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Hz的手機屏幕真有必要嗎?人眼能分辨如此高的刷新率差異嗎?

2020-12-05 星宇飄零

最近,VIVO旗下品牌iQOO在上月發布了最新的手機iQOO Neo3。它搭載了高通驍龍865 CPU、UFS 3.1內存、144Hz競速屏。

這可以說是該款手機的三大賣點。旗艦級的硬體搭配讓這款機型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對於高通驍龍865 CPU和UFS 3.1內存的搭配我們是毫無疑義的,其硬體性能對手機體驗的提升完全沒有疑問。但對於144Hz的屏幕,卻可能帶來了一些爭議,這個刷新率真的有必要嗎?人的眼睛能識別嗎?

144Hz刷新率是什麼鬼?

在繼續討論之前我們要先來解釋一下這個144Hz的刷新率代表什麼,它是指一秒內切換多少次畫面,也就是說,144Hz把一秒鐘的連續動態畫面分成144個靜態畫面,然後在1秒鐘內播放完,相當於每個畫面播放1/144秒。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這個意思,這樣吧,我舉個例子,就是我們從前製作動畫時的方法,動畫設計者會繪製一些畫面,然後快速的播放它們,它們看起來就好像一個動態的畫面了,一般他們只需要為每一秒鐘內繪製24張畫面,連續播放時就非常連貫了。

事實上以前的電影也是這樣拍出來的,它們是一卷連續的膠捲內記錄了一張張靜態的畫面,然後快速的播放這些畫面時,就會顯示成動態的圖像了。

肉眼分辨的極限?

但你可能也聽說,我們肉眼能分辨的動圖畫面大約只有每秒24幀,超過了就分辨不出了,因此動畫片都只需要設計每秒24幀的畫面。那麼幀速超出6倍的144Hz屏幕有意義嗎?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人識別畫面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不單因人而異,也因環境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境因素就是光線亮度。也就是畫面的亮度,當畫面很暗的時候,我們識別動態圖像的能力也會下降,而當畫面相對較亮的時候,我們就能識別更多的幀數。

怎麼說呢?有一個例子就是相機的閃光燈。很多人大概都有用過,閃光燈的閃光時間一般不超過1/250秒,專業相機通常小於1/1000秒,但人眼依然能輕鬆識別,雖然這其中有視覺暫留的因素,但很顯然當你提高畫面的亮度的時候,你其實是能識別出更短時間內的畫面變化的。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電影的幀數越來越大,從原來的每秒25幀到4K的標準60幀,現在IMAX影片已經提升到了120幀。電影製作方當然不是為了好玩來增加影片幀數,那都是成本啊,沒有意義的話他們怎會花費大量成本來提高幀數?事實上當影片每秒的幀數越高,動態畫面的每一幀就越清晰,相反當每秒的幀數減少,每一幀的畫面就越模糊,不信你可以試一下截取網絡視頻(一般30幀)的動態畫面,和4K視頻(一般60幀)對比一下,你會發現網絡視頻的動態截圖簡直不忍直視……

144Hz的高刷新率有何意義?

前面說過144Hz刷新率就相當於就是一秒內切換144個靜態畫面,因此在顯示高速運動的物體時,每一個畫面將更為清晰。下圖就是144幀畫面和60幀畫面時的車輛動態截圖:

在越高速的動態視頻裡,這種差異越明顯。那麼我們能分辨這種差異嗎?答案依然是肯定的,如前所說,只要屏幕有足夠的亮度,你是能分辨出這兩種畫面的明顯差異的。

但是要產生這種差異,除了屏幕刷新率以外,還需要另一個因素:動態源!也就是你播放的畫面本身必須高於60幀,才能在屏幕上分辨出144Hz和60Hz的差異。那麼我們有這樣的動態源嗎?答案又是肯定的。電影視頻當然是沒有那麼高的幀率了,但當你使用手機瀏覽網頁、電子文檔等需要滑動手機屏幕的時候,不同的刷新率下你看到的屏幕滑動時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144Hz的自然是比60Hz的更流暢連貫。

另一個更重要的就是遊戲 了!因為有些很多時候都是高速運動的動態畫面,不過目前並非所有遊戲都支持這麼高的動態幀數顯示,但如果遊戲支持60以上的幀率,那麼你將體驗到截然不同的畫面感受。

來個電腦遊戲的畫面對比感受一下:

