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遊戲本"堆料"很猛,除了性能不斷提升之外,近幾年遊戲本的刷新率也在不斷刷新上限,240Hz、300Hz層出不窮,顯然高刷新率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然而即便廠商有量產超高刷屏遊戲本的能力,市面上絕大部分主流價位的遊戲本也依然在採用144Hz刷新率,這是為什麼呢?
要知道一部合格的遊戲本離不開一塊好屏幕,一向在遊戲領域深耕許久的聯想拯救者系列,在體驗上一向要做到盡善盡美,正巧拯救者Y7000P也採用了一塊144Hz刷新率的屏幕,今天我借著它從實際體驗、成本等多個維度一一分析主流遊戲本不用200Hz乃至300Hz超刷新率的原因。
體驗感知不強
屏幕刷新率是指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刷新率越高,理論上所顯示的畫面過渡流暢性就越好。遊戲畫面由於不像電影那樣是連貫的畫面,而是靠顯卡逐幀渲染的,因此更吃畫面幀率,更高的刷新率則讓每一幀畫面過渡變得更加流暢自然。尤其是隨著近幾年《CS:GO》、《守望先鋒》、《絕地求生》等FPS、TPS遊戲的興起,刷新率這項參數成為了好多玩家關注的重點,玩家們在這類遊戲當中經常要極為迅速地進行各種操作,對屏幕的畫面過渡和響應性能要求就更高了,即便幀率夠高,刷新率不夠高總會有種莫名的卡頓、拖影,而跟不上玩家的節奏。
在實際遊戲體驗當中,拯救者Y7000P上的這塊144Hz高刷新率屏在運行《絕地求生》時畫面的順暢程度相比60Hz可以說是質的飛躍,尤其是"吃雞"經常需要大角度轉動畫面來觀察四周情況,畫面在迅速轉換時的過渡明顯比60Hz平滑了許多,即便在相同幀率的情況下,更高的刷新率也能帶來如行雲流水般的順滑感受,再加上這塊屏幕極低的響應時間和100%sRGB廣色域,玩家輕鬆獲得優秀顯示效果與流暢度帶來的雙倍快樂。
那麼是否刷新率越高感知就越流暢呢?理論上是的,但受限於場景與人眼分辨的極限,60Hz提升至144Hz會有很強的感知提升,但144Hz再往上提升就會產生邊際效應了,從144Hz到240Hz的提升,遠沒有60Hz到144Hz的提升感知那麼明顯,而上到了300Hz則更加感知不強,實際帶來的視覺感受遠沒有數據提升的感知那麼強,因此從實際效果出發,144Hz滿足電競需求完全足矣。
144Hz與300Hz刷新率的兩款遊戲本在《CS:GO》中快速甩槍效果對比:
(144Hz的拯救者Y7000P)
(300Hz超高刷屏遊戲本)
遊戲流暢度的體驗提升除了體現硬體層面之外,很多時候軟體的優化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目前部分遊戲開發商缺少對240Hz、300Hz超高刷的優化,軟體優化不到位並且還缺少FreeSync或者G-sync等技術的話,上了超高刷反而會更加容易出現遊戲畫面撕裂以及畫質的下降,而120Hz、144Hz這些主流的高刷優化到位,則很少出現這類問題。因此現階段無論從軟硬體優化還是實際體驗來看,想要獲得不錯的遊戲體驗144Hz是個更佳的選擇。
功耗提升
還有一個制約主流價位遊戲本上超高刷新率普及的因素,那當然就是續航了,雖然大多數時候遊戲本都是連著電源使用的,但是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的遊戲本和工作本是同一臺,因此免不了有帶著遊戲本外出的場景,超高的刷新率帶來畫面流暢度提升的同時,對於續航能力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應對辦公、瀏覽網頁這些日常場景,超高刷帶來的體驗提升微乎其微還徒增功耗,本身遊戲本的續航就不算長,如今更是將在外至為重要的續航能力降低了,確實有點得不償失。
成本控制
定位更高的遊戲本,擁有更好的成本預算,自然能在這上面瘋狂"堆料",並且也十分需要至前沿先進的技術來為品牌"秀肌肉",用上240Hz、300Hz刷新率當然是理所當然的。其實顯示面板的成本也佔筆記本總成本不小的一部分,像拯救者Y7000P這樣定位的遊戲本,在成本這塊需要考量的因素更多,強行上成本更高的超高刷就較難平衡了,因此在一定的性能配置基礎之上,再給用戶帶來這塊顯示效果、解析度、刷新率綜合體驗都很均衡的屏幕,也是聯想拯救者的明智之舉。
總的來說,在衡量了多種影響因素之後,聯想拯救者Y7000P上選用的144Hz高刷屏相比普通顯示器的60Hz在順暢度上帶來了質的提升,同時還兼顧了續航、成本,的確為目前遊戲本綜合體驗至好的,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現在這麼多筆記本都選用144Hz刷新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