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截圖中的細節!經典的「圓形悖論」,能否用科學解釋?

2020-12-05 博哥愛遊戲

#百度APP遊戲年度票選活動#目前「我的世界」已突破30萬大關!

我的世界:截圖中的細節!經典的「圓形悖論」,能否用科學解釋?

一些你可能經常看到的圖片,但是在其中卻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圓形悖論。

詭異的圓形悖論

上面這幅圖片是MC中一張在常見不過的截圖了,但卻說明了Minecraft這款遊戲與圓形的奇怪關係。在一個方塊世界中,所有的物體都是立方體,唯獨玩家的影子是圓形的!

這個細節,曾在8年前就玩家發現,隨著版本的更新換代,光影包的出現使得圓形影子消失不見,人們也漸漸地忘卻這個細節。在當時Notch卻說過:MC中不存在圓形。

但與方塊世界格格不入的圓影子,卻成了經典的「圓形悖論」。上帝Notch能創造一切,但他卻不能創造圓形,而實際上MC卻出現了圓,所以說Notch究竟是不是萬能的?

按照Mojang的角度來講,圓影子不會隨著光照方向而變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減少計算機的運算,這樣使得遊戲更流暢。

循環的圓?

你曾想過MC的世界是否和現實一樣是個球形,玩家其實是在球體表面行走呢?直接證據就是來自於PE版的特性,當你到達足夠高度時,你會看到地面慢慢變成圓形。

對於Minecraft來說,世界是無限的,但不可能是球形!並且如果是球形,那麼四周的雲卻沒有圍繞「地球」表面彎曲。所以只有一個解釋,PE的渲染距離導致玩家能看到奇怪的球形地面。

詭異的玩家自轉

玩家和朋友進行聯機時,自己突然毫無徵兆地開始走動起來,朋友記錄下了這個怪異的瞬間。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名玩家仿佛圍繞著一個點,進行畫圓運動。而角色本身看起來全程僵直。這個動作一直持續了大約30秒鐘。

有玩家說是遊戲故障,使得人物模型沒有過多的動作。而博哥懷疑可能這名玩家裝了一個MOD或者是命令塊所導致的。不管怎麼樣,如果是和朋友聯機,在夜晚看到這番場景,真是有夠恐怖的。

愛的魔力轉圈圈

同樣是轉圈,玩家用各種道具製作出了一個旋轉的圓形。關於如何製作的作者並沒有過多的闡述。不過我們可以大概知曉他是如何製作的,利用四個方向的水流,衝擊中間部分的道具,使得它們開始旋轉。

這讓我看到了在MC中洗衣機出現的可能性。不過也有人說這可能是MC史上第一個永動機。PS:你能看出圓圈裡面都有啥麼?我只看到了藥水瓶,砂子,木頭。

如何畫一個標準的圓?

上面講了那麼多的圓,可是在MC中圓形是少之又少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在MC中畫出標準的圓形呢?上圖是一幅經典的輔助花園圖,在國外許多老玩家都曾使用過它。正常的畫圓順序是先畫中間垂直相交的直線,然後在填充邊緣。

