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顆搭載雷射中繼技術的衛星星期天(11月29日)發射升空,執行從軍用和民用地球觀測太空飛行器高速傳輸數據的任務。
搭載雷射有效載荷的通信衛星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25從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乘H-IIA火箭飛向軌道。
火箭製造商和發射供應商三菱重工(MHI)在Twitter上宣布成功發射,並補充說衛星已經從火箭的上層分離。從那裡,衛星將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執行為期10年的任務。」三菱重工在報告中說:「已確認火箭按計劃飛行。
不同尋常的是,這次任務沒有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現場直播,可能是因為雷射技術的敏感性,也沒有提供關於它確切軌道的信息。
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任務頁面的信息,這種衛星有效載荷被稱為雷射利用通信系統(Laser using 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LUCAS),它將使用雷射技術從近地軌道衛星發送數據。
LUCAS將飛向地球靜止軌道,在赤道上空約36000公裡處,它可以以與地球相同的速度旋轉。它將對亞太地區有一個連續的視野。
從高空出發,LUCAS將使用近紅外雷射束與近地軌道上的衛星連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說,LUCAS的雷射技術以每秒1.8千兆字節的速度發送信息,這比目前用無線電波發送信息的標準快7倍。
由於私營公司的小型衛星利用了更先進的計算技術,地球觀測衛星的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說,LUCAS將允許在低地球軌道太空飛行器上「未來增加數據傳輸能力和即時性要求」。
要充分利用這些衛星的應用,包括監測地球的全球變暖,以及在颶風等災難性事件發生後協助救災,從這些衛星上迅速獲取信息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