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蔬菜種植大棚的鹽鹼化防治問題,注意這七點,與鹽鹼化說拜拜

2020-11-24 一隻小白老鼠

原創|一隻小白老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襲和轉載。

近幾年,大棚菜由於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種植戶越來越多。大棚蔬菜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伴隨著大棚蔬菜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戶在種植大棚蔬菜的過程中也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大棚再經過長時間的耕作之後,土地的鹽鹼化會加重。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土地鹽鹼化之後,種植的蔬菜會面臨著生長矮小、品質變差、蔬菜生長緩慢、葉片乾枯,只開花不結果,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蔬菜絕產。這是每一個大棚蔬菜種植戶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其實只要做到以下七點,大棚鹽鹼化的問題很好解決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第一點,施肥的時候化肥、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搭配合理。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夠提高土壤中的活性物質,保持土壤的肥力。而很多地方並沒有足夠的有機肥,三種肥料混合使用,這樣能夠有效的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緩解土壤鹽鹼化狀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第二點,使用生物降鹽技術。夏季的高溫休閒區,在大棚裡面種植一茬不施肥的玉米或者白菜、茼蒿或者綠肥,能夠有效的吸收大棚裡面的各種養分,從而達到降低土壤中營養物質的濃度,也可以栽種一些耐鹽性較強的植物,比如西紅柿、茄子、菠菜,適當的增加澆水的次數。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第三點,深耕淋雨。利用大棚的休閒期深耕,使含鹽量多的土壤與含鹽量少的土壤充分的混合,能夠起到稀釋土壤中鹽分的作用。淋雨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洗地的工程,在雨季將大棚頂部的薄膜去掉,建造合適的排水溝,土壤中的含鹽量會隨著雨水一起流走。在種植作物前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深翻兩三次,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第四點,科學的洗地。眾所周知,華北平原地區鹽鹼化嚴重,為了種地,人們會進行科學的洗地,減輕土壤的鹽鹼化。大棚蔬菜種植其實也是一樣,科學的洗地對減緩大棚鹽鹼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第五點,換土。當大棚裡的土壤鹽分含量較高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將大棚內5釐米左右含鹽量較高的土換掉。用含鹽量低的土補充。也可以在土壤中摻入沙子,改善土壤質地,使土壤中的鹽分流入下層。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第六點,輪作和地膜覆蓋。輪作和地膜覆蓋都能有效地減緩土地鹽鹼化發生的時間。輪作就是在種植幾季蔬菜瓜果之後種植一季除鹽的作為。而地膜覆蓋能夠減少土壤的水分流失,蒸發的水分回到土裡能夠有效的洗刷土壤中的鹽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第七,使用無土栽培技術。無土栽培技術是徹底的解決大棚土壤鹽鹼化問題的方法。試想連土壤都不使用了,還怎麼造成大棚的土壤鹽鹼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這七點就是緩解和解決蔬菜大棚在長時間種植之後,土壤鹽鹼化的有效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您在種植過程之中解決土壤鹽鹼化問題。

以上僅代表一隻小白老鼠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和個人。我是一隻小白老鼠,我將持續為您更新種植和養殖方面的知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棚內土地容易鹽鹼化,如何避免鹽鹼化?
    近年來蔬菜大棚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其中溫室大棚的一些問題也逐漸的顯露出來。其中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中的土壤更容易出現鹽鹼化這種問題,而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溫室大棚土壤鹽鹼化的原因和避免或者改善土壤鹽鹼化的一些措施!
  • 怎樣鑑別和解決大棚土壤鹽鹼化問題?
    設施大棚多用來種植經濟類作物,棚內的土壤由於連茬種植不休耕,對作物對養分投入過分重視,盲目投入大量的各類肥料,同時因為棚膜覆蓋,沒有雨水的淋溶稀釋, 所以大棚種植土壤最容易出現鹽鹼化問題。土壤發生鹽鹼化後,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會減產,同時作物品質大幅降低,植物抗性變差,容易發生病蟲害,給種植戶生產、銷售都會帶來麻煩和經濟損失。那麼如何鑑別大棚土壤是否出現鹽鹼化問題呢?
