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亞昕:中華小姐歐洲賽區冠軍竟然是個無肉不歡的肉食動物~

2020-12-06 海歸女神匯

章亞昕 Nina

德國海德堡大學翻譯系本科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研究生錄取

2015鳳凰衛視中華小姐歐洲賽區冠軍

4A廣告智威湯遜實習中

不會輕易妥協,也從不善罷甘休,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從沒有得過且過~

坐標轉換,走過的地方都有痕跡

「出生在莫斯科,10歲起生長在德國,16歲在英國讀高中,然後回到德國讀大學,未來打算回中國發展。」 亞昕以年齡和地名作為主體的自我介紹顯得別具一格,不過更讓小編印象深刻的則是她有些磕磕絆絆卻十分可愛的中文口音,透露著小俏皮與小認真。

有著多地學習經歷的亞昕,自然是比較各地學院教育特點的最有力發言者。在她看來,英國的教育傳統而嚴格,就如同它在其他方面給世界的一貫印象一樣,有些不通人情。比如亞昕所在的寄宿學校,所有事情都被整齊劃一地落在紙面進行了規定:幾點早飯、幾點晚飯、幾點做作業、幾點出去玩……每一項規定甚至都會精確到分秒,就連周末也一樣,而且每天都會有幾個固定時刻要回到宿舍籤到。

而德國雖然給人的印象多為嚴肅與刻板,不過親身經歷後的亞昕表示,比起英國,德國的學習生活自由的多,除去上課時間,所有的時間都由自己支配,你可以任意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如同不被束縛的枝杈,可以自由生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小編不斷追問亞昕在國外讀書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插曲或者小故事,亞昕想了想,卻有些面露難色:「其實有趣的事情很多,但是我覺得有趣的事,說出來後別人可能並不覺得怎麼樣,因為那個有趣的點可能只有自己和當時的人才懂吧,所以就挺難講~」與其自顧自的自嗨,不如分享一些感同身受這是亞昕的交流哲學~

而且從小在國外長大亞昕還是個語言小天才,會講五國語言,除了擅長的中文、英文和德語,俄語及法語都是能夠正常交流的水平!

接觸傳媒,打開新世界大門

原本在德國讀翻譯專業的亞昕,如今卻決絕地告訴小編自己未來一定不會從事相關專業,這讓小編有些驚訝,以為其中有什麼「痛苦」的小插曲,沒想到亞昕的答案卻是她與另一份事業有了一見傾心的奇妙際遇。當然這個故事要從她參加鳳凰衛視中華小姐歐洲賽區的評比講起。

由於從小生活在國外,亞昕可以看到的中文節目並不多,鳳凰衛視算是其中一個,因此每年亞昕都會看鳳凰衛視的選美,所以選美比賽應該就算是亞昕的「媒體世界」的啟蒙老師。在19歲,亞昕報名參加了鳳凰衛視中華小姐歐洲賽區的選美比賽,從一個觀眾變成了選美選手。

提及這段經歷,亞昕仍舊記憶猶新:「以前在電視上看到其他選手,你會覺得她們總是在微笑,總是美美的,但是等到我自己去參加才發現這真是一個苦差事,從早上起床,就開始拍攝、排練、走臺,中午吃飯是唯一可以享受的休息時間,但是吃的東西確實主辦方提供的全素餐,這對於平日只吃肉的我簡直是一種極大的煎熬。」

「我還記我當時去面試時,一直處在一種懵懵的狀態裡,其他選手都穿著高跟鞋和裙子,我卻穿著皮夾克和平底鞋,我們被要求面對鏡頭進行三分鐘的自我介紹,這是我第一次對著鏡頭說話,而我本身中文並不好,所以我完全不知道我說了些什麼,這三分鐘對我來說還是很漫長的。」亞昕不斷強調著自己的種種不足,但卻對自己的優勢隻字未提,然而最終當選歐洲賽區冠軍的結果還是毫無保留的證明了亞昕的優秀與魅力。

不過,在亞昕看來,這段經歷為她帶來的最大收穫,一方面是通過在珠海的培訓與比賽,認識了很多國內的朋友,另一方面就是親身觸碰了媒體圈子,這讓她覺得原本抽象的「媒體」印象忽然可感、可觸,甚至充滿樂趣,於是就有了開始提到的毅然決絕。

