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挑流鼻坎底板最後一倉混凝土收倉,世界最大無壓洩洪洞群——白鶴灘水電站洩洪洞工程建設完成。
電站3條無壓洩洪洞布置在左岸山體內,洞長2.1~2.3千米,斷面為15米×18米(寬×高)城門洞型,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無壓洩洪洞群。工程裁彎取直,消能避開峽谷河段,減小洩洪對邊坡穩定的影響。單洞最大洩量4083立方米每秒、單側洩量12250立方米每秒,龍落尾段流速高達47米每秒。首創「底+側」非同步立體摻氣減蝕結構、摻氣坎獨立洞外補氣系統;首次採用總水推力達11500噸的三支臂弧形閘門,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電站洩洪洞於2014年6月開工,2018年8月啟動首倉混凝土澆築。公司所屬華東院堅持技術創新,攻克了高水頭窄河谷單側大洩量洩洪消能、大單寬流量洩洪洞高速水流空化空蝕、萬噸級大推力弧門結構安全、高強度混凝土溫控防裂等關鍵技術難題。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全過流面澆築常態混凝土,對溫控防裂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混凝土澆築質量上乘,平整度小於2毫米,過水養護時,光可鑑人,是白鶴灘水電站的質量樣板工程。
洩洪洞工程的完工,是今年繼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地下廠房全線澆築完成、首批調壓室澆築到頂之後又一個關鍵節點,白鶴灘工程建設者克服疫情影響全面實現了年度重要節點目標,向著明年首批機組發電目標奮力前行。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金沙江下遊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遊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 水庫正常蓄水位825米,相應庫容206億立方米,地下廠房裝有16臺機組,初擬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602.4億千瓦時。 電站計劃2013年主體工程正式開工,2021年首批機組發電,2022年工程完工。 電站建成後,將僅次於三峽水電站成為中國第二大水電站。
2020年8月18日,由東方電氣研製的白鶴灘水電站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轉子成功吊裝。
2020年9月9日,白鶴灘水電站右岸首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機組轉子成功吊裝入位。
2020年9月26日,雲南龍東格復建公路控制性工程——小江大橋順利合龍,這是我國首座9度地震烈度區波形鋼腹板大橋。大橋的合龍,為白鶴灘水電站正常蓄水奠定了基礎。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金沙江幹流下遊河段上,雲南省巧家縣大寨鎮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六城鎮交界的白鶴灘,上遊與烏東德梯級電站相接,下遊尾水與溪洛渡梯級電站相連,是金沙江下遊(雅礱江口~宜賓)河段4個梯級開發的第二級,距寧南縣城約22公裡。
白鶴灘水電站為金沙江下遊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中的第二個梯級,壩址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境內,上遊距巧家縣城41km,距烏東德壩址約182km;下遊距離溪洛渡水電站約195km,距離宜賓市河道裡程約380km。壩址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佔金沙江以上流域面積的91%。電站距昆明公路裡程306km,至重慶、成都、貴陽直線距離均在400km左右,到廣州的直線距離約1150km,到華中地區武漢的直線距離約1200km,到華東地區上海的直線距離約18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