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信子鎮勇進村文化活動中心:讓鄉村勁吹文明風

2021-01-11 china法治周刊

連日來,黑龍江省寶清縣夾信子鎮勇進村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一派熱鬧景象。看書的、下棋、器樂演奏、跳廣場舞的……他們臉上個個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勇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是「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工程」示範點,得到寶清縣文廣新局大力支持。建築面積428平方米,活動室面積220平方米,高標準配置,整合配置了多功能文化活動室、桌球室、農家書屋、棋牌室,充實了該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

據該村村委會主任邢寶貴介紹,在2018年11月文化活動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以後,特別是春節期間,每天都有60多人來文化活動中心,看書、下象棋、跳廣場舞、唱歌,自從建成文化服務中心之後,村裡打麻將、賭博的少了,夫妻鬧矛盾的少了,促進了村風文明。

「現在有了大舞臺,對村裡這些文藝愛好者來說真是大有好處,以前想搞個文藝節目連個地方都沒有,現在專門建了文藝舞臺之後,我們排練節目都可以在大舞臺上展示了,廣大群眾也能好好看節目了。」談起該村文化活動中心給村民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村會計張成滿臉自豪地說。

夾信子鎮文化站負責人劉春祥說,廣場舞已經在夾信子鎮各個文化服務中心形成了氛圍,無論是頭道村、二道村的廣場舞還是徐馬村的「小劇團」,這些文化活動已經深入民心。各個村依託文化活動中心讓村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改變了村容村風,提升了鄉村文明程度,樹立了鄉村文明新風尚。