相關焦點

  • 科學無法解釋的5大悖論
    隨著科學的快速發展,許多被認為是神跡,被科學家們用科學一一證實了和解釋了。
  • 來自《我的世界》的4個細思極恐的「悖論」,破解mc的不科學
    關於風的悖論;(論點來自玩家「白力怕」)經過認真研究,我發現了一個悖論,當開啟動態效果時,草叢和樹葉都在晃動,證明有風,再放一個篝火,煙霧垂直而上,證明沒風,所以《我的世界》同時有風又沒風。同理,Minecraft遊戲中的雲只會在觀察者高度的基礎上100-150層向西漂浮,所以證明MC總是擁有向東的風,但即使煙霧飄到了127層雲層的位置,它依然是垂直向上。那麼《我的世界》「風」究竟哪去了?
  • 科學能否解釋一切?
    而現代多用「科學」來解釋我們的遐想,然而,科學真的能夠解釋一切嗎? 在我看來,科學是無法解釋一切的。 首先,科學定義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系統」。
  • 經典悖論漫遊(及續篇)
    但這個問題等於問:「什麼都能做的上帝能否作一件他不能做的事情?」這是問題中的問題,既然說他是全能的,就沒有後面的問題;有後面的問題就說明他不是全能的。    「全能者悖論」是一個用結論來責難前提的例子,儘管推理過程無懈可擊,但是結論卻不為基督徒所接受。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存在著一個滿足超越理性的需求。
  • 熵增能否確定時間的方向——《信條》中的科學問題(中)
    文 | 陳思進 在上文《熵減會引發時間倒流嗎——《信條》中的科學問題(上)》中,我談了諾蘭的新科幻大片《信條》中最主要的科幻設定——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增加,但並不是說,熵減會引發時間的倒流,熵和時間並不是這樣對應的。
  • 科學能否解釋一切?量子力學為何能夠衝擊現代科學
    小學,有一門科目叫做科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科學開始走進千家萬戶,越來越多的人摒棄迷信開始崇尚科學。科學能夠讓人擺脫愚昧,能夠讓人放棄偏方,讓很多人不在受到無知的傷害。醫院,大夫深入人心讓人不在聽信江湖術士的花言巧語,讓百歲的老奶奶走進科學的機器查體原理偏方導致的二次傷害。
  • 我的世界:破解MC的不科學,還原11個經典悖論!你能找出破綻麼?
    於是一條悖論誕生,無論上帝做到與否,都說明他不再是萬能的。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思考:《我的世界》中究竟存在哪些「悖論」呢,足以顛覆我們的世界觀?1、風的悖論;雲向西飄證明了Minecraft有一股神秘的東風,然而營火方塊所產生的煙霧無論是在哪一層都會一直向上飄飛,這證明了mc沒有風。於是悖論誕生:mc有風麼?
  • 如何用量子力學解釋科學和哲學的悖論,忒修斯之船原來也有解?
    忒修斯之船悖論,是一種有關身份更替的悖論。假定某物體的構成要素被置換後,但它依舊是原來的物體嗎?忒修斯之船是古希臘的一個經典悖論。關於忒修斯之船的深思事情起源於一艘戰功赫赫的戰船--忒修斯之船。在人體中,每分鐘會有一億個細胞會死亡更新,大約七年,我們全身的細胞都會更新一遍,那麼我還是原來的自己嗎?又或者有人拿你的細胞培育,克隆出了一個克隆體,那麼這個克隆體算是你生命的延續還是說這個克隆體就是你呢?
  • 再談熵減能否引發時間倒流,及「祖父悖論」與平行宇宙
    於是,出現了經典物理學上用物體的位移距離(一般用s表示)除以速度(v),就能得到經歷的時間(t=s/v)。以這種方式定義的時間,無論哪個人用哪種姿勢來記錄這個過程,都能計算出相同的時間,即客觀時間。然而,經典物理學定義的時間有一個缺陷——沒有方向性,原因是經典物理學中的物理過程是可逆的,時間的正流或倒流都不影響牛頓定律發揮作用。
  • 如何用科學思維思考芝諾悖論
    對於第一個問題從思維的角度,的確有一個悖論,即芝諾悖論,這個悖論是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芝諾悖論:「一個人從A點走到B點,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總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環下去,永遠不能到終點。《莊子·天下篇》中也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 我的世界:如何在mc中建造一個圓形樹屋?這些細節步驟請收好!
    這些細節步驟請收好mc中存在圓嗎?理論上並沒有,因為我的世界都是方塊,無法組成圓。不過,老玩家們可以去製造酷似圓的建築,雖然不是規格圓,但擺脫了以前經常建造的方形建築,帶來的感覺煥然一新。今天,十方就教大家如何去建造一個大型圓形樹屋建築,想不吃灰?這可由不得你 第一步:地基設計任何一個建築最重要的都是基地,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地基,房屋也變得醜陋無比,毫無違和感。我們需要先去建造一個酷似圓形的地基,有著內圈和再算兩層。
  • 一個用「三面」硬幣,將輸變為贏的悖論