我們的眼睛的識別能力和大腦的處理能力,很可能被你低估了。

相關焦點

  • 顯示器分60hz,144hz和240hz,那麼人眼的刷新率是多少?
    人眼的刷新率是指人眼每秒鐘能夠識別的圖像數量,通常條件下,人眼的識別連貫圖像的速度是24幀/秒,超過這個速度的連貫圖像,觀看時就不會形成卡頓的感覺。而超過這個幀數的畫面人眼也是感覺出不同的,人眼的刷新率極限並沒有明確的確定數值,有研究表明飛行員平均人眼幀數為220hz,普通人較低,我們能知覺到的單一色塊閃爍的最高頻率,一般認為是60hz。其次就是刷新率的問題:我先說明一下144hz和60hz是有明顯差別的,最簡單的一個驗證辦法就是先用一個月的144屏幕,用回60的屏幕就會發現:怎麼滑鼠明顯能看見殘影了啊。這就是最明顯的差別。
  • 144Hz的顯示器有必要買嗎?人眼真的能分辨出來和60Hz的區別?
    我們先分析一下使用情景,如果你是一個平時就逛逛貼吧刷刷微博,看看電影的人。或者說使用一些辦公軟體,將電腦當作一個生產力工具的人。那麼是大可不必的,不差錢除外。以上這些使用場景,買一個21:9的顯示器要實用的多。更寬的顯示範圍就意味著同屏能夠同時操作更多的窗口,很多軟體所必須的編輯區時間軸也會長很多。
  • 為什麼說144Hz是目前遊戲本綜合性能至好的屏幕刷新率
    現在遊戲本"堆料"很猛,除了性能不斷提升之外,近幾年遊戲本的刷新率也在不斷刷新上限,240Hz、300Hz層出不窮,顯然高刷新率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然而即便廠商有量產超高刷屏遊戲本的能力,市面上絕大部分主流價位的遊戲本也依然在採用144Hz刷新率,這是為什麼呢?
  • 60Hz 90Hz 120Hz有啥區別?手機屏幕刷新率更高有用嗎?
    為了配合這塊屏幕,夏普還將它的採樣率也提高到了240Hz,顯示和觸控操作都達到了極致,堪稱珠聯璧合。給手機屏幕「超頻」PC領域的顯示器可以通過超頻的方式提升屏幕刷新率,作為手機,同有機會通過刷機的方式對屏幕進行超頻。
  • iPhone 12真機上手體驗,120Hz屏幕又有了?
    直到前天為止,所有關於iPhone 12的洩露都表明,新一代iPhone的屏幕刷新率並不會有提升,依然停留在60Hz。 在當下幾乎每一部新發售的安卓手機,都在標榜自己120Hz,甚至240Hz屏幕的時候,蘋果顯然有點落後了。
  • 屏幕刷新率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近在準備入手5G手機,於是開始研究各家5G手機的參數配置,去專賣店體驗真機,對於手機介紹中的刷新率和採樣率就有點看不懂了,為此特意研究了一下這個問題。屏幕刷新率的單位是Hz,指的是一個屏幕在一秒內頁面刷新的次數。
  • 手機屏有必要上4K嗎?沒必要嗎?
    然而,在這些消息中,最吸引我們目光的並非是側面的指紋識別功能,反而是即將發布的Z5 Premium上搭載的4K屏幕。此前,對於市面上大火的2K屏幕,索尼都是無動於衷,堅持在旗艦機上配備1080p屏幕。而今跳過2K直接配備4K屏幕,還真是讓人費解。那麼,手機真的有必要配備4K屏幕嗎?
  • 屏幕刷新率有多重要 看了這個你就知道了-吃雞,屏幕,刷新率...
    由於FPS類遊戲視角需要時常保持高速運動,因此其對於屏幕刷新率等硬體要求較高,目前市面上的電競顯示器最高刷新率已經達到240Hz,而遊戲筆記本電腦屏幕刷新率也上升至了144Hz。人眼刷新率、屏幕刷新率與FPS遊戲對於屏幕刷新率,相信小夥伴們並感到不陌生,但你知道人眼刷新率麼?人眼刷新率,即人眼每秒鐘能夠識別的圖像數量。
  • 屏幕刷新率有多重要 看了這個你就知道了!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人眼刷新率、屏幕刷新率與FPS遊戲對於屏幕刷新率,相信小夥伴們並感到不陌生,但你知道人眼刷新率麼?人眼刷新率,即人眼每秒鐘能夠識別的圖像數量。同時,在人眼幀數允許範圍內,當遊戲幀數高於屏幕刷新率時,遊戲便會產生畫面撕裂現象。因此,如果你是一個FPS遊戲玩家,120Hz以上的高刷新率屏幕可以說是基礎設備。有意思的是,目前市場上主流屏幕刷新率已經達到240Hz,遠遠超過了普通人的人眼刷新率。大家或許會有疑問,既然人眼刷新率有上限,那還設計那麼高的刷新率有什麼用?
  • 手機屏幕好壞怎麼看?參數你都看得懂嗎?
    300ppi是人眼的識別極限,現在的手機屏幕的都高於此數值,人眼是看不出差異的。由於LCD與OLED的像素排列方式不同,在ppi相同的情況下,OLED屏幕會顯得比較模糊,顯示文字時邊緣會有鋸齒感。因此,在比較兩種屏幕的ppi時,LCD的ppi就是其真實的ppi,而OLED的ppi需要乘0.8進行折算才是其真實的ppi。
  • 手機屏幕的刷新率和材質哪個更影響體驗?OLED就一定比LCD好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屏幕造型都特別相似,基本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了。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們就會把心思用在提升屏幕刷新率或者改變材質上。那麼問題來了:刷新率和材質哪個更影響實際體驗?高刷新率屏算不算「智商稅」?不同材質的屏幕差距真的很大嗎?今天好物君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 90Hz和120Hz等手機屏幕高刷新率,現在的一些優勢與不足