回歸自我,做足人生必備功課

選擇是一個殘酷的詞,因為它意味著一定的捨棄,也包含著遭遇失誤的風險。

雖然確認的媒體這個大方向,但亞昕坦言目前的自己仍然處在一個十分迷茫的處境下,想做的事情很多,可以做的選擇也很多,反而就不知道怎麼去選了,「我報大學專業的時候就在糾結是要學設計還是經濟類的,結果最後學了翻譯。爸媽想讓我進歐盟這類的組織,但後來參加了中華小姐後就又想往媒體這方向發展,去央視和鳳凰衛視實習一段時間,也主持了些晚會。這次實習又是廣告公司,覺得也挺好。所以完全就是可能性太多,就沒辦法選擇一個自己要做一輩子的事情。」 亞昕的語序有些混亂,可以看得出她太想做好,太想做多,不過我們充分相信,優秀的她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一份事業。

比起事業需要選擇與放棄,愛好可就溫柔的多了,它允許你兼顧所有喜歡與興趣。亞昕14歲開始打高爾夫, 18歲去的內蒙的庫布齊沙漠第一次徒步, 3天走了75km,之後每年都會去兩三個地方每次徒步幾天。去年去瑞典北極圈走了國王之路,是一段5天110km的重裝徒步,極具挑戰性,今年的她已經預定了春節後去馬來西亞學潛水課程。非常喜歡戶外運動的她,遊泳、網球、滑雪、擊劍和騎馬,都會去涉獵~

