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先進偵察衛星跑到中國上空拍照:幾十秒後就從地球永遠消失

2020-09-05 全球資訊觀察

衛星是按照一定的軌道運轉的,日本擁有一個比較發達的航天發射和衛星研發製造工業。在去年,日本發射了其最先進旗艦級衛星瞳號衛星,這顆衛星被認為是X射線天文學的未來。

造價高達310億日元,其搭載著一臺能夠以極高精度測定X射線光子能級的X射線熱量計,而這臺設備是經過30年時間才研發成功的,極具價值。

但是,這顆衛星剛剛發射2個多月就在我國上空發生災難性翻滾,隨後解體。當時,還有媒體猜測這顆衛星是遭到了雷射武器打擊,但實際上經過研究發現就是日本自己出了錯誤。

其攜帶的導航系統星體定位跟蹤系統,在經過南太平洋磁體異常區域的時候受到了地球輻射帶來的影響,但是當時只是一個小故障,最後這個小故障逐漸形成難以挽回的大故障。

最後在進入北半球以後,在太空當中發生了劇烈的翻滾,並且旋轉速度越來越快。日本方面發現以後,傳輸了錯誤指令,導致衛星徹底解體。

但是我們還是要知道,日本是現在世界上擁有偵察衛星最多的國家之一,日本已經具備了在全球精確定位目標的能力,只是還缺乏最後的打擊武器。

相關焦點

  • 日本先進衛星跑到我國上空,幾十秒後從地球消失,網友:幹的漂亮
    在太空中,人造衛星按照一定的軌道運行,除了常見的科學探測、天氣預報、導航、通信等作用外,還有一些功能特殊的衛星。它們的存在身負特殊的「使命」,負責「監督」其他國家的動態,俗稱間諜衛星。此前日本曾發射了最先進的旗艦級衛星「瞳」號衛星,一度被稱為X射線天文學的未來。
  • 東亞高空情報戰升級 衛星能看到長安街行人(圖)
    日本要發衛星,美國要換偵察機  日本媒體稱,日本政府已決定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發射兩顆間諜衛星,與2003年3月發射升空的另外兩顆間諜衛星組成可以每天對地球任何角落拍攝圖像、搜集情報的間諜衛星系統。目前,日本只有一組間諜衛星從高空對東亞各國進行偵察和監視,需要兩天才能對整個地球拍照一遍。
  • 淺析美軍現役的偵察衛星技術
    美國的偵察衛星主要有情報偵察衛星、成像偵察衛星、飛彈防禦偵察衛星、資源衛星四個體系的衛星。已形成在地球上全範圍、全氣候、全時段、全電磁頻譜的偵察體系。目前美軍現役的偵察衛星有KH-21鎖眼系列光學成像衛星,長曲棍球雷達衛星,8X光學雷達衛星,作戰快速響應衛星具備四類特點的偵察衛星,可以基本提供實時的衛星偵察圖像。
  • 日本「光學六號」衛星因天氣原因推遲發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和三菱重工2月23日公布消息稱,由於天氣原因,原計劃25日發射的H2A火箭發射時間被推遲至26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被推遲發射的H2A型火箭上搭載有信息收集衛星「光學6號」。該衛星可在距地面數百公裡的上空進行拍照,收集與日本安保相關的信息。
  • 日本上空出現「大火球」,夜晚星空變白晝,多地群眾親眼目睹!
    航天技術的進步,在地球上空遍布,都是人類衛星的身影,通過衛星可以檢測到地球之外的一舉一動。最近幾年的時間內,衛星拍到地球上空並不安穩,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亂糟糟,時常會出現各種不明飛行物,比如在11月29號,根據日媒報導,29日凌晨的時候,日本竟然發現一個大火球到來,瞬間照亮整個天空,隨後消失,這個火球究竟是什麼呢?
  • 史上第二次,中俄「衛星」可能相撞,位置:南極上空
    一直追蹤太空垃圾的LeoLabs發出警告,一個已經半解體狀態的俄羅斯火箭和廢棄的中國火箭,即將在南極南部的大西洋上空相撞,兩個太空垃圾的總重量超過2.8噸,它們將以14.7千米/秒的相對速度相撞,即將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碎片,恐將形成一大片低軌道碎片雲,對附近軌道飛行的衛星造成極大威脅!
  • 史上第二次,中俄「衛星」可能相撞,位置:南極上空!
    一直追蹤太空垃圾的LeoLabs發出警告,一個已經半解體狀態的俄羅斯火箭和廢棄的中國火箭,即將在南極南部的大西洋上空相撞,兩個太空垃圾的總重量超過2.8噸,它們將以14.7千米/秒的相對速度相撞,即將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碎片,恐將形成一大片低軌道碎片雲,對附近軌道飛行的衛星造成極大威脅!
  • 日本上空疑現「UFO編隊」,多個光點追逐飛越火山,畫面罕見
    科學家在幾十年來都沒能解答這個問題。但有部分外星人專家(獵人)堅信,來自深空的先進外星人數十年來一直在地球上監視人類活動。為了證實這些說法,這些外星人專家經常舉出在一年中不同時期發生的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的例子。
  • 神舟隱藏中國情報衛星計劃秘密?
    「神舟」飛船的電子情報設備探測到信號數據後將把它們儲存在衛星的大型存儲系統中,待衛星飛臨中國上空時迅速將數據傳輸到地面站。設在中國西部邊陲的喀什地面站是最先能夠接收「神舟」飛船數據的基站,然而,只有在緊急情況下,喀什地面站才會下載這些情報數據。正常情況下,飛船搜集的大量信號情報將傳輸給西安衛星控制中心及北京航天指揮及控制中心,由它們負責後續的處理工作。
  • 美偵察機頻繁抵近我海岸線偵察,距離僅幾十海裡
    不僅偵察機架次增加,而且還數次抵近我海岸線偵察,最近距離僅幾十海裡。6月30日,根據ADS-B應答機信號顯示,美軍厚木基地起飛的一架P-8A反潛巡邏機逼近中國大陸海岸基線不到45海裡(約83公裡)處。在此之前,美國曾派出P-8A反潛巡邏機逼近我國海南島附近空域。
