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2020-12-04 環球網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解釋分析手段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24日說,這家英國衛星通信技術公司利用都卜勒效應分析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次航班發出的聲脈衝信號,最終「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25日說,由於天氣惡劣,當天暫緩馬航370航班的空中和海上搜尋行動。

解釋原理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4日晚在首都吉隆坡宣布,根據英國空難調查處的通報,馬航MH370航班已落入印度洋南部海域。通報說,國際海事衛星組織進一步計算其搜集的衛星數據,「藉助先前從未在這類調查中應用的一種分析手段,得以進一步揭示MH370航班的飛行軌跡」。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24日向英國天空新聞頻道記者解釋這家公司如何通過都卜勒效應分析出馬航370航班的飛行線路。

麥克洛克林說,儘管馬航MH370航班關閉了通信系統,但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衛星收到從飛機每隔一小時發來的聲脈衝信號。

這些信號是簡單的聲脈衝,不含全球定位系統(GPS)數據、時間、地點等信息。依據這些信號從飛機傳回衛星的時間和仰角,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能夠推算出馬航MH370航班沿著南北兩條走廊中的一條至少飛行了5個小時。

麥克洛克林說,他們考慮都卜勒效應。依據都卜勒效應,信號頻率將隨著衛星在軌道上的移動而變化。

他說:「我們不知道飛機是否以固定速度飛行,也不知道隨後是否改變方向。所以我們假設飛機以自動巡航速度飛行,大概350節。我們還根據航班的燃料和航程數據,來篩選所掌握的大量電子信號信息。」

麥克洛克林說:「馬航班機並沒有被強制要求發出位置信號,所以我們是『猜』出它的位置的。這是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

準確匹配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通信部門主管喬納森·辛納特說,這家企業隨後利用這些聲脈衝信號分析出一些數據,最終得出370航班沿南部走廊飛行的結論。

辛納特說,他們採集在這同一路線上飛行的其他一些波音777型飛機數據,並與假定路線做對比,準確匹配。這些發現在公布前被傳給另外一家衛星公司檢驗。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23日晚將他們的結論交與英國空難調查處。

「在23日之前,英國空難調查處還不能肯定馬航370航班沿南部走廊飛行,」麥克洛克林說。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說,這家企業所屬衛星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密切注意航班,並提供地面和空中交換的數據以幫助航班更好地規劃路線,節約航班時間和燃料。這套廣泛用於輪船運輸的系統擁有觀測和通信技術,能夠讓航空管制人員知曉飛機所在位置。

暫緩搜尋

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25日說,由於降雨、強風和大浪,澳方決定暫緩當天的空中和海上搜尋行動。

海事安全局說,已經分析搜尋行動的風險,現在的天氣狀況使得海上和空中搜尋行動危險,對搜救人員構成威脅,「因此,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決定暫緩25日的所有空中和海上搜尋行動」。如果天氣條件允許,搜索工作將在26日恢復。

根據預測,25日上午相關搜索區域海況惡劣,浪高在2至4米之間,並伴有時速80公裡的強風和暴雨,同時雲層高度很低,僅有61米至152米。

澳大利亞總理託尼·阿博特和澳海事安全局24日宣布,一架澳大利亞「獵戶座」海上巡邏機在當天的搜索中已經定位到兩個較大新物體,一個是圓形灰色或綠色物體,另一個是橙色長方形物體。目前澳海軍「成功號」正在該海域試圖確認這些疑似物體。只是,由於天氣原因,「成功號」25日被迫離開這一區域。

澳大利亞副總理沃倫·特拉斯提醒,惡劣天氣可能還將持續數天。(謝彬彬)

