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卜勒效應分析失聯飛機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都卜勒效應分析失聯飛機

  本報電 英國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發言人、高級副總裁克裡斯·麥克勞克林近日指出,該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推算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都卜勒效應理論是由德國科學家都卜勒於19世紀提出的,是指當觀察者和波源之間存在著相對運動時,波的頻率會發生改變的現象。觀察者與波源互相接近時,波被「壓縮」,波長變短、頻率變高;互相遠離時,波被「拉長」,頻率降低。由於飛機與衛星之間存在相對運動,該信號的頻率因都卜勒效應而發生了微小變化,即「都卜勒偏移」,這是該公司分析飛機去向的關鍵依據。

  儘管飛機的應答系統被「人為關閉」,但由於馬航MH370航班上裝有Inmarsat Classic Aero飛機通信系統,仍然能向衛星發送信號。這種聲脈衝信號每小時發送一次,雖然不包含飛機的具體位置信息,但能表明飛機與衛星間的相對位置和距離。間歇收到的信號信息,可以用來判斷飛機的大致方位和運行軌跡。根據飛機通信系統最後向衛星發出的信號,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用都卜勒效應理論進行分析,通過與其他飛機發出的信號進行比對,直到3月23日,才最終確定馬航飛機走的是南方航線。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4年03月29日 第 08 版)

