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花卉別樣「紅」—大理州特色花卉產業發展紀實

2020-11-23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2月9日消息:近幾年來,特色花卉種植在白州大地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特色花卉產業在白州發展的廣闊前景。

產業大發展

我州地處「三江併流」下遊,獨有的立體地貌和主體氣候特徵,成為中國特色花卉分布廣、種類多,品種全的重要地區。特色濃鬱的蘭花、茶花、杜鵑花資源更是全國之最。「中國蘭花看雲南,雲南蘭花看大理」足見大理蘭花在國內外蘭界的地位,近幾年來大理蘭花的養殖發展尤其令人矚目,形成全國國蘭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是國蘭品種集散地和交易最活躍的地區,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國蘭品種市場的核心城市」;大理是最適宜茶花種植的地區和全國茶花品種最齊全的地區,當地久遠的茶花栽培歷史,積澱了豐富的茶花文化,為後人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雲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過雲南」是海內外對大理茶花的評價和讚譽;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大理市就確定了杜鵑花為大理市的市花,蒼山杜鵑花資源豐富,是我國杜鵑花的主要分布地之一,近幾年漂浮育苗技術在我州杜鵑花生產上取得了突破,杜鵑花的生產在全國花卉產業發展中佔一席之地。 

8年前,我州提出蘭花生產要依託大理市、鶴慶縣、洱源縣、雲龍縣等重點地區,茶花、杜鵑花以大理市為重點,苗木產業以賓川縣、漾濞縣、永平縣為重點,培育一批帶頭企業和種植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大理州特色花卉產業發展已成為富民興州的新產業。據不完全統計,至2010年底,我州特色花卉參與養殖的人數超過40萬人,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戶達2.2萬戶,其中蘭花有2萬戶,茶花是2000餘戶;處於栽培狀態的特色花卉總量5880萬株,其中蘭花5000萬株,茶花500萬株,杜鵑花380萬株,全州花卉種植面積5.31萬畝,花卉產值29.94億元,每年交易額達8億元。此外,鮮切花、盆景苗木的栽培逐年增加。 

與此同時,大理州還建立了一些規模較大的花卉市場,如大理珠海花鳥市場、大理古城花木街、鶴慶蘭花市場等,花卉市場的建立給特色花卉走向市場提高了交流交易平臺,花卉市場的逐年升溫也帶動了當地特色花卉產業的發展。

科技是支撐

大理獨特的氣候特點,適合種植蘭花、茶花、杜鵑花為主的特色花卉。因此,注重提高花卉品質,擴大花卉規模生產和經營,加強技術培訓,引導特色花卉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成為大理州特色花卉發展的頭等大事。近幾年,大理州園藝站已在大理市和永平縣建立50餘畝特色花卉資源保護和試驗研究基地,目前在茶花商品化良種選擇、良種快繁、無土輕便栽培、良種砧木苗選育等科技創新方面均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規範化商品開發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同時還對馬櫻杜鵑、粉系大白杜鵑經過快繁培植試驗取得成功。雲南遠益園林公司、大理春江源園林工程公司、祥雲大理特色花木園、下關龍泉茶花專業村等一批規模化、生產企業和種植戶聯合體,正在成長為聯繫帶動廣大種植戶,勇於闖市場,實施大理茶花產業商品開發的龍頭企業。大理蘭國花業公司在古城東邊租地60畝建立了公司基地,採用科學技術規模化開發,將各種蘭品推向海內外市場,大理各地養蘭戶還用無土栽培、基質栽培等解決了蘭花生產中的技術問題,促進了產業化發展。

市場須規範

十幾年來,大理特色花卉產業看是發展迅猛,然投資人卻擺脫不了「生產靠摸索、管理靠感覺,賺錢靠運氣」的格局。大起大落的大理蘭花茶花花市告訴我們,特色花卉生產應避免熱炒熱賣資源的現象,應發展優質優價商品花卉,走產業化、商品化發展之路。據業內人士分析,大理特色花卉發展的出路在於以生產優質年宵盆花商品為主,積極開拓國內東南沿海等大市場的同時,把特色花卉優質盆花推向國際市場;必須建立誠信公平的交易市場,強化打擊制假售假、坑蒙拐騙的行為,讓花卉生產經營者學習花卉知識,提高服務意識,進一步規範花卉市場。只有花卉市場火起來,才能達到產銷兩旺,才能推進大理特色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

花文化促產業發展

大理州特色花卉產業是雲南省綠色經濟強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千百年來形成了獨具特色自成體系的花卉文化,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花卉文化得到了發展,成為大理民族文化和旅遊文化的時代符號。特別是2003年中國大理蘭花博覽會,2008年至2011年連續四年舉辦的大理國際茶花蘭花博覽會,及大理各地每年舉辦的茶花蘭花展等,弘揚了大理花卉文化,推動了大理特色花卉產業的繁榮,促進了大理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近來,大理州把蘭花茶花確定為州花,一州兩花的確定對進一步提升大理名特花卉的知名度,拓展消費市場,擴大種植規模,吸引外來投資等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只有承載花文化底蘊的大理特色花卉,依靠科技支撐,才能做大特色花卉產業。 

