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發射再次成功!再次告訴你為什麼航天叫萬人一桿槍

2020-09-18 太空說

2020年9月15日09時23分,中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火箭

發射使用的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去年,該火箭首次海上發射任務中,由於海陽港沒有火箭專用的總裝測試廠房,只能是火箭與衛星在北京總裝廠房對接好之後,整體採用「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的方式,運輸到海陽港碼頭。

這次任務,海陽火箭總裝技術廠房投入使用。長十一海遙二火箭在北京僅完成部段級裝配後,由公路運輸抵達海陽港,在新廠房裡進行箭體對接、測試、裝填和星箭對接等工作,然後,快速轉運上船。徹底打破了以往火箭生產與發射場分離格局,減少分解和總裝次數,以及長距離鐵路運輸環節,首次實現火箭總裝測試發射一體化,大幅縮短鏈條,提高發射效率和效益。

這背後是大量的人力物力。

海陽港新廠房

衛星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衛星和6顆推掃衛星。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該系列衛星充分繼承了「吉林一號」高分03A星成熟單機及技術基礎,通過採用輕量化結構設計、高度集成電子學系統、高解析度超輕量化低成本相機等創新技術,使得整星重量控制在40kg量級,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的特點。其中,推掃衛星可獲取全色解析度優於1m、多光譜解析度優於4m、幅寬大於17km的推掃圖像;視頻衛星可獲取解析度優於1.2m,覆蓋面積不小於14.4km*6km的彩色視頻影像。

這背後包含無數人的奮鬥與期盼。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

發射

海上發射具有快速、靈活、機動、高效的特點,既能顯著提高火箭運載能力,又能有效降低成本,由於技術難度高,世界上掌握這一技術的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完成海上發射,這本身就有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此次發射任務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體組織實施,這也是海上發射團隊在遠離陸地發射場的區域,再次進行的無依託發射。據海上發射團隊隊長楊曉論介紹,這個團隊成立時間還不到3年,這背後是一遍遍的任務推演熬夜加班,一次次的實驗測試精益求精,一場場的寒冬走進場區採集數據,是1000多個日日夜夜苦苦探尋。

發射團隊

測控

據公開報導,這次任務中,天基測控與數據中繼團隊、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青島站等測控部門參與了此次任務測控。

一次發射,天南地北來相助!

