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溪鎮積極培育特色種養產業 著力推進農旅融合發展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日,黑溪鎮農業技術員深入村、組、農戶及田間地坎,對果樹進行病蟲檢查,做到早發現、早防治,以便及時將病蟲的發生控制在萌芽狀態。目前,全鎮果樹冬管工作已接近尾聲,為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促進作用。

今年以來,黑溪鎮堅持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統攬,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加快「生態百果園,美麗新黑溪」建設步伐,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本實現了預期發展目標。

大力發展特色水果產業,提檔升級白肉枇杷、金果果、脆紅李等產業發展質效,有效化解了金果果、犇犇牛場、桃花島、白肉枇杷發展瓶頸制約問題;新進產業後勁十足,新栽植黃桃200畝、醜柑500畝、獼猴桃300畝、耙耙柑200畝,累計建成規模較大和輻射帶動作用較強的水果基地10個,投產水果20餘種,認定三品一標7個,「生態百果園」初具雛形。

積極培育特色種養殖基地。回引創業人才,建成佔地42畝,規劃產業規模為年出欄青年雞50萬羽、蛋雞5萬羽的現代化規模養雞場,輻射帶動區域內蛋雞養殖高質量發展。融資150萬元,建成投用一個醃製能力達1600噸的青菜頭加工廠,切實解決全鎮1500畝青菜頭產業銷售難得問題。全面復工復產扶貧車間,提供就業崗位30個,實現有勞動能力有意願的貧困戶穩定增收。全區唯一的300畝獼猴桃花粉花粉生產基地全面投產見效,為全鎮、全區獼猴桃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打造200群標準化種蜂養殖場,「貞六哥」蜂蜜品牌已獲認證,品牌市場擴展更加寬廣。100頭以上豬仔二級擴繁場和生豬1000頭規模養殖場已全面建成投產,全鎮生豬產業發展更加穩固。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爭取上級投入,用好用活部門幫扶資金,依託企業,培育互惠互利發展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累計到位村級集體經濟資金220萬元,切實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空白村,預計實現收入12.8萬元。

著力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整合轄區旅遊資源,優化完善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準確定位資源發展功能;著力農旅融合發展,圍繞建成產業區域布局,規劃路一線一園鄉村旅遊環線;圍繞鄉村旅遊發展要求,強化觀光旅遊、現場採摘、科普體驗點位接合,規劃建設了一批觀光臺、停車場、廁所燈基礎設施;爭取到位白合社區至石會高峰連接道路建設項目,暢通了黑溪至十三寨重點旅遊景點的通道。

聚焦扶貧決勝脫貧攻堅。鞏固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增收,促進貧困戶穩崗就業,指導轉移貧困戶504戶999人貧困人口外出就業,落實就業補貼76.5萬元,新增各類公益性崗位169人,推動扶貧車間復工復產,解決貧困人口就業6人;聚焦光明村區級和互助村鎮級定點攻堅村,集中力量,梳理排查問題35個,整改提升問題35個,補齊了在基礎建設、數據質量、檔案管理三個方面的短板;聚焦扶貧項目,優先保障扶貧項目建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確保扶貧項目按期竣工驗收;發揮典型帶動,提升脫貧成效,致力中蜂養殖的勝地社區建卡戶王貞六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帶動周邊20餘戶建卡戶養殖中蜂脫貧致富,勝地社區建卡貧困戶王貞六和黃合亮等參與拍攝的中央電視臺《一村一寨總關情》脫貧攻堅紀錄片已在央視四個頻道同步播出。(記者 費玉瓊)