推薦閱讀:

楊映琳:蘭州玫瑰產業發展的困惑與希望

湖南新寧縣水廟鎮生態產業成「綠色銀行」

江西東鄉: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綠色產業 花開沃土香滿園

山東:萬畝玫瑰產業園落戶濱州

(來源:大理日報)

相關焦點

  • 特色野生花卉——滇丁香丨中國植物大賞
    ▲雞冠滇丁香野生資源滇丁香屬植物喜光,也較耐陰,在半陰環境下生長良好。滇丁香屬野生花卉在雲南大理、昆明等地的公園和庭院中有少量應用,也取得較好的園林觀賞效果,但由於氣候、栽培及繁殖等諸多原因,如今仍然沒有在園林中得到應用,大量隱居在山野中。
  • 濰坊青州黃樓街道:立足特色優勢 打造花卉小鎮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1日訊濰坊青州黃樓街道立足特色產業優勢,以濰坊市重點創建的10家特色小鎮——「花卉小鎮」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這一目標,不斷加快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集群發展,打造花卉小鎮,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 上海將建綜合性花卉科學中心,打造3個市級花卉產業集聚區
    花卉產業被譽為「美麗產業」「富民產業」,是服務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對上海推進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將如何推進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花卉更好地服務高品質生活?2020年1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高品質生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5年,要將本市建設成國內一流的特色花卉研發中心、種源生產繁育中心、花卉交易中心和家庭園藝服務中心。
  • 桂臺合作培育廣西花卉產業紀事:臺灣蝴蝶來 桂花遍地開
    2010年1月,紅若彤雲,瀉如花瀑,318株3000多朵特級鉅寶組成一個巨大的花團,以隆重熱烈的姿態慶祝廣西花卉產業示範基地開園,多彩多姿的蝴蝶蘭成為桂臺花卉合作的排頭兵。加強桂臺花卉合作,以此為龍頭在各地建立花卉產業基地,是廣西推進花卉產業升級的重要部署。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以來,廣西與臺灣籤訂各類花卉合作項目16個,達成意向投資總額8億元人民幣。
  • 海南花卉蓬勃發展 特色蝴蝶蘭香飄國外
    中國園林網7月12日消息:近年來,海南省熱帶花卉產業憑藉獨特的氣候環境和自然地理優勢,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目前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13萬畝,年銷售總額20多億元,花卉產業逐步形成了區域化、集聚化、專業化的發展格局。
  • [廣西]南寧臺灣花卉產業園成市民旅遊新寵
    [廣西]南寧臺灣花卉產業園成市民旅遊新寵 2014年06月03日 11:24:51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3日南寧消息 日前,廣西南寧經開區臺灣花卉產業園幸福花海開園
  • 深度觀察丨花卉苗木產業,能否成為湖南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
    紅花檵木是特產湖南的珍貴鄉土彩葉觀賞植物,中國特色花卉品牌產品之一。湖南紅花檵木名聞中外,瀏陽市更被譽為「中國紅花檵木之鄉」。「白蘋茫茫鷓鴣飛」「醉別江樓橘柚香」……古往今來,在遊歷湖南的名家筆下,瀟湘大地上的花卉草木,映襯著湖南的山水,勾勒出一幅幅錦繡文章,彰顯著花與「芙蓉國」不朽之緣。 瀟湘大地跨越千百年,如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湖南,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030億元(數據截至2019年),其中包括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遊、林下經濟四大千億產業。
  • 「七彩雲菊」綻放開遠 拓寬產業新思路「一縣一業」花卉示範縣...
    供圖本場「一縣一業」花卉示範縣直播專場推介活動是由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開遠市人民政府、雲南省花卉技術培訓推廣中心承辦。直播圍繞打造雲南省特色優勢花卉產業集群,展示「雲花」品牌形象,鞏固「雲花」品牌認知度進行開展。從知花小鎮到開遠國家現代化產業園,從生態開遠到七彩雲菊,在分享與探討中,盡顯「一縣一業」花卉示範縣創建的亮點。
  • 【中國的脫貧智慧】花卉產業為賀蘭縣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寧夏新聞網11月25日,記者走進賀蘭縣常信鄉寧夏豐植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花卉產業園,只見大棚裡栽種著各種顏色的蝴蝶蘭,工人們正在澆水、鋤草,整個花棚裡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花卉種植,目前,園區已有30戶農戶加入了花卉種植行列。」
  • 百餘種花卉綻金秋 鄭州綠萬家首屆荷蘭菊花卉園藝展開展
    金秋九月,花香滿園,滎陽市高村鄉人民政府聯合滎陽市農委共同舉辦的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鄭州綠萬家首屆荷蘭菊花卉園藝展,於9月28日上午在鄭州綠萬家園藝有限公司舉辦開幕式。開幕式現場展會以荷蘭菊為主,匯集國慶菊、紅掌鳳梨、龜背竹、常春藤、口紅吊蘭、聚寶盆等100多種花卉,為遊客提供了一場豐富的菊花盛宴。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界朋友和父老鄉親們賞菊花、品農家飯、看豐收碩果,展廳還設有兒童遊樂場、植物大課堂、溫室參觀、室內盆栽、微景觀觀賞等,為全家親子出遊提供了一個好去處。
