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北京時間昨天晚上10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緊急記者會宣布:根據英國空難調查處和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最新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馬航MH370"終結"於南印度洋,無人生還。納吉布用的是end,即終結。
馬來西亞方面得出的結論依據的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所提供的信息。而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裡斯·麥克洛克林透露,他們是運用都卜勒效應理論分析馬航MH370航班向衛星發出的信號,"猜"出飛機落入南印度洋。
麥克洛林克說,儘管MH370航班關閉了通信系統,但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衛星每個小時都收到從飛機發來的電子信號,這些信號是簡單的聲脈衝,不含GPS數據、時間、地點等信息,不過,麥克洛林克表示根據都卜勒效應,聲脈衝信號在接近赤道上空的某一顆衛星時其波長變短,頻率變高,遠離那顆衛星時波長會被拉長,頻率降低。在進行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並綜合了其他飛機的運動等各種參考因素,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才得出結論,MH370是沿著南部走廊而不是北部走廊飛行。麥克洛林克說馬航班機並沒有被強制要求發出位置信號,所以他們是猜出它的位置的,這是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這是一種全新的分析模式,因此花費了很多時間。麥克洛林克表示,在得到英國航空界其他專家評議,並與波音公司進行比對後,他們於23號向馬來西亞政府提交了這一信息,並強調公布之前需要仔細核對。
究竟什麼是都卜勒效應?都卜勒效應能夠成功定位飛機嗎?航空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作出解讀。
柯玉寶:都卜勒效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整個把地球「罩起來」,根據你發射的信號來分析軌跡,這個是都卜勒的效應。舉個例子,好比一個聲音,你聽著越來越小了,是不是你感覺它離你就越來越遠了,如果你感覺信號越來越大,是不是感覺到他應該離你特別近了,這就是這個原理。也就是通過波的傳送,收的信號越來越弱,那就證明飛機發射給信號給衛星發射得越來越弱,那就證明這飛機就漸行漸遠。如果它要是越來越強,那它就漸行漸近。但是我覺得這個說法也不科學,因為AAIB沒站出來說是採取哪種方法來得出的結論,他在公布的時候可能也有絕緣性,這個新手段我覺得是個煙霧彈。
航空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介紹,不管是end終結,還是crash墜毀,僅憑現有公布的信息並不能有定論。一般情況下,定義空難需要三個條件。
柯玉寶:英國航空事務調查處AAIB確實是一個老牌的事故調查機構,也是一個百年老店,包括它本國的包括國際上的一些空難、海事重大事故調查,它都參與了,尤其是美國洛克比空難使這個機構一舉成名。國際海事衛星組織通過跟他合作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我個人認為,這個結論目前如果是純是因為數據分析來得出的,我覺得還有待於商榷。作為空難,下這個結論,一般首先要找到空難的事發地,事發地怎麼找到?那就一定要有這些碎片,無論是在陸地還是在海洋中。通過本身衛星定位包括他所得到飛機給出一些數據,包括一些空管的信息來佐證殘骸的落入地。還有那就是最終要撈到兩個黑匣子,它會保存兩個東西,一個是陸空通話,還有一個就是飛機的數據記錄器。找到這兩個東西,這時才能真正確定它的失事的原因,就獲得墜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