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飛機今年完工 2020年開始發射衛星

2020-11-23 網易新聞

據新華社電世界最大飛機預定今年年內完工。它不是由波音或者空中巴士等大型飛機廠商製造,而是由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投資的公司建造,旨在爭奪商用衛星發射市場。

這一項目由艾倫的武爾坎航天公司旗下空間發射系統公司實施,斯凱爾德複合技術公司負責設計和製造。艾倫曾與斯凱爾德公司創始人伯特·魯坦合作研發世界第一艘私人出資研製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太空船一號」。

這架飛機的名為Stratolaunch Carrier,它有兩個機身、六部引擎,長約73米。它的翼展達117米,超過目前世界上最大飛行器、烏克蘭安東諾夫公司製造的安-225型運輸機。它沿用了兩架波音747飛機的引擎、起落架、航空電子設備和其他部件;機身、機翼則用輕型複合材料手工打造,將是最大的複合材料飛機。

另據路透社20日報導,這架飛機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完工,預計在2020年前開始商業服務。它的組裝已完成76%,引擎、起落架和一段尾部尚未安裝。

這架飛機的使命是為衛星、特別是近地軌道衛星提供發射服務。按照設計,它可外掛火箭或太空飛行器至高空,然後火箭或太空飛行器點火飛向軌道。這架飛機的最大載重可達250噸。

相比傳統的火箭地面發射方式,這種方式可降低成本,並且準確、快速地把衛星送入軌道。

當前,一種以出售近地軌道衛星網絡提供的網際網路接入、地球成像和氣候數據等服務為目標的新商業服務正在興起。路透社報導,基於低成本宇宙飛船的衛星網絡是全球衛星工業中增長最迅速的領域。美國衛星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衛星工業收入超過2080億美元。

武爾坎航天公司負責人查克·比梅斯說,公司正計劃和數個火箭公司合作,提供小型和中型衛星發射服務。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沈詩萌_NN4890