  • 日本上空出現「UFO」?去年還飄來雲南,被我國飛行員用飛彈擊落
    據媒體報導,前段時間,日本上空出現一個白色的「UFO」,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但事實上,這種現象並不是特別稀奇,中國也曾出現過,還被我國的殲-10C擊落。其實,氣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物品,在很多場合都會出現,無論是節日慶典還是小孩玩樂,甚至大人也喜歡乘坐浪漫的熱氣球俯瞰地球。除了日常玩樂之外,氣球還經常被用於軍事和氣象,比如氣象氣球可以探測大氣,在軍事方面,氣球還可以具備勘察預警等能力,甚至在二戰時期,日本還曾將氣球做成炸彈,試圖給美國本土造成威脅。
  • 在日本出現的UFO不罕見,去年曾現身雲南,被殲10C用飛彈擊落
    據《朝日新聞》等日媒披露,6月17日,日本東北的宮城縣仙臺市上空,出現了一個白色的球狀不明漂浮物,讓很多民眾出現恐慌,仔細放大圖片可看出,這是一個高空氣球,下面還有疑似太陽能電池板,不過日本氣象廳、防衛廳都否認近期有釋放高空氣球,6月18日,這個不明氣球依然在仙臺上空漂浮。
  • 各國衛星數不勝數,最高解析度達分米級別,我國處於什麼水平?
    到了今天,地球周圍的人造衛星已經具有通信、定位、測繪、偵察、深空探測等功能,而其中在軍事領域運用最為廣泛的就是偵察衛星。世界上第一顆偵查衛星是美國發射的「發現者一號」,上面只攜帶了一個照相機,在經過敵對國家上空的時候大量、快速地拍攝照片,然後將膠片儲存起來通過返回艙送回地球。
  • 日本利用雷射通信技術將先進的中繼衛星送入軌道
    日本一顆搭載雷射中繼技術的衛星星期天(11月29日)發射升空,執行從軍用和民用地球觀測太空飛行器高速傳輸數據的任務。火箭製造商和發射供應商三菱重工(MHI)在Twitter上宣布成功發射,並補充說衛星已經從火箭的上層分離。從那裡,衛星將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執行為期10年的任務。」三菱重工在報告中說:「已確認火箭按計劃飛行。不同尋常的是,這次任務沒有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現場直播,可能是因為雷射技術的敏感性,也沒有提供關於它確切軌道的信息。
  • 如果戰機落入大海,是否能通過衛星找到它呢?
    目前遙感衛星,無論是光學星還是雷達星,都無法穿透幾十米海水搜尋海底的信息。如果戰機已經沉沙海底了,無論遙感衛星性能多好都無能為力。只有戰機殘骸浮在水面上時,遙感衛星才有可能提供一些幫助。但這種情況下,遙感衛星的搜索效果仍然相當有限。
  • 我為地球修衛星-虎嗅網
    2017年4月,中國航天史上最重的太空飛行器,13噸重的天舟1號貨運飛船成功入軌。隨後,經過29個精細操作的步驟,天舟貨運飛船完成了對天宮空間站的在軌燃料加注作業。在持續5天的加注過程後,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3個掌握在軌加注技術的國家。如今,歐空局、日本、加拿大都有在軌維護的專項研究。
  • 日本鹿兒島上空出現不明光點,就像空戰一般,外星人來地球了?
    而就在前段時間,日本的鹿兒島市也發生了一起奇怪的事件,上空中出現了詭異的一幕,就像外星人來到了地球一般,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上空的光點我們都知道日本位於板塊活躍地帶,火山地震頻發,當時在鹿兒島的上野城就有一架攝影機在監測火山的運動,沒想到在
  • 中國實用型地球同步通信衛星
    這是繼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後,中國航天發射迎來的第四次勝利。  「中星」20號是實用型地球同步通信衛星,衛星質量為2.3噸,可以實現不同頻段、不同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為用戶提供多種通信服務。這顆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中國衛星通信集團所屬的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負責經營。
  • 印度發射電子偵察衛星,專門針對邊境雷達站
    一個被某國通緝的恐怖分子頭目在崇山峻岭中躲藏了數月,但為了指揮自己的武裝人員展開軍事行動,還是動用了衛星電話,他認為短短幾分鐘通話後迅速轉移,不會有危險。電子偵察衛星已經成為各軍事大國或強國獲取他國電子情報最有效手段。如果說成像偵察衛星是太空中的「千裡眼」,那麼電子偵察衛星就是活動在太空的「順風耳」。目前,印度也開始部署自己的電子偵察衛星,但相關衛星或其計劃運行的細節很少公開,非常神秘。去年4月1日,印度空間研究局(ISRO)成功發射首顆電子偵察衛星「電磁智能衛星」(EMISAT)。
  • 港媒:最先進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發射秒拍500次閃電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港媒稱,中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11日0時11分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該衛星裝載的閃電成像儀可秒拍500張閃電圖,將首次提供閃電預警。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2月12日援引內地媒體報導,「風雲四號」的主要用戶為國家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