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幾千年後可能會驟然變冷
新華社12月4日電 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會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地球很可能在幾千年後經歷一次突然的降溫過程。 這一研究結果是對地球最近25萬年的氣候變化進行分析後得出的。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地球氣候按照以往的趨勢演變下去,那麼在幾千年後將經歷一次氣溫驟降,然後開始一個1000年到2000年的冰川期。
-
變冷!誰在忽悠地球?
北極海冰融化的趨勢似乎仍在不斷加快,媒體上不斷傳來科學家關於海冰消融的最新研究報告,其中,北極海冰完全融化的時間預言被研究報告不斷提前,從「最快2050年夏季」到「最快2030年夏季」到「最快2015年夏季」,再到「最快2013年夏季」。
-
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進入小冰河是真的?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地球變熱變冷都是爭議的話題,包括如今還有人在說,我們地球可能在203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到底這是什麼情況呢? 當然這確實是科學家說的,但這是一個分析的可能性結論。
-
變暖與變冷之爭
從科學家打賭說起 據俄羅斯新聞網援引英國《衛報》報導,主要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情況的兩名俄羅斯科學家堅持認為,全球變暖的說法過於誇張,今後10年全球氣候將變冷。全球冷暖之爭是一場長期的科學爭論 20世紀70年代初就曾經出現過的氣候「變冷說」。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發表的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譜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氣候有10萬年軌道周期變化,其中9萬年為冷期,1萬年為暖期。按此規律推算,目前氣候的暖期已接近尾聲,氣候「變冷說」一度成為主流。
-
2020年是氣候拐點?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長期以來,關於地球變熱變冷都是爭議的話題,包括如今還有人在說,我們地球可能在203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到底這是什麼情況呢?當然這確實是科學家說的,但這是一個分析的可能性結論。
-
地球變熱,科學家又預計2030年進入小冰河,到底是熱還是冷?
作者:文/虞子期 大家應該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天氣一熱就說地球升溫,天氣一冷就說降溫了」,而在寒冷的時候很多人甚至聯想到了小冰河時期,包括在今年也是一樣的,不少人感覺到氣候變化非常強,並且冷在如今的氣候現象之中非常明顯。
-
從「全球變暖」到「全球變冷」:誰在忽悠地球—新聞—科學網
北極海冰融化的趨勢似乎仍在不斷加快,媒體上不斷傳來科學家關於海冰消融的最新研究報告,其中,北極海冰完全融化的時間預言被研究報告不斷提前,從「最快2050年夏季」到「最快2030年夏季」到「最快2015年夏季」,再到「最快2013年夏季」。
-
研究表明:30億年前的地球到處是水 根本沒有大陸
研究表明:30億年前的地球到處是水 根本沒有大陸 2020-03-04 09:27:36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佚名美媒稱,新的證據表明,這顆行星被廣闊的海洋所覆蓋,根本沒有大陸。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2日報導,科學家的最新報告說,後來大陸出現了,板塊運動推高了巨大的巖石陸塊,使其露出海面。在今天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內陸的一片古老海床中,他們發現了有關這個古老水世界的線索。
-
40年後,研究人員終於更清楚地看到了地球的氣候命運
這項評估由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進行,並於本周在《地球物理學評論》(Reviews of Geophysics)上發表。評估依據三個方面的證據: 當代氣候變暖所顯示的趨勢、對可以減緩或加速氣候變化的反饋效應的最新理解,以及來自古代氣。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史蒂文 · 舍伍德說: 他們支持可能的升溫範圍在2.6 ℃到3.9 ℃之間。
-
新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 如今恐龍可能會統治地球
新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 如今恐龍可能會統治地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網易科技《知否》(辰辰):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如今恐龍可能會統治地球在2.3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恐龍統治著每塊大陸以及大部分的陸地生態系統。然而,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使恐龍走向了滅絕。一些科學家認為,當小行星在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時,恐龍已瀕臨滅絕。但來自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科學方法來驗證這一理論。研究人員收集了各種最新數據,並使用統計分析來評估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是否仍能夠繼續繁衍生息。
-
最新研究表明,北極夏季海冰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消失
自從1979年開始記錄衛星以來,夏季北極冰的面積減少了40%,體積減少了70%如果排放量仍然很高,則即使在冬季,北極地區也可能會無冰最新研究表明,即使迅速削減了導致氣候危機的碳排放量,現在極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使北極夏季海冰消失。
-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南北兩極25萬年改變一次
最新研究表明
-
地球未來到底是變熱還是變冷?太陽極小期到來,地球會被冰封嗎?