相關焦點

  • 河北最大單項礦山治理項目年底完工
    國內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該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支持立項,由自然資源部主持建造的海洋業務衛星,發射後將與已在軌運行的海洋二號B衛星協同觀測,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對海洋強國建設、防災減災能力提升、開展海洋科學研究、解決全球變化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2020年前再發射12顆衛星
    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今年11月19日,我國發射了第42顆、43顆北鬥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的第18顆、19顆衛星,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
  • 年終盤點 | 2020年全球衛星通信行業大事記
    來源 | 衛星與網絡 文| 《Via Satellite》Rachel Jewett 譯| 沈永言 看到2020年全球衛星通信行業的進展,行業觀察人士幾乎會大吃一驚。
  • 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原標題: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本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吳江龍   2015年武漢大學就放出要研發「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消息。直到今年2月3日隨著「珞珈一號」02星工程協調會在武漢召開,「珞珈一號」衛星再次曝光。意味著「珞珈一號」衛星漸行漸近。
  • 2020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商用遙感衛星佔比...
    2018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164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6日,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82顆。近三年來,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有所下滑。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目前已形成了美國的Landsat系列、WorldView系列、GeoEye系列等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體系。
  • 全球數十萬顆衛星預計發射!衛星網際網路會是泡沫嗎?
    2015年,馬斯克在spaceX 成立13年之後,宣布開始啟動「星鏈計劃」,同時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申請Ka/Ku波段在美國的落地權和低軌衛星發射計劃,希望能夠向本國提供衛星寬帶數據接入等多項服務。
  • 2020年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中美並駕齊驅
    最近,行業資訊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發布了2020第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統計了二季度全球航天發射的數據,並且直觀的用圖表顯示出來。以下數據均引用自這份報告。這些數據只包括軌道發射數據,不包括那些次軌道發射。
  • 衛星測量結果顯示:今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達到最大面積
    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5P」衛星的測量結果顯示,今年南極上空的臭氧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一個。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詳細分析表明,該臭氧洞目前已達到最大面積。南極臭氧空洞的大小定期波動。從今年8月到10月,臭氧空洞的規模不斷擴大,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之間達到最大值。當南半球平流層高處的溫度開始上升時,臭氧消耗減緩,極地渦旋減弱並最終崩潰,到12月底臭氧水平恢復正常。南極臭氧洞大小的變化主要取決於流經南極地區的強風帶的強度。
  • 第21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計劃2020年全球提供服務
    6月2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眾號宣布,北鬥三號IGSO-2衛星發射成功!航天科技集團表示,6月25日2點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第2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打破年度後,SpaceX將進行2020年第14次星鏈衛星發射,用7手火箭
    現在,距11月的結束還有周的時間,SpaceX已經輕鬆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它剛剛於11月21日完成了今年的第22次發射任務,將海洋觀測衛星Sentinel 6A送入了極地軌道。▲11月21日,SpaceX完成了近18個月來在西海岸的第一次發射,也是該公司在2020年的第22次發射,為該公司創造了新的年度記錄。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北鬥系統衛星發射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七篇,第一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巴西暴雨第二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印尼火山噴發,疫情糧食安全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旗雲和凌汛 第四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
  • 美國奪回第一名,2020年全球火箭發射次數及入軌太空飛行器狀況
    2020年即將成為歷史,我們很快就要邁入2021年!傻眼了吧,咱們又老一歲了。2020年也是一個航天大年,各國都發射了不少重要載荷,對於我國更是如此,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世界各國2020年航天發射情況。美國發射情況1、發射次數:42次(截止2012.12.15),居全球第一,今年預計還有3次發射。
  • 世界最大的飛機首飛,「同溫層發射」第一次飛入天空
    4月13日,世界上翼展最大的飛機完成首飛。這架飛機由微軟已故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於2011年創建的「同溫層發射」公司製造,旨在充當衛星運載火箭的空中飛行發射臺。這一構想是讓讓飛機將火箭與衛星帶到10000米空中,然後發射火箭,將衛星發射入軌軌。它翼展385英尺(117米),超過一個足球場的長度。「同溫層發射」公司稱它的這一飛機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但也有一些飛機從機頭到機尾的長度要比它更長。如果這一項目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與從地面發射火箭相比,可以更便宜的將貨物發射進太空。
  • 中國規劃2020年前後發射5顆新科學衛星 探索什麼
    新華社北京6月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喻菲 胡龍江)中國計劃在未來5年左右研製並發射5顆新的科學衛星,有望在空間科學、技術和應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突破。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透露,目前中科院已遴選出5個空間科學衛星項目,爭取在2020年前後發射。這5個項目包括:中歐聯合空間科學衛星任務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計劃(SMILE)、磁層-電離層-熱層耦合小衛星星座探測計劃(MIT)、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WCOM)、愛因斯坦探針(EP)和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
  • 印度2020年第一次發射衛星:可能也是今年最後一次
    2020年只剩下最後不到兩個月,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終於執行了本年度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 今年小衛星發射數量已創新高,「星鏈」佔多半
    一位行業分析師11月10日稱,儘管冠狀病毒疫情給航天業帶來了嚴重挑戰,但2020年全球發射入軌的衛星數量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僅前10個月就已有將近1100顆衛星發射入軌。歐洲諮詢公司高級分析師納賈爾在虛擬版世界衛星業務周會議上說,從1月1日到11月1日,世界各國已發射衛星約1079顆,其中1029顆為小衛星。
  • 中國航天發射2020年有望超40次
    2020年,中國航天將迎來哪些新徵程,又有什麼新計劃?1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年超40次的「超級2020」宇航發射計劃,以及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3型火箭新型號首飛等重大航天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間瞭望智庫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
  • 聯盟火箭發射歐洲最高解析度光學間諜衛星,2020年最後一次發射
    發射時間:2020年12月30日00:42(BJT)
  • 同一天: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美國成功發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了一箭十三星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中國發射全球解析度最高、幅寬最大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高分四...
    「高分四號」衛星發射現場(新華網西昌12月29日消息)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至此,2015年19次航天發射全部成功,中國航天發射「十二五」任務圓滿收官。這是搭載「高分四號」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