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記河南大學教授、博導、詩人、書法家佟培基先生
張廷可
河南大學建校105周年時,學校開展「感動河大」人物評選活動,最後確定了23位「感動河大」人物,這是河大歷史上第一次設立此項,我的老師佟培基添列其中,我深為老師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所感動,聽到組委會給佟培基先生的頒獎詞是:從司機到博士生導師,他將人生演繹成一段傳奇。潛心唐詩,自學成才,終成唐詩研究的權威;自我砥礪,嚴於律己,憑著毅力戰勝病魔。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樸素為人,莫能爭美。他的言傳身教深深地激勵著我,我為有這樣的老師感到驕傲和自豪。他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但他通過頑強的毅力自學成才卻當上了河南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這一步來之不易。
一、經歷
佟培基1944年3月出生,滿族,1962年高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輟學,後當兵,在部隊上成為一名司機,工作上經常受到上級表彰,連續四年榮獲五好戰士稱號,被北京軍區直屬部隊評為優秀共青團員,曾受到毛主席接見,復員後先後在高壓閥門廠、河南大學繼續開車,其間刻苦自學了古典文學、古代史、古代漢語、哲學、政治經濟學、日語等,並利用業餘時間,系統研究了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生平及作品,寫出《辛棄疾年表》、《歷任職官表》、《稼軒詞輯評》等幾十萬字的手稿。
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河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書畫院院長、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教育界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書法導報》顧問,宣和印社顧問,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學術評審委員,河南省政府決策諮詢專家,《全唐五代詩》主編,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著作有《全唐詩重出誤收考》、《孟浩然詩集箋注》、《辛棄疾選集》等,在建黨九十周年大會上被表彰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
記得早在1977年佟培基就被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鄧廣銘稱讚,當時他還只是一名青年汽車司機。他刻苦鑽研,成績顯著,在國家級刊物《文史》、《文學遺產》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對唐詩的整理辨偽取得突破性成果,多次獲得河南大學優秀科研獎,出版有《全唐詩簡編》一百三十二萬字(任副主編、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完成了五百餘家詩人作品的編纂,佟培基姓名和生平已被刊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和《國際名人傳記辭典》以及《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當·代\中·青年社會科學家辭典》等。由於貢獻突出,1982年,他被河南大學破格評定為講師;這一破格不打緊,他似乎又與「破格」有了不解之緣。1986年,他被河南大學破格提拔為副教授;1995年,他被河南大學破格晉升為教授;2002年,他被定為河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申報博士學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獲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如今他是河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恐怕這在全國也為數不多,他還是政協開封市委員會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等。
二、書緣