當然除了「動」起來,她也可以「靜」下去,雖然沒有專門學過畫畫,但是從小就喜歡畫畫的她,畢業前還在學校辦過自己的作品展覽。

願我們都像像亞昕一樣,不妥協、不退讓,在追尋自我的道路上,吃點苦算什麼~

-END-

相關焦點

  • 陝西走出的「鳳凰」—中華小姐曾光簡介(圖)
    來自中國陝西西安、年僅二十歲的佳麗曾光,在11月3日由鳳凰衛視於香港主辦的2007「中華小姐環球大賽」上獲得冠軍,下為其個人資料。  職業/職務:學生兼職平面模特兼職英語翻譯   現工作單位/學校:西安外國語大學   中華小姐環球大賽冠軍——曾光  由鳳凰衛視主辦的2007「中華小姐環球大賽」總決賽晚會在香港亞洲博覽館隆重舉行。
  •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草食動物的肉,不吃肉食動物的肉?
    我們吃什麼肉比較適合熵增原理?種花家比較喜歡吃羊肉和牛肉,不過根據傳統我們吃最多的還是豬肉,當然這些都是吃草的動物肉,也許豬是雜食動物,無論是葷素豬都不介意,但給豬吃的葷能是好的肉嗎?不過是邊角料而已,因此豬將這些即將耗散排放到大自然即將形成氮化物導致熵增的有機物利用起來了,在這個局部形成熵減效應!
  • 唐朝:肉食動物的福音!沒有這些事情,我們大概吃不到肉
    唐朝:肉食動物的福音!沒有這些事情,我們大概吃不到肉大家對於唐朝的印象呢,很可能還停留在非常富庶的年代。這樣看起來是不是覺得唐朝的人也太富有了吧,出門還送米的,但是事實上呢,這樣的日子並沒有你想像的好過,因為除了飯,他們真的吃不上什麼好菜,你想想,如果叫你每天只吃白飯,可以一天都不到你就要吐了吧,那麼他們們吃什麼呢?像小呂是標準的肉食主義,無肉不歡的類型,但是那個時候想要吃上一塊肉可沒那麼簡單呢!
  • 中華小姐環球大賽大洋洲決賽落幕 王政嬌摘后冠
    據澳洲新快網報導,「中華小姐環球大賽」大洋洲賽區總決賽,於8月13日晚在新州大劇院圓滿閉幕。籌款逾十萬賑閩北洪災  作為歷屆「中華小姐」評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會安排了慈善募捐環節,籌集善款賑濟閩北洪災。澳大利亞雪梨福建社團當晚聯合捐出10萬元,由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副總領事趙雪芳代為接收並轉交災區。另外,金唐海鮮酒家東主黃錦華伉儷現場慨捐5000元,而慧賢會也表示捐款2000元。現場還設立募捐箱,共計籌得善款3000多元。
  • 參加選美大賽的小姐姐 在奪得冠軍後要做什麼工作?
    2002年環球小姐冠軍奧克桑娜被罷免2002年,俄羅斯佳麗奧克桑娜當選為環球小姐冠軍。但她沒想到,竟然一路綠燈,先是獲得聖彼得堡小姐,然後輕鬆拿下俄羅斯小姐,最後竟然還奪得了環球小姐!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多少人奔著環姐冠軍而去,半途鎩羽而歸,然而她卻混得風生水起。這令她始料不及。她還沒有做好當環球小姐的準備。她當上環姐後,才知道要履行許多職責。但是她正處於完成大學論文的關鍵階段,如果參加環姐活動,那麼她無法順利畢業。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這有歷史原因
    是誰將豬肉發揚光大,成了當今最主流的肉食?坤寧宮竟是殺豬的地方?荊軻刺秦王之前,吃的是什麼肉?狗肉和羊肉如何改變了整個中國歷史?寫《六畜興旺》是因為我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我最嚮往的是《水滸傳》裡的武松,在被押送的途中,他的枷鎖上還掛了兩隻燒鵝,走不到一半,把肉都吃了,酒也喝了。那時候我幼小的心靈就想,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沒想到後來我也成了一個飯桶了,很能吃飯,也很能吃肉。《六畜興旺》這本書,我大概寫了兩年多。
  • 肉好吃,可人類的常規肉食為何都來源於食草動物?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我花了數百萬年爬上食物鏈的頂端,可不是為了來吃素的」,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人對於肉的鐘愛。沒錯,人是雜食性動物,可毫無疑問的是大多數人對於肉食更加鍾愛。有趣的是,人雖然愛吃肉,但並非什麼動物的肉都吃,我們日常所能夠見到的肉食大多都來源於食草動物,豬、牛、羊、雞等等。雖然也有一些肉食動物會成為人類的盤中之餐,比如狗肉或者蛇肉,但這些畢竟不是很常見的肉類,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些肉食動物的肉。那麼,這種有趣的現象是何緣故呢?
  • 2020中華才藝小姐星光國際大賽江西盛況啟動
    2020年7月16日,由中華才藝小姐(國際)大賽有限公司鼎力打造的中華才藝小姐星光國際大賽在南昌國際博覽城綠地鉑瑞酒店國際廳隆重舉行了發布會儀式。 表明2020年的中華才藝小姐星光國際大賽在中國.江西正式拉開帷幕。
  • 肉食動物
