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石為開,玉汝於成,記紅石館創始人劉品之
在山東濟南,有這樣一位風度翩翩的雕刻藝術家,未到而立之年,雕工技藝卻驚為天人。參古酌今,傳承經典藝術思想,為熱愛藝術的狂熱粉絲們呈現了一個個視覺盛宴,他就是紅石館創始人—劉品之。
說到藝術家,大家想到的可能是老態龍鍾,神態自若的老者,但今天說到的這位,卻顛覆了大家對以往藝術家的印象。他溫文如玉,是一位92年的偏偏少年,獲獎無數,自幼便受到父輩們的薰陶,師從吳德銘,馬家鬱等大師學習古董鑑賞。父親對他的影響很大,他一直記得父親對他說的一句話,「金石為開,玉汝於成」,從小品之在父親的薰陶下,閒暇時便拜讀經典,諸如瓷、玉、銅、石、牙、木、雜,再加書畫,貫穿了品之整個少年時代,當然這些只是知識的積累,書本知識對於收藏,玉雕,只是皮毛,最主要的還是實戰。大學期間,在沒有影響自己原有專業的基礎上,選修玉雕課程,慢慢的也收藏古董藝術品,去偽存真,對於藝術的熱愛已經深入骨髓。
雕刻,畫畫是玉雕的基本。品之少年時期就習慣買一些玉雕入門級的畫稿,從簡單的線條畫起,然後局部,整體造型,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十年磨一劍,在自己弱冠之年就已在行業中小有名氣,2009年他便設計了中國郵政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首日封全國發行。之後又進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師從劉菲博士學習珠寶設計。2012年便創立了紅石館品牌,並先後於蘇州,濟南開設工作室和專賣店。
靜靜的看,他在動!正如梵谷的《星空》,品之刻畫的是生命,在品之的揮刀之下,任何物件都可以變得栩栩如生,正如之前提到過的「佳人不語香自來」,女子微微頷首,玉指纖纖,用一套青衣,仿佛上演一出裙姊。
在後來的一段採訪中,我問道,您是怎麼理解匠人精神,他說,現在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太浮躁了,對於成功如果執念太深,反而適得其反,倒不如一點一滴,一刀一痕,深淺紋理的浮現,自是匠心的體現,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做到極致,美就出來了,跟這些自己雕刻出來的人物在一起時間久了,他們似乎都能聽懂我的悲歡。說這些話的時候,我被品之當時的神態吸引了,那是一種近乎瘋魔的陶醉,正所謂「不瘋魔,不成活。」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