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松果仁的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中國紅松果仁之鄉——吉林露水河

2020-12-04 乾貨小餚精1931

露水河鎮隸屬於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位於撫松縣的東北部,距撫松縣城87公裡,東接安圖縣,南靠泉陽鎮,北連沿江鄉東西長40公裡,南北長36公裡,總面積855.7平方公裡。露水河鎮區自然資源豐富,素以「立體自然寶庫」著稱,該地森林資源豐富,山巒疊嶂,綿延起伏,素有「長白林海」的美喻。全鎮區林地面積2565公頃,森林覆蓋率78.5%,木材蓄積量27776立方米,是吉林省主要木材生產基地之一。

長白山是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長白山自然條件優越,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且開發歷史短,人為破壞輕,一直保護著無汙染純綠色的環境,特別是露水河林區。

露水河地區氣候為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夏風向更替明顯,降水充分,為高寒山區,年平均氣溫0.9—1.5℃,最高氣溫29.5—32.2℃,最低氣溫-39—–44℃,年降水量800—1040毫米,積雪深0.7米,平均相對溼度70—75%左右,早霜始於9月中旬,晚霜止於5月下旬,無霜期短,平均日照1200小時左右,林木生長期約110天左右。

露水河林業局有「紅松之鄉」的美譽。現有徑級30釐米以上結實紅松一百餘萬株,紅松活立木蓄積2868864立方米,現仍然較好地保持著長白山林區典型的原始紅松闊葉林狀態,大部分生長在海拔500—1000米範圍內。露水河林區森林覆被率在90%以上,氣候土質、地形非常適宜紅松的生長,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造成了露水河地區的紅松果仁極佳的品質,是其它地區的紅松果仁所不具備的,具有非常明顯的地域性。

露水河紅松果仁的發展及榮譽:

紅松是生長在東北長白山和小興安嶺一帶的珍惜木種,諸多研究推證,至少在一萬年前紅松已存在於東亞,且分布區比現代廣闊。紅松籽的食用最早在明代《本草綱目》中有記載。

1998年,露水河林業局投資4500萬元,建成了亞洲最大的紅松果仁加工廠,年加工量為750噸籽仁,紅松果仁大部分出口,年產值在2億元。

露水河紅松果仁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AA」級證書和吉林省綠色食品特產品基地(AA級),並獲2001年吉林質量萬裡行「質量放心產品」稱號。

2003年05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露水河紅松果仁」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

露水河紅松果仁原產地為吉林省撫松縣露水河地區,地理位置是東經127°29′—128°02′,北緯42°25′—42°35′。

2020年7月27日,入選中歐地理標誌第二批保護名單。

目前露水河地區年產紅松籽4500噸左右,佔中國總產量的絕大部分。

露水河紅松果仁的特點:

1,野生紅松屬國家一級瀕危物種,主要分布於東北長白山山脈及小興安嶺林區。野生紅松需要生長50年後才能開始結松籽,成熟期為兩年。

2,露水河紅松果仁保護範圍地處吉林省東南部,為長白山腹地,屬寒溫帶大陸氣候,冬夏風向更替明顯,四季分明,降水充分,空氣溼潤。

3,露水河紅松果仁的種源為露水河天然紅松。露水河紅松果仁的果球大呈卵園形,暗褐色,球內結子,大如巴豆、故意稱紅松果仁。所產的紅松籽粒大,皮薄,紅松籽千粒重平均為550克左右,高的可達850克,出仁率達30%左右,籽仁色澤乳白,「A」級品率高,品質極佳,是純天然綠色食品。

4,露水河紅松果仁是無汙染的天然綠色食品。紅松果仁仁中富含人體所需的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1、B2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紅松果仁中含有皮諾斂酸,在紅松果仁油中含有15%—18%的皮諾斂酸。紅松果仁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相關焦點

