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當前,土壤鹽鹼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鹽鹼地是指地下潛水位升高、礦化度增強,加上氣候乾旱和蒸發強烈,導致深層土壤鹽分向表土遷移,表土鹽化或鹼化程度加重的現象。鹽鹼土形成的實質是可溶性鹽類在土壤中發生重新分布,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超過了正常值。
鹽鹼地是中國最主要的後備土壤資源,改良利用鹽鹼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但鹽漬化土壤因較高的鹽分含量不利於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是限制我國農林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且治理工作十分艱巨。
對於土壤鹽鹼化的治理,一般是從旱、澇、鹼綜合治理入手, 而有灌有排,調空地下水位,則是防治鹽鹼化的根本措施。應本著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治理。
(一)、合理灌溉及合理安排種植時間
1、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統,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臨界深度以下。2、建立現代化排水系統:①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溝、暗管的形式進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鹽分;②垂直(豎井)排水,豎井排水價格低、不佔地、水量大、水質好、控制調節性地下水位靈活、維修工作少,同時又可以和灌溉相結合,豎直設井以梅花型布井效果為最好。
(二)、化學改良
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在鹽漬土上,特別在鹼土上施化學改良劑,如:石膏、硫酸,因土地類型不同,施入量也不同,施用時間長短取決於當地的經驗和資金的狀況。施用改良劑後需用大量水衝洗,在水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應用困難,而且成本高。但是,用這種方法能使土壤積水從379天降到145天。
(三)、增施有機肥
施用有機肥後,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微團聚體數量增加,容重降低,總孔隙增加,入滲速度得到改善,從而使土壤易於脫鹽;有機肥的施用也能增加有機膠體和腐殖質數量, 增加土壤膠體對鹽分的吸附能力,降低鹽分在土壤中的活性。
(四)、衝土排水
通過施用一定數量的灌水進行衝洗是排除土壤剖面過多鹽分的最主要的措施。衝洗過程中加在土壤表面的水向土中入滲並溶解鹽分,衝洗水通過下滲將鹽分自根層帶至深層。在上部土壤含鹽量很高,且表層土壤透水性很差的情況下,有時也採用地表衝洗的方法,使表層土壤鹽分溶解,並將地錶帶有鹽分的衝洗水自明溝排出。
我國是土壤鹽鹼化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土壤鹽鹼化問題一直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因素。要合理地改良和利用鹽鹼化土壤,就必須研究其規律和特徵,才能對症下藥,採取切實可行的改良措施,為我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多做貢獻。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