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不育治療新靶標!揭示EFCAB9引導精子進入卵子機制

2020-12-06 生物谷

2019年5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當精子通過它們的尾巴上的一系列鈣離子通道檢測到環境變化時,它們就開始向卵子衝刺。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關鍵分子,它協調這些鈣離子通道開啟和關閉,從而激活精子並協助引導它們進入卵子。當通過基因編輯移除編碼這種分子的基因時,雄性小鼠讓更少的雌性小鼠懷孕,而且懷孕的雌性小鼠產生較少的幼仔。他們報導,這些經過基因編輯的雄性小鼠的精子活力較低,並且在實驗室中讓較少的卵子受精。相關研究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ual Sensing of Physiologic pH and Calcium by EFCAB9 Regulates Sperm Motility」。

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3.047。

論文通訊作者、耶魯大學醫學院細胞與分子生理學助理教授Jean-Ju Chung說道,這種稱為CatSper的鈣離子通道複合物在精子尾部排列著。它在許多物種中在進化上是保守的,由多個亞基組成,但是「我們不知道每個亞基發揮的作用是什麼」。

先前的研究未能確定CatSper的確切機制,該機制允許精子對女性生殖道的酸性水平等線索做出反應,並觸發精子運動的變化,以便更好地導航到卵子。Chung實驗室篩選了所有精子蛋白,以鑑定出哪些精子蛋白與鈣離子通道複合物CatSper相互作用。他們專注於一種稱為EFCAB9的精子蛋白,它作為一個傳感器,根據環境線索協調這些鈣離子通道的開啟和關閉。

Chung說,「這種分子是長期尋找的CatSper鈣離子通道傳感器,對於受精至關重要,並解釋了精子如何對生理線索做出反應。」

Chung說,EFCAB9似乎在「調節精子尾部上的離子通道活性和排列方面發揮了雙重作用,這有助於調節精子向卵子遷移」。

已在不育男性的CatSper基因中發現了突變,這可能是生育治療的一個靶標。Chung說,鑑於CatSper鈣離子通道是精子發揮功能所必需的,因此阻斷它可能會導致人們開發出對男性和女性的副作用都很小的非激素避孕藥。(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Jae Yeon Hwang et al. Dual Sensing of Physiologic pH and Calcium by EFCAB9 Regulates Sperm Motility. 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3.047.