黑龍江省寶清縣夾信子鎮政府宣傳幹事:馬吉成

相關焦點

  • 博望區百峰村:以黨建為抓手 促進鄉村振興
    在做好民生工程、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的同時,百峰村還加大社會治理力度,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引領社會風尚,先後榮獲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文明村鎮創建先進村等榮譽稱號。百峰村櫻花盛開,花香襲人。記者王文生攝 緊抓農村產業發展,帶領村民共致富。
  • 正風快報網:夾信子鎮 防疫情備春耕 兩手抓兩不誤
    在夾信子鎮蔬菜基地合作村馮忠強家,他佩戴著口罩忙著侵泡香菜籽,父親在溫室大棚裡忙著澆水。馮忠強父子一邊防疫情,一邊抓緊播種,期待今年種菜有個好收成。合作村黨支部書記徐召星說:「疫情對春耕生產有一定的影響,但總體形勢是好的,全村有80多戶菜農,140棟蔬菜大棚,一棟500平方米,不少農戶年後大棚裡就開始生火了。
  • 文明之風勁吹 美麗鄉村入畫
    近年來,上水村在打造美麗村寨過程中,注重加強村民道德建設、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發展可持續產業,讓鄉村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2020年11月,上水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完善基礎設施 建設美麗鄉村 基礎設施是鄉村文明的強力支撐。 近年來,都拉鄉將上水村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作為重要工作,積極推進上水村基礎設施建設。
  • 鄉風文明建設讓鄉村更美好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公共文化是一種具體明顯價值導向的文化形態,包含著一定的倫理規範和價值訴求。公共文化服務除了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外,還存在農民群眾參加文化活動積極性不高,文化活動供需不匹配,活動文化層次較低等問題。為此,必須明確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服務對象是農民群眾;建設目標是滿足農民群眾迫切需要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讓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共享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具體路徑是統籌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服務提供、隊伍建設和資金保障,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按照有標準、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村民學堂、道德講堂、文化禮堂等陣地建設為重點,加強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並且不斷完善服務功能
  • 文化小康的大瀝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落地生根
    明朝萬曆年間的一次賽龍奪錦,留下了以龍會友、交友結親的鹽步老龍禮俗文化。鹽步老龍禮俗文化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代代相傳,成為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帶動了鄉村文化發展,「老龍禮俗文化精神」示範片也成為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的重要項目。
  • "齊魯拍客"是咱自己的鄉村文明使者
    黨的十八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聚焦"鄉村文明行動"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成員一行將踏上齊魯大地,親身領略這片土地在村容村貌、村風民俗、鄉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莊、文化惠民等建設方面的巨大成就,感受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神奇的變化。從9月10日開始,齊魯網推出系列評論報導《聚焦鄉村文明行動: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 鄉村「鑄魂」行動提振群眾精氣神——全市鄉村文化振興「四大行動...
    過去,烏楊街道信訪矛盾突出,隨著「破陳舊觀念・致富奔小康」群眾教育活動的開展,烏楊煥發出鄉村文明新氣象。「鄉村『鑄魂』行動,切實提振了群眾精氣神。」與此同時,各區縣也持續開展思想引領、典型宣講活動。梁平區圍繞「孝雅善」主題,每月堅持開展道德訪談、文化實踐和志願服務等活動,農村文明風尚日益形成,農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山東省濟寧市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對口幫扶萬州。
  • 東安區啟動「鄉村志願行」主題志願服務活動
    晨報融媒體訊(李金梅 首席記者 張建華)11月30日,記者從東安區了解到,為貫徹省、市文明委關於志願服務工作精神,落實全省《關於廣泛開展「鄉村志願行」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的通知》,即日起至2021年6月,在全區範圍廣泛開展「鄉村志願行」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切實打通志願服務「最後一公裡」,持續為全市承辦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輸送志願服務力量。
  • 金融勁吹文明風「三農」揚帆踏浪行——記「全國文明單位」濟源...
    近兩年,濟源農商銀行以創建學習型銀行為抓手,累計開展「黨建課堂進基層」活動146期,「激情黨日」活動200餘期;組織開展「六文明」等實踐教育活動12次。與此同時,該行致力於服務型單位建設,不斷健全行業規範及員工守則,積極開展「文明窗口」「文明部室」評選活動,為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築牢了文明的基石。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其中,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我們應堅定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  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涵育鄉村文明新風尚。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 成風化人凝聚民心 文明引領幸福「過坎」——記全國文明村鎮開陽縣...
    歷史文化、革命烈士、身邊好人、美麗家園建設、脫貧攻堅歷程、本地出產的「貢茶」、榮獲的榮譽……12月10日,走進位於開陽縣南龍鄉田坎村村委會旁的村史館,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將田坎村的鄉村發展和鄉村文化演進史鮮活地展現在眼前。今年7月建成開館的田坎村村史館,如今已成為全體田坎人的文化坐標和精神高地。以文化人聚民心,文明新風促發展。
  • 鄉村文化的雙重邏輯與振興路徑
    2018年縣級及以下單位文化事業費投入503.37億元,全國三分之二的村社已經建成文化中心,各種文藝團隊每年度赴農村進行演出近200萬場次。可以看出,各級政府在鄉村文化服務領域財政投入力度已經很大,文化服務陣地建設、文化活動載體形式已經十分豐富,文化公共資源的開發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儘管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現實實踐中也遭遇了「意外的後果」。
  • 美麗鄉村 | 文明鄉風「繪」出最美吳樹灣
    美麗鄉村 | 文明鄉風「繪」出最美吳樹灣 2019-12-1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禹城市辛寨鎮:傳承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振興
    「我們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由社區黨總支牽頭,於2020年12月25日成立社區山東梆子劇團,目的是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元素。用我們山東獨有的傳統梆子文化,促進農村文化振興,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傳承文明鄉風。」禹城市梁河社區黨總支書記丁建廣說。連續三天,梁河社區山東梆子劇團以梆子劇目為主軸,搭配別具特色的其它文藝節目,展現社區一年來的奮進發展,迎接新一年的蓬勃氣象。
  • 黑色火山古村落 遍吹生態文明風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在她看來,海口萬年火山烤出來的黑色火山古村落,黑得自然和諧,富有文化底蘊和旅遊價值。    近年來,我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充分挖掘火山文化,在秀英石山鎮和永興鎮等地方的古村落,打造出一批批獨具特色的火山石「黑世界」。
  • 三亞海棠區在青塘村成立彩虹書屋 提升鄉村文化內涵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4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日前,三亞市海棠區委宣傳部、區旅遊文體局在青塘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舉辦了「彩虹書屋」揭牌儀式及「我們的節日·清明」讀書活動。自開園以來以其獨特的風情風貌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廣大市民遊客喜愛和好評。青塘彩虹書屋的成立有利於推進灣坡村精神文明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展示美麗鄉村的嶄新風貌,對海棠區的美麗鄉村建設的產業發展、農民的可持續性增收和村民文化素養及文明素質的提升有著重大的意義。
  • 貴州龍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讓志願服務溫暖山鄉
    目前,全縣建立了1個文明實踐中心、7個文明實踐所、79個文明實踐站、271個文明實踐點,共註冊志願者31574人,成立各類志願服務隊515支,創設志願服務項目4557個,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萬餘場次,服務時長突破100萬小時,受益群眾達50餘萬人次。
  • 郟縣黃道鎮:打造美麗鄉村 創建文明家園
    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名單揭曉,郟縣黃道鎮紙坊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殊榮。據悉,黃道鎮紙坊村在2017年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村鎮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創建,通過道德講堂、星級文明戶評比、公益超市積分兌換、舉辦農民運動會等載體,強化宣傳引導,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紮實提升人居環境,創建清潔幸福的美麗家園,營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弘揚道德典型,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
  • 宣城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蒲公英」鄉村少年宮下鄉支教
    安青網訊「宣城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老師們又來給我們上課啦!上次我們學的舞蹈,還有帶回去的畫都得到了家人的誇讚呢!」宣城市宣州區養賢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的孩子們興奮地交談著。為助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11月11日,由宣城市教體局基教科副科長陳傳福帶隊,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蒲公英」鄉村少年宮支教團唐琳老師組織中心部分藝術、體育專業教師赴養賢鄉中心小學開展支教活動。
  • 「傳承蠶桑文化·領略蔬香風味」石沱鄉村行活動舉行
    {"title":"「傳承蠶桑文化·領略蔬香風味」石沱鄉村行活動舉行",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fuling/fulingnews/2020-06-02/2471150.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