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鹽漬化是土質變差的一個重要表現,簡單點來說,土壤鹽漬化出現是因為土壤底層的地下水,含有一部分的鹽分,當這部分水從地下上升到地表後,水分被蒸發掉了,而鹽分則繼續留在土壤中,隨著鹽分越積累越多,土壤就出現了鹽漬化的情況。
那麼,導致土壤鹽漬化的原因有哪些,出現鹽漬化又該怎麼解決呢?
土壤鹽漬化主要因為:
1. 自然因素
自然元素是造成土壤鹽漬化的主要原因。因為某些自然原因,地下水位升高,或者梅雨季節,地下水位比較高時,土壤發生鹽漬化的概率會增加,特別是在靠近海邊的區域,鹽漬化程度會更嚴重一些。還有那些地形比較封閉的地方,因為鹽漬不容易排出去,所以也很容易出現鹽漬化情況。
2. 人為原因
人為原因主要有不合理的灌溉,比如有些圃地常年使用大水漫灌,水分下滲後,迫使地下水位上升,這樣就會導致鹽漬化。不過,一兩次大水漫灌是看不出來鹽漬化的,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還有汙水灌溉,也容易加快土壤鹽漬化。以外,常年過量使用農藥、化肥,也會加重土壤鹽漬化。
土壤陽極化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對於一些作物的產量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果鹽漬化嚴重的話,基本上任何植物都無法種植。而且,土壤鹽漬化是一種土地汙染現象,如果處理不及時,會導致面積擴大。土壤出現鹽漬化,不要病急亂投醫,可以考慮以下方式進行治理。
1. 深耕
深耕能夠讓土壤通風透氣,有利於改善土壤結構,對鹽漬化的進度能夠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土壤深耕之後,能夠減少土壤中一部分水分的蒸發,因此就會減少一部分鹽分的析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鹽漬化擴張。
2. 增加有機肥的使用
增加有機肥可以調節鹽漬化的土壤。有機肥經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之後,就會轉化成腐殖質,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土壤的鹼性,而且有機肥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有機酸,這樣就能中和土壤中的酸,起到緩解鹽漬化的作用。
3.輪作倒茬
輪作倒茬種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土壤的鹽漬化。不過這種方法只是適合鹽漬化程度比較輕的土壤,如果鹽漬化比較重,一般的植物也會死亡的。所以,選擇這種方法時要慎重,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種植雜草或者耐鹽鹼性比較強的植物
在鹽漬化土壤中種植一些雜草或者耐鹽鹼性比較強的植物,能夠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以此來減少地下水中鹽分的析出,還可以選擇在土壤上面覆蓋秸稈等農作物廢料,以此來達到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