    ,不僅因為她從小無肉不歡,就連看的電視節目也非同尋常。小時候,別人家的小孩一到傍晚,都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看灌籃高手、聖鬥士星矢、名偵探柯南、美少女戰士,而蘇長夏卻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看到捕獵者死死咬住獵物的時候,她會興奮得跳起來振臂高呼,家裡的沙發因此都被她踩破了好幾個。長大後,亭亭玉立的蘇長夏對待男人的手段也像極了肉食動物,沉穩智慧,敏銳果斷,生猛無情,男朋友換了一茬又一茬,卻沒能留住一個人的心。
  • 農曆二十七了,這肉香四溢的肉食動物版八大碗你可吃過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那些過年宴席上最受歡迎的8道明星肉菜和雞料理,希望你喜歡。1、白切雞。最簡單樸素的外表,卻暗藏著對品質、技藝的極致追求。只有最好的走地三黃雞,加上極為精準的烹飪,才能成就一道皮黃肉嫩,汁水鮮美的白切雞。
  • 肉食動物都抵抗不了它!擺我面前一定撕爛你!
    對於我這種無肉不歡的人每次就知道看他們吃的熱鬧傻呵呵的自己流哈喇子吃的是哪兒我都不知道!我以前也是西冷沙朗傻傻分不清楚啊!它倆的英文名字也都一樣,但其實只是不同地區不同的叫法,是同一塊肉上的不同位置,所以沒啥子區別啦!
  • 我們了解的肉食動物都是要吃肉的,你知道幾乎不吃肉的肉食動物嗎
    也就是說一般來講,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肉食動物,它們至少有一些作為肉食動物的標誌性共同之處。用爪子捕獵,鋒利的牙齒撕扯肉再吃肉!但是有一種動物,也是肉食動物,但是它們卻似乎打破這個我們以為肉食動物該有的一些特徵認知。它們就是——蜜熊。
  • 人吃的肉食大都是草食性動物,為何不吃肉食性動物呢?有三個原因
    人是雜食動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類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動物的肉,很少會吃肉食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呢?,那麼它們就需要捕獵,而它們捕獵時草食性動物也會反抗,弄不好還會導致肉食性動物受傷,因此肉食性動物獲取食物來源,不像草食性動物那麼容易,其種群規模通常都是小於植食動物的。
  • 具有東北特色的泥爐烤肉,無肉不歡,盡情想用美味
    這家店的裝修風格真的是很合小編的心意,小編進店的第一感覺,就覺得這家店的每個角落都非常的整潔大方,清雅幽靜,它不像是記憶中的烤肉店,一進門就是一股濃鬱的烤肉的味道,這家店相比較而言,清新潔淨,沒有想像中的油膩感,這讓小編覺得非常的舒服。泥爐烤肉這裡是一家正宗的東北泥爐烤肉店,所以他們的特色就是泥爐烤肉。
  • 美國「超越肉」別樣植物肉餡登陸上海,無肉不歡的你,該如何選擇
    」,其實並不是肉。無肉不歡的你,會如何選擇? 從10月18日開始,上海的顧客將能在當地的五家餐廳嘗試其新產品。這家公司從2009年起就開始研發基於蛋白的非肉類,但口感與肉類無異的肉類替代品。 這次面向中國市場的新產品旨在模仿許多亞洲菜餚中使用的各種餡料,如餃子和春卷餡的味道。
  • 肉食動物與植食動物
    一切源於大地,一切為了能量轉換(流水不腐),雖然相對生物全部種類而言,數量不到20%的植食動物與肉食動物,卻佔有生命80%的精彩。 植食動物與肉食動物的競爭永遠以優勝劣汰、遞弱代償為主旋律。但有一個超越肉體本身達到精神層面的例外,人類。 這種動物確實先進,與地球其他生物跨維度的存在,還不停地抬高和美化自己,以假亂真和借假修真。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但是沒有像肉食動物的利齒和食肉齒,僅僅有著用來切斷植物的切牙,後排牙齒有著凹凸不平的凹槽用來磨碎和咀嚼食物,和食肉動物比較之下,古代人類無論是圈養食草動物還是狩獵食草動物所付出的代價都是少於肉食動物。
  • Mike「無肉不歡」因吃蔬菜住院?費啟鳴一臉羨慕,秦奮吃飯要逼著
    Mike「無肉不歡」因吃蔬菜住院?費啟鳴一臉羨慕,秦奮吃飯要逼著《口紅王子》在第九期的節目中請來了韓雪,也讓大家見識到,一位女明星化妝只需要3f分55秒鐘的時間,非常的快,而在節目中談到飲食,中國人都是用筷子吃飯,在問到Mike的時候,他們國家是用勺子和叉子來吃飯的,據說泰國的菜市場幾乎包含了世界上所以類的蔬菜,Mike自曝曾因吃蔬菜導致住院,Mike說他只吃肉,不吃蔬菜的,他說有一次吃蔬菜然後就住院了,所以就沒吃過了
  • 【美胖說】你是素食星人,還是肉食動物?
    from 美胖點上方即可收聽音樂你是無肉不歡的肉食動物,還是清欲寡歡的素食星人?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者飲食習慣。有人享受肆意吃肉時的大快朵頤,有人偏愛採菊東籬的田園暢想。無論哪一種,食物都會滿足食客內心的缺失感。
  • 無肉不歡,我們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不是為了吃素的
    同事聽罷,一臉驚訝的問我:「你難道都不吃蔬菜的嗎?」我感到很詫異,反問道:「為什麼要吃草?」沒錯,在我等肉食主義者的眼中,蔬菜=草。你想想,人類花了幾千萬年爬上食物鏈頂端, 難道就是為了吃素?肯定是要吃肉的啊!作為一個肉食主義者,零食自然也是以肉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