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場、花卉組培……濰坊現代農業發展融入更多「臺灣元素」

2021-01-08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1月6日,記者從中共濰坊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獲悉,濰坊對臺農業合作不斷實現新突破,宋香園生態世界、玉泉窪農業合作社、東籬居養生基地、臺灣復唐農業科技、園生園、禾晟壯農業暨畜禽廢棄物處理、鑫和美青花卉等一批臺灣特色農業項目成功落戶。海峽兩岸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引進的臺灣臺農蜜薯、水果玉米和辣椒新品種等已開始種植,推動濰坊優質農產種植加快步伐。臺灣康軒集團、臺灣在地良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臺資企業與濰坊合作的特色農業種植園、熊蜂授粉和生物天敵防治、植物工場、花卉組培、電商平臺、生物科技研究所等多個新項目實現籤約落地、開工建設。

市委臺辦多次赴國臺辦、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農科院等上級部門爭取支持,推動海峽兩岸農業論壇在濰坊舉辦,實現濰坊「國字號」涉臺活動的新落地。活動緊扣「農業大發展鄉村大振興」主題,助力兩岸農業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2020年魯臺會期間,兩岸專家、學者、實業家圍繞智慧農業發展現狀與應用、智能養殖、田園綜合體+等內容,線上線下開展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等方面合作交流研討,對農綜區進行了全方位推介。海峽兩岸農業論壇已發展成為兩岸一流、定位精準、特色鮮明的對臺農業創新合作新引擎,引領著一大批技術流、資金流和人才流到濰坊「亮劍論道」、洽談合作。

在論壇的引領下,濰坊對臺農業合作不斷實現新突破。宋香園生態世界被評為「齊魯美麗田園」、山東省「田園綜合體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玉泉窪農業合作社通過引進臺灣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發展成為集種植養殖、休閒觀光、文化創意、親子體驗於一體的現代化農莊,成為山東鄉村振興的樣板。臺灣理念、臺灣元素、臺灣特色正成為催生濰坊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助推農綜區提檔升級的強大內生動力。