  • 紅松——渾身都是寶,植物界也有萬能的「超級英雄」!
    參考文獻:1.代力民,谷會巖,邵國凡,等.中國長白山闊葉紅松林[M].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6-17.2.蘇曉雨.紅松種殼組成及多酚提取分離與抗氧化抗腫瘤功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3.劉迪迪,李景彤,程翠林,等.紅松松子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與開發[J].食品研究與開,2017(12):216-219.
  • 「板慄之鄉」砍板慄
    新華社瀋陽5月23日電 題:「板慄之鄉」砍板慄 新華社記者 王振宏、於力、洪可潤 長得好好的67畝板慄樹,毫不猶豫全部砍掉,換種上了只有30釐米高的紅松苗。可12年後的今天,看著蒼翠挺拔的紅松林和出產的光亮飽滿的松子,加上一年6萬多元的收入,鄉親們不得不佩服老陳算明白了67畝山林帳。 而在陳希金的心裡,算的不僅僅是經濟帳,更是一筆生態帳,長遠帳。 遼寧寬甸滿族自治縣石柱子村山多地少,種板慄有40多年光景,是遠近聞名的「板慄之鄉」,全村最多的時候種植了13000畝板慄。板慄雖然種得多,可村民們並不富裕。
  • 龍江34萬公頃紅松 亟待深度開發
    哈爾濱工業大學王振宇教授的特種生物分離工程團隊研究數據表明:1公斤紅松塔,皮佔75%、子佔25%,若進行全產業鏈開發,可創產值360元。果松是松科松屬五針植物中的紅松、西伯利亞紅松、偃松、華山松等具有結實能力的經濟樹種的統稱。由於國內外能夠結實的紅松、華山松、西伯利亞紅松等天然林資源大幅度減少,導致目前市場上各類松子產品供不應求,供需缺口較大。
  • 吉林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趙冷冰報導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出臺《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大紅松林資源的培育、改造和綜合開發,打造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體系。吉林省將遵循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以人工商品林為重點,進一步放活經營權,打造一批高質量紅松產業基地,並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實施多元化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全產業鏈布局,積極創建紅松籽產地集中區、技術產品創新示範區和紅松產業文化核心區。
  • 林木美景簡介之紅松林與落葉松
    紅松林:從過去到現在,紅松在東南亞的分布區域愈來愈小。在現代的氣候條件下,我國東北東部山地已成為紅松分布的中心地區。小興安嶺有「紅松之鄉」之稱。這個樹種在世界上分布區域很窄,除我國外,僅在日本海附近地區少母分布,喜生寒溫帶溼潤氣候區。它是喜溫而又耐寒、喜光,但又耐陰的樹種。
  • 黑龍江省遷徙候鳥種類達350種 佔全國一半以上
    19日,在哈爾濱舉行的首屆黑龍江流域候鳥遷飛區保護網絡會議透露,黑龍江流域是全球九大候鳥遷徙路徑之一的東北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徑重要組成部分,我省遷徙候鳥達350種,佔全國遷徙鳥類的一半以上。 據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是全國重點林區,森林和溼地資源豐富,其中溼地是遷徙候鳥最主要的棲息類型之一,黑龍江流域內的溼地為候鳥的遷徙和繁殖提供了大量棲息地,是重要的候鳥繁殖地和遷徙中轉站。全國有鳥類1400多種,其中遷徙候鳥種類達600多種,而我省遷徙候鳥就達350種,佔全國候鳥種類總量的一半以上。目前全省有248處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766平方千米,國家級36處,省級85處。
  • 「中國玄參之鄉」就在重慶!種植面積佔全國六成!
    玄參、黃柏、木瓜、杜仲等20餘種大宗藥材常年種植面積保持在30萬畝以上,其中玄參種植面積佔全國種植面積60%以上,是「中國玄參之鄉」。 今年一季度,南川區中藥材種植態勢良好,新發展中藥材2.4萬畝。
  • [新聞夜班]廣西蛇類品種佔全國一半以上 被蛇咬傷需及時就醫
    [新聞夜班]廣西蛇類品種佔全國一半以上 被蛇咬傷需及時就醫 廣西蛇類品種佔全國一半以上,被蛇咬傷需及時就醫。
  • 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度假區·喜獲 「吉林省文旅行業放心消費示範單位...
    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度假區,地處於長白山腳下,西北景區之間,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森林氧吧和國家林草局吉林培訓基地,是一處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會議培訓、拓展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度假區。近日,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吉林省文旅行業放心消費示範單位」名單,「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度假區」榜上有名。