    博科園-科學科普在博弈論中,有個悖論被稱為帕隆多悖論(Parrondo’s paradox),它說的是將兩個失敗的策略結合,能產生一個獲勝的策略。我們可以在經典世界中找到很多這樣的例子,但卻還沒有在量子世界對它進行研究。直到最近,物理學家物理學家Jishnu Rajendran和Colin Benjamin證明了帕隆多悖論也可以存在於量子領域中。他們用拋擲硬幣遊戲的形式來展示了這一悖論,但不同於經典世界中只有正反兩面的常規硬幣,他們使用了一種三態的被稱為「qutrit」的量子系統,來表示一枚具有正面、反面、邊的硬幣。
  • 人類至今無法解釋的五大悖論
    就目前的科學而言,現如今有五個悖論是一直無法解釋的,而這五個悖論也使得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愈發陌生。一.費米悖論因為這個話題最早的討論是出現在1975年麥克·哈特的文章中,所以有時也被叫做麥克·哈特悖論。這個悖論只要意思是說目前人類可以探測的範圍是192億光年,而存在時間至少是138億光年,地球的存在時間只有64億年,我們人類進化到現在也只用了幾百萬年的時間而已,按此推理,宇宙中應該不止有我們人類這一種智慧生物,那麼這些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物都在哪裡?為什麼這麼長的時間都沒有出現過?費米悖論闡述的就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
  • 我的世界:牛頓因語言過激被踢出房間,MC又現悖論,真沒法解釋了
    每當遊戲、影視中出現反物理定律的場景,都會有觀眾刷「牛頓因語言過激被踢出房間」類似的彈幕,算是一個經典老梗了。而《我的世界》作為一款沙盒遊戲,內有很多反物理特性,稱之為「專和牛頓過不去」的遊戲並不為過,隨著鐘乳石的加入,又誕生了一個物理悖論,這次是真沒法解釋了。
  • 穿越,數學解釋可行!愛因斯坦所留下的悖論,竟被這學生巧妙化解
    這一直都是無數人的夢想,或是科幻電影中一直的藝術創作熱區。但迄今為止,現代的人類,依舊沒有人做到,或者他們有做到過,但從未被世人所知。所以,這個理論,從一開始就被很多科學權威所質疑,如何在理論上存在可能性,也是很多物理科學家們孜孜不倦,試圖去破解的世紀難題。
  • 潘洛斯階梯,以及8個經典悖論!
    偽科學的概念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偽科學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正確的科學理論,但是都是禁不起推敲的科學悖論,偽科學的存在同時也印證了科學存在的正確性
  • 古代悖論解釋:關於人與烏龜賽跑的悖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科學與哲學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科學悖論,就是說如果烏龜先跑,人再也追不上烏龜的這個悖論。我們追不上烏龜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會這樣想。烏龜速度那麼慢,人的速度要比烏龜的速度快的多,我們怎麼可能追不上烏龜?
  • 10個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問題
    可以說至今為止,這個世界上依然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很多的世界上的一些現象,我們似乎都無法用科學道理來進行解釋,或許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未來人們能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會存在一些無法用科學道理去解釋的問題,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才有了向前發展的動力,可以說我們正是在不斷的破解謎題當中才推動社會的發展的。
  • 用科學解釋瀕死體驗
    種種關於瀕死體驗的細節早已廣為人知:感到自己正在死去、靈魂離開軀殼、追隨聖潔的光前行、告別現世前往至福至樂的彼岸。不過,這些現象能夠找到科學的解釋嗎?科普作者查爾斯·崔(Charles Q. Choi)在科學美國人網站撰文,分享了關於瀕死體驗的最新研究。據蓋洛普公司的一項調查,近3%的美國人聲稱自己有過瀕死體驗。幾乎所有文化都有關於瀕死體驗的記錄。早期的書面記載甚至可以上溯到古希臘。
  • 新場景似曾相識,用量子力學解釋:可能與平行宇宙中另一個你有關
    提到平行空間,大多數人會想到那個經典的時間旅行悖論,這個理論已經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翻,空間旅行一定不可能發生。而科學家所說的平行宇宙並不是基於時間旅行悖論的觀點,它來自量子力學。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標誌特點,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而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就得益於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