【來源: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6年7月25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雲發〔2016〕11號)精神,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優化我市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壯大實體經濟,按照「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有優勢、有基礎、有市場前景,能較快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原則,市委、市政府決定在鞏固提高傳統支柱產業的基礎上,著力推進「
  • 融合發展培育城鄉連續體
    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統籌城鄉發展綱要,圍繞統籌城鄉產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就業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等,已探索走出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新路,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已進入全面融合階段。  對未來一個時期我省城鄉發展態勢,可從三個視角判斷。
  • 裡水著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標杆鎮
    當前,裡水搶抓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機遇,圍繞「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開花」的鄉村振興目標,聚焦「兩個連片」,著力打造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發展標杆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為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樣本。
  • 信陽發文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到信陽毛尖、河南華英等品牌
    二、發展方向(一)布局區域化。在沿淮平原區著力發展優質糧油和草食畜牧業;在中部丘陵區積極發展茶葉、油茶、再生稻、稻漁綜合種養、苗木花卉、生豬、家禽、水產、食用菌、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在南部山區依託紅綠古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培育新產業新業態。(農業農村局、林業茶業局、自然資源規劃局、水利局、文化廣電旅遊局)(二)生產標準化。
  • 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如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就信陽產業發展潛力進行了逐項挖掘。  行動目標之五: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主導產業更加突出,培育出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年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 因水致貧 以水脫貧——安徽潁上縣發展「三水」產業助推脫貧
    潁上縣立足沿淮區域特徵、緊盯窮在水上癥結,探尋以水脫貧治本之策,結合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確定以「人給水出路,水給人生路」思路,按照「宜水則水、宜牧則牧、宜漁則漁」的原則,變「對抗」為「適應」,堅持窮在水上富在水上,著力發展水產養殖、水禽養殖、水生蔬菜「三水」產業,走農牧結合、立體種養產業脫貧發展之路。
  • 推進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黃三角農高區規劃布局了科技創新區、鄉村振興樣板區、濱海新動能產業區、海洋生態保護區「四個功能分區」,著力實施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特色種業發展、農業智能裝備製造產業發展、大健康及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農業高端服務業發展、企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等「九大攻堅行動」,重點培育壯大「四大新興產業」。特色種業。
  • 黔西南:縱深推進產業革命 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持續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大力發展特色山地農業產業,不斷夯實高質量打贏收官戰的產業基礎,帶動群眾增收。在產業革命中,黔西南向山地要潛力,調結構發展特色山地農業,帶動群眾增收。2013年以來,安龍縣搶抓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和貴州省大力發展刺梨產業的機遇,通過引進實力企業,依託貴州大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刺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撐,利用安龍的野生品種成功培育出適宜安龍地理氣候的優質新品種——「貴農5」號,並通過示範帶動推進規模化人工種植。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打開APP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6:52:09 期間,6家單位共同籤約推進南沙區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建設,將促進第三代半導體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融合創新與集群發展,助力南沙構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 《海南省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從實際出發,深挖當地資源稟賦、區位環境、歷史文化、風情民俗、產業業態等特色優勢,突出小鎮獨具的特色魅力,力求形成「一鎮一風貌、一鎮一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堅持產業興鎮。根據區域要素和比較優勢,立足市場規律,把握市場方向,挖掘本地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能成長的特色產業,促其形成併集聚發展,做精做強,成為主導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產鎮融合。  ——堅持市場主導。
  • 湖南新增10個特色小鎮,個個都「特」在何處?
    近年來,金井鎮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強園富縣、優二興三、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明確長沙縣「一縣一特」的茶產業為金井鎮特色產業,以打造「品牌、品質、品味」的「三品」工作思路,緊緊圍繞茶產業與全域旅遊產業發展,立足產業布局特點與發展規模,結合既有資源分布特點,著眼於鎮域產業整體、均衡發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建設多主體參與
  • 甘肅省今年著力優化農業產業布局 大力發展「牛羊菜果薯藥」六大...
    我省今年著力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  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記者從近日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獲悉,我省今年將通過大力發展「牛羊菜果薯藥
  • 康定市精準發力 助推「三農」發展
    一是發展興旺產業。堅持「西大東精」「西山東水」,圍繞「一區二谷三景四園五基地」產業布局,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做大產業規模、做響產業品牌,發展壯大涉農龍頭企業,深度推進農旅、牧旅融合。強力推進廁所、汙水、垃圾「三大革命」,投入資金1.4億元,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15752戶,實現一戶一廁。新建8個鄉鎮汙水處理廠,標準農村垃圾池156個,嚴格落實河、湖、山長管理機制,全力打造「五個十裡」「五片花海」,完成綠化面積3.2萬平方米。 三是培育文明鄉風。
  • 深圳大鵬新區: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高地
    ,全面展示新區近年來著力構建自主創新體系與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豐碩成果,彰顯出大鵬生態島、生物島、生命島的鮮明優勢及特點。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作為大鵬新區科技發展格局的重中之重,目前已與周邊的深圳國家基因庫、生命科學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生物家園、綠島綜合體等創新載體,形成「一庫兩園多平臺」的產城融合格局,通過人才、技術、設施設備的聯動,多個配套園區以及服務平臺的共享,打造產業生態圈,為未來生物谷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 蘇州高新區:壘築產業基石高質量建設特色田園鄉村
    蘇州高新區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把特色田園鄉村築在產業基石上,優化鄉村土地布局,發展規模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立足鄉村資源稟賦,找準產業定位,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依託特色產業支撐,力爭在2020年將全區村莊全部建設成為生態優美、鄉風文明、活力宜居的特色田園鄉村。
  • ...積極融入和服務發展大局 在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中展現新作為
    李榮燦在參加皋蘭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積極融入和服務發展大局 在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中展現新作為每日甘肅網1月1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4日,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繼續進行分團審議。會上,代表們對各項工作報告和去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圍繞鄉村振興、工業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在聽取大家發言後,李榮燦指出,過去一年,蘭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效,呈現出經濟平穩運行、民生保障有力、生態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良好態勢。皋蘭縣與全市一樣,在壓力與困難中積極進取,各項工作邁出新步伐、取得新進展。
  • 都斛鎮一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一手力抓經濟社會發展「魚米之鄉...
    為深入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都斛鎮把發展夜間經濟作為繁榮壯大鄉鎮經濟的重要舉措,突出本地特色、強化城鎮管理,合力為夜間經濟繁榮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與此同時,都斛鎮加快特色產業體系構建,深度挖掘利用當地資源稟賦,以特色項目提升發展軟實力。該鎮引進臺山蠔文化美食城項目落戶,推動臺山蠔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方向發展,為遊客提供更多元素的飲食體驗,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 吉林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趙冷冰報導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出臺《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大紅松林資源的培育、改造和綜合開發,打造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體系。吉林省將遵循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以人工商品林為重點,進一步放活經營權,打造一批高質量紅松產業基地,並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實施多元化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全產業鏈布局,積極創建紅松籽產地集中區、技術產品創新示範區和紅松產業文化核心區。
  • 建好「菜園子」保障「菜籃子」 江蘇促進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中國江蘇網訊 江蘇省綠色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19日在南通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頂住疫情汛情「兩個考驗」,今年全省綠色蔬菜產業實現逆勢增長——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圍繞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升蔬菜產業競爭優勢,各地實施了一大批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創新了蔬菜發展業態和模式,促進了綠色蔬菜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疫情以來,各地積極拓展蔬菜供應新渠道,強化與郵政、新媒體、電商平臺等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服務,蔬菜網絡銷售飛躍式發展,蔬菜供需對接更加緊密。支持保障政策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