  • 中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樹種多紅松、落葉松、雲杉、冷 杉等
    據近年統計資料,全區共有森林面積6.8億畝,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37%。木材蓄積量達32億立方 米,佔全國木材總蓄積量的三分之一。其中 黑龍江省有24億立方米,佔全國木材蓄積量 的四分之一;吉林省有7億立方米,遼寧省有 1億立方米。
  • 2012年民營鋼鐵產量佔全國比重達50%
    中廣網北京3月2日消息(記者陳亮)最新統計顯示:2001年至今,中國民營鋼鐵企業取得飛速發展,2001年產鋼僅168萬噸,2012年產量則達到3.62億噸,佔全國產量的50%,累計增長了18倍。    這是全國工商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會長沈文榮在商會第二次會員大會上做出上述表述的。
  • 露水河板材與千年舟板材品牌對比哪個好?
    中華整木網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1-01-14 20:09:52 瀏覽:1次 存在即合理,每個品牌肯定有自己的優勢所在,否則它是不會在市場運營多年,要想知道露水河板材與千年舟板材品牌對比哪個好,先看看兩個品牌的基礎介紹與生產公司情況吧
  • 印度尼西亞第五大島嶼,風景優美,人口卻佔全國一半以上
    東南亞距離中國比較的近,風景也很美,因此成為了國人選擇的目標,其中印度尼西亞的海島旅遊最受國人的歡迎。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該國大約有17508個島嶼組成,被稱為「千島之國」。而在這個國家中最著名的當屬於爪哇島,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就位於這個島嶼上。
  • 中國長壽之鄉巴馬
    這裡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巴馬是中國最適宜人居住的小城之一。巴馬人的長壽現象源遠流長。清朝嘉慶皇帝聞知巴馬境內有一瑤族老人名叫藍祥,高壽142歲,特題詩贈巴馬長壽鄉。稱其為"煙霞養性同彭祖,花甲再周衍無極"。清光緒戊戌年,光緒皇帝欽命廣西提督馮子才為那桃鄉平林村鄧誠才題贈"惟仁者壽"的匾牌,現該匾為鄧家的第四代孫完好保存。
  • 技術革新促「中國鮑魚之鄉」產業升級
    連江縣是「中國鮑魚之鄉」,鮑魚產量約佔全國鮑魚產量30%,鮑魚養殖行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帶動育苗、加工、銷售等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2019年連江縣鮑魚產量4.8萬噸,產值達56億元。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 福建霞浦再獲一國字號榮譽——「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
    授予霞浦縣「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 這份殊榮的份量
  • 內蒙古有這麼多特色之鄉!你都知道嗎?
    阿拉善盟:駱駝之鄉阿拉善自古就是遊牧民族文化的搖籃,而獨有的阿拉善雙峰駝是我國駱駝種群中,歷史最悠久、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地方良種,佔全國駱駝總數的三分之二;蒙古族習俗養駝、祭駝、賽駝和駝具製作工藝,也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我國駱駝最為集中的產地,阿拉善已有超過5000年的駱駝馴養歷史。
  • 「中國鰉魚之鄉」漁業產值21億元
    東北網7月24日訊(郭明儒 記者 王亮)「中國鰉魚之鄉」不是一個鄉,它是指地處三江交匯處的同江市憑藉轄區內206公裡長的水域、7萬畝的水域灘涂養殖面積,因漁業資源豐富,故贏得了美名。近些年,黑龍江省大力發揚漁業,撫遠市、同江市等18個邊境縣(市、區),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推進休閒漁業和冰雪漁業發展,漁業經濟產值達到20.57億元,佔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1%。
  • 屏山縣榮膺中國「四川山鷓鴣」之鄉殊榮
    12月19日,四川省屏山縣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傳來喜訊,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野生動物之鄉」專家評審會上,屏山縣「中國四川山鷓鴣」之鄉全票通過專家組評審,榮膺中國「四川山鷓鴣」之鄉殊榮。  「屏山境內四川山鷓鴣的活動面積僅佔全國整個棲息地面積的2%,數量卻佔所有種群數量的20%左右,為300到400隻,可見屏山是四川山鷓鴣在全國最集中的分布區和主要棲息地。」四川省屏山縣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陳本平告訴記者。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 約佔全國總量一半
    累計識別2381頭 新快報訊 記者沈逸雲 通訊員馮建奎報導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素來有「水上大熊貓」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