Single molecule puts sperm on track

相關焦點

  • 人類10年內可能利用人造精子和卵子治療不育症
    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聯合早報報導,在未來10年內,人類可能利用人造精子和卵子來治療不育症,為那些因為缺少精子或卵子而不能生育的夫婦帶來希望。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培養人類的卵子和精子,材料來自一個人的皮膚細胞。這一研究的成功將給不育症的治療前進了一步,當然會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安全性審查。該研究1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科學家首先將皮膚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 (iPS),這種細胞可以分化為任何細胞,包括精子和卵子。
  • 基因突變可致精子畸形!滬科學家發現不育新病因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找到男性不育新病因  過去幾十年中,全球男性的生育能力都在持續下降,但導致男性不育的很多原因卻並不明了。上海科學家最近解開了其中一個謎團———中科院生化與細胞研究所劉默芳課題組與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課題組合作,首次發現人類Piwi基因突變可導致男性不育。
  • 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卵子,試管嬰兒,精子,缺失...
    原標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據《勞動報》報導: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在英國出生,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已出生試管嬰兒500萬例以上。昨天,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輔助生殖醫學科滕曉明研究團隊發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通過基因測序,該院成功誕生世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
  • 2019年5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這些結構揭示了與附著受體CD55不同的是,FcRn與B族腸道病毒顆粒顆粒的結合誘導了在酸性條件下「口袋因子(pocket factor)」的高效釋放,並啟動了病毒顆粒的構象變化,這為理解腸道病毒進入機制提供了結構基礎。
  • 果蠅精子蛋白質被首次破譯 或可治療男性不育
    科學家首次破譯果蠅精子蛋白質  本報綜合報導英國科學家日前宣布首次破譯出精子內的幾百種蛋白質,這一通過果蠅精子研究得出的成果有助於人類了解男性不育的原因以及精子的進化源頭和進化過程。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巴斯大學的科學家首次破譯出包含381種蛋白質的果蠅精子細胞的蛋白質組,這是地球生物的第一個精子蛋白質目錄。
  • 卵細胞主動選擇精子機制大揭秘
    圖片來源:360圖片最近,這個有趣的話題貌似又有了新的進展: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即使情侶雙方已經認同對方並有了親密接觸,但人類選擇伴侶的行為仍在繼續,沒錯,卵子會繼續對精子精挑細選。
  • Cell:揭示一種引導細胞垃圾進行自噬的新機制
    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2.009。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之前未知的對細胞垃圾清理至關重要的活細胞結構特徵。
  • 人類卵子對某些精子情有獨鍾,還會額外「施恩」
    但這種偏好擇偶的機制是什麼呢?  近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的一項新研究給出了線索:即使在完成性行為之後,這些基於化學物質的偏好仍然存在。人類卵子似乎可以「選擇」哪個精子將成為能夠懷上baby的幸運贏家。
  • PRSB:女性的卵子或更偏愛某些男性的精子 有望揭示人類不明原因的...
    2020年6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的卵細胞會利用化學信號來吸引精子,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斯德哥爾摩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的卵細胞或能利用這些特殊的化學信號來選擇精子,不同女性的卵細胞會吸引不同男性的精子,而這並不一定是其伴侶
  • 複製人將出現:科學家不用精子卵子育出小鼠"類囊胚"
    科學家距離在不使用精子和卵子的情況下製造出人工生命又邁出了一大步。將兩種完全不同的幹細胞放在一個培養皿裡,它們會長成初期的胚胎形態,研究人員將其稱為「類囊胚」。用幹細胞作為培育原料將提供無限量的、一模一樣的胚胎,在生物醫學領域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項技術的發展也有望為不育症的最主要成因——胚胎無法在子宮壁上著床——提供治療方法。
  • 人類卵子會對某些精子情有獨鍾,而且還會施以額外「恩惠」
    但這種偏好擇偶的機制是什麼呢?近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一項有趣的新研究給出了線索:即使在完成性行為之後,這些基於化學物質的偏好仍然存在。人類卵子似乎可以「選擇」哪個精子將成為能夠懷上baby的幸運贏家。
  • 不靠精子和卵子 也能繁育下一代了
    當一枚不知疲倦的精子歷經千難萬險,尋找到了那枚孕育在母親體內的卵子。他們相互碰觸,而這一碰觸,便釋放了一個生命的火花,一個新的生命就醬嬸兒誕生啦!千百萬年來,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被認為是高等動物新生命誕生的必經之路,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機制維持著生命的不斷繁衍,固有的生殖規律被認為很難改變。
  • Cell Stem Cell:活性氧不足也可致不育
    活性氧被認為是導致癌症和衰老的元兇,還被視為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但日本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如果體內活性氧不足,同樣會導致不育。這是由於活性氧不足會導致精原幹細胞難以增殖。活性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其非常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是一種強氧化劑。活性氧具有殺死病原菌等微生物的功能,但也會對細胞內的蛋白質等產生不良影響,引發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疾病。
  • 清華中科院共揭示水稻生殖特異phasiRNA的靶標和功能機制
    Nature Comm | 戚益軍/程祝寬合作揭示水稻生殖特異phasiRNA的靶標和功能機制責編 | 王一phasiRNA生成通路關鍵因子的功能缺失或特定phasiRNA的異常可導致溫敏或光敏雄性不育,表明phasiRNA在調控雄性生殖細胞發育和植物育性中發揮重要功能。但迄今為止,phasiRNA的靶標及其功能機制尚不清楚。
  • ...透明帶缺失患者喜獲麟兒-透明帶 卵子 患者 婦嬰保健院 Sanger...
    他們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人類遺傳學》上首次報導了由ZP2、ZP3雙雜合突變導致女性不育的病例,並通過動物及細胞模型闡明了其致病機制,患者經過進一步治療,最終成功受孕並產下健康男嬰。  一對小夫妻結婚兩年一直沒有懷孕過,曾查過輸卵管、排卵、男方精液常規等,所有檢查結果都正常,屬於不明原因性的不孕。
  • 生命秘方:科學家試圖實驗室培育出人類精子和卵子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試圖在實驗室裡培育卵子和精子,未來能替代正常的人類生殖方式嗎?我們暫時稱他為「B.D」先生,因為他的妻子在她的不孕不育博客「射空槍」中是這樣描述的。
  • Science|小鼠卵子發生中的細胞決定因子:ZGLP1
    關於此發育過程普遍認同的假說是,在雌性中視黃酸(Retinoic acid, RA)誘導STRA8的表達,STRA8是卵原細胞獲得卵子發生的細胞命運並進入減數分裂的前期相關因子;而在雄性中,RA則被胚胎支持細胞中的CYP26B1降解,被胚胎支持細胞包裹的前精原細胞隨後進入精子發育信號過程【2,3】。
  • 人造精子卵子研製成功 有望十年內根除不育症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昨天,一位知名的科學家發表聲明,由於人工精子卵子的研製成功,醫學界有望在十年內根除不育症。安南託森,澳大利亞Monash生殖和生長發育學會不育症專家在倫敦的科學媒介中心說,具有生殖功能的人工精子和卵子不久將研製出來。
  • Cancer Cell:劉江等揭示腎癌發病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劉江課題組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腎癌發病機制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條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過表達和錯誤定位是引發腎癌產生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