鹽鹼化問題。土壤發生鹽鹼化後,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會減產,同時作物品質大幅降低,植物抗性變差,容易發生病蟲害,給種植戶生產、銷售都會帶來麻煩和經濟損失。那麼如何鑑別大棚土壤是否出現鹽鹼化問題呢?
  • 土壤鹽鹼化嚴重 改良后土壤容重降幅達22%
    項目名稱:新疆自治區某州鹽鹼地改良項目主要問題:土壤鹽鹼化修復技術:施用秀谷鹽鹼改良劑實施面積:35000畝項目簡介:新疆自治區土壤鹽鹼化情況更為嚴重,加之當地長期缺水,嚴重影響當地的正常耕種。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按配比使用秀谷生態自主研發生產的秀谷NYJ-0204鹽鹼改良劑,其含有大量的二價陽離子,通過離子對換改變鹽基類型,釋放影響種植的陽離子鈉,其納米結構能有效吸附穩固土壤中的鹽基成分,並補充中微量元素,藥劑中的有效矽元素使土壤疏鬆、通透保水保肥,優化土壤結構,從而解決土壤鹽鹼化問題。配合相應的水肥管理,有效的解決了當地的土壤鹽鹼問題。
  • 土壤次生鹽漬化難題如何破解?
    大棚土地鹽漬化通常是人為不合理的措施而引起的,比如:種植戶為爭取瓜果蔬菜高產,盲目增施化肥,大棚土壤經過多年的化肥積累,往往導致土壤積鹽發生。當土壤中鹽含量超過3%時,就造成了土地的鹽漬化。 次生鹽漬化和土壤鹽鹼化的關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土壤鹽鹼化」這個名詞並不陌生,但是次生鹽漬化這個概念則顯得非常陌生。那麼兩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 土地鹽鹼化治理方案
    對於土壤鹽鹼化的危害,關注它的都很清楚,在這裡只做一下簡單普及:土壤鹽鹼化會導致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等能力嚴重下降,造成植株病害,長勢弱小甚至死亡,這些對於農作物而言是致命的,可直接導致減產和質量下降,甚至絕收。
  • 造成土壤酸化、鹽漬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幾十年以來,因為自然、人為、機械耕作方式不當及不科學的施肥造成了土壤質量的退化,耕層變淺,土壤板結。南方的土壤酸化,北方的鹽漬化,土壤汙染等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幾年,我國土壤退化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40%以上,給農業生產特別是農業的持續性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對農作物產量進一步提高設置了障礙。
  • 種植過程中要注意什麼?育苗防雨、土壤水分等等
    生菜是人們常吃的葉菜之一,問什麼時候種植應該說的是露天種植,而不同的地方氣候差別大,具體時間也不太一樣,一般冷涼氣候下種植(溫度在10度以上、25度以內為好,再高或者再低生長會變慢甚至生長停止),當然了,現在生菜有四季可種植品種,儘管是在比較炎熱的夏季,但遮陽、澆水等方面處理得當,沒那麼熱,生菜生長得還可以的
  • 注意土壤假性缺水、防治蛾類害蟲等管理
    、水分不夠強,雖然生長需要的水分、養分多,但生長的土壤不能粘結不透氣、積水,否則很容易漚根,影響水分養分吸收,甚至根部逐漸爛掉,所以選擇拿來種植菠菜的菜地地勢高一些、土壤疏鬆透氣,這樣就算春季降雨多,土壤吸水足了利於排掉多餘的水分,低地勢容易積水的菜地就不要選擇了。
  • 微專題|鹽鹼化
    (四)耕作改良措施耕作措施是農業生產的重要部分,在鹽鹼地採取正確適時的耕作措施是減輕鹽鹼危害,增加作物產量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深耕深松,種植綠肥、秸稈覆蓋還田、施用有機肥培肥土壤等。暗管通向溝渠,通過透水孔,快速排水、排鹽到溝渠,降低地下水位,減少鹽鹼化的發生。(3)臺田模式的主要生態效益從減輕土壤鹽鹼化危害、提高土地質量,維護土地生態系統、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等方面分析。臺田模式是堆土成臺田用於耕作,挖溝為渠,放養水生生物,這種生產方式,利於排水,減輕土壤鹽鹼化危害,提高土地質量;水生養殖,形成良性生態系統,可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 為什麼大棚內土地容易鹽鹼化,如何避免鹽鹼化?
    近年來蔬菜大棚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其中溫室大棚的一些問題也逐漸的顯露出來。其中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中的土壤更容易出現鹽鹼化這種問題,而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溫室大棚土壤鹽鹼化的原因和避免或者改善土壤鹽鹼化的一些措施!
  • 科學網—促進土鹽分離的鹽鹼化治理新模式
    ◎通過調查與分析,在我國旱區鹽鹼治理中土鹽—水鹽分離的土壤鹽鹼化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強。 土壤鹽鹼化是土壤和土地退化的主要類型之一,通常是指由於地下水位過高而引起的土壤易溶性鹽類在土壤表層積聚的過程。土壤鹽鹼化主要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半溼潤氣候區及受海水浸灌的海濱低地區域。
  • 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霜降之後,農業生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很典型的一個就是早晚溫度很低,中午溫度稍微高一些,因為霜降是秋季最後的一個節氣,也是從秋天往冬天過渡的時候,所以就會有「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的說法。關鍵詞:霜降農作物越冬翻耕土壤因此,在霜降節氣的最近幾天,主要還是以晴天為主的,那麼在晴天之後就是一輪新的降溫,這不我甘肅老家那邊下了2020年天冷之後的第一場雪。
  • 大姜種植土壤鹽漬化該如何解決
    大姜種植土壤鹽漬化是指是指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的現象或過程,也稱鹽鹼化。這種土壤不利於大姜的生長。那麼大姜種植土壤鹽漬化該如何解決?大姜種植形成原因:①土壤中都含有鹽分,平時是在土壤上下層分布,表層土壤中含量較少
  • 鬥爭「鹽鹼化」 甘肅任重道遠
    土壤鹽鹼化造成土地生產能力減退,糧食產量大幅度降低,我省因土地鹽鹼化損失的糧食每年超過1億公斤。  另一方面,隨著鹽鹼化程度的加劇,部分地方莊稼絕收、民房坍塌,導致移民、再移民和棄耕現象時有發生。伴生的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等生態問題也日益突出,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已成為制約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