  • 十幾年的老菜地應該見見太陽了——西紅柿種植中土壤鹽鹼化的危害
    第一年上市,今年春季就遇到了一點問題,先是天津的一個種植戶打過來電話說西紅柿長不大哦,很小,只有150克-200克,然後有一個棚裡抗病性還不行,一直卷葉。這是第一例。然後就是我們附近的一個老朋友家裡種了一畝地,也是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不過就是好了一點,說是種的其他的品種都不大,和往年一樣的管理,這兩年了都是這樣的。
  • 【土壤改良】為什麼你的土地會發生鹽鹼化、酸化?
    一、土壤鹽鹼害障礙表現:當耕地土壤出現青、紅、白霜是土壤障礙對地面顏色最直觀的反映,出現這三種情況是土壤中磷鉀和微量元素大量積累了。一般大棚作物種植3-5年後開始出現土壤障礙現象,主要表現為土壤酸化鹽鹼化(南部酸化、北部鹽鹼化)。
  • 為什麼要用蔬菜大棚來種植蔬菜?蔬菜大棚的種植要點有哪些
    大棚種植成為發展農業多樣性的途徑之一,並受到了越來越多農業生產者的青睞,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種植者的老齡化問題也比較的突出嚴重,因此我們經過引進學習歐美發達的機械化設施園藝技術來進行本土化的設施農業技術升級改造也取得了十足進步的成績。
  • 科學網—促進土鹽分離的鹽鹼化治理新模式
    土壤鹽鹼化治理與存在問題 經過長期的治理探索,目前常用的鹽鹼地改良利用方法和技術主要包括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曬垡、及時鬆土、抬高地形、微區改土、刮出鹽鹼)、水利改良(灌排配套、蓄淡壓鹽、膜下灌溉、灌水洗鹽、地下管道排鹽)、化學改良(石膏、磷石膏、過磷酸鈣、腐殖酸、泥炭等)和生物改良(種植水稻、種植耐鹽植物和吸收鹽分植物、使用微生物菌肥
  • 如何治理土地鹽鹼化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當前,土壤鹽鹼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鹽鹼地是指地下潛水位升高、礦化度增強,加上氣候乾旱和蒸發強烈,導致深層土壤鹽分向表土遷移,表土鹽化或鹼化程度加重的現象。鹽鹼土形成的實質是可溶性鹽類在土壤中發生重新分布,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超過了正常值。鹽鹼地是中國最主要的後備土壤資源,改良利用鹽鹼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 全區鹽鹼化耕地改良試點工作完成近七成
    記者從自治區農牧廳獲悉,今年內蒙古安排專項資金2.48億元,開展鹽鹼化耕地改良試點示範12.2萬畝。截至8月底,全區鹽鹼化耕地改良試點工作總體工程完成近七成,探索形成了脫硫石膏改鹼排鹽、摻沙降容、增施有機肥、種植耐鹽作物、施用改良劑「五位一體」的鹽鹼化耕地改良技術模式。
  • 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鹽鹼化怎麼辦?
    土地由於連年耕種,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養分失調,次生鹽鹼化,重茬病害嚴重等,還有一些由於礦山開採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這裡不談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只談談由我們自己種地造成的各種土壤問題修復的方法。
  • 微專題|鹽鹼化
    (點擊上方圖片超連結,查看「湘說地理」大禮包。)鹽鹼化2000年來,鹽城L公司與中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在灘涂上種植用海水澆灌的蔬菜(主要是海蓬子、鹼蓬),深受國內外市場青睞。(8分)    (2)評價鹽城發展「海水蔬菜」的自然條件。(10分)    (3)「海水蔬菜』』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各方的協同參與。請從蔬菜生產公司、鹽城政府兩方中任選一方,闡述其應採取的舉措。
  • 土地鹽鹼化治理方案
    土地鹽鹼化治理是目前國內關注度較高的問題,其危害性深,受害面積大,所以社會各界專家等對鹽鹼地改良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今天我們就土地鹽鹼化的治理加以分析和探討。生物方法生物修復法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種植耐鹽鹼植物的方式來改良鹽鹼土壤,耐鹽植物對降低土壤容重和全鹽含量以及提高土壤水分入滲率、土壤肥力水平效果比較好。以上三種的改良方式只是粗略地將多種不同的改良方法歸類為這三種,具體到每種方案卻是內容不一,效果各異。因而,我們需要分析一下這三種方法各自所呈現的利弊關係。