我與培基在不認識的情況下曾有過「書緣」,受家庭的影響,我幼年喜歡書畫,經常到新華書店買一些有關書畫方面的書,1979年,我在新華書店買書時,看到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天然題寫的《書法作品選》中有佟培基的篆書,一下子被他那與眾不同的風格吸引住了,也許是我對篆書情有獨鍾,我就買了一本經常臨習、揣摩,深感培基的字不但功底深厚,而且充滿著意趣和金石氣,從這時起我在觀看書法展覽時就特別注意,每當看到培基作品時,總要長時間駐足觀望,每當在書報雜誌上看到佟培基的字時,我都要剪下來收藏、學習。也許是「緣份」,1980年9月我在河南大學上夜大時有幸認識了佟培基老師,從此與佟老師朝夕相處並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佟老師自幼喜愛書法,主要臨習大盂鼎,毛公鼎、靜簋、石鼓文、張遷碑、景君碑、嶧山碑及漢簡等,每天用功至勤,無論酷暑嚴寒從未間斷,佟老師用筆擅用中鋒,筆酣墨飽,力透紙背,而且剛柔相濟,極見功力和才氣,他的字絕不逞怪弄險,能寓趣美於點畫之中,蘊神情於點畫之外,於平正規矩中見其神採。他對書法藝術,特別是碑帖研究至深,有很多精闢的見解,他認為碑學、帖學都在推動著書法藝術的發展,不應該尊此貶彼,而文字的創始和書法的意象更在碑帖之前,不論那家,各有其長,在學字過程中只要能避其所短,真正把長處學到手,融碑帖於一爐就好。如金文字體,字形大小不一,筆道有粗有細之變化,這是金文字體的本來面目,也就是這種字體的韻味所在之處,必須牢牢把握住,然後再熔鑄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顯示自己的面貌。佟老師的大篆點畫精到而布局變化多端,能入古出化、遒勁酣暢,整幅婀娜多姿,頗有金石意趣。楷書瘦金而又不完全瘦金,嚴謹端莊為體,用筆流暢,隸書摻入漢簡一氣呵成,足見他能博採眾長取精用弘,在書法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1984年我曾收藏一幅佟老師篆書條幅,起筆似大篆,收筆如同金文,摻入白石筆意和字形結體,具有疏能走馬,密不透風,縱橫跌宕之勢,觀後令人清新、回味、叫絕。這件作品反映出佟老師凝重博大、雄渾圓潤、質樸無華的個人氣質和完美的藝術修養,1987年書寫的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更具有不同風格的韻律,神完氣足,他的書法能熔古今碑帖於一爐,形成了結體森秀寬博,運筆沉穩之風格。記得一次政協書畫展上,著名書法家桑凡先生曾經對我說:「培基的字得益於孜孜不倦地讀書,有書卷氣,越變越好,雖變亦不離法度,清秀之中寓古樸,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個性。」
記得一次活動,佟老師帶著《楹聯墨跡選集》翻閱,我一看想到了我也是前兩天剛剛在新華書店買到,這種「書緣」邂逅,使我一陣欣喜。佟老師的詩詞令人賞心悅目,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我曾請教佟老師如何作詩和撰聯之事,他對我說,作詩需要廣泛收蓄許多門類的知識,作書也要有十分深邃的藝術內涵,既詩又書就可以在更加廣闊的基礎上提高文化素質,就能夠不斷提高詩書的藝術水平,一席話使我受益匪淺。佟老師用詞牌填寫的對聯「北戴河上浪淘沙,黃鶴樓下滿江紅」很有意思,我很喜歡也很欣賞,曾當面請教,他的詩於他的勤奮鑽研,廣泛涉取,博覽群書是分不開的,能夠欣賞培基老師的作品和詩詞是很高雅的藝術享受。
佟老師之所以能在文學、詩詞、書法有如此高的造詣,一方面固屬天資穎悟,另一方面則得力於後天勤奮。他更注重後者二字。記得一次,培基老師患病住進河大醫院,我曾幾次去探未遇,只見病床上仍有書,醫生、同事勸他,可他一天也沒離開書,也沒閒過,佟老師最放心不下的仍然是課題,論文、學生,在他身上我學到了那種水滴石穿的學習毅力和繩鋸木斷的鑽研精神,使我終身受益,他經常講當過兵的人你就會明白:什麼是紀律?什麼是韌性?什麼是堅持?什麼是至死不悔?他用生命與時間賽跑,終於完成了許多有價值的論著,其事跡及學術成就受到全國總工會的表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專題片在全國放映。
培基老師從事文學專業研究工作,耗去了絕大部分的精力與時間,但他仍堅持臨池,筆耕不輟,他這種對書法藝術執著追求與寸陰是競的學習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他在書法藝術天地裡,懷著自己的追求,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面貌,先後在書壇上取得了一個個可喜的成績。作品曾參加黃河流域十省展,中日書法聯展,國際書法展,廣州中外書法展,榮獲中國現代書畫大賽優秀獎,中華僑光杯書畫展優秀獎,河南科技書展二等獎,河南紀念毛澤東百年書展二等然。作品被刻入四川江油李白紀念館,邙山黃河碑林,孟津王鐸書藝館,朱仙鎮嶽飛廟。書學論著《宋代書法概論》入選全國首屆書學理論會,並收入《宋代文化史》專著,出版有《通用書法教程》(198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開封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聯合舉辦習近平用典書畫展覽,當時有我負責,我邀請佟老師用大篆書寫了《人間正道是滄桑》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懸掛在展覽大廳的中央,市領導、專家學者、廣大讀者無不交口稱讚。
佟老師現在仍然辛勤耕耘,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我堅信,再過幾年,佟老師還會有更多的書法作品、學術論著問世,他用心血澆灌、精心培養的「花朵」定會結出一串串的豐收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