    自從進入2020年以後,手機高刷新率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有LCD和OLED屏的高刷新率。手機的高刷新率就是每一秒鐘展現給人眼的畫面,幀率越高人眼就越感覺不出來,感覺上也就也流暢。但是從發布各大旗艦手機,包括紅米K30至尊版等高刷新率現在還存在的一些問題。
  • 超越人眼識別極限 高解析度手機屏幕已走火入魔?
    如果有人把智慧型手機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寫成一部編年史,我們會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場屏幕尺寸和解析度大戰。從挑起戰爭的iPhone 4,到後來的HTC One X,再到Galaxy Note II,屏幕解析度成了廠商們爭先恐後追逐的目標。不過,很少有人想過:從qHD到720P,再到最新的1080P,把解析度這麼高的屏幕塞到手機裡面,你的眼睛真的看得出來嗎?
  • 120Hz屏幕:2020年開啟手機高刷新率時代
    官方強調,經過smooth Chain的優化,一加120Hz屏幕在跟手性、滑動響應和點擊響應速度上都保持領先。   更重要的是,一加通過獨立晶片方案,在120Hz手機屏幕上實現高端電視的MEMC視頻插幀技術,一加的MEMC技術能讓原本低幀的視頻動態插幀到最高120幀,讓畫面更加流暢自然。 為什麼需要更高的刷新率?
  • K30 Pro香氣售價可以「人眼補幀」?高玩已經給你物理超頻80Hz了
    但當價格公布以後,大家紛紛說到,這個價格可以讓自己做到人眼補幀,甚至如果再便宜,直接提升到了144Hz。不過這款手機的香氣並不止如此,在經過網友的一番折騰以後,有人已經能將屏幕刷新率超頻到80Hz了。不過紅米的產品總監王騰對此表示,這樣的操作是魔改,需要root,這樣做玩壞以後官方不予保修,所以並不建議大家這麼做。
  • 5.76億像素的人眼被6億像素的攝像頭超越是怎樣一種體驗?
    看到這樣的消息,大家可能感嘆科技發展是如此迅速,人眼都不如機械眼了。但仔細想想,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這5.76億像素的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人眼有像素嗎?▎回想2010年發售的Iphone4屏幕就已超越人眼極限。
  • 終於知道為什麼很多安卓的120Hz高刷,還不如蘋果60Hz流暢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如今幾乎所有新發布的安卓手機都配備了高刷屏。屏幕刷新率最低也是90Hz,部分主打遊戲的高性能手機,甚至擁有144Hz電競級屏幕。反觀蘋果iPhone,似乎對此並不上心,屏幕刷新率仍然是傳統的60Hz。
  • Redmi K30S至尊紀念版今日發布:LCD屏支持144Hz高刷、7檔變速
    官方海報顯示,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的6.67英寸液晶屏幕支持144 hz高刷新率、7 檔變速(30-144Hz 智能切換)、395PPI高解析度、專業原色屏,前置攝像頭 3.8mm 超小開孔,360 度光感調節,1nit 極暗夜光屏,4096 級亮度調節。
  • 144Hz/60Hz屏幕對比實測:結果意外
    144Hz高刷新率屏幕帶來更絲滑流暢的體驗顯示器的好壞除了色域這項指標以外,刷新率也同樣重要,目前主流的144Hz電競級刷新率屏幕理論上能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在我們先前也有過詳細的解釋。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一些實錄的視頻,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144Hz屏幕和我們平時用的60Hz屏幕在日常使用/遊戲中到底有多大差別,希望能讓各位了解到自己是否有必要去用到144Hz的屏幕。遊戲操作對比:我們本次評測機雖是GTX1050Ti版本,但市面上還會同步銷售GTX1060 Max-Q頂配版本。
  • 最強遊戲手機讓步,驍龍865降1000,離心風扇4500毫安144Hz
    雖然專門生產遊戲手機的廠商只有華碩,努比亞紅魔以及黑鯊,但是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遊戲手機還是非常多,尤其是現在已經進入5G時代,各大遊戲手機廠商也想佔據更多份額,紛紛推出了5G版本的遊戲手機,比如黑鯊3系列以及紅魔5G,如今這款最強遊戲手機讓步,16G驍龍865降1000,離心風扇4500毫安144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