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中高級轎車,太難了!可以說,沒有一款中國品牌B級車能夠實現真正意義的「破局」。作為吉利最新的力作,車長接近4.8米,軸距達到2.8米的星瑞,自降身價定位為「緊湊型轎車」。吉利很聰明,應該說很務實,沒有盲目地追求與「雅凱」比拼來拔高自己,而是直接了當地切入緊湊型轎車市場。
吉利星瑞為什麼樂意「屈就」自己?因為10-15萬元級別的緊湊型轎車市場基盤大啊,轎車銷量榜前15名中,緊湊型轎車佔11位,基本是德日系合資品牌產品。中國品牌能否切入並在該細分市場立足?我們來一場中德日家轎PK!現場有大眾速騰和朗逸,日產軒逸和豐田卡羅拉,為何最後把速騰和軒逸放棄?
確實,日產軒逸今年1-10月累計銷量為轎車銷量榜的榜首,但數據是新軒逸和經典軒逸兩代產品的疊加,並非單一車型。如果單算新軒逸的銷量,其實沒多少。所以,合資緊湊型家轎銷量前一二的應該是上汽大眾朗逸和一汽豐田卡羅拉。既然是同價位的「中德日家轎」比拼,當然是選擇上述兩位。
外觀:朗逸「無聊」,卡羅拉「極端」,星瑞「平衡」
始於顏值,那就還是先從外觀說起。首先是體型上,吉利星瑞要比競品大一圈,畢竟車身尺寸和軸距的數據擺在面前,所以星瑞能營造出沉穩大氣的氣場,氣勢上要優於朗逸和卡羅拉。朗逸求「穩」,卡羅拉強調年輕動感,而星瑞則在沉穩與時尚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其實,吉利星瑞的整體設計很有歐洲車的味道。豹,是星瑞的仿生學設計對象,前臉大尺寸的進化版回紋漣漪家族化中網,中網與發動機蓋形成了隆起的線條和形狀,立體感更足。
側視車頭,豹的神韻活靈活現,主要是內凹的中網立體感十足。吉利星瑞車身造型是那麼婀娜多姿,這是小遛背設計的功勞,低頭翹臀的姿態營造出蠢蠢欲動的態勢,相當活潑。
大眾朗逸的設計相對要「穩」很多,套娃臉,四平八穩的車身,整體沒有任何不安分的設計元素,無欲無求的用戶要的就是這份守本分。朗逸的外形沒有驚喜,但也不會讓人失望,這樣的好處在於耐看。無論家用還是商用,朗逸都不掉價。人畜無害調性和親民的形象,很難找到抗拒的理由,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大眾朗逸有點無聊,豐田卡羅拉算是走上了另外一條極端的路線,感覺有點設計用力過度了。視覺重心較低的前臉配合寬扁的車頭,與厚實的車尾形成強烈的反差,感覺怪怪的,而且顯得小氣。前低後高的造型很多地營造出動感的姿態,而且不得不承認卡羅拉的視覺衝擊力是有的,但是否耐看就不好說了。
內飾:卡羅拉和朗逸實力相當
進入車廂內,高下立決。畢竟吉利星瑞是按照B級車的標準打造的,用料可是下了狠勁。中控臺大量皮質和翻毛皮包裹,亞光銀色飾條,金屬拉絲飾板等各種選材的搭配,加上大膽的藍白搭色,檔次感就是這麼來的。
除此之外,內飾的科技感也是滿滿的,線條飄逸柔美的中控臺,上方12.3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全液晶儀錶盤,以及造型別致的換擋機構和操作臺,這些設計細節都沒體現出設計師的小心思。
而大眾朗逸的內飾則屬於歐洲的性冷淡風,大量橫直的線條,功能區域劃分清晰,一切都是安守本分,一點激情都沒有,一點生活樂趣都沒有,讓人感受到「這是一臺冷冰冰的機器,代步工具,僅此而已」。
尤其是副駕駛前方的一大塊鋼琴烤漆飾板,雖有些小花紋點綴,但整體看起來還是挺掉價的,還是點無聊。還有環抱車內的啞光銀色塑料裝飾條,聊勝於無。相比星瑞和卡羅拉來說,朗逸的內飾還是低調無味。
卡羅拉的內飾採用大量軟性材質包裹,看視覺觀感還是很強的塑料感。幸好黑白的搭色讓內飾看起來不至於朗逸那麼掉價。另外,懸浮式中控屏與空調控制區域連為一體,這個設計我個人是比較喜歡了,顯得中控臺特別整潔。空間就不說了,星瑞的長軸距擺在面前了,準B級車的空間跟標準A級車對比空間,勝之不武。
配置:卡羅拉安全,星瑞智能,朗逸乏善可陳
畢竟要「搶」合資家轎的市場,吉利星瑞在配置上可是下了血本啊。雙區空調、健康生態系統(AQS智能空氣品質監測+CN95空氣濾芯+抑菌方向盤+主動座艙清潔)、10揚聲器bose音響、車內香氛系統、手機無線充電、前排電動座椅調節/通風/加熱、自動防眩目後視鏡。