天基測控與數據中繼團隊

配套設施

海上發射使用的平臺,由中國國際海運貨櫃有限公司提供,使用的德渤3號船,於2017年1月交付煙臺打撈局,該型船是當時我國單邊抬浮力最大的打撈工程船。

航天人常講,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再一次得到體現。

德渤3號

追星的人

不完全統計,新華社、中新社、青年報、我們的太空等多方記者齊聚海上,記錄這次發射。

發射消息牽動著衛星冠名商的心,也牽動著無數關心中國航天的人們的心。


相關焦點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至此,我國自2019年6月5日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之後,第二次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轉戰海上,兩戰兩捷。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某發射團隊的戰績令世人矚目。此次海上航天發射指揮員李成興奮地說:「海上發射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已經具備穩定高效的海上航天發射能力,核心發射能力取得新突破。這主要得益於組織模式和自主技術的不斷創新。」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至此,我國自2019年6月5日首次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之後,第二次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轉戰海上,兩戰兩捷。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某發射團隊的戰績令世人矚目。此次海上航天發射指揮員李成興奮地說:「海上發射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已經具備穩定高效的海上航天發射能力,核心發射能力取得新突破。這主要得益於組織模式和自主技術的不斷創新。」
  • 海上天路:中國航天新突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從組建當年就圓滿完成長徵六號發射任務,到執行我國首次海上航天發射,擔負此次海上發射任務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某發射團隊,組建不到3年,已在中國航天史上寫下了屬於他們的輝煌。從「千人一桿槍、萬人一門炮」到不足百人完成發射任務,組織模式創新讓中國航天進入高效時代—發射效能再創新高「千人一桿槍、萬人一門炮」曾是過去我國航天發射的生動描述。
  • 海上發射再次成功!背後發射團隊剛成立不到三年
    作者:邱晨輝 楊文青 高傑 于吉松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自2019年首次海上發射成功後,又一次新的探索驗證。
  • 中國長徵十一號再次成功進行海洋發射,馬斯克也考慮發射都改海上
    9月15日9時23分,在預定海域,中國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太陽同步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中國的海洋發射平臺再次成功發射衛星,未來中國海洋發射將進入常態化。同樣是以海洋為發射背景,同樣的低成本發射,不得不說長徵系列的有力競爭對手SpaceX。
  • 天舟升空「萬人一桿槍」 無名山頭夜夜星光閃亮
    航天事業,是「萬人一桿槍」的事業。多個系統無數航天人的堅守,共同成就了天舟的完美升空。多少個日夜的辛勤工作,只為這一刻的歡呼?  在文昌市郊幾十公裡外的一座無名山頭上,駐紮著通信總站衛通站。幾個白色球形天線罩點綴於青山綠樹之間,構成了蜿蜒馬路邊的一處別樣的風景。
  • 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回答了
    的確,此次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二次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可以說,中國航天已經具備了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那麼,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呢?為什麼選擇海上發射?
  • 中國再次海上發射一箭九星,同時標誌我國航天領域最新科技
    據媒體報導,9月15號,也就是今天我國在某海域從海上發射平臺實現了一箭九星,方式同時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的軌道。運載火箭在海上發射平臺成功取得圓滿成功,同時也標誌著中國航天掌握火箭發射最新技能。長徵11號運載火箭實現中國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實際上作為海上發射已經是第二次。這種發射實際上作為整個運載火箭發射來講的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 「空天飛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再次迎來重大任務
    來到2020果不其然,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國空間站任務順利進行,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順利收官,火星探測發射成功任務有序進行,可重複試驗太空飛行器任務取得成功,而下階段嫦娥五號任務無疑將會成為2020年航天大戲的收官之戰
  • 時隔一年南亞航天大國印度終於再次開張,成功發射一箭10星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過去11個月,作為南亞的航天大國印度,還未進行過航天發射,時隔近一年後,終於再次開張。時隔近一年後再次成功發射火箭印度當地時間2020年11月7日下午5點55, 印度在斯裡赫裡戈達島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使用一枚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PSLV)成功包括 地球觀測衛星EOS-01
  • 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這是飛船和火箭的未來
    發射升空。誒等等,這發射臺,怎麼感覺在海上?的確,此次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二次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商業化應用性發射。可以說,中國航天已經具備了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那麼,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呢?為什麼選擇海上發射?地理上有個詞叫「區位條件」,指一個地區本身的條件、特點、屬性等,是一種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經濟、科技、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綜合性概念。
  • 航天|長十一火箭發射成功!很多人卻看不出這兩個亮點
    9月15日,上午九點23分,中國一箭九星海上發射成功!海上發射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大海無疑是絕佳的發射區域。大海上障礙物少,人煙稀少,可選擇的範圍非常大。如果火箭在赤道附近發射成功,還能大大減少燃耗!地球自轉能助火箭一臂之力。而且之後火箭降落時,安全性也能提高。海洋比陸地可選擇的空間更大。中國為了實現海上發射,付出了許多努力。中國航天人發揮航天精神,十年磨一劍,突破技術瓶頸,讓海上發射成為可能。
  • 發射成功!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這個見證了阿波羅 11號的登月者飛船和首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升空的航天聖地,再次見證了歷史性的時刻: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使用觸控螢幕的載人龍飛船這次發射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可以說是決定此次載人航天成敗最關鍵的部分。這是史上第一艘由私人企業研發並發射成功的飛船,由貨運版的龍飛船改造而成,最多可搭載 7 位乘客,是目前載人能力最強的航天飛船,運力已經和太空梭不相上下。
  • 首次成功海上發射 WEY與中國航天驚豔全世界
    2019年6月5日中午12點06分,伴隨著一聲震天巨響,這顆全長20.8米,最大直徑2米,重約58噸的長徵系列CZ-11 WEY號運載火箭帶著7顆衛星在中國黃海海域成功發射,甲板上隨即響起此起彼伏的熱烈掌聲,這也是中國首次海上發射運載火箭!
  • 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
  • 民間故事《爺爺的抬桿槍》
    抬桿槍是一種古老的武器。發射時須兩人操縱,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在後瞄準發射,射程遠,殺傷力大。黑娃出生不久,爹媽就在一場瘟疫中死了,爺爺把他拉扯大。在黑娃十一二歲時,日本鬼子來了,在離黑娃家不遠的地方,修起一個大炮樓,炮樓頂上插了一桿帶紅膏藥的白旗,看一眼都喪氣。炮樓裡有日本鬼子,也有二狗子,為此,人人都提心弔膽地過日子。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成功
    中新網黃海「中華復興」號客滾船9月15日電 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長十一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
  • 【Iridium NEXT】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這些衛星將用於組建通信網絡。隨後,火箭第一級再次實現海上回收,但整流罩回收再次失敗。
  • 一箭攜九星海上升太空 為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東方航天港」順勢而興
    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相對於陸地發射,海上發射可以靈活選擇發射點、飛行殘骸落區,有著更高的安全性。」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告訴記者,在海上實現太陽同步軌道成功發射後,便可將該發射點固定,對後期發射帶來便利,「這也會極大增加海上發射任務量」。
  • 航天事業也能實惠又便宜?一箭九星海上發射真划算
    這次上天的九星裡,包括前一陣子發射失敗的「B站視頻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其實一箭多星、海上發射、商業發射,都是已有的模式,但是結合起來還真是第一次。而且這次發射的亮點還有冷發射、軍民融合的發射平臺,以後東風快遞上船就無壓力了,你品,你細品。