相關焦點

  • 【中科起源】植物組培機器人研究進展與展望——繼代培養
    簡述了植物組織培養的作用和主要生產環節,重點綜述了國內外植物組織培養中繼代培養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和最新進展。隨隨著勞動力成本的逐漸增加,組培生產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急需採用自動化生產技術,以提高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機器人技術的應用將對組培產業的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植物組織培養是以Haberlandt提出的細胞全能性作為理論依據,採用環境控制方法創造出適於植物組織或細胞生長的理想條件,對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及原生質體進行培養,獲得完整植株或組織器官的技術。
  • 濰坊青州黃樓街道:立足特色優勢 打造花卉小鎮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1日訊濰坊青州黃樓街道立足特色產業優勢,以濰坊市重點創建的10家特色小鎮——「花卉小鎮」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這一目標,不斷加快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集群發展,打造花卉小鎮,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 山東博興:「現代生物技術」助推農業轉型升級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1月18日電(陳彬) 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呂藝鎮發揮位於該鎮的高效生態農業示範企業的帶動作用,在當地推廣使用生物組培、無土栽培等現代生物技術,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助推農業生產轉型升級。
  • 臺灣現代農業概況
    臺灣地區地狹人稠,境內三分之二為山地丘陵,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臺灣現代農業生產發達,現有耕地面積1290萬畝,農戶78萬戶,農業人口400多萬,佔臺灣總人口的19%,目前臺灣農業總產值為4000億元新臺幣,佔臺灣經濟生產總值的3.3%,在臺灣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臺灣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與林業四大部分。
  • 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鄧興旺來濰坊學院調研交流
    7月31日,國際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教授一行6人來濰坊學院調研交流。校長馮濱魯、副校長趙光強會見客人。鄧興旺教授一行與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部分教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
  • Plant2018中國國際植物工廠及農業照明博覽會即將在滬召開
    植物工廠是一種21世紀新興設施農業生產模式,可廣泛用於花卉、蔬菜、藥材和種苗的周年種植栽培,是用高科技打造的現代農業可持續生產系統。伴隨人口增加,環境惡化,食品安全等問題,植物工廠這一產業形態未來發展前景可期。現階段,農業結構調整與轉型是黨和政府的既定決策,植物工廠已納入國家863計劃,並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植物工廠將迎來最佳機遇期。
  • 大沽河畔崛起工廠化育苗基地,為即墨農業發展添油助力
    大沽河畔崛起工廠化育苗基地,為即墨農業發展添油助力 2019-09-18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年產鮮切花近7億枝 出口率達44%
    在他看來,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證通過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工作的穩步推進,正不斷引入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成長活水,努力打造雲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持續創新 促進多元發展  「園區現擁有全國最大的菊花種質資源庫,收集、保留菊花品種2500餘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花卉新品種100餘個,獲國家和雲南省植物新品種認證的花卉新品種74個,花卉新品種研發及無土栽培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 福州籍二代臺商情注生態農業 臺灣花卉閩清開花
    立秋剛過不久,閩清縣塔莊鎮溪東村臺商施至雅的農業大棚裡,臺灣名貴花卉「金花石蒜」已經耐不住地下的寂寞破土而出,金燦燦的花束顯出一股高貴的氣息。  臺商施至雅的父親是大陸改革開放、兩岸關係改善後第一批回鄉探親和創業的臺商。前幾年父親去世後,施至雅一邊接管父親的工廠,一邊在閩清發展生態農業,引種臺灣優良品種,為家鄉農民示範有機生態農業生產技術。
  • 科學網—植物幹細胞:從實驗室走向產業
    聯盟成立後,我們將建立山東農業大學組培實驗室,依靠科學技術和專家力量來提高海棠組培苗木品質和生產水平。」 「育苗是果樹產業發展的關鍵。我們希望參加這個聯盟後,利用最先進的組培等技術提高苗木繁育和生產水平,促進蘋果產業的轉型升級。」
  • 臺灣新合捷蝴蝶蘭花卉基地落戶蕪湖
    5月20日,無為市無城鎮政府會議室,臺灣新合捷蝴蝶蘭花卉基地項目投資協議書如期籤訂。市臺辦、無為市招商局、無為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籤約活動。  臺灣新合捷蝴蝶蘭花卉基地項目地址位於無為無城鎮黃汰村,佔地100畝,計劃總投資4000萬元,主要從事以蝴蝶蘭為主的高檔熱帶花卉種苗及成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擬於2020年7月份開工,10個月內完成2萬平方米玻璃溫室和2萬平方米薄膜連棟溫室等主要設施建設。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後,預計實現年銷售2000萬元以上。
  • 桂臺合作培育廣西花卉產業紀事:臺灣蝴蝶來 桂花遍地開
    基地位於南寧市江南區吳圩鎮康寧村及壇白村區域內,距南寧國際機場4公裡,集花卉規模生產、物流服務、科技展示、銷售交易和旅遊觀光於一體,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引進資金、管理、技術和品種,以名貴花卉優質種苗組培繁育及生產推廣為重點,以蘭花類、鮮切花(葉)、珍稀木本花卉等高附加值的名貴花卉生產為特色,同時積極開發鄉土花卉品種。規劃2011年康寧片區建成,2013年壇白片區建成。
  • 植物組培汙染完美解決方案
    植物組培廣泛應用於植物科研,如模式植物,作物育種等,工廠化生產,如觀賞花卉植物,中藥材生產,園林園藝等,但是組培過程中種苗的汙染是廣大工作者最頭疼的問題,尤其是真菌汙染,常用的抗生素根本無法有效的抑制和清除,來自美國Plant cell Technology公司的專家針對這一問題,研發了一款高效的植物組培微生物汙染清除試劑——PPM(Plant Preservative
  • 【農綜動態】以才為楫闊江天——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以高層次...
    2015年7月23日,世界著名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創院領導小組組長鄧興旺教授首次來濰坊,對濰坊在中國農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表現出濃厚興趣,表達了深入合作的意願。  作為長期從事植物光形態建成和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研究工作的專家,鄧興旺是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耶魯大學植物分子遺傳及農業生物技術聯合中心主任、國家作物分子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深圳市作物分子設計育種研究院院長,他曾任美國耶魯大學植物生物學冠名終身教授(Daniel C. Eaton Professor)、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
  • 探秘世界花卉大觀園- 園林資訊 - 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9月13日消息:世界花卉大觀園位於南四環輔路北側,由十五大溫室和十五個花園廣場組成,各溫室內植物千奇百怪、花團錦簇,熱帶植物館中有數百年的佛肚樹、重陽木、古榕樹等喬木1800餘種;沙生植物溫室有上百種仙人掌、仙人球;精品花卉廳有生動風趣的植物生肖園、精品盆景園;頗具農家田園風光的蔬菜瓜果園中有重達
  • 兩岸農業交流新貌:浙江蒼南對接「臺灣經驗」
    作為浙江省最南端,浙江離臺灣最近的地方,近年來,蒼南縣新型觀光休閒型農業發展十分迅速,臺商在這裡投資創建農業園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種種新面貌的產生,離不開海峽兩岸之間的友好交流,在兩岸思維碰撞中,「臺灣經驗」在蒼南的農業轉型發展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 組圖|現代生物技術育出多彩蝴蝶蘭
    寒冬時節,在位於博興縣的山東博華高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0餘萬株採用「生物組培技術」培育出的68個品種的蝴蝶蘭陸續盛開,在智能花卉大棚裡爭奇鬥豔,俏銷市場。與普通品種相比,這種採用「生物組培技術」培育的蝴蝶蘭具有抗性強、花期長的特點。
  • 植物組織培養的技術原理
    在花卉育種過程中,不斷的雜交、選種極大地擴展了花卉的花形與顏色,使得花卉在各方面都越來越接近人們的需求。但在同時,也造成了花卉基因類型的高度異質化———子代不易有均一表現。而組培苗是在母株器官、組織或細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保持母株的全部特性(花形、花色、株形、開花習性、抗逆性等),因而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集多種優良性狀於一體的植株加以分生,從而得到大量與母株一模一樣的植株。
  • 現代農業這樣在各地蓬勃發展
    核心提示傳統農業粗放的生產方式被現代農業高效、低耗的生產方式所取代,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初步建立,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蓬勃發展,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產業支撐。河北柏鄉縣龍華鄉後渤海農業公園內樹林中養殖的鴨子。
  • 第六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在臺灣雲林舉行
    據介紹,近年來,四川憑藉農業資源豐富、基礎良好、市場巨大、政策優渥等比較優勢,與臺灣在精緻農業、現代農業方面開展有效對接,合作領域廣泛。截至去年底,四川共有臺資企業2317家,項目投資總額197億美元,各項指標均位居西部地區第一位。其中,在川臺資農業企業發展迅速,川臺農業合作已逐步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合作的良好態勢,合作項目近300個,金額超過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