還有,12.3英寸液晶儀表+12.3英寸中控屏、APA全自動泊車、RPA 遙控自動泊車、W-HUD抬頭顯示、自適應遠近光、T-BOX遠程車輛控制、四屏聯動、三指飛屏,吉利星瑞一應具備。豐田卡羅拉只有6揚聲器音響、手動座椅調節,以及手動防眩目內後視鏡,大眾朗逸的舒適性配置乏善可陳。
安全配置方面,吉利星瑞配備了6氣囊+氣簾、前後雷達、540°透明底盤、道路交通識別、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豐田卡羅拉也不是吃素的,裝配了8氣囊+氣簾、後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大眾朗逸也裝配了6氣囊+氣簾和後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則需要車主自行後期加錢加裝了。
動力:星瑞吊打朗逸和卡羅拉
上汽大眾朗逸誕生自MQB平臺,一汽豐田卡羅拉脫胎自TNGA架構,而吉利星瑞由沃爾沃和吉利聯合打造的CMA架構平臺打造,三者的技術含金量都相當高。
在同等售價的前提下,吉利星瑞的動力系統遠優於卡羅拉和大眾朗逸。吉利星瑞全系搭載2.0T發動機,匹配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卡羅拉主推1.2T發動機搭配CVT無級變速箱;大眾朗逸還是那套「1.4T+7DCT」動力組合。
吉利星瑞的動力整體表現以舒適平順為取向,如行雲流水版流暢自然,同時也能感覺得到充足的動力儲備。渦輪動力調出了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感覺,動力總是有條不絮地輸出。變速箱也很懂得領會駕駛員的意圖,不仔細專注地感受的話,正常人是無法察覺到換擋時產生的頓挫。
1.4T的動力在城市穿行,完全沒有問題,起步或中低速加速時表現充沛,完全沒有乏力感。只是中高速的再加速能力缺少了些底氣,伴隨著發動機的聲嘶力竭的咆哮,速度提升並不快。7速雙離合變速箱換擋輕柔,頓挫感較為輕微。問題在於,該乾式雙離合變速箱的可靠性和耐用度還是有待加強啊。
再動感的造型也掩蓋不了卡羅拉買菜車的本質,CVT變速箱能給你什麼駕駛質感?一切都是遵循「安守本分」四個字,1.2T的動力夠用,加速過程沒有顯得很吃力。要買就趕緊,據說1.5L三缸發動機在路上了。卡羅拉還有個優點,車身小巧,動力剛好,所以上手難度幾乎為「0」,非常適合新手練車。
操控:朗逸「板車懸架」先天不足
對於星瑞的行駛質感,概括之:厚實緊緻、細膩舒適和剛柔並濟。懸掛恪盡守己地過濾來自地面帶來的顛簸和震動,同時保留一定的路感。所以行駛表現沉穩紮實且富有韌性,路感傳遞直接卻不擾人,仿佛有著坐在歐洲高級轎車裡的感覺。值得肯定的一點是,靜音水平是超水準的。
朗逸繼承了大眾品牌沉穩行駛的表現,增添了幾分靈氣:電子助力轉向手感輕盈,減震鬆軟而舒適,日常駕駛輕鬆寫意。當然,MQB平臺產品的一些通用現象它也逃不了,比如電子助力轉向的指向感模糊,而後扭力梁的非獨立懸掛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並無表現不妥,但在經過顛簸路面時的反饋就顯得稍有些粗糙了。
得益於全新架構,豐田卡羅拉輕量化的同時確保了車架剛性和耐用性,所以操控性要比自己上一代車型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對路面小坑洞的過濾更加徹底,因為車身重心的降低,在保證減震舒適性的同時,過彎的側傾也抑制得不錯,底盤的整體表現比較高級。
說在最後
在很多中國品牌專注SUV或者MPV車型產品的情況下,我們不妨看看乘聯會公布的10月汽車銷量榜,前10名中有7位是轎車,無一例外都是大概價格區間在10-16萬的A級車,而且都是合資品牌的產品,可見國內消費者對這個價格區間轎車需求度之大。
合資品牌更多的優勢集中在品牌力以及長期積累的用戶口碑,中國品牌的車型想躋身這個價位的競爭中,無疑要給予消費者更多:更大的車身、更豐富的配置,以及越級的動力等等。所以,市場中出現了不少以A級車的價錢就能得到B級車享受的車型,就像吉利星瑞。明明就是一款B級車,非要說自己是「緊湊型家轎」,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