相關焦點

  • 都卜勒效應找飛機靠譜嗎?
    參與失聯航班調查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麥克洛克林解釋說,他們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結合其他參考因素,在大量數據分析基礎上給出了MH370的最終走向。什麼是都卜勒效應?運用它定位飛機真是「從未有過的新技術」?據此作出的「結論」靠譜嗎?人們存在著不少疑問。
  • 英國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飛機信號(圖)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24日向英國媒體解釋說,該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這是3月24日拍攝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公司外景。
  • 英國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飛機信號
    新華網倫敦3月24日電(記者張濱陽 劉石磊)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24日向英國媒體解釋說,該公司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是英國的一家衛星通信技術公司。
  • 什麼是都卜勒效應?
    其中一大關鍵疑點就是飛機的飛行方向。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4日說,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藉助先前從未在這類調查中應用的一種分析手段,得以進一步揭示MH370航班的飛行軌跡。  根據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解釋,他們是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了馬航MH370航班發出的通訊信號,認為飛機落入了南印度洋。
  • 英國用都卜勒效應分析「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解釋分析手段國際海事衛星組織24日說,這家英國衛星通信技術公司利用都卜勒效應分析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次航班發出的聲脈衝信號,最終「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通報說,國際海事衛星組織進一步計算其搜集的衛星數據,「藉助先前從未在這類調查中應用的一種分析手段,得以進一步揭示MH370航班的飛行軌跡」。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24日向英國天空新聞頻道記者解釋這家公司如何通過都卜勒效應分析出馬航370航班的飛行線路。
  • 馬方公布MH370墜海部分細節 都卜勒效應應用
    希沙姆丁在新聞發布會中對英國航空失事調查局作出的分析進一步作了解釋,稱是根據客機在飛行過程中與衛星「握手」的頻率推算出MH370的飛行方向。據稱,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在最近開發出第二種創新技術,將飛機與衛星的相對速度納入考慮。基於此種相對運動,接受和發送的頻率將異於正常值,這被稱為「都卜勒效應」。
  • 馬航MH370「終結」於南印度洋 專家詳解都卜勒效應
    而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透露,他們是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麥克洛林克說,儘管MH370航班關閉了通信系統,但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衛星每個小時都收到從飛機發來的電子信號,這些信號是簡單的聲脈衝,不含GPS數據、時間、地點等信息,不過,麥克洛林克表示根據都卜勒效應,聲脈衝信號在接近赤道上空的某一顆衛星時其波長變短,頻率變高,遠離那顆衛星時波長會被拉長,頻率降低。
  • 都卜勒效應
    這種現象叫做都卜勒效應。在光現象裡同樣存在都卜勒效應,當光源向你快速運動時,光的頻率也會增加,表現為光的顏色向藍光方向偏移(因為在可見光裡,藍光的頻率高),即光譜出現藍移;而當光源快速離你而去時,光的頻率會減小,表現為光的顏色會向紅光方向偏移(因為在可見光裡,紅光的頻率低),即光譜出現紅移。
  • 為何說MH370在南印度洋 前所未有分析方法是什麼
    【環球軍事報導】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4日稱,根據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和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的數據,失聯馬航航班終結在南印度洋。據報導,此次調查採取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分析方法」。那麼,這種前所未有的分析方法原理是什麼?這兩家機構技術人員是如何在沒有發現殘骸的情況下確定終結地點的?這個分析結論權威性如何?
  • 高中物理說課稿:《都卜勒效應》
    高中物理《都卜勒效應》說課教案漳平一中 陳天富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都卜勒效應》是在學習了波的有關知識後編排的,這種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③定性分析波源與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所接收到的頻率變化原因,給出探究過程,突出重點內容。④說明除聲波外的其它機械波、電磁波、光波均會發生都卜勒效應,使學生完整理解都卜勒效應。⑤介紹都卜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對都卜勒效應的理解。教材這一結構(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總結結論)體現自主性學習的一般方法,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
  • 都卜勒效應,原來竟如此「有趣」?
    都卜勒效應中,紅移和藍移是非常有意思的物理學現象,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中,是指物體電磁輻射由於某種原因,波長增加或者減小的現象。當紅移時,光譜的譜線朝紅端移動一段距離,即波長變長,頻率降低;當藍移時,光譜的譜線朝藍端移動一段距離,即波長變短,頻率升高。
  • 都卜勒效應遠近的聲音
    這組展品分為兩部分,分別向我們介紹了都卜勒效應的原理和應用。第一部分叫做都卜勒效應遠近的聲音,這件展品呢,通過一個音源裝置的勻速運動,使您可以親身體驗到都卜勒效應。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控制盒自身發出的聲音始終保持一致,但在我們聽來,為什麼會產生音調高低的差別呢,這就是都卜勒效應。我們感受到聲音的特點主要受到振動頻率的影響,當波源和聽者相對靜止時,聽著能夠接收到波源單位時間內發出的波,所以音調不會改變。反之,當波源和聽著之間有相對運動,聽著接收到的波的頻率和波源的振動頻率就會有不同。
  • 常識積累:都卜勒效應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都卜勒效應1、現象:奧地利物理學家都卜勒發現:當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會感到頻率發生變化。2、都卜勒效應:由于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變化的現象叫做都卜勒效應。
  • 聲音的都卜勒效應是由於速度差,那光的都卜勒效應又是由於什麼?
    我們經常會聽到疾馳而來的火車音調變高、或者勻速遠離時音調變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都卜勒效應,那麼既然聲波具有都卜勒效應,那麼光波呢?首先給出確定答案:光的都卜勒效應是存在的!就是紅移與藍移現象!聲的都卜勒效應生活中聲音的都卜勒效應非常容易感受到,嗡嗡的火車聲是最令人深刻的。
  • 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證明――都卜勒效應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個有趣的理論――都卜勒效應,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其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當你走在馬路上,聽到背後車笛長鳴,只見一輛車按著喇叭從你身邊駛過,不要煩躁,好好感受一下這車笛聲的變化哈哈。
  • 老聲常談 - 都卜勒效應 (一)
    除了在火車上吹小號, 或者是看雙星光譜之外, 我今天挑一種不太常見的方法說幾句都卜勒效應.用我們熟悉的語言來說就是,波場中運動的觀察者會覺得波動的頻率發生了改變 這個效應就是我們所最熟悉的都卜勒效應 [愉快的一天可以開始了, 下面的部分跳過吧]因為我們所做的超聲成像都是回波成像。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什麼是都卜勒效應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都卜勒效應。    一、都卜勒效應   1、現象:奧地利物理學家都卜勒發現:當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會感到頻率發生變化.   2、都卜勒效應:由于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變化的現象叫做都卜勒效應。
  • 簡單而真實的都卜勒效應
    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反映聲音響度與相對於聲源的運動距離成反比的現象,就是都卜勒效應該效應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克裡斯琴·約翰·都卜勒在1842年偶然觀察到一列從他身旁駛過的蒸汽機車時,發現該火車離他越近,汽笛聲就變得越大、且尖銳刺耳,當它逐步遠離他後,汽笛聲就越來越小,且柔和動聽。於是,就在同一年,他就通過研究這類現象,總結出類似於「觀察者和波源發生相對運動時,使觀察者感到波的頻率有較明顯的變化的現象」的重要自然規律。
  • 「失聯」的那些飛機……
    北京時間12月28日7時17分,印尼泗水飛往新加坡的亞航QZ8501航班與雅加達塔臺失聯。  這次失聯事件再次引起大家對航空器事故和亞洲航空公司的關注。在關注事件本身的同時,公眾也對飛機失聯存在各種疑問,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刁偉民老師曾在民航資源網上發表過如何區分飛機的失聯、失蹤與失事?
  • 都卜勒效應的發現及原理
    雖然不像蘋果砸到牛頓頭上,激發「萬有引力」的靈感那麼神奇,都卜勒效應也是一個偶然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