太陽也是一顆星球,自身也會運動,會進入各種時期,其中就有極小期,當太陽進入極小期的時候,就表明是太陽活動最低的一段時間,這時候太陽表面的黑子以及閃焰會變得非常少,黑子和耀斑的活動很少。公元1645至1715年,這段時間太陽黑子的數量非常稀少,太陽進入了極小期,而這時候地球正處於小冰河時代,小冰河時代便意味著整個地球會被冰凍,相信不少人都看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吧,在影片當中,整個地球是被冰封了,所有城市街道樹木都被冰封住了,這相當於就是進入了小冰河時期。
-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形成時間大約在500萬年內!
一個地球的形成又需要多久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終於有了眉目!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些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塵埃的歷史揭示了地球的前身——原地球的形成速度比之前認為的要快得多。 對這種隕石塵埃的分析表明,原地球在大約500萬年內形成,這在天文學上是非常快的。
-
最新研究得出有關地球板塊構造形成機理的新結論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7月17日,由中國香港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宣布成功利用新模型獲得了有關地球板塊構造形成機理的新結論板塊構造理論創建50年以來,很好地解釋了固體地球的活動——例如,爪哇的火山,日本的地震等等。該理論假設地球的外殼即地球「巖石圈」被細分為彼此相對運動的板塊,地殼大部分活動均集中在板塊之間的邊界上。
-
聯合國報告稱地球臭氧層停止變薄[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聯合國近期出臺了一份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極臭氧已經停止損耗。以下是相關報導摘編: 【法新社日內瓦9月17日電】聯合國科學家說,地球上層大氣的保護性臭氧層已經停止變薄,到本世紀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復。而這要歸功於不準使用有害化學物質的禁令。
-
英國最新報告:近90%陸生物種2050年將失去部分棲息地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1日消息,根據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最新報告,英國科學家展開的模擬研究顯示,到2050年,由於人類為滿足未來的食物需求而開墾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都可能會失去部分棲息地。
-
如今地球怎麼了,為何會一半冷一半熱?科學家找到主要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觸,2020年簡直就是非一般的一年,很不平凡,是考驗全人類的重要時刻。因為氣候的關係導致許多地區都出現了極端的天氣情況,比如今年8月份,整個地球便處於一個冷熱交替的階段,好像地球被一分為二,一半地區是炎熱的,另一半總是很冷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來看一個現象,就能夠知道了。
-
最新研究表明:參宿四真的要爆炸了!亮度變暗是由劇烈活動導致
2019年年底,各大天文臺都傳出消息,獵戶座中的紅超巨星參宿四的亮度顯著變暗,亮度最低時只有正常亮度的40%左右。參宿四的這種反常現象引起了包括天文愛好者在內的人們的廣泛猜測,那就是,這顆紅超巨星將很快爆炸,成為地球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亮的一顆超新星。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說到地球的歷史,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又著迷。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地球的歷史太久遠了(46億年),人類文明與之相比較,只是瞬息之間。但地球在漫長的46億年裡,過得並不乏味,經歷了大陸的聚合與分離、生物物種的大爆發與滅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去探尋這些事件的起因、過程及結果,又是令人著迷甚至回味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