相關焦點

  • 英國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飛機信號(圖)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24日向英國媒體解釋說,該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這是3月24日拍攝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公司外景。
  • 英國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飛機信號
    新華網倫敦3月24日電(記者張濱陽 劉石磊)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24日向英國媒體解釋說,該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是英國的一家衛星通信技術公司。
  • 馬航MH370「終結」於南印度洋 專家詳解都卜勒效應
    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北京時間昨天晚上10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緊急記者會宣布:根據英國空難調查處和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最新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馬航MH370"終結"於南印度洋,無人生還。納吉布用的是end,即終結。  馬來西亞方面得出的結論依據的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所提供的信息。
  • 都卜勒效應分析失聯飛機
    原標題:都卜勒效應分析失聯飛機   本報電 英國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發言人、高級副總裁克裡斯·麥克勞克林近日指出,該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推算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 都卜勒效應找飛機靠譜嗎?
    參與失聯航班調查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麥克洛克林解釋說,他們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結合其他參考因素,在大量數據分析基礎上給出了MH370的最終走向。什麼是都卜勒效應?運用它定位飛機真是「從未有過的新技術」?據此作出的「結論」靠譜嗎?人們存在著不少疑問。
  • 為何說MH370在南印度洋 前所未有分析方法是什麼
    【環球軍事報導】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4日稱,根據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和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的數據,失聯馬航航班終結在南印度洋。據報導,此次調查採取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分析方法」。那麼,這種前所未有的分析方法原理是什麼?這兩家機構技術人員是如何在沒有發現殘骸的情況下確定終結地點的?這個分析結論權威性如何?
  • 什麼是都卜勒效應?
    其中一大關鍵疑點就是飛機的飛行方向。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4日說,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藉助先前從未在這類調查中應用的一種分析手段,得以進一步揭示MH370航班的飛行軌跡。  根據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解釋,他們是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發出的通訊信號,認為飛機落入了南印度洋。
  • 馬方公布MH370墜海部分細節 都卜勒效應應用
    繼3月24日晚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布MH370航班墜入南印度洋海底後,3月25日,馬來西亞方面接連召開兩場新聞發布會對其聲明作出說明。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也於25日中午作了一次簡單的新聞發布。希沙姆丁在新聞發布會中對英國航空失事調查局作出的分析進一步作了解釋,稱是根據客機在飛行過程中與衛星「握手」的頻率推算出MH370的飛行方向。據稱,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在最近開發出第二種創新技術,將飛機與衛星的相對速度納入考慮。基於此種相對運動,接受和發送的頻率將異於正常值,這被稱為「都卜勒效應」。
  • 都卜勒效應
    這種現象叫做都卜勒效應。在光現象裡同樣存在都卜勒效應,當光源向你快速運動時,光的頻率也會增加,表現為光的顏色向藍光方向偏移(因為在可見光裡,藍光的頻率高),即光譜出現藍移;而當光源快速離你而去時,光的頻率會減小,表現為光的顏色會向紅光方向偏移(因為在可見光裡,紅光的頻率低),即光譜出現紅移。
  • 高中物理說課稿:《都卜勒效應》
    高中物理《都卜勒效應》說課教案漳平一中 陳天富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都卜勒效應》是在學習了波的有關知識後編排的,這種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③定性分析波源與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所接收到的頻率變化原因,給出探究過程,突出重點內容。④說明除聲波外的其它機械波、電磁波、光波均會發生都卜勒效應,使學生完整理解都卜勒效應。⑤介紹都卜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對都卜勒效應的理解。教材這一結構(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總結結論)體現自主性學習的一般方法,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
  • 馬航最新消息:MH370客機墜毀印度洋 中國要求移交衛星數據依據
    馬航失蹤最新消息:昨日是馬航飛機失蹤的第17天,晚上10點馬來西亞突然召開新聞發布會,以非常簡短的消息宣布MH370墜毀印度洋。馬方突如其來的結論,引發中國政府、媒體、民間等多方對馬航墜機依據的強烈質疑。新聞發布會後,中國副外長謝杭生告訴馬來西亞駐華大使,中方要求馬方移交關於失蹤航班的所有相關衛星數據分析。
  • 大學生宅家無聊,用手機驗證都卜勒效應
    實驗目的:利用兩部智慧型手機和phyphox軟體來驗證都卜勒效應。2.實驗器材:兩部智慧型手機(含有phyphox軟體)、一部電腦(含有excel)3.實驗原理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手機來粗略地驗證一下都卜勒效應。都卜勒效應即當發聲器和接收器的相對靠近的時候,接收器接收到聲音頻率要比實際發出頻率要高;當發聲器和接收器相對遠離的時候,接收器接收到的聲音頻率要比實際發出頻率要低。
  • 常識積累:都卜勒效應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都卜勒效應1、現象:奧地利物理學家都卜勒發現:當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會感到頻率發生變化。2、都卜勒效應:由于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變化的現象叫做都卜勒效應。
  • 專家:MH370墜毀在印度洋的說法存在著大問題,飛機恐在中亞
    據《每日快報》7月24日報導,一位航空專家聲稱,馬航MH370墜毀在印度洋的說法存在著 「大問題」,飛機很可能墜毀在中亞。直到今天,飛機和機上人員到底發生了什麼仍是未知的,這也成為了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官方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飛機的最終安息地最有可能是南印度洋的海底,然而,儘管在該地區進行了廣泛的搜索,仍未發現飛機殘骸。調查人員是根據英國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收集的數據得出上述結論的。
  • 逆都卜勒效應的微波實驗研究
    近日,同濟大學的張冶文教授、陳鴻教授與英國瑪麗皇后學院的陳曉東教授合作,在博士生冉佳的協助下,在微波頻段實現了清楚可控的逆都卜勒效應,並實現了逆都卜勒調頻
  • 南印度洋搜索行動持續發力 新發現多個物體
    南印度洋搜索行動持續發力 新發現多個物體     3月28日,日本飛機和紐西蘭P-3獵戶座飛機在皮爾斯空軍基地起降。洪少葵 攝     中新社珀斯3月28日電 (記者 張明 吳冠雄)在宣布調整搜索區域後,多國參與的在南印度洋海域搜索失聯馬航客機行動仍在持續發力。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28日晚間透露,當天有5架飛機在新調整後的搜索海域發現不同顏色的多個物體,澳方將連夜分析是否與失聯客機有關。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什麼是都卜勒效應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都卜勒效應。    一、都卜勒效應   1、現象:奧地利物理學家都卜勒發現:當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會感到頻率發生變化.   2、都卜勒效應:由于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變化的現象叫做都卜勒效應。
  • 都卜勒效應遠近的聲音
    這組展品分為兩部分,分別向我們介紹了都卜勒效應的原理和應用。第一部分叫做都卜勒效應遠近的聲音,這件展品呢,通過一個音源裝置的勻速運動,使您可以親身體驗到都卜勒效應。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控制盒自身發出的聲音始終保持一致,但在我們聽來,為什麼會產生音調高低的差別呢,這就是都卜勒效應。我們感受到聲音的特點主要受到振動頻率的影響,當波源和聽者相對靜止時,聽著能夠接收到波源單位時間內發出的波,所以音調不會改變。反之,當波源和聽著之間有相對運動,聽著接收到的波的頻率和波源的振動頻率就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