  • 鬥爭「鹽鹼化」 甘肅任重道遠
    土壤鹽鹼化造成土地生產能力減退,糧食產量大幅度降低,我省因土地鹽鹼化損失的糧食每年超過1億公斤。  另一方面,隨著鹽鹼化程度的加劇,部分地方莊稼絕收、民房坍塌,導致移民、再移民和棄耕現象時有發生。伴生的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等生態問題也日益突出,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已成為制約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 大荔部分土地鹽鹼化問題亟待解決
    最近,記者接到大荔縣戶家鄉謝家坡村群眾反映,由於他們村的大片土地鹽鹼化嚴重,導致農作物產量大幅降低,農民收入銳減,為此他們心急如焚。  在謝家坡村的地頭,記者日前在一片玉米田裡看到,這裡的土壤鹽鹼化嚴重,玉米苗稀稀拉拉,而且長勢不旺。村民謝勇軍告訴記者:「我原先在這地裡種棉花,棉花長勢不行,我把棉花重新犁了後種了苞谷,苞谷也這樣,這鹽鹼真把人弄得沒辦法。」
  • 一抔黃土生萬物,土壤鹽鹼化檢測
    這是我們夢中的桃花源記,古代的農業體系十分龐雜,管理起來已實屬不易。近些年,中國的農業越來越發展,也愈趨近機械化。未來的中國農業也朝著發達國家前進著,承包大面積的土地,土壤是否鹽鹼化,土壤適合種植什麼作物,卻成了很多農民頭疼的問題。
  • 什麼是土壤鹽鹼化?如何治理土壤鹽鹼化
    簡單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就像大家吃飯時鹽放多了,人吃了會不舒服;如果天天吃非常鹹的飯菜,總有一天人會受不了的。  植物也是一樣,如果土壤表面的鹽分太多,超過了植物能夠承受的範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就會形成土壤鹽鹼化。土壤表面的鹽分主要是來自地下水的,即地下水的上升將鹽分積累到土壤表面。土壤鹽鹼化是由於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累積到地表形成的。
  • 釋惑 |為什麼這裡會出現鹽鹼化?
    土壤鹽鹼化簡單的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土壤鹽鹼化是在蒸發、地形、地貌和土壤質地的共同作用下,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積累到地表形成的。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引起了次生鹽漬化。土壤中都含有可溶鹽和鹼類物質,鹽鹼地的問題在於這類物質含量過高
  • 課外地理 | 什麼是土地鹽鹼化?
    簡單說,就是土壤裡邊含有太多鹽分。我們可以說土壤鹽鹼化是在蒸發、地形、地貌和土壤質地的共同作用下,地下水向上運動將鹽分積累到地表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鹽隨水滲到下層或流走,這就是「脫鹽」季節;春季地表水分蒸發強烈,地下水中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層,這是主要的「返鹽
  • 甘肅靖遠土地鹽鹼化現狀調查
    眼前的這片蕭瑟景象讓人很難想到它曾有過的生機與美麗。  這裡是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鎮的河靖平村——曾經黃河岸邊一處水草豐美、寧靜富饒的村莊。「我們這裡以前非常美麗,整個村子都是幾百年的果樹。」河靖平村原村民李德銀說,原來果樹在春季開花的時候,前來旅遊的人還很多。「現在啥都沒有了。」
  • 土壤鹽鹼化形成原因(附考點設計,關注+分享有驚喜)
    土壤鹽鹼化是當今世界土壤退化的問題之一。全世界鹽漬化土壤面積約10億公頃;我國鹽漬土面積約3460萬公頃,耕地鹽鹼化760萬公頃,近1/5耕地發生鹽鹼化,其中原生鹽化型、次生鹽化型和各種鹼化型分布分別佔總面積的52%、40%和8%。 鹽鹼地的產生使得大面積的土壤資源難以利用。
  • 盆土鹽鹼化可是大問題,立馬換盆換土,花卉還能救
    花盆土壤「鹽鹼化」,出現這種現象不要大意,換盆換土很容易對於養花的朋友來說,土壤鹽鹼化這種現象雖然少見,但影響卻和「爛根」一樣嚴重。尤其很多人都懵懂於其中的原理和機制,常常因為一些無心的舉動導致花盆中出現白霜和黃色的晶體,而這就是土壤鹽鹼化加劇的直接表現。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它,往往出現以上兩種情況時土壤的問題就已經算是相當嚴重了。倘若不能及時發覺和有所行動,花卉勢必活不長久。具體可參考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