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

2021-01-21 瀟湘晨報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趙冷冰報導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出臺《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大紅松林資源的培育、改造和綜合開發,打造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體系。

吉林省將遵循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以人工商品林為重點,進一步放活經營權,打造一批高質量紅松產業基地,並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實施多元化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全產業鏈布局,積極創建紅松籽產地集中區、技術產品創新示範區和紅松產業文化核心區。力爭到2025年,全省培育、改造紅松林5萬公頃,建設標準化紅松特色資源產業基地2萬公頃,開展紅松特色產業發展試點10個,打造3個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示範縣,全省紅松籽平均年產量達到4萬噸。到2035年,完成培育、改造紅松林10萬公頃,建設標準化紅松特色資源產業基地5萬公頃,紅松特色產業發展試點單位達15個以上,紅松籽平均年產量穩定在6萬噸左右,成為全球紅松特色產業發展核心區。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紅松果仁的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中國紅松果仁之鄉——吉林露水河
    露水河鎮區自然資源豐富,素以「立體自然寶庫」著稱,該地森林資源豐富,山巒疊嶂,綿延起伏,素有「長白林海」的美喻。全鎮區林地面積2565公頃,森林覆蓋率78.5%,木材蓄積量27776立方米,是吉林省主要木材生產基地之一。長白山是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
  • 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部門: 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是豐富農產品供給結構、助力國家糧油安全、促進林區山區群眾穩定增收、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舉措。、質量穩步提高,供給結構、產業鏈條全面優化,市場競爭力、資源綜合效益大幅提升,進一步拓寬食物來源渠道,促進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 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堅持綠色發展,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協同推進生態保護與綠色富民,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堅持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特色花卉別樣「紅」—大理州特色花卉產業發展紀實
    產業大發展我州地處「三江併流」下遊,獨有的立體地貌和主體氣候特徵,成為中國特色花卉分布廣、種類多,品種全的重要地區。特色濃鬱的蘭花、茶花、杜鵑花資源更是全國之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大理市就確定了杜鵑花為大理市的市花,蒼山杜鵑花資源豐富,是我國杜鵑花的主要分布地之一,近幾年漂浮育苗技術在我州杜鵑花生產上取得了突破,杜鵑花的生產在全國花卉產業發展中佔一席之地。
  • 產業研究|利用資源稟賦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協同發展、資源優化產業集聚作為頗具特色的經濟組織形式,不僅可以很好的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實現,同時在推動域內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一、產業集群的發展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聚集各類資源要素,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運營成本。二、對內,產業鏈中的龍頭企業可以充分發揮集聚帶動效應,促進產業鏈中的企業快速成長發展;對外,可以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到此集聚。
  • 龍江34萬公頃紅松 亟待深度開發
    果松是松科松屬五針植物中的紅松、西伯利亞紅松、偃松、華山松等具有結實能力的經濟樹種的統稱。由於國內外能夠結實的紅松、華山松、西伯利亞紅松等天然林資源大幅度減少,導致目前市場上各類松子產品供不應求,供需缺口較大。因此,果松培育與加工利用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大力發展果松產業既是黑龍江省林區調整產業方向、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增加林場職工和當地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之一。
  • 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如何更好地發揮信陽的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如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就信陽產業發展潛力進行了逐項挖掘。  行動目標之五: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主導產業更加突出,培育出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年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重點任務之五: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快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持續提升創新發展水平。  這些備受關注的政策帶來哪些利好?
  • 青陽縣立足資源稟賦引導貧困戶發展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助推精準扶貧...