  • 激活資源稟賦 釋放示範效應「一村一品」蹚出陶都特色產業致富路
    開展「一村一品」示範村創建,對打造特色品牌農業,豐實「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市積極優化村級經濟發展路徑,在持續推進「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各農業產業區不同的特點,科學制定了《宜興市「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等,明確各地區建設發展重點。
  • 吉林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趙冷冰報導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出臺《促進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大紅松林資源的培育、改造和綜合開發,打造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紅松特色資源產業體系。吉林省將遵循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以人工商品林為重點,進一步放活經營權,打造一批高質量紅松產業基地,並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實施多元化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全產業鏈布局,積極創建紅松籽產地集中區、技術產品創新示範區和紅松產業文化核心區。
  • 海南規劃四大花卉產業區,確定「護花使者」
    日前,《海南省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5)》(以下簡稱《規劃》)已經七屆省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印發,明確到2020年,全省花卉種植總面積達到25萬畝,總產值達到70億元;到2025年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產值達到200億元;到2035年種植面積達到80萬畝,產值達到500億元。
  • 2019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報告
    近幾年,我國花卉產業在改革創新和調整升級進程中迎難而上、行穩致遠,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花卉消費市場日趨成熟,花卉正在進入千家萬戶,花卉生產結構不斷優化,產品質量明顯提高,花卉交易方式多樣快捷,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 嶺南花卉園林技藝閃耀世園會
    &nbsp&nbsp&nbsp&nbsp據負責廣東室內展區管理、保養工作的廣東省花卉協會理事李寶華介紹,廣東室內展區以「榕樹下美麗廣東」為主題,布展展品共有插花、乾花、觀花盆栽、組合盆栽等五大類140多個品種400多盆,集中了最具嶺南特色的花卉園藝。
  • 西北首個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正式「開拍
    圖片由蘭州新區黨工委辦公室提供  據了解,昆明花拍中心西北分中心由蘭州新區現代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總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擁有12口交易大鐘、128個交易席位,每天可完成250萬枝花卉交易規模。該中心是以花卉拍賣為主,集花卉標準制定及推廣、新品種引進、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花卉交易服務平臺。
  • 百萬株鬱金香國慶盛開崇明,未來逐步引入五大洲適宜花卉,形成「一...
    東方國際集團上海花卉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未介紹,企業聯手國際鬱金香協會,對鬱金香的反季節開花技術進行探索,讓春花秋開,在廟鎮的2個村種植了近100畝鬱金香,來自紐西蘭的品種約20個,打造反季節鬱金香花海景觀。據悉,鬱金香花海位於廟鎮的鎮東村和永樂村,屆時,白、紅、黃、紫以及各種複色、漸變色的鬱金香將次第盛開。
  • 閩臺53對特色鄉鎮農業產業結對子 臺灣果蔬在大陸落地生根
    在今日上午舉行的第六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農業產業對接交流會上,當年將臺灣小番茄種苗帶到大陸來的臺灣欣樺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施辰東,與廈門中廈蔬菜種籽有限公司正式籤訂對接合作交流協議,合作了10年之久的兩家閩臺農業企業終於「領證」,為今後更密切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這兩家企業的「緣分」,要追溯到10餘年前。
  • 百餘種溫泉花卉亮相泉城公園,有的花期長達半年
    紅掌、蝴蝶蘭、一品紅、大花海棠……1月22日,泉城公園觀賞溫室內奼紫嫣紅,上百種花卉盡情綻放,這些冬日盛開的花卉是用濟南市商河縣的溫泉培育出來。其中,紅掌的花期長達6個月至8個月,在花城廣州都很暢銷。1月22日上午,濟南市民劉先生來到泉城公園觀賞溫室欣賞了商河溫泉花卉展。
  • 植物工場、花卉組培……濰坊現代農業發展融入更多「臺灣元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1月6日,記者從中共濰坊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獲悉,濰坊對臺農業合作不斷實現新突破,宋香園生態世界、玉泉窪農業合作社、東籬居養生基地、臺灣復唐農業科技、園生園、禾晟壯農業暨畜禽廢棄物處理、鑫和美青花卉等一批臺灣特色農業項目成功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