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約41小時,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
2020-11-25 22:36:54來源:FX168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N發動機工作6秒鐘,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
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今晚將進行第一次軌道修正
央視新聞11月24日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各系統狀態正常,今晚(24日)10點左右,嫦娥五號將進行第一次軌道修正。總臺央視記者 王世玉:我現在所在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目前經過接近六個小時的飛行,探測器的各系統狀態正常。嫦娥五號今晚將進行第一次軌道修正總臺央視記者 王世玉: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信息,在今天22點左右,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進行第一次軌道修正。這也是奔月路上最重要的一次軌道修正。
-
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今晚將進行第一次軌道修正
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各系統狀態正常,今晚(24日)10點左右,嫦娥五號將進行第一次軌道修正。總臺記者王世玉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回在前方發回報導。總臺央視記者 王世玉:我現在所在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距地球約16萬公裡
資料圖: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郭超凱段遜)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本次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修正量很小。
-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N發動機工作約6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
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
中新社文昌11月26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N發動機工作約6秒鐘,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軌道修正量很小。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會產生軌道偏差,需要根據測定探測器實際飛行軌道與設計軌道之間的偏差,完成對應的探測器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適當的軌道上。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已在軌飛行約17個小時,距離地球約16萬公裡。(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段遜)
-
嫦娥五號探測器為何進行軌道修正?後續還有啥任務?專家解答
需要完成相應的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適當的軌道上。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已在軌飛行約17個小時,距離地球約16萬公裡。驗證發動機性能 確保後續近月制動完成除了彌補運載火箭發射入軌的偏差,此次軌道修正還在軌驗證了探測器上3000N發動機的性能。
-
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低於月球逃逸速度以被月球引力捕獲
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低於月球逃逸速度以被月球引力捕獲 【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據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時間 11 月 28 日 20 時 58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 112 小時奔月飛行
-
嫦娥五號剛剛升空,NASA就酸了?同時,歐洲航天局發來賀電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內,長徵五號遙五火箭一飛沖天,將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不同於嫦娥四號的月背之旅,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所擔負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將實現月表無人採樣並返回,因此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
在軌飛行60天,天問一號各系統狀態良好
2020年9月20日 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中途修正一般是指在探測器飛行過程中,對各種原因導致的軌道偏離進行修正,使探測器更貼近理論軌道飛行。天問一號發射入軌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本次修正量很小。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12月6日,「已裝車」——嫦娥五號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12月17日,「已送達」——嫦娥五號重返地球。翹首以盼,「土特產」快遞終於到了!經過20多天期盼等待,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終於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
-
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建成,嫦娥五號挖的「土」放這裡研究
原標題:中科院14家單位承擔嫦娥五號探月任務 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建成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在繼續飛向月球。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此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中科院14家單位承擔了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以及多項工程關鍵產品的研製。
-
嫦娥五號的月面 48 小時
在月面的 48 小時,嫦娥五號自主完成了從挖土到打包,從升旗到起飛的一系列任務。向月球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原定於 2017 年出發,這一遲到了三年的地外天體採樣之旅,可謂是我國迄今為止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此次任務共有 11 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同時為了降低飛行任務的風險,已成功進行了一次再入返回試驗。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航天任務之一。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黨委副書記關鋒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將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與火箭分離之後,將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在環月軌道上四器要進行第一次分離,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著上組合體」)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軌返組合體」)進行分離,著上組合體將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區域,之後在48小時之內通過機械臂表取與鑽地鑽取兩種方式共採集月面的土壤和巖石樣品約兩公斤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歷時23天,兩公斤「廣寒宮」土特產要帶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會產生軌道偏差,需要根據測定探測器實際飛行軌道與設計軌道之間的偏差,完成對應的探測器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適當的軌道上。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在軌飛行約 17 個小時,距離地球約 16 萬公裡。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相當於2499個地球赤道長度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目前天問一號飛行狀態良好,預計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 國家航天局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實際性能。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裡程約1.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各系統狀態良好
中國網9月21日訊 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21日消息,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實際性能。
-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狀態良好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25N發動機工作約28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目前,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各系統狀態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