    50多歲的歐陽愛枝說,丈夫去世得早,家裡上有80多歲生病的老人,下有讀書的女兒,這些年多虧了村裡幫助她發展養殖業,去年她養了8000多隻土雞,純收入達到3萬多元。歐陽愛枝的養殖場就在村裡的一處山林,只見這裡綠樹成蔭,雞群在林間穿梭覓食,活蹦亂跳。
  • 盛朝迅: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促進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為破解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難題,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海洋經濟重要論述,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 「特色細胞治療」是貴陽發展大健康產業的獨特優勢
    論壇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抗衰老分會主辦,貴州泛特爾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以「細胞治療與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是探討細胞治療與人類健康高層次、多維度、專業化的平臺。來自國際生命科學與細胞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院士、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一堂,探討「細胞治療與健康產業發展」等話題。
  • 冰雪經濟發展的吉林現象
    二、吉林冰雪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從全國來看,東北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優勢,發展冰雪經濟優勢非常明顯,是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徑。特別是處於「冰雪黃金緯度帶」上的吉林省,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發展冰雪經濟更是潛力巨大。
  • 黑溪鎮積極培育特色種養產業 著力推進農旅融合發展
    目前,全鎮果樹冬管工作已接近尾聲,為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促進作用。今年以來,黑溪鎮堅持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統攬,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加快「生態百果園,美麗新黑溪」建設步伐,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本實現了預期發展目標。
  • 林口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發展特色產業 叫響「驢」經濟
    東北網4月13日訊(李虎生 劉夕營 記者許諾)面對新時期、新形勢和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龍江森工林口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利用林區結合地區資源優勢,畜牧業發達等廣泛等優勢,將黑毛驢養殖作為調整優化種養結構、脫貧攻堅、助推職工就業、增加職工收入的特色產業,填補了黑龍江省集中養殖黑毛驢項目的空白
  • 激活資源稟賦 釋放示範效應「一村一品」蹚出陶都特色產業致富路
    西渚鎮五聖村等9個村入選全省「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張渚鎮省莊村等5個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萬石鎮後洪村、湖鎮張陽村入圍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近年來,我市「一村一品」建設成果頗豐,一批示範村的集群湧現,是我市各地通過科學激活資源稟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譜寫的陶都鄉村全面振興精彩篇章。
  • 【產業研究】中國特色農產品電商市場分析和發展建議
    特色農產品電商這一"虛擬菜籃子"在更好的滿足居民多樣化、高品質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同時,促進、帶動了"網際網路+特色農業"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通過對淘寶、天貓、京東三個電商平臺農產品上行數據監測分析發現,電商節日經濟對市場銷售走勢的影響不容忽視,水果類、功能性特色農產品持續走俏,西部特產憑藉原產地品牌形象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 紅松——渾身都是寶,植物界也有萬能的「超級英雄」!
    參考文獻:1.代力民,谷會巖,邵國凡,等.中國長白山闊葉紅松林[M].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6-17.2.蘇曉雨.紅松種殼組成及多酚提取分離與抗氧化抗腫瘤功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3.劉迪迪,李景彤,程翠林,等.紅松松子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與開發[J].食品研究與開,2017(12):216-219.
  • 各方加大資源投入支持海南發展航天產業
    11月24日,在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期間,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顧行發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南發展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極具優勢。作為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射的主陣地,文昌發射場將在我國航天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共享資源要素,浙江布局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 給特色產業裝上「最強...
    如今,邁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浙江,正著力打造全新的工程師「金名片」。2020年,浙江在全省布局建設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通過集聚一批海內外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共享技術、成果、人才等資源要素,為地方特色產業裝上「最強大腦」,助推浙江產業轉型升級。
  • 國家半乾旱中心突破種質資源瓶頸 推動藜麥產業發展
    10月23日,國家半乾旱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石家莊組織召開了「藜麥種質資源創新研討會」。  藜麥因其優良的營養品質和農業生態環境適應性,成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助力脫貧攻堅的特色優勢作物。目前,國外收集保存藜麥種質資源5000餘份,我國藜麥資源保有量約為800-1000 份,通過省、地(市)審定、認定和登記評價的新品種僅有11個,種質資源匱乏成為制約藜麥產業創新發展的瓶頸。
  • 黔西南:縱深推進產業革命 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持續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大力發展特色山地農業產業,不斷夯實高質量打贏收官戰的產業基礎,帶動群眾增收。在產業革命中,黔西南向山地要潛力,調結構發展特色山地農業,帶動群眾增收。2013年以來,安龍縣搶抓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和貴州省大力發展刺梨產業的機遇,通過引進實力企業,依託貴州大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刺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撐,利用安龍的野生品種成功培育出適宜安龍地理氣候的優質新品種——「貴農5」號,並通過示範帶動推進規模化人工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