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的主流觀點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而地球上目前發現最古老的生命在30多億年前,這意味著地球上目前的物種多樣性是經過數十億年發展演化而來,生物的進化之路自身並不能做選擇,只能被動的接受。進化論最重要的兩個點是:基因突變的積累;自然選擇的淘汰作用。任何生物個體都很難住動物控制這兩點。
問題說的是猴子和人都會生老病死,猴子進化成人有什麼意義?首先第一句話說的正確,任何生物都會生老病死,都會繁殖後代,雖然對於單獨的個體來說死亡是一件傷心的事情,但對於整個種群來說並不見得是壞事。大多數生物如果是老死的,那麼在它生前就已經完成了繁殖後代的目的,基因已經傳遞下去了,這個過程會發生基因突變。
而基因突變對於整個種群來說至關重要,生物的基因不能長時間的一成不變,這容易在環境變化的時候導致這個物種被一窩端掉。就像大家比較喜愛的香蕉,目前都是培育克隆出來的,全部都是一套基因,如果發生疾病那意味著香蕉可能會滅絕,不要懷疑,因為這個過程已經發生過一次了,現在吃的香蕉跟二十幾年前的都是不一樣的。
而問題第二句話不太正確,人類是猴子進化的嗎?並不是。我們要清楚一個概念,現代人類和黑猩猩、大猩猩等在六七百萬年前或者更早的時候都是同一個物種,但是由於地理隔離的出現,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性狀,長久以往生殖隔離的出現就意味著新物種的出現。只能說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等有著共同的祖先。
簡單來說就是A變成B和C的關係,B和C是同等地位的,如果說人類是猴子進化的,就像是說B是由C形成,這種邏輯從本質上就發生了錯誤。遠古時期沒有什麼猴子都是猿,並且和現代的猿還不是同一個意思。生物的整個進化過程,談不上任何意義,它只是自然發生而已。基因突變或者變異是自然發生的,而某些性狀就無法適應當前的環境從而餓肚子被淘汰這也是自然發生的,而適應環境的性狀或者直接說基因,就被自然選擇並且繁衍下去。
所以說不要談意義,這就是自然發生、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是生物和生態環境的一種契合度關係,越契合才能越長壽,並不是一個個體的長壽